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德英协商

    在朴茨茅斯的俄日谈判正在进行之际,德意志帝国也面临著决定帝国未来的重要谈判。
    “英国传来消息,表示希望与我们德意志帝国建立深厚关係。英国与德国的联盟。”
    听到比洛总理的话,汉斯点了点头。
    早在阿尔赫西拉斯会议时,阿瑟·贝尔福就已经秘密向汉斯探询过意见。
    在日俄战爭期间,英国通过摩洛哥危机彻底与俄罗斯帝国和法国闹翻。
    此外,由波將金叛乱引发的摩洛哥海战更是给这些矛盾画上了重重的一笔。
    俄法同盟与英国的关係已经恶化到无法挽回的地步,英俄协商乃至英法协商都彻底无望。
    如今,在欧洲唯一可以算作英国盟友的国家,便只有德意志帝国了。
    “贝尔福首相表示,他將亲自前往柏林。”
    “当然得他们来找我们,毕竟有求於人的是英国。”
    汉斯一边喝著咖啡一边说道。
    与原本歷史中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被摧毁的情况不同,俄罗斯帝国这次保留了大部分舰队。而英国不仅要面对俄罗斯的威胁,还有法国这个劲敌。
    如果不能让德意志帝国站在同一阵营,英国的处境將会异常艰难,甚至痛苦不堪。
    当然,现在德国的处境也並非十分有利,但引发摩洛哥危机的並非他们,至少这次不是。
    “与英国结盟?这可不是我愿意看到的。”
    提尔皮茨上將打破了原本良好的气氛。
    显然,这位对英国海军有著强烈竞爭意识的上將对英国一直抱有敌意。
    如果任由他这样下去,可能会影响谈判的顺利进行。汉斯谨慎开口,试图说服他:
    “上將,我们並不是向英国屈服。相反,这更像是他们向我们低头。而且,为了德国的未来,与英国合作是必要的。”
    “我明白。我只是觉得,与英国结盟后,我们与皇家海军之间再也无法一较高下了。”
    “......”
    好吧,我错了。
    提尔皮茨上將似乎仅仅因为不能与英国海军对战而感到不满。
    比洛总理似乎早就预料到提尔皮茨的態度,他对汉斯摇了摇头,意思是他也无能为力。
    汉斯在心里嘆了口气,思索著该如何应付这个难缠的老头。看来,是时候拿出点別的东西了。
    “提尔皮茨上將,不是只有通过战斗才能分出高下。正如我们建造了腓特烈级战列舰,只要继续超越英国海军就可以了。”
    “可我们不再是唯一拥有腓特烈级战列舰的国家了。前不久,英国也下水了他们的腓特烈级战舰,甚至法国、俄罗斯和美国都在建造类似的战舰。”
    “那么,我们就建造比腓特烈级更强大的战列舰吧!装备更大主炮、更大舰体的新型战列舰。”
    於是,超级无畏舰的概念就此诞生。
    为了压制其他国家的无畏舰,英国在1910年建造了第一艘超级无畏舰——猎户座级战列舰。
    “这样一来,我们也可以称它为『超腓特烈』了吧?”
    想到这里,汉斯不禁轻笑了一声,而提尔皮茨上將虽然点头表示认同,但依旧面露疑惑。
    “嗯,这確实有道理。不过,无畏舰的一个核心概念是防御。如果主炮变大,装甲也得更厚,结果排水量会呈指数级增加,总有一天会达到极限。”
    他的话也不无道理,但这並不是一个不可克服的问题。
    “如果不把厚装甲覆盖全舰,而是只在关键区域加强防御呢?至於不重要的地方,用最小限度的装甲即可。”
    “嗯?”
    这正是1912年建造的美国標准战列舰——內华达级首次採用的集中防御概念。
    “这个主意不错。”
    提尔皮茨认真思考了一下,露出了赞同的微笑。接著,他便像是忘记了对英国的不满,开始低声自言自语起来。
    当然,汉斯认为即便提尔皮茨上將不接受他的想法,也无所谓。毕竟,与英国站到同一阵营的目標已经达成了。
    不过,如果有机会,他还是想至少建造一艘航母。
    因为短暂的战列舰时代之后,终將迎来飞机与航母的时代。
    汉斯记得海因里希王子在原本的歷史中对飞机十分感兴趣,或许以后可以从那方面入手。
    当然,目前动力飞行器才刚刚勉强起飞,这一切还只是一个设想。
    “那就等待英国朋友们的到来吧。”
    “好吧,对了,这咖啡的味道不错。”
    “还要再来一杯吗?”
    比洛总理点了点头。
    把汉斯咖啡推广到这个世界的计划也在顺利进行中。接下来,汉斯还打算把菠萝披萨介绍给这个世界。
    毕竟,德国人曾製作过菠萝吐司——菠萝披萨的原型,相信他们一定会喜欢。
    ......
    “欢迎来到德国,贝尔福首相。”
    “感谢您的盛情款待,陛下。”
    阿瑟·贝尔福和英国使团向迎接他们的威廉二世鞠躬致意。
    比洛总理和汉斯紧张地注视著这一幕,始终保持警惕。
    会谈尚未开始,但考虑到威廉二世糟糕的外交能力和他不可预测的言辞,让人无法放鬆。
    毕竟,比洛今天落到这个地步,不也是因为“《每日邮报》事件”中威廉二世对英国的出言不逊吗?
    “那件事甚至在帝国议会中都引发了『是否应该让皇帝退位』的討论。”
    以至於比洛后来在给子女的回忆录中写道:“许多德国人都感到深深的不安和阴鬱,因为最高国家元首的愚蠢和幼稚的言行只需一次就能引发灾难。”
    正因如此,汉斯再三嘱咐皇帝,至少今天务必保持冷静。
    今天是决定德国未来的关键一天。
    一丝一毫的失误都不允许发生。
    “儘管爱德华七世陛下未能亲临,但他让我转达,他认为维多利亚女王的后裔再次团聚,这是一件再令人欣慰不过的事。”
    “哈哈,是吗?”
    “是的。此外,他还说,陛下您是维多利亚女王的眾多孙辈中最出类拔萃的一位,他为您感到无比自豪。”
    幸亏阿瑟·贝尔福机智地恭维了皇帝,避免了汉斯和比洛总理担心的事情发生。
    不过,爱德华七世真的说过这些话?
    绝对不可能。这只是贝尔福为了让皇帝听得高兴而编出来的罢了。
    “咳咳,请转告舅舅,我明白他的意思了。”
    “当然,陛下。”
    威廉二世显然对贝尔福的恭维话语十分受用,笑得合不拢嘴。
    好吧,不管是谁说的,只要威廉高兴並保持安静就好。
    皇帝笑容满面地离开后,就轮到真正务实的人员登场了。
    总理比洛、外交部长里希特霍芬和汉斯,以及首相贝尔福及兰斯当侯爵等英国代表团成员面对面坐了下来。
    “那么,我们开始谈判吧?”
    “好,希望这次不要像上次那样收场。”
    比洛总理率先开口,而贝尔福首相则带著忧虑的表情提起了上次英德联盟的失败。
    英国人的担忧汉斯完全理解。
    毕竟,他也真心希望这次谈判不要像上次那样以破裂告终。
    『要是那样,我这些年来的努力就会化为乌有。』
    到时候他可能真的会哭出来。
    嗯,会哭得比任何人都伤心。
    “首先,有件事我希望明確。”
    “请讲。”
    “我们英国不希望这次与德国的协定被视为带有军事义务的同盟。”
    “咳咳。”
    贝尔福的这番话让比洛总理和里希特霍芬外交部长掩饰不住咳嗽,显然他们感到非常不快。
    不过,汉斯对此早有预料,所以脸色依旧平静。
    英国在与法国和俄罗斯协商时都曾强调不是军事同盟,对德国也不会例外。
    “我们完全理解英国不想过度刺激俄罗斯和法国的立场。”
    “谢谢您的理解。”
    听到汉斯的回答,贝尔福首相鬆了口气。
    但英国的算盘肯定不止如此。
    『他们一定是想在三国同盟与俄法同盟之间爆发战爭时,隨时为自己留条后路吧。』
    就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犹豫是否参战一样。
    但最终,正如比利时遭到入侵时英国立刻参战了一样,像这样能让英国捲入世界大战的理由数不胜数。因此在汉斯看来,这不过是徒劳的挣扎罢了。
    汉斯带著微笑,缓缓开口:
    “那我们从殖民地问题开始谈吧?”
    关於哪些地区要让步,以及作为让步的交换又会给予什么,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情,对於推行世界政策扩张的德意志帝国来说,却是必须与英国达成协议的问题。
    在这里,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大家可能都听过的“柏林-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巴格达”德意志帝国的3b政策。
    3b政策是德意志帝国世界政策的核心,与英国的“开罗-开普敦-加尔各答”3c政策相衝突,因此必须与英国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按照事先的商议,里希特霍芬外长率先向英国拋出橄欖枝。
    “我们德意志帝国將承认英国在包括苏伊士在內的埃及和波斯的权利。”
    此外,德意志帝国还承诺,在必要时会默认英国合併埃及並將波斯纳入其势力范围。
    原本因为担心德方提出过分要求而显得紧张的贝尔福首相终於鬆了口气,露出了满意的表情並开口说道:
    “英国也將保障德意志帝国在奥斯曼帝国及其领土上的权利。”
    听到贝尔福首相的话,比洛总理和里希特霍芬外长的脸上露出了无法掩饰的喜悦之情。
    虽然这是个简短的提议,但其中的意义却非常重大。
    德意志帝国终於得到了英国对其3b政策的承认。
    想到在歷史上,3b政策直到1914年才成功说服英国,隨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令这一政策如同仲夏夜之梦般无疾而终,这种喜悦是可以理解的。
    因此,比洛总理在刚才听到贝尔福首相的话后,那颗冰冷的心终於融化了,態度也变得柔和起来。经过几个小时的討论,所有的谈判终於结束,阿瑟·贝尔福露出满意的表情握住了比洛总理的手:
    “看来我们已经达成了双方都满意的协议。”
    “我同意。啊,我想要是贝尔福首相负责此前的联盟问题,事情恐怕早就可以顺利解决了。”
    “哈哈哈!確实如此。”
    比洛总理毫不吝嗇的讚美似乎让阿瑟·贝尔福心情大好,忍不住扬起嘴角笑了起来。
    努力维持两国良好氛围的成果显而易见。
    “辛苦了,男爵。你真的起到了关键作用。”
    “您过奖了,里希特霍芬外长。”
    在终於迈出这重大一步的同时,汉斯鬆了一口气。而里希特霍芬外长则表达著讚赏。
    “这样我也可以稍微放鬆些了......咳咳!”
    “外长大人?”
    “咳咳,没事,只是有点小感冒而已。”
    “天气这么冷,您要多注意啊。”
    听到汉斯担忧的语气,里希特霍芬外长摆摆手,表示没什么大碍。表面上他看似无碍,但汉斯却不由得心生不安。真希望这位外长身体无恙......
    “那么,我们就签署协议,就此结束討论吧。”
    “当然。我很期待正式发布的那一刻。”
    比洛总理与贝尔福首相在协议上签了字,隨后兰斯当侯爵、里希特霍芬外长以及其他与会人员也纷纷执笔。
    最后,隨著汉斯在协议最下方签下自己的名字,德意志帝国与大英帝国的联盟正式诞生!
    几天后,1905年的新年伊始,德英协商正式对外公布,这一消息引发的巨大震撼,甚至让人觉得朴茨茅斯条约的影响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