第376章 贝勒之死,老奴末路

    第376章 贝勒之死,老奴末路
    红河谷以北的草原官道上,科尔沁部的骑兵如黑色洪流般疾驰。
    刘兴祚勒住马缰,驱马来到莽古斯身侧,他身上的袍早已被风吹得猎猎作响,脸上带着几分掩饰不住的焦急:
    “莽古斯台吉,恐怕咱们的速度还要再快一些才好!红河谷的战局瞬息万变,若是晚了,怕是要错过战机!”
    莽古斯侧过头,他头戴皮笠盔,盔檐下的目光透着草原首领特有的沉稳,话语中却带着几分无奈:
    “天使,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
    他抬手示意刘兴祚看向身后的骑兵。
    不少战马的呼吸已变得急促,鼻孔里喷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马蹄也有些虚浮。
    “再往前赶,战马怕是要累死在半路上。咱们离红河谷只剩十里,此刻放慢速度,是为了让战马恢复体力,等真到了战场,才能有足够的力气厮杀。”
    刘兴祚顺着莽古斯的目光望去,心中暗自叹了口气。
    他知道莽古斯说得在理。
    科尔沁部的骑兵虽精锐,却已连续奔袭多时,且莽古斯爱惜马力。
    战马是非常精贵的,若是过度使用,战马很容易死亡。
    似不惜代价远程奔袭的那种,损耗的战马,将是个巨大的数目。
    莽古斯助明,本就是捞好处,不会让自己损伤太多。
    更何况,之前若不是他斩杀奥巴,断了亲建奴派的后路,莽古斯等人未必会如此干脆地出兵,此刻他也不好过多逼迫。
    “台吉考虑周全,是我心急了。”
    刘兴祚压下心中的焦躁,放缓语气。
    “只是熊经略在红河谷坚守多时,不知此刻情况如何,我实在放心不下。”
    就在两人说话间,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一名科尔沁斥候策马奔来,他的皮袍上沾满了雪,翻身下马后单膝跪地,对着莽古斯高声禀报:
    “启禀台吉!前方探得消息,建奴大汗努尔哈赤已率领主力,朝着铁岭方向撤退了!”
    “撤退了?”
    莽古斯猛地睁大眼睛,脸上满是诧异。
    他本以为会在红河谷外与建奴大军展开一场恶战,却没料到努尔哈赤竟会不战而退。
    刘兴祚的心却猛地一沉,随即又提起一口气,他俯身向前,对着斥候问到:
    “你可知红河谷内的情况如何?熊经略的营寨还在吗?明军是否已经抵达?”
    斥候连忙回道:“回天使,谷中山顶的营寨尚在,辽东经略的‘熊’字旗依旧在寨墙上!
    而且,我们还看到,一支明军骑兵已从红河谷出发,朝着努尔哈赤撤退的方向追击而去,看规模,约莫有数千人!”
    “好好好!”
    刘兴祚连说三个“好”字,脸上的担忧与郁色瞬间一扫而空,紧绷的肩膀也终于放松下来。
    熊经略没事,明军主力已到,还派出了骑兵追击,这意味着红河谷的战局不仅稳住了,甚至已经开始朝着对大明有利的方向逆转!
    莽古斯看着刘兴祚骤然舒展的神色,心中也松了口气。
    但紧接着,他又有些疑惑起来了。
    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要该干什么了。
    毕竟。
    此番他南下,就是要解红河谷之围,救援熊廷弼。
    而现在这个战略目的,已经达成了。
    他当即问道:
    “努尔哈赤撤退,明军追击,咱们接下来该如何行动?”
    刘兴祚转过身,眼中已没了之前的焦急,取而代之的是胸有成竹的从容:
    “台吉,咱们不用急着进红河谷了!”
    他抬手指向铁岭方向,眼神闪烁。
    “努尔哈赤大军疲敝,明军骑兵虽少,却能缠住他们。
    咱们此刻率军绕到铁岭西侧,截断努尔哈赤的退路,到时候天兵正面追击,咱们侧面拦截,定能将建奴大军困在半路,说不定还能助大明拿下努尔哈赤的人头!”
    刘兴祚勒住马缰,身体微微前倾,目光落在莽古斯脸上,语气中带着恰到好处的诱惑:
    “莽古斯台吉,努尔哈赤是什么人?是建奴的汗王,是大明的心腹大患!
    若是您能襄助明军,斩下他的头颅,这功绩可不是‘助拳’那么简单!”
    “在下回去之后,定在熊经略与朝廷面前为您请功!
    到时候,万两白银的赏赐恐怕都只是起步,朝廷还会给您科尔沁部更多的互市特权,甚至可能册封您为‘草原督司’,让您在漠南草原更有话语权!”
    “万两白银?还有朝廷册封?”
    莽古斯的呼吸瞬间急促起来,他攥紧了腰间的弯刀,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贪婪。
    草原部落物资匮乏,万两白银足以让整个科尔沁右翼部落度过好几个寒冬,而朝廷的册封,更是能让他名正言顺地压制草原其他部落。
    这诱惑,远比之前“卖人情”要实在得多。
    他沉默片刻,目光扫过身后的科尔沁骑兵,又想起刘兴祚斩杀奥巴后,自己已无退路,终于咬牙下定决心,猛地拔出腰间的弯刀,高高举起,对着身后的士兵们高声下令:
    “全军听令!即刻换马披甲,随本台吉前往铁岭西侧,夹击努尔哈赤!拿下努尔哈赤首级者,赏牛羊千头,赐奴隶百名!”
    “遵命!”
    科尔沁士兵们齐声应和。
    他们虽对“大明赏赐”没那么敏感,却对“牛羊”“奴隶”充满了渴望,一个个眼中燃起了斗志,纷纷翻身下马,开始整理装备。
    刘兴祚站在一旁,目光扫过士兵们的装备,心中暗自感叹。
    科尔沁部虽号称草原强部,装备却远比他想象的简陋。
    大多数士兵只穿着白茬厚毛皮袍,根本没有像样的铁胄,只有少数头目戴着粗糙的皮笠盔。
    护具也极为简陋,要么是用牛皮或羊皮缝制的筒状护臂,勉强能抵御弓箭擦伤,要么是双层牛皮束腰,试图护住腹部脏器。
    更多的士兵甚至连护具都没有,只腰间别着一把弯刀,有的刀身甚至还带着缺口。
    这般装备,别说与明军的火器营、重甲步兵相比,便是与建奴的八旗精锐相比,也有着明显的代差。
    八旗士兵不仅有铁制甲胄,还有楯车、弓箭等制式装备,难怪能纵横草原,压制各部。
    “动作快些!别耽误了战机!”
    莽古斯骑着马在队伍中穿梭,不断催促着士兵。
    科尔沁部此次出兵,为了保证机动性,实行“一人三马”的配置。
    一匹战马用于冲锋,一匹用于长途奔袭,一匹用于驮运物资。
    此刻士兵们纷纷换乘体力充沛、爆发力更强的战马,将疲惫的马匹留在原地,由专人看管。
    不多时,科尔沁部的骑兵们便已整装完毕。
    他们骑着战马,列成松散却有序的阵型,手中握着弯刀,目光坚定地望着铁岭方向。
    虽然装备简陋,却透着一股草原部落特有的悍勇之气。
    那是在马背上长大,靠狩猎与厮杀生存的本能,是刻在骨子里的野性。
    “出发!”
    莽古斯一声令下,率先策马冲出,弯刀在空中划出一道寒光。
    身后的科尔沁骑兵如同黑色的潮水,紧随其后,马蹄踏过草原,扬起漫天雪雾,朝着铁岭西侧疾驰而去。
    铁岭方向的雪原上,建奴大军正沿着山道艰难撤退。
    队伍中弥漫着一股压抑的疲惫。
    连续多日的攻城与奔袭,早已耗尽了他们的力气,连战马的呼吸都变得沉重,蹄声不再如往日那般铿锵,反而透着几分虚浮。
    努尔哈赤半趴在战马上,身体靠在马颈处,一只手紧紧抓着缰绳,另一只手捂着胸口,眉头拧成了疙瘩。
    刺骨的寒风钻进甲胄缝隙,引发了胸口的剧痛,每一次颠簸,都像是有一把刀子在搅动内脏,冷汗顺着他的鬓角滑落,在下巴处凝成了细小的冰粒。
    以他此刻的身体状况,骑马是一种煎熬。
    “大汗!前方探骑回报!”
    一名亲兵策马奔来,声音带着几分焦急之色。
    “西面和北面的山道上,出现了大量蒙古游骑!这些人二话不说,直接对咱们的后队发起进攻,已经有不少勇士中箭了!”
    努尔哈赤艰难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不用想也知道,这些蒙古游骑定是科尔沁部的人!
    刘兴祚果然说动了草原部落,此刻竟追着他打!
    该死的汉人叛徒!
    没等他缓过神,又一名探骑冲了过来,脸色更加难看:
    “启禀大汗!后面的明军骑兵追上来了!不知道有多少人,速度很快,已经快到咱们的后军了!”
    “呼!”
    努尔哈赤吐出一口浊气,白雾在冷空气中迅速消散。
    他心中暗自庆幸,幸好昨日听了扈尔汉的劝谏,没有留在红河谷死战。
    若是再多待一刻,此刻怕是已被明军与蒙古骑兵团团围住,连撤退的机会都没有!
    “传令下去,停止后撤!”
    努尔哈赤强撑着坐直身体,声音虽虚弱,眼神却极为明亮。
    “敌有追击,不可妄退!一味奔逃,只会让队伍溃散,到时候明军与蒙古人追上来,咱们便是任人宰割!”
    将领们纷纷勒住马缰,士兵们也停下脚步,他们虽然疲惫,却依旧迅速列成防御阵型。
    努尔哈赤的目光扫过身边的将领,最终落在莽古尔泰身上。
    他抬手指着身后的汗旗语气凝重:“莽古尔泰,你带着汗旗,率领两千精锐,朝着铁岭方向撤退!
    记住,务必让明军与蒙古人以为你是主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金龙汗旗是大金的象征,带着汗旗撤退,无疑会成为敌军追击的重点,这一路的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莽古尔泰却毫不犹豫地接过汗旗,单膝跪地,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儿臣遵令!定不辱使命!”
    在莽古尔泰看来,这是努尔哈赤对他的考验。
    越是危险的差事,便越能证明自己的忠心与能力,只要能活着回去,汗位的争夺中,他便多了一份胜算!
    见莽古尔泰答应得如此爽快,努尔哈赤心情复杂。
    欣慰莽古尔泰的忠诚,却又感慨其愚蠢。
    被他当做弃子,却还兴奋非常。
    他原以为莽古尔泰会拒绝的
    不过很快,这复杂的情绪,被努尔哈赤隐藏下来。
    他又转向济尔哈朗,语气多了几分冷冽:
    “济尔哈朗,你率领三千蒙古游骑,留在原地殿后!用楯车和拒马桩构筑临时防线,尽可能阻滞明军的追击速度!
    等咱们的主力走远后,你再带着人朝开原方向撤退,与开原的守军汇合!”
    这些蒙古游骑是察哈尔部的残兵,被大金收编后一直作为仆从兵,待遇低下,此刻殿后这种九死一生的差事,自然成了他们的“专属任务”。
    济尔哈朗当即躬身领命:“嗻!奴才遵令!”
    安排完这两路,努尔哈赤的目光落在扈尔汉与何和礼身上,语气缓和了几分:
    “扈尔汉、何和礼,你们随我带着主力,朝着赫图阿拉方向撤退!”
    他指着东侧的山道,解释道:“铁岭有明军的潜在威胁,开原也可能遭遇拦截,唯有赫图阿拉是咱们的根本,沿途有咱们的哨卡,最为安全!”
    “济尔哈朗的蒙古游骑能阻滞明军一时,莽古尔泰带着汗旗,足以吸引大部分追兵的注意力。
    只要咱们加快速度,趁着这个间隙,撤回赫图阿拉,便是十拿九稳!”
    将领们纷纷点头,他们都明白努尔哈赤的布局。
    用两路“弃子”换主力撤退的时间,虽然残酷,却是此刻唯一的选择。
    汗令一下,大军云动!
    八旗大军分路撤退的蹄声尚未远去,努尔哈赤主力途经的山道上,已堆满了被砍伐的枯木。
    士兵们挥舞着斧头,将碗口粗的树干砍倒,横七竖八地堵在路中央,积雪与枯枝混杂在一起,形成一道临时的障碍。
    这是努尔哈赤留下的最后手段,只为能多拖延追兵片刻,为自己撤回赫图阿拉争取时间。
    寒风卷着雪粒,掠过山道,很快便将士兵们的脚印覆盖。
    可这份“平静”并未持续太久,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如同惊雷般逼近。
    陈策麾下的三千明军骑兵,已循着建奴撤退的痕迹,追了上来。
    “前方有障碍!清理道路!”
    明军骑兵统领高声下令,几十名士兵立刻翻身下马,迅速清理堵路的枯木。
    其余骑兵则列成冲锋阵型,弓箭上弦,警惕地盯着前方,生怕遭遇埋伏。
    不多时,山道被清理干净,明军骑兵如同离弦之箭,继续向前追击。
    转过一道山弯后,前方的雪原上,突然出现了密密麻麻的人影。
    那是济尔哈朗率领的三千察哈尔部残骑,正依托着楯车与拒马桩,摆出防御阵型。
    “杀!”
    狭路相逢勇者胜!
    陈策一声令下,三千骑兵分成三队,如同三把尖刀,朝着察哈尔部的阵型冲去。
    马蹄踏过雪原,溅起漫天雪雾,弓箭如雨般射出,精准地落在察哈尔部骑兵之中。
    察哈尔部的残部本就是惊弓之鸟。
    他们原来是林丹汗的部下,战败后被努尔哈赤收编,平日里受尽八旗士兵的欺压,此刻要他们为建奴卖命,早已心存不满。
    面对明军骑兵的冲锋,他们起初还能凭着济尔哈朗的督察勉强抵抗。
    可当看到漫山遍野的明军骑兵逼近,听到身边同伴中箭落马的惨叫声时,心中的恐惧瞬间爆发。
    “快跑啊!明军太多了!”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察哈尔部的骑兵顿时溃不成军,纷纷调转马头,朝着两侧的雪原逃窜。
    济尔哈朗骑着马在后面督战,手中的顺刀砍倒了几名逃兵,却依旧挡不住溃败的洪流。
    察哈尔部的骑兵如同没头的苍蝇,只顾着逃命,连楯车与拒马桩都弃之不顾。
    “废物!”
    济尔哈朗气得脸色铁青,却也知晓自己也该撤了!
    此刻留在此处,只会被明军包围。
    他狠狠瞪了一眼逃窜的察哈尔部残骑,无奈之下,只能率领自己麾下的数百八旗骑兵,朝着开原方向疾驰而去。
    从明军骑兵发起冲锋,到察哈尔部残骑溃败,前后不过半个时辰。
    “乌合之众,不必追击!”
    明军骑兵并未追击济尔哈朗,而是在清理了楯车和拒马之后,继续朝着铁岭方向前进。
    他们的目标,是努尔哈赤!
    与此同时。
    铁岭方向的雪原上,一场更为激烈的厮杀正在上演。
    莽古尔泰率领着两千八旗精锐,打着大金的汗旗,朝着铁岭疾驰。
    黄底镶红边的旗帜上,一条金龙栩栩如生,在寒风中猎猎作响,格外醒目。
    “前面是什么人?”
    莽古尔泰的亲兵突然喊道,手指指向前方的山坡。
    莽古尔泰抬头望去,只见山坡上突然涌出大量的蒙古骑兵,他们穿着白茬皮袍,手持弯刀,密密麻麻地列在山坡上,挡住了前进的道路。
    那是刘兴祚与莽古斯率领的科尔沁部大军!
    刘兴祚手握长枪,站在山坡顶端,当他看到那面熟悉的汗旗时,眼中瞬间爆发出狂喜的光芒:
    “努尔哈赤定在其中!草原的勇士们,杀!拿下汗旗,斩了努尔哈赤,大明的赏赐与草原的荣耀,都是咱们的!”
    话音未落,刘兴祚便策马冲下山坡,长枪如同银龙出海,径直朝着建奴的阵型刺去。
    一名八旗士兵试图阻拦,却被他一枪刺穿胸膛,翻身落马。
    刘兴祚在敌阵中纵横驰骋,长枪所到之处,建奴士兵纷纷落马,宛如当年长坂坡上的赵子龙,勇猛无匹。
    莽古斯与科尔沁诸部首领也看到了汗旗,眼中满是贪婪与兴奋。
    汗旗代表着建奴的核心,若是能拿下汗旗,甚至斩杀努尔哈赤,不仅能得到大明的重赏,更能在草原上树立威望。
    莽古斯当即下令:“传令下去,全军出击!务必将这股建奴骑兵全歼,绝不能让他们跑了!”
    科尔沁部的骑兵如同潮水般冲下山坡,从两侧包抄建奴的阵型。
    原本只有两千人的骑兵队伍,瞬间被数倍于己的蒙古骑兵包围,箭矢如同飞蝗般射来,建奴士兵纷纷中箭落马,惨叫声此起彼伏。
    莽古尔泰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他有想过这一路突围会非常艰难。
    却没想到艰难到了这种地步。
    刘兴祚与科尔沁部显然误以为他带着汗旗的队伍是努尔哈赤的主力,故而调集了全部兵力围剿。
    周围的蒙古骑兵越来越多,身边的八旗子弟一个接一个倒下,阵型渐渐被压缩,眼看就要被彻底包围。
    “突围!朝着开原方向突围!”
    铁岭方向已经不可能突围了。
    现在只能换个方向。
    莽古尔泰嘶吼着,手中的顺刀砍倒了一名冲上来的科尔沁骑兵。
    “儿郎们,杀出去!只要能活着回去,父汗定会重赏!”
    现在投降只有死路一条!
    八旗骑兵们当即开始跟随莽古尔泰突围。
    莽古尔泰浑身浴血,模样可怖。
    他虽已累日作战,双眼布满血丝,却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浑身透着一股悍不畏死的狠劲。
    科尔沁部的蒙古游骑一次次冲上前,试图阻拦他的去路,却都被他一刀斩杀,顺刀劈砍甲胄的“咔嚓”声,在混乱的战场上格外刺耳。
    刘兴祚手握长枪,策马在阵中穿梭,目光死死锁定莽古尔泰。
    他几次试图逼近,却都被对方凌厉的刀势逼退。
    莽古尔泰的刀法大开大合,带着八旗精锐特有的悍勇,每一刀都直取要害,刘兴祚虽枪法精湛,却也不敢贸然硬抗,只能暂时避其锋芒,指挥科尔沁骑兵从侧面牵制。
    “再这样下去,怕是要被他突围了!”
    刘兴祚心中暗自焦急。
    莽古尔泰麾下的八旗精锐虽已伤亡过半,却依旧保持着阵型,朝着开原方向缓慢推进。
    科尔沁骑兵虽人数占优,却因装备简陋,难以撕开对方的防线,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一点点突围出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南面的雪原上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地面都随之微微震颤。
    一支身着精良甲胄的骑兵队伍如同神兵天降,朝着战场疾驰而来。
    为首的将领银须飘拂,手持长刀,正是率领明军骑兵赶来的陈策!
    “杀!斩努尔哈赤者,封侯拜将!”
    陈策一声怒吼,声音苍老却充满力量,如同惊雷般在战场上回荡。
    三千明军骑兵瞬间分成数队,如同锋利的刀锋,朝着建奴阵型的侧翼发起冲锋。
    他们的甲胄锃亮,武器精良,战马也比科尔沁骑兵的更为壮硕,冲锋起来势不可挡。
    此前,科尔沁骑兵因缺乏重甲与制式武器,面对建奴的重甲步兵与骑兵时,始终难以形成有效压制,只能靠着人数优势勉强包围。
    可明军骑兵一加入战场,局势瞬间逆转。
    明军士兵手持长刀与长枪,配合默契,很快便撕开了建奴的侧翼防线,将莽古尔泰的队伍切割成数段。
    “守住阵型!继续突围!”
    莽古尔泰嘶吼着,试图重新组织阵型,却为时已晚。
    明军骑兵如同潮水般涌入缺口,与科尔沁骑兵配合,将建奴骑兵逐一分割包围。
    并且,包围圈越来越小。
    建奴骑兵的惨叫声此起彼伏,原本还能勉强支撑的阵型,渐渐土崩瓦解。
    莽古尔泰看着身边的八旗子弟一个个倒下,眼中闪过一丝绝望。
    恐怕.
    今日已是插翅难飞。
    他心中十分不敢,却也只能挥舞着顺刀,继续斩杀冲上来的敌人,试图在临死前多拉几个垫背的。
    一个时辰后,战场上的厮杀渐渐平息。
    莽古尔泰麾下的两千八旗精锐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少数人侥幸逃脱,莽古尔泰本人也力竭被俘,被明军士兵死死按在地上。
    那面象征着大金权力的汗旗,也被明军士兵缴获,扔在雪地里,沾满了血污与尘土。
    陈策勒马站在战场中央,目光扫过遍地的尸体与俘虏,眉头却渐渐皱了起来。
    他翻身下马,走到被俘的莽古尔泰面前,厉声问道:“努尔哈赤何在?他不是与你们一同撤退的吗?”
    莽古尔泰抬起头,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哼,你们上当了!父汗早就带着主力撤回赫图阿拉了,让我带着汗旗吸引你们的注意力,你们……被父汗耍了!”
    “哈哈哈!”
    莽古尔泰猖狂大笑。
    “你们抓住我一个小小贝勒又有什么用?等我父汗回到赫图阿拉,到时候,他会替我报仇的!”
    “什么?!”
    陈策脸色骤变,猛地看向刘兴祚与莽古斯。
    刘兴祚与莽古斯也瞬间反应过来。
    他们从始至终都以为,带着汗旗的队伍便是努尔哈赤的主力,却没想到,这只是对方的一个诱饵!
    建奴汗旗虽在,但努尔哈赤却早已金蝉脱壳,朝着赫图阿拉逃去!
    “可恶!”
    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包围了这支队伍,却只抓住了一个莽古尔泰,让真正的目标逃之夭夭。
    陈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看着地上的汗旗,又望向赫图阿拉的方向,语气沉重地说道:
    “看来,咱们还是低估了努尔哈赤的狡诈。传令下去,即刻清点战场,救治伤员,俘虏严加看管!
    等整理完毕,咱们立刻朝着赫图阿拉方向追击,绝不能让努尔哈赤跑回老巢!”
    陈策哪怕知道追击努尔哈赤希望渺茫。
    但他也不愿意放虎归山!
    努尔哈赤的项上人头,他今日一定要砍下来!
    另外一边。
    赫图阿拉方向的白山黑水间,山丘如壑,密林如墨,参天古木的枝桠交错纵横。
    努尔哈赤伏在战马上,身体随着马蹄的颠簸微微晃动,身后的喊杀声早已被密林的寂静吞噬,只剩下战马粗重的喘息与积雪被踩踏的簌簌声。
    他裹紧了身上的貂裘,却依旧挡不住从骨髓里渗出来的寒意。
    努尔哈赤一只手颤抖着伸进怀中,掏出一个小巧的银壶。
    壶中装着研磨成浆的辽参与鹿血的混合物,这是他最后的“续命之物”。
    努尔哈赤仰头将壶中的浆液一饮而尽,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却只在胸口激起片刻的暖意,随即便是更深的虚弱感。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生命力正如同指间的流沙,在急速流逝,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撕裂般的疼痛。
    “但总算是……撤出来了。”
    努尔哈赤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
    只要能回到老巢,他便能完成权力交接,为大金保住最后的基业。
    至于后面的事情.
    就不是他这个将死之人能给管的了。
    相信后人的智慧罢!
    战马继续在密林中穿行,前方的路渐渐变得狭窄,积雪也越来越厚。
    努尔哈赤正想让亲兵加快速度,却见一名斥候策马从前方奔来,脸上满是惊恐,翻身下马后连滚带爬地冲到他面前,声音带着颤抖:
    “大……大汗!前方……前方林道尽头,有明军!好多明军!”
    “什么?!”
    努尔哈赤猛地直起身,胸口的剧痛让他眼前一黑,他死死抓住马鬃,才勉强没有栽倒。
    他不敢置信地盯着斥候,厉声问道:“你看清楚了?真是明军?不是科尔沁部的蒙古人?”
    “是……是明军!”
    斥候咽了口唾沫,语速飞快地说道:“他们穿着明军的甲胄,手持火铳与长矛,在林道尽头列着阵型,看样子……是早就等着咱们了!”
    努尔哈赤闻言,脸上顿时一阵青白变幻。
    “噗~”
    一口鲜血猛地从努尔哈赤口中喷出,溅在身前的雪地上,如同绽放的红梅。
    他以为分路撤退能骗过所有人,以为穿过这片人迹罕至的密林便能安全。
    却没想到,明军仿佛未卜先知一般,提前知晓了他的动作!
    这些明军,是从抚顺飞过来的不成?
    他脸上的苦笑之色,逐渐变成绝望。
    难道
    天真的要亡我努尔哈赤?
    ps:
    7900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