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总统阁下高见

    “首先,我想表达我的看法——我们这次的会议,必须出席。”
    听到加藤的话,首相原敬点了点头。
    果然,他也和自己抱有同样的想法。
    加藤虽然是出身军方,並且在日俄战爭期间曾担任联合舰队参谋长,但在原敬所接触过的所有政客中,加藤友三郎却是少有的、能真正沟通得来的人。
    “当然,我也明白美国提出的海军裁军条约將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对我们海军来说,这无疑是个令人遗憾的条约。”
    “说起来,加藤阁下也参与了『八八舰队计划』的制定吧。”
    “那是我还在战术课任职的时候了。如今想来,也算是段令人怀念的时光了。”
    但这,並不足以成为拒绝美国提案的理由。
    当然,像东乡將军那样的人,或者其他海军同僚,想法可能不一样。
    可这就是现实。
    “首相阁下也很清楚,如果我们拒绝美国的提案,那无异於是向美国宣告敌意。”
    “还有英国与德国。”
    “没错。而这,是我们无论如何都必须避免的事情。”
    海军中那些年轻的蠢小子,看了威尔逊的丑態后,居然以为美国不过如此,根本不值得畏惧。但以日本的国力,绝不可能在战爭中战胜美国。
    这是加藤用亲身经验得出的结论。
    当年日俄战爭,日本便因庞大的军费开支而濒临破產。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可现在的日本,竟还妄想著与资金资源都远胜於己的美国展开军备竞赛?
    简直是天方夜谭。
    即使在成功殖民了朝鲜和安南之后,终究还是太勉强了。
    如今光是建造战舰,就已经消耗了日本国库三成以上的预算,而美国那边,仅是眉头一皱而已。
    正是目睹了这一点,加藤才彻底醒悟——
    与美国竞爭,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疯狂之举。
    “英国和德国虽然不及美国那般强横,但到头来,结果也不会有太大分別。”
    因此,至少在日本的国力尚未追赶上这些列强之前,必须避免与之开战。而接受美国提出的参加海军裁军会议的提议,便是第一步。
    “而且,这次裁军,並不全然是对我们日本的打击。如我之前所说,单论军备竞赛,我们根本不可能与美国抗衡。继续这样下去,反而只会让日本与美国之间的国力差距越拉越大,最终无法挽回。”
    “但通过这次裁军会议,至少能爭取到时间,是吗?”
    “正是。而且......这虽然是我个人的想法,但若继续一味扩张军备,不只是日本,所有国家的面前都只剩下一个结局——灾难。为了日本的未来,我们必须参加这场海军裁军会议。”
    听完加藤的话,原敬面带凝重神色地点了点头。
    然后,仿佛下定了决心一般,缓缓开口。
    “我將全权交给加藤阁下。国內事务由我处理,您便无所顾忌地前往华盛顿参加会谈吧。”
    “是,首相阁下。”
    加藤深深弯下了腰,那姿態仿佛是在用生命起誓一般。
    当然,在此之前,他还必须说服东乡將军和其他海军同僚才行。
    ......
    咔嚓!砰!咔嚓咔嚓!砰砰!
    “汉斯·冯·乔大臣阁下!”
    “大臣阁下,请看这边一眼!”
    1917年11月10日。
    在无数记者试图吸引汉斯注意的呼喊声、快门咔嚓声,还有照明灯泡爆闪声交织成的喧囂中,我们的汉斯外长率领著德国的代表团踏上了美利坚的土地。
    “已经快十四年了啊。”
    上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是在1903年。当时他为了平息委內瑞拉危机,与时任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进行了一场唇枪舌剑的谈判。
    时光流逝,確实久远了。
    “终於见到您了,乔大臣。”
    当汉斯沉浸在旧时回忆中时,一道陌生却令人感到亲切的声音在拥挤的人群中响起。
    “我是美利坚合眾国总统,查尔斯·埃文斯·休斯。”
    在原本的歷史中,休斯虽与威尔逊在竞选中势均力敌,却最终以些微之差败选。而在这条歷史线上,他却轻鬆地成为了总统。
    无数镜头前,休斯仿佛是想向媒体展示与汉斯的关係亲密一般,露出了灿烂得让人有些不自在的笑容,亲热地拉起了汉斯的手,主动寒暄。
    “多谢您的盛情款待,休斯总统。我也一直想亲自拜见您。”
    嗯,既然他递来了台阶,某人也没理由不顺著下。
    与至今仍未放弃第三次竞选梦想的远亲、十二表堂兄西奥多·罗斯福不同,在那个最终做到四连任的民主党巨人fdr(富兰克林·罗斯福)时代到来之前,如今还是共和党的天下。
    以休斯在原歷史中的表现来看,即便汉斯之前因威尔逊產生了些许芥蒂,但为了维持美德良好关係,与这位总统搞好关係也是明智之举。
    “来吧,请跟我来。我亲自为您引路。”
    “哈哈,那真是我的荣幸。”
    在微笑与寒暄中,二人终於完成了正式会面。隨后,汉斯与休斯一起给记者留下拍照机会,然后在严密的安保护卫下,走向总统专用座驾。
    “话说回来,安保真是严密啊。”
    “最近无政府主义者频繁滋事。前不久,连华尔街的jp摩根大楼都发生了炸弹袭击。”
    汉斯看著满街的警察和特勤人员隨口一提,休斯便苦笑著答道。
    嗯,看来原本在1920年才发生的“华尔街爆炸案”这次提前发生了,恰巧就在他横渡大西洋的那段时间。
    呵呵,jp摩根那暴跳如雷的模样,简直都能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了。
    “虽然记不太清了,好像死了三四十人,受伤的有几百来著?”
    据汉斯所知,那是美国迄今为止伤亡最惨重的恐怖袭击事件。
    当然,这还不是全部。
    就在去年,追隨义大利籍无政府主义者鲁奇·加里尼(luigi galleani)的“加里尼派”也曾数次在美国与欧洲策划爆炸案,搅得天下大乱。
    这不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极端分子在全球范围內空前活跃的象徵,更是“禁酒令”“黑手党”这些混乱因素即將齐聚一堂,掀起所谓“疯狂二十年代”的前奏。
    虽然离“二十年代”的正式到来还有三年,不,准確地说是两年零一个月。
    “美国也確实挺不容易的。”
    “哈哈,那也没办法,毕竟时代如此。不过即便让您感到不便,还请理解,我们是为了大臣您的安全。”
    听完休斯的解释,汉斯微笑著登上汽车。
    “那么,在路上我们能否谈一谈?有些话,我想认真交流一番。”
    “当然可以,总统阁下。”
    汉斯脸上依旧掛著应酬的笑容,面对突然转为严肃神色的休斯点头应道。
    外交的好戏,才刚刚开始。
    ......
    “如你们所知,这次会议的焦点无疑是日本。”
    第一个开口的是休斯。
    “而最不愿意裁军的国家,也正是日本。我已经听说,日本海军內部传出了反对裁军的声音。当然,他们还是照常出席了会议。”
    这也难怪,现任日本海军大臣、也是日本首席全权代表的加藤友三郎,和原敬一样,是大正民主主义的代表性人物。
    特別是加藤,他在海军內部地位稳固、影响力巨大,是唯一一个能压制逐渐年迈糊涂、开始走下坡路的东乡平八郎的人物。
    换句话说,即便海军內部有反对的声音,他也有能力將其平息。
    『更何况,他还会在华盛顿海军裁军条约的成功中起到关键作用,是裁军会议中最为积极的角色之一。』
    也正因如此,哪怕一开始对他不屑一顾的西方人,后来也对他为了世界和平而主动推动裁军的態度大加讚赏。
    当然,这些目前是只有汉斯才知道的情报,自然不能隨便说出来,只能先含糊应对。
    “首先,我的看法是——与总统先生的担忧不同,日本未必会对海军裁军抱有否定態度。首相原敬一直致力於牵制军方,为了强化文官对军方的控制,他很可能会积极参与本次会议。”汉斯说。
    “哼,那倒是个好消息。至少不用再担心日本在会议上搅局了。虽说,警惕日本依然是必要的。”
    “我也同意这一点。正如大家从之前的xx事件中所看到的,日本的扩张野心可不是那么容易被压下的。”
    相反,那野心只会日益膨胀,无止无休。
    终有一日,它会变成眾人那熟知的——远东的疯子。
    “哈哈,果然不愧是部长阁下,英雄所见略同。正如您所说,日本终將成长为威胁太平洋和平的存在。所以,正因如此,我们必须提前削弱他们的力量,不是吗?”休斯道。
    “比如说?”
    “比如解散英日同盟,撤销他们强加给xx的『xxx条,还有他们正在建造的那艘16英寸巨炮战列舰,也必须採取措施加以限制。”
    “啊哈哈哈,总统阁下高见啊。”
    “哈哈,是吗?”
    “所以,我其实正好有些关於这方面的事,想和您私下好好谈谈......”
    汉斯压低声音轻声说道,休斯的眼中顿时闪现出浓浓的兴趣。
    没过多久,他嘴里便忍不住发出了惊嘆。
    ......
    两天后,位於华盛顿特区的大陆纪念馆(memorial continental hall)內,德国、英国、美国、日本四国代表齐聚一堂,开始就海军军备裁减问题展开討论。
    德国方面由汉斯出席,美国方面则是国务卿,那位在原本的歷史中是哈定的副总统,结果因哈定突然去世而在睡梦中成了总统的卡尔文·柯立芝亲自到场。
    “哎呀,好久不见啊,部长。比上次见面时更神采奕奕了嘛。”
    “哈哈,贝尔福前首相您也还是精神矍鑠啊。”
    英国则派来了久违的阿瑟·贝尔福作为代表。
    本以为会是外相格雷,看来这部分的歷史发生了些许改变。
    “话说回来,现在的格雷外相正因殖民地问题焦头烂额,也难怪没来。”
    爱尔兰暴动、印度暴动、埃及暴动、阿富汗也暴动。
    换作是他处在格雷的位置,不是开玩笑,恐怕早就一边痛骂苍天不公一边吐血入院了。
    “多谢关照,我是日本首席全权代表兼海军大臣,加藤友三郎。请多指教。”
    就像先前所说的那样,日本这边由加藤友三郎担任代表。
    『这人在如今蜂拥而至华盛顿的世界记者眼里,被蔑称作蜡烛。』
    顺带一提,“蜡烛”这个绰號原本是讽刺他像快要熄灭的烛火一样微不足道。
    但不过之后,这个词却演变为褒义,被称作“拯救乱世的烛火(中日资料异同)”。
    据说他的一番演讲让许多人深受感动,“国防並非军人的专属,而是与民间工业实力、贸易等多重利益密切相关,仅仅扩军只会把所有人带往毁灭之路。”
    由此也能看出他对国际局势和经济有著极高的洞察力,清楚地认识到当前这场造舰竞赛对日本根本没有好处。
    事实上,后来他成为首相后,也正是秉持著这种理念领导日本。
    可惜的是,即便如此,他终究也没能阻止日本的暴走。
    因为他的身体状况不佳,成为首相一年后便因病去世。
    还有被极右翼暗杀的前首相原敬......说到底,这都让人怀疑老天是不是特地在为日本失控开路了。
    『看来这一次他的命运也不会改变。』
    单看他那憔悴的脸色与苍白的气色,就知道支撑不了多久。
    这种人若是还能长命百岁,那才真是奇蹟了。
    『话说回来,还有件事让人担心啊。』
    因为加藤的猝死导致日本政局一度陷入混乱,首相职位出现空白,而偏偏就在这段空白期间,著名的关东大地震爆发了。
    並不是对日本有什么同情,而是日本政府因没能妥善应对关东大地震,导致局势迅速恶化,引发了著名的“东瀛惨案”,无数无辜的华工因此血流成河......嘖,想到这里,胃里不免泛起一股苦涩。
    『要不要之后派个志愿团过去,设法阻止那场屠杀至少一点点?』
    关东大地震是註定会发生的自然灾害,无法避免。
    啪!
    “那么,会议正式开始。”
    正当汉斯一边思考著还能如何应对即將到来的关东大地震时,主持人柯立芝一拍手掌宣布了会议开始。
    算了,大地震的事之后再说。
    毕竟从这一刻开始,在未来的几天、几个月里,某人都將异常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