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会议之前

    “总理阁下,美国休斯总统发来提议,邀请各国齐聚华盛顿,商討海军裁军事宜。”
    “该来的终於来了。”
    还未等贝特曼·霍尔维格总理开口,提尔皮茨便面色沉重地回答道。
    那简直是一张看见末日的脸。
    “將军阁下,我相信您现在不会临阵改口吧。”
    “唉......我明白,我当然明白。”
    隨著一声嘆息,提尔皮茨无力地点了点头。
    看到他这个样子,原本还担心提尔皮茨依旧捨不得放下执念、反对裁军的库恩部长与副总理施特雷泽曼,终於鬆了一口气。
    他们二人不只负责德意志帝国財政,更是改革的重要推手,也正因如此,他们大概是如今最希望海军裁军成功的官员了。
    预算这种东西,在场所有大臣都渴望得到更多,但永远都不够用。正因如此,这场裁军谈判必须成功。
    当然,具体事务还得由汉斯来负责。
    不过,果然把这事甩给美国真是太明智了。
    当初柏林会议的时候就已经吃了那么多苦,要是连这次海军裁军会议也要由他来主持,恐怕早就累死了。
    “不过部长阁下,除了我们和美国,其他国家真的会参加这次海军裁军条约的谈判吗?”
    “至少英国是百分之百会参加的。”
    汉斯毫不犹豫地答覆了法金汉。
    因为在这场新一轮的造舰竞赛中,流血最多、最痛苦的,正是英国。
    如今的“日不落帝国”在爱尔兰、印度、埃及和阿富汗等地独立声浪此起彼伏,內部动盪不安;而大战带来的庞大战费支出,也让用於造舰的预算彻底乾涸。
    在这种情况下还想维持原先的“1 > 2+3”战略,继续造舰,无异於往燃烧的房子里再添一把柴火,是彻头彻尾的自杀行为。
    『但问题是,他们又不能就这么停下来。』
    大战前,他们还能与德国签订协定、鬆口气。但现在,他们面前的新对手是日本和美国这两大新晋列强。
    美国虽然因为威尔逊的缘故遭了点骂,但却靠著大量出售军需物资和战爭债券,从大战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並开始大规模造舰。
    早在战爭期间就擬定了建造八艘战列舰的计划,据说甚至在裁军谈判前还有追加二十艘的情报流出。
    『至於日本,已经提过好几次,那傢伙早在1920年就祭出了“八八舰队计划”。』
    所谓“八八舰队”,简单来说就是建造八艘战列舰和八艘巡洋战舰,总共十六艘主力舰的庞大计划。
    说实话,就算他们吃下了朝鲜和越南,以日本的国力来说,这个计划依旧是极为勉强的。但日本居然真的用掉了国防预算的三分之一在推进这件事。
    对连水兵薪水都发不出、海军预算捉襟见肘的英国来说,这种消息简直能让人当场吐血。
    所以,汉斯敢打赌,如今唐寧街听到美国提出“大家一起来停造军舰,裁军吧!”的时候,不但不会反对,反而恐怕要举办“得救了!”的庆祝派对吧?
    “相较之下,日本国內,尤其是海军內部的反弹肯定会很激烈。但若我们、美国和英国都参加会议,他们又怎可能置身事外?”
    “说得也是,只要日本没疯,就不会这么干。”
    嘛,虽说他们以后確实疯了,但至少现在还在勉强维持理智,所以这么说也没错。
    更別提现在日本的首相,是在日本极为罕见的有理智之人——原敬。
    从他的立场来看,这正是一个好机会,可以藉此压制自日俄战爭以来权力膨胀的海军,重新与陆军取得平衡,他绝不会轻易错过。
    『更別说现在的海军大臣也还算清醒。』
    顺带一提,法国、义大利和俄罗斯等国並未受邀参加此次海军裁军会议。
    准確地说,是根本不需要邀请他们。
    苏维埃俄国在镇压叛乱过程中亲手炸了喀琅施塔得港,不堪一击;法国和义大利更是眾所周知,在大战与柏林会议后海军被直接扫地出门。
    若要恢復昔日的海军实力,至少得费极其漫长的时间,更別说法国和义大利因军备限制,连建造大型军舰的资格都没有,暂时根本不值得关注。
    哎,这样想想还真是感慨万千啊。
    与歷史中在斯卡帕湾自沉、壮烈谢幕不同,如今的德意志帝国海军居然还能安然无恙地参加海军裁军条约的谈判。
    想想他刚来到德国的时候......这国家,真的是变了很多。
    “咳咳,既然如此,看起来没有异议,那就向陛下稟报並通知美方我方將出席会议。外交部长,请根据日程妥善安排准备。”
    “好吧,我没什么別的要求,只求一定要保住我们帝国海军部的小宝贝(当然说的是那艘16英寸主炮的战列舰)。要是它没了,我死都闭不上眼。”
    “將军阁下,那种事绝不会发生,您儘管放心。”
    自委內瑞拉危机之后,是时候再次踏上美国的土地了。
    ......
    “德国和英国已经联繫说会参加会议。英国甚至还催促我们儘快召开。”
    “哈哈,果然如我所料。”
    听到来自欧洲传来的好消息,休斯仿佛早有预感一般,自信地点了点头。
    果然一切都如汉斯·冯·乔部长所言。
    眼下的造舰竞赛,尤其是与试图挑战美国在太平洋权益的日本之间的竞赛,自他就任总统前就是一块心头大石。
    就在这时,汉斯·冯·乔带来的就任贺电中提出了一个建议——由美国主导召开一次海军裁军会议,简直就是“尤里卡!(e?pηkα)”的灵光一现。
    因为对美国而言,这无疑是利大於弊的提议。
    若会议进展顺利,不仅能牵制那个越来越目中无人的日本,还能藉此提升因一战而声望下滑的美国地位,同时为威尔逊梦寐以求的“世界和平”贡献一臂之力。
    要知道,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之一,不正是那场围绕“腓特烈级”战列舰展开的战略造舰竞赛吗?
    不止是德国和英国,就连法国和俄国,也都在其中疯狂投入,儘管结果证明毫无意义。
    若这次会议真的能彻底终结造舰竞赛,世界便会重新审视美国的角色。
    简直就是一箭双鵰,一举两得。
    『当然,既然是汉斯·冯·乔提出的提案,未必没有他的私心。』
    但休斯並不在意,他认为无论汉斯·冯·乔的目的为何,其终点大概也就是跳脱这场看不到尽头的造舰泥沼。
    『德国没有亲自出面,恐怕也是因为他们率先建成了16英寸主炮战列舰,若由他们提议裁军,怕是会被讥讽为“踢掉梯子”的伎俩吧。』
    而且,就算情况並非如此,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威廉二世,在过去可还是出了名的反日分子,而汉斯·冯·乔,这位威廉二世的女婿,更是出身於xx这个日本一直念念不忘的地方。
    虽说他表面上从未表现出对故土的情感,但休斯总觉得,就算他是个对家乡毫无眷恋的冷血之人,恐怕也绝不会喜欢日本——而事实证明,这种猜测並不为过。
    因此他们绝对不会反对。
    嗯,如果不计较某人一心想减少工作量的私心,这提议確实毫无可挑剔之处。
    “总之,现在只剩下日本了。”
    最棘手的,就是日本。
    如果日本不出席这次海军裁军会议,那么对休斯和美国而言,这场会议的意义將大打折扣。
    “既然英国和德国都明確表示支持裁军,日本也很难轻易拒绝我们的提议。再说,就算他们拒绝了,那对我们而言也是好事,不是吗?这正好给我们一个教训日本的理由。”
    更別说英国和德国也绝不会坐视不管。
    早就渴望摆脱造舰竞赛、期盼海军裁军的他们,怎会容忍日本来搅局?
    “所以,暂时还是放宽心,静观其变吧,阁下。”
    “嗯。”
    听著助手的话,休斯双手交握,嘴角微微上扬。
    他露出一抹期待的微笑,想看看日本到底会作何回应。
    ......
    “裁军海军?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美国的提议根本不值一顾,理所当然要拒绝!”
    “首相阁下,您不会真打算接受这种连听都不值得听的提案吧?”
    与此同时,正如所有人所预料的那样,东京对美国提出的海军裁军条约会议建议彻底炸开了锅。
    而这场风暴的中心,也不出眾人所料,依旧是那些身著白色军服的日本海军將领。
    “我们大日本帝国的联合舰队实力,不过是皇家海军和美军的六成!在这种局势下若接受美国提出的海军裁军方案,等同於自己把脖子伸进他们设下的绞索里!我们绝不能接受美国的提案!”
    虽然这个世界並未发生对日本极为有利的对马海战,海军也因此未能像原本歷史中那样掌握绝对的影响力,但身为海军元老的东乡平八郎依旧拥有不容小覷的话语权。他语气强硬地说完后,原敬只是沉默地皱起了眉头。
    他早就预料到,从华盛顿传来有关海军裁军条约的消息时,事態会变成这样。
    可就算预料到了,也无法驱散他心中鬱结与烦躁。
    “但对我们日本来说,想要拒绝美国的提议並不容易。据驻英与驻德大使的报告,英国与德国已经接受了美国的提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有日本置身事外,势必將在外交上陷入极大的困境。”
    光是应对美国就已经够让原敬头疼了,如今连英国和德国也站在了美国那边,下一步只会联合起来向日本施压。
    更何况,原敬內心其实是希望日本参与这次海军裁军会议的。
    日本政府本就因海军无止境的造舰计划而財政捉襟见肘,如果能藉助裁军条约压制海军的权力,那对於他推行政府对军队的文官统制大有助益。
    “那我们就此放弃八八舰队计划,放弃『长门』號吗?!”
    “哪怕是死,我们也绝不容许!”
    然而,海军將领们似乎完全不在意日本的外交处境或財政状况,仍旧一味高声反对。
    “我认为首相阁下的判断是正確的。”
    就在原敬头疼地思索著如何说服这些顽固派时,忽然有人举手大声说道。
    “本来海军的造舰计划就已经太过分了,再这么下去,光是为了造舰我们国家就得破產了......”
    说话的是寺內正毅,兼任朝鲜总督与陆军大臣的他,一向对海军的意见持彻底的反对態度。
    “什么?!寺內你说够了没有?!”
    “朝鲜总督怎么老在东京晃来晃去?”
    “所以说,殖民地老是反抗帝国统治也是有原因的!”
    话音刚落,数名海军將领立刻跳了起来,怒气冲冲地指著寺內叫骂。
    不过,至少在殖民地问题上,原敬是认同海军意见的。
    寺內一直採取所谓“武断统治”,动用宪兵队对殖民地进行高压统治。而本就对日本充满敌意的殖民地民眾,在总督府的强硬压制下更是频频发动骚乱。
    对原敬来说,日益膨胀的治理成本已是沉重负担,他不能不担忧是否会突然爆发更大规模的动乱。
    “本来就不该靠军队来镇压殖民地的反抗。”
    正因为如此,原敬在私下里確实希望能將治理方式转为更温和的手段,但眼下他还不能这么做。
    在海军的势力被削弱之前,他还必须继续与陆军合作。
    “殖民地的事,留到以后再说。”
    “八八舰队计划是日本的未来,绝不能放弃!”
    “未来?放你娘的狗屁!”
    眼下首要之务,是先平息这场混乱。
    “呼......大家冷静一点。我们先各自冷静冷静,等头脑清醒之后再继续商討吧。”
    在原敬的“停战令”下,眼看就要大打出手的海军与陆军才不情不愿地停下爭吵,怒气冲冲地走出了会议室。
    “那么,加藤阁下,您对这次的海军裁军条约是如何看待的呢?”
    终於恢復平静的会议室里,原敬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
    那名一直静静坐在一旁闭目养神的中年男子缓缓睁开了眼睛。
    他的名字是加藤友三郎。
    他是现任日本海军大臣,亦是原本歷史中,在华盛顿会议上被各国记者蔑称为“蜡烛”,后又被称为“乱世烛火”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