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朴茨茅斯的影响
“......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吗?”
“实在非常抱歉,陛下。臣能力不足,给陛下添了极大的麻烦。”
“我並不是在责怪你,小村外务大臣。若不是你的努力,我们恐怕什么都得不到。”
签署《朴茨茅斯条约》后回到日本的小村寿太郎,在明治天皇的宽慰之下潸然泪下,跪在地上磕头。
但他的脸上却浮现了一丝劫后余生的笑容。
当然,与他不同的是,出席御前会议的桂太郎总理及其他大臣们完全笑不出来,也根本无法笑得出来。
战爭的首要目標——旅顺和大连,再次如泡影般消散。而在朝鲜半岛,日本虽得到了列强对其影响力的承认,却並未能立即將其变为殖民地。
相比之下,库页岛那片土地实在是日本都难以管理,曾一度放弃的地方。
甚至连整个岛都没拿到,只得到一半。
“小村那傢伙却因从俄国人那里爭取到了一些让步,而被陛下称讚了。”
虽然那所谓的让步,更像是想早日结束战爭的维特心怀“善意”扔过来的罢了。
不管怎样,桂太郎虽未曾表露,但心中却百般苦涩。
“不过,对於这场战爭中首相和军队的无能,我確实感到非常失望。”
“......臣无话可说,无论如何都是臣等的过错。”
面对明治天皇紧接著充满锋芒的言语,桂太郎只能冷汗直冒,低头谢罪。
包括山县有朋在內的所有大本营將领,都深深弯下了腰,仿佛头都要触地一般。
虽然他们遭到了天皇的斥责,但他们却连为自己辩解的勇气都没有。
毕竟日军在俄军由战壕、铁丝网和机关枪构成的防线前表现的完全无力。
士兵的衝锋在俄军的机关枪面前毫无作用,而原本还算奏效的火力攻势,由於工业能力的不足,炮弹短缺,也无法及时实施。
不过这也绝非因为日军比俄军更无能。
俄军同样未能突破日军的防线。
这场战斗,即使是在1914年左右,也是一场双方竭尽全力也难以突破的堑壕战。
更別提是在10年前的1904年了,当时的战术和武器理论本身就无法应对。
但日本的民眾既不了解这些,也不想了解。
他们脑海中只有一个事实——正是因为无能的指挥官,他们不得不將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埋葬在心中。
“你这个混蛋,你为什么还活著!”
“把我的儿子还给我!!”
“你们根本不配自称皇军!”
从惨烈的战场回到本国的日军指挥官们,迎接他们的是铺天盖地的辱骂和污秽。
第一军司令官、因鸭绿江战役惨败而被称为“鸭绿江屠夫”的黑木为楨,因无法忍受屈辱而剖腹自尽。第十二师团师团长井上光中將,则与妻子一起悬樑自尽。
面对这接二连三的死亡,天皇也未多言一句。
对天皇和日本民眾而言,他们不过是连死也无法赎罪的逆臣大罪之人罢了。
在这样的氛围下,能够倖存的,仅剩下因朝鲜起义持续进行游击战而仍驻扎在半岛的乃木希典等少数將领,以及日本海军。
他们之所以能够倖免,仅仅因为他们不在战爭的核心战场,或者因为他们不是陆军。
“马卡罗夫上將,要是你愿意,我真想揍你一拳。”
“哈哈哈!心意我收下了,多谢,东乡上將。”
与此同时,隨著决定將旅顺港归还,太平洋舰队准备启程返回符拉迪沃斯托克。马卡罗夫上將握住了前来送別的东乡平八郎的手,开怀大笑。
整个战爭期间,他几乎未真正参战,却让东乡平八郎疲於应对。而此刻,东乡满脸厌倦,只能长嘆一口气。
但马卡罗夫却因觉得自己“干得漂亮”而笑得合不拢嘴。
毕竟,敌人气得咬牙切齿的样子,往往是对军人最好的讚美。
不过,当东乡平八郎率舰队离开旅顺,关於本国的状况以及的罗杰特温斯基已离开军队的消息浮现在脑海中时,马卡罗夫的笑容逐渐收敛。
“等回到圣彼得堡,我得去安慰一下齐诺维那个傢伙了。”
虽然罗杰特温斯基曾与自己的妻子有染,但作为俄国海军少有的能干上將之一,他的辞职让马卡罗夫感到惋惜。
因此,马卡罗夫打算回国后向沙皇请求让他復职。
不过他也不確定,在如今动盪不安的局势下,自己的提议能否传入尼古拉二世的耳中。
据说俄罗斯国內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罢工和暴动,本国陷入混乱。
马卡罗夫心想,沙皇恐怕正在为处理这些问题而寢食难安吧。
但他错了,尼古拉二世正和往常一样,听从著贵族们“人没了就不会有问题”的建议,不断向“暴徒”们送去铅弹。
“上將,舰队已经准备好出航。”
“那么,向旅顺港道別吧,诸位。这地方,恐怕我们活著的时候再也不会来了。”
马卡罗夫上將高声说著,仿佛想要摆脱心中的沉重。
故乡在等待著他们。
......
与此同时,得知《朴茨茅斯条约》消息的清国也並不平静。
可以说,清国上下受到了强大的衝击。
曾经是他们藩属国的朝鲜,竟然成为了日本的傀儡国。
“连朝鲜都最终成了日本的附属国,大清的顏面何在!”
不少清廷之人收到《朴茨茅斯条约》签订的消息后,在自己的府邸中如此扼腕嘆息。
在甲午战爭战败后的十年间,昔日的藩属国就落入了日本的掌控之中。
再过十年,日本或许就將吞併朝鲜,而再之后的十年,它便会將其骯脏的手伸向这片土地。
在帝国主义时代,傀儡国不过是殖民地合併的前奏。
“甚至连俄国人也加紧了对北满洲的控制,妄图把那里变成他们的土地。”
之前清国因旅顺半岛等东北南部地区的归还而带来的喜悦,瞬间因这一消息泼了一盆冷水。
虽主权未失,清政府也对此提出抗议,並请求其他列强出面制止俄罗斯的行为,但换来的只有沉默。
这时的清廷才意识到,列强已经默许俄罗斯侵占松江以北地区的行为。
事情就到此为止了。
清国对此既无力阻止,也没有意志去阻止。
“满洲人若失去满洲,还能称得上是满洲人吗?”
只有无数自詡满清正统的腐朽傢伙在自嘲地发问。
但这毫无意义。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大清必须改变。”
此次事件也让不少中国知识分子对无能的清廷更加不满。
曾经在法兰西等西方国家掀起的革命,如今已不再是西方的专属故事。
“尚未报国之耻啊......”
然而,就在《朴茨茅斯条约》的墨跡未乾,无数人觉醒之际,又有一则来自欧洲的消息震惊了世界。
“实在非常抱歉,陛下。臣能力不足,给陛下添了极大的麻烦。”
“我並不是在责怪你,小村外务大臣。若不是你的努力,我们恐怕什么都得不到。”
签署《朴茨茅斯条约》后回到日本的小村寿太郎,在明治天皇的宽慰之下潸然泪下,跪在地上磕头。
但他的脸上却浮现了一丝劫后余生的笑容。
当然,与他不同的是,出席御前会议的桂太郎总理及其他大臣们完全笑不出来,也根本无法笑得出来。
战爭的首要目標——旅顺和大连,再次如泡影般消散。而在朝鲜半岛,日本虽得到了列强对其影响力的承认,却並未能立即將其变为殖民地。
相比之下,库页岛那片土地实在是日本都难以管理,曾一度放弃的地方。
甚至连整个岛都没拿到,只得到一半。
“小村那傢伙却因从俄国人那里爭取到了一些让步,而被陛下称讚了。”
虽然那所谓的让步,更像是想早日结束战爭的维特心怀“善意”扔过来的罢了。
不管怎样,桂太郎虽未曾表露,但心中却百般苦涩。
“不过,对於这场战爭中首相和军队的无能,我確实感到非常失望。”
“......臣无话可说,无论如何都是臣等的过错。”
面对明治天皇紧接著充满锋芒的言语,桂太郎只能冷汗直冒,低头谢罪。
包括山县有朋在內的所有大本营將领,都深深弯下了腰,仿佛头都要触地一般。
虽然他们遭到了天皇的斥责,但他们却连为自己辩解的勇气都没有。
毕竟日军在俄军由战壕、铁丝网和机关枪构成的防线前表现的完全无力。
士兵的衝锋在俄军的机关枪面前毫无作用,而原本还算奏效的火力攻势,由於工业能力的不足,炮弹短缺,也无法及时实施。
不过这也绝非因为日军比俄军更无能。
俄军同样未能突破日军的防线。
这场战斗,即使是在1914年左右,也是一场双方竭尽全力也难以突破的堑壕战。
更別提是在10年前的1904年了,当时的战术和武器理论本身就无法应对。
但日本的民眾既不了解这些,也不想了解。
他们脑海中只有一个事实——正是因为无能的指挥官,他们不得不將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埋葬在心中。
“你这个混蛋,你为什么还活著!”
“把我的儿子还给我!!”
“你们根本不配自称皇军!”
从惨烈的战场回到本国的日军指挥官们,迎接他们的是铺天盖地的辱骂和污秽。
第一军司令官、因鸭绿江战役惨败而被称为“鸭绿江屠夫”的黑木为楨,因无法忍受屈辱而剖腹自尽。第十二师团师团长井上光中將,则与妻子一起悬樑自尽。
面对这接二连三的死亡,天皇也未多言一句。
对天皇和日本民眾而言,他们不过是连死也无法赎罪的逆臣大罪之人罢了。
在这样的氛围下,能够倖存的,仅剩下因朝鲜起义持续进行游击战而仍驻扎在半岛的乃木希典等少数將领,以及日本海军。
他们之所以能够倖免,仅仅因为他们不在战爭的核心战场,或者因为他们不是陆军。
“马卡罗夫上將,要是你愿意,我真想揍你一拳。”
“哈哈哈!心意我收下了,多谢,东乡上將。”
与此同时,隨著决定將旅顺港归还,太平洋舰队准备启程返回符拉迪沃斯托克。马卡罗夫上將握住了前来送別的东乡平八郎的手,开怀大笑。
整个战爭期间,他几乎未真正参战,却让东乡平八郎疲於应对。而此刻,东乡满脸厌倦,只能长嘆一口气。
但马卡罗夫却因觉得自己“干得漂亮”而笑得合不拢嘴。
毕竟,敌人气得咬牙切齿的样子,往往是对军人最好的讚美。
不过,当东乡平八郎率舰队离开旅顺,关於本国的状况以及的罗杰特温斯基已离开军队的消息浮现在脑海中时,马卡罗夫的笑容逐渐收敛。
“等回到圣彼得堡,我得去安慰一下齐诺维那个傢伙了。”
虽然罗杰特温斯基曾与自己的妻子有染,但作为俄国海军少有的能干上將之一,他的辞职让马卡罗夫感到惋惜。
因此,马卡罗夫打算回国后向沙皇请求让他復职。
不过他也不確定,在如今动盪不安的局势下,自己的提议能否传入尼古拉二世的耳中。
据说俄罗斯国內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罢工和暴动,本国陷入混乱。
马卡罗夫心想,沙皇恐怕正在为处理这些问题而寢食难安吧。
但他错了,尼古拉二世正和往常一样,听从著贵族们“人没了就不会有问题”的建议,不断向“暴徒”们送去铅弹。
“上將,舰队已经准备好出航。”
“那么,向旅顺港道別吧,诸位。这地方,恐怕我们活著的时候再也不会来了。”
马卡罗夫上將高声说著,仿佛想要摆脱心中的沉重。
故乡在等待著他们。
......
与此同时,得知《朴茨茅斯条约》消息的清国也並不平静。
可以说,清国上下受到了强大的衝击。
曾经是他们藩属国的朝鲜,竟然成为了日本的傀儡国。
“连朝鲜都最终成了日本的附属国,大清的顏面何在!”
不少清廷之人收到《朴茨茅斯条约》签订的消息后,在自己的府邸中如此扼腕嘆息。
在甲午战爭战败后的十年间,昔日的藩属国就落入了日本的掌控之中。
再过十年,日本或许就將吞併朝鲜,而再之后的十年,它便会將其骯脏的手伸向这片土地。
在帝国主义时代,傀儡国不过是殖民地合併的前奏。
“甚至连俄国人也加紧了对北满洲的控制,妄图把那里变成他们的土地。”
之前清国因旅顺半岛等东北南部地区的归还而带来的喜悦,瞬间因这一消息泼了一盆冷水。
虽主权未失,清政府也对此提出抗议,並请求其他列强出面制止俄罗斯的行为,但换来的只有沉默。
这时的清廷才意识到,列强已经默许俄罗斯侵占松江以北地区的行为。
事情就到此为止了。
清国对此既无力阻止,也没有意志去阻止。
“满洲人若失去满洲,还能称得上是满洲人吗?”
只有无数自詡满清正统的腐朽傢伙在自嘲地发问。
但这毫无意义。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大清必须改变。”
此次事件也让不少中国知识分子对无能的清廷更加不满。
曾经在法兰西等西方国家掀起的革命,如今已不再是西方的专属故事。
“尚未报国之耻啊......”
然而,就在《朴茨茅斯条约》的墨跡未乾,无数人觉醒之际,又有一则来自欧洲的消息震惊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