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老爷子视金钱如粪土。
这批多半是纯种黑毛猪,已经养了近六个月,各个膘肥体壮的。
姜广军没打算全往外卖,准备宰杀之后拉回市里一部分做成卤肉出售,能创造更多利润,反正有车,运输方面不担心。
只是这样一来,要操心的事情就多了,最起码屠宰场那边要商谈好,中间不能出纰漏,万一被人动手脚,可得不偿失。
姜广军从猪舍出来后,坐到办公室的靠背椅上,摸着下巴,垂眸沉思。
不出意外,永兴卤肉会一直做下去,那就必须得有稳固的进货渠道,最好能形成一套产业链,保质保量,加强管理,不断的创新,不然早晚有一天会受制于人,甚至被竞争者顶替掉。
从仔猪的挑选,到生猪的科学饲养,再到肥猪宰杀,以及卤肉品加工和销售,前后两项都有了眉目,差的只有宰杀这一环结。
不过他自己承包屠宰场的可能性不大,姜广军在心里盘算着。
昌平屠宰场是乡办企业,尽管规模不大,他要贸然插手也很难,还不能越过去将生猪卖给别的单位,不然得罪了这条地头蛇,养殖场在此怕是很难生存下去。
那就只能尽量压价了。
姜广军抬起头,对面的曹祁山一直没不出声,安静地看着手上的书。
“曹哥,我记得你提过一次,屠宰场的主任也姓陈吧?”
“嗯,是陈烁陈彪的亲叔,你想说什么?”曹祁山放下书,看向他。
姜广军道:“我想用些猪肉,你跟他定的什么时候来拉猪?”
“得元旦以后呢,先挑着肥的宰,你能要多少?”
“一天怎么也得两三千斤,不能是全肉,猪头猪蹄和猪内脏这些要占大头的。”
曹祁山明白,“我觉得问题不大,每年进腊月以后猪肉行情就特别好,屠宰场任务量也会增多,供应你们店还不轻松。”
“我想跟他谈谈,帮我引荐一下?”
“这事简单,你找陈彪,陈主任特别爱吃卤大肠,你用昌平屠宰场的猪下水他高兴还来不及。”
姜广军听完点点头,拿起桌子上的电话,刚要拨号,陈彪来了。
他穿着一件灰色的旧棉衣,头上带着黑色的毛线帽,两只手揣在袖筒里,大摇大摆的就进来。
“老板,你不急着回去吧?”
“有啥事儿直说,别拐弯抹角的。”姜广军放下电话,坐回到椅子上。
陈彪嘿嘿笑了两声,挠挠头,
“老板,我想请你去家里吃饭,刚宰了只肥羊,肉都炖上了。”
姜广军本来想说不用了,转念一想又答应下来,“让你破费了,我正馋这一口呢。”
“不破费不破费,自家养的羊,天冷吃点羊肉对身体好,我媳妇可会做了,你放心保证好吃。”自从跟着去了两次东省,让他开阔了眼界,还小赚了一笔,他对姜广军是越发亲近起来,十分感激。
一直想找机会请姜广军吃顿饭,可他太忙,今天终于赶上了。
“祁山,你也一块去。”
曹祁山笑了笑,“你不喊我也跟着去。”两人比较熟悉,经常互相调侃。
陈彪嘿嘿傻笑,“陈烁呢?”
“他回家了,估计得下午能回来。”陈烁家就在下面的村里,因为养殖场离不开人,他只能抽时间回去看看。
“那不等他了,咱们先走吧。”
于是,曹祁山锁了门,姜广军开车,三人一块往乡里走。
陈彪已经把家搬到乡里了。
“最近店里生意怎么样?”
可能流动人口少,昌平乡代销店开业几个月,营业额一直不如市里那几家。
“还行,一天能挣个四五十块钱,如果赶上乡里大集人多,六七十也是有的,我这还没算卖水果跟海货呢。”
“每天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这么好的买卖不知羡慕坏了多少人。”陈彪一脸满足。
平时他媳妇守着店,他打打下手,村里还养猪,种着地,他经常来回跑。
反正也不远,再说他大儿子都十七了,学习不行,干活是把好手,能顶门立户了。
等过几年在给孩子娶个媳妇,这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
姜广军点点头,陈彪比他大几岁,结婚早孩子多,负担重,只靠种几亩地和养几头猪,想富裕起来很难。
当初不是曹祁山推荐,昌平乡的代销店真轮不到他开,估计现在眼红的人不少。
不过陈家是林家弯村大户,还有个厉害的叔叔罩着,别人想窥视也得掂量掂量。
这不家里宰了羊肉,少不了要给人请来吃一顿,孝顺孝顺。
姜广军他们到陈彪家时,陈三叔正坐在堂屋里喝茶,而厨房里时不时的飘来一阵浓郁的肉香味。
“三叔,这是我老板姜广军,永兴卤肉就是他开的。”进屋后,陈彪先给介绍了一下。
“陈场长,你好。”姜广军上前一步,主动伸出手。
“姜老板好,久闻大名!”对方客套的握了握手,然后分别落座。
陈场长叫陈启升,五十多岁,个子不算高,但眼神特别锐利,听说是位转业军人,以前上过战场。
姜广军知道这样的人一般都很正气,不喜欢绕弯弯,他干脆直说,想要合作,还说了自己的担心。
陈启升听完,立马表示没问题,“小姜,你担心的事不会发生的,我们屠宰场规模虽然不大,但管理上十分严格,你尽管放心把猪交给我们,保证活干得利利索索的。”
姜广军得了他的保证,放心很多,“元旦以后我派车过来?”
“没问题,回头咱们签个合同。”
姜广军点点头,这样最好不过。
饭还没吃,事情就谈妥了,姜广军对这位陈场长印象非常好,是个爽快,干实事儿的,可惜世事无常。
几年后陈启升退休了,屠宰场却因为管理不善导致破产,最后被姜广军收购,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陈彪媳妇厨艺确实不错,一只羊做了十来道菜,姜广军吃了顿全羊宴,下午开车离开,一块的还有曹祁山。
他两周没回家了,今天正好有顺风车,就跟着一块回来了。
曹家在城西大学城附近,有一套三进的四合院,是曹祁山母亲的嫁妆,早年被充公,后来才还回来,如今住着曹家老少三代十来口。
曹祁山是长子,他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都已结婚生子。
姜广军也是第一次来,正好老爷子在家,顺便要些花苗,他其实早应该来拜访,只是前段时间太忙了。
坐了会儿,喝了杯茶,老爷子主动提出带他去后院。
花房建在后院,有二百多平,这里原来是个小花园,被曹正给铲了。
姜广军听说这老爷子还带着学生,偶尔还会被请去农大讲课,当然更多的时间都赋闲在家摆弄他的花花草草。
“广军,你这么喜欢花啊?”曹祁山也跟着,他笑着问道。
“我还行,主要是我媳妇喜欢。”
“那可真难得,我还以为你也是花痴呢,你不知道,我家老爷子平时谁也不让进花房,我都没来过几次。”
走在前面的老爷子回头瞪了他一眼,“我什么时候说过不让你们进了?还不是你们一个个懒得侍弄这些花花草草。”
曹正是有些古板,花房是他宝贝,平时来除了他就是几个学生,家里孩子谁也不许乱动,怕毛手毛脚的,弄坏这些枝枝蔓蔓。
姜广军第一次登门就能进来,还是看在他是客人的份上。
曹祁山笑而不语。
花房里温度高,湿度重,姜广军进来就解开了大衣扣子。
不过他见识有限,眼前的好多花草都不认识,他也分不清什么科属种类,反正有开花的是五颜六色,不开花的郁郁葱葱,一排排的木头架子上琳琅满目的。
老爷子给他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姜广军听得认真,时不时问上几句。
“这些都是今年的新苗,有几盆品种不错,你随便挑吧。”
走到花房里面,曹正指了指地上的一排泥瓦小花盆,里面栽着一颗颗君子兰,叶片墨绿墨绿的,长得非常好。
姜广军也不贪,弯腰选了三盆,再多就照看不过来了。
“这盆也带走吧。”架子上有一盆开得正好的,花朵红灿灿的特别漂亮。
姜广军连忙摆摆手,“曹伯伯,君子不夺人所爱,这盆就算了。”
现在市面上一盆名品君子兰值不少钱,他可不意思要。
“一盆花,你还给我咬文嚼字的!”曹正板着脸。
“你喜欢我就送给你,没有别的意思。花卉再名贵,也仅限于供人观赏,如果都没人看了,它开得再好有何用?”
姜广军只好收下了,犹豫了一下还是悄声提醒道:“曹伯伯,这些花肯定会升值。”
“那我送你还不要?”老爷子唬着脸,找个袋子给花套上,“赶紧搬走,别磨磨唧唧的!”
姜广军摸摸鼻子,心道:这老爷,简直视金钱如粪土,他也许不该必多此一举。
不过礼尚往来,在过年前,姜广军给老爷子送了一车年货。
有几箱水果,各种卤货,两瓶好酒,以及从南省运来的海鲜,还有他媳妇儿做的粘豆包。
老爷子可高兴了,说他以前劳改时,能吃上一口这东西蘸白糖,都赶上过年了。
于红霞也是好几年没做了,这次还是林海洋给寄来一大包,结果给大伙分完,家里留的没够姜广军和孩子们吃。
正好放假没什么事,她就买了些大黄米和豆子回来,自己蒸了两锅,吃着口感还不错,粘粘糯糯的特别劲道。
姜广军没打算全往外卖,准备宰杀之后拉回市里一部分做成卤肉出售,能创造更多利润,反正有车,运输方面不担心。
只是这样一来,要操心的事情就多了,最起码屠宰场那边要商谈好,中间不能出纰漏,万一被人动手脚,可得不偿失。
姜广军从猪舍出来后,坐到办公室的靠背椅上,摸着下巴,垂眸沉思。
不出意外,永兴卤肉会一直做下去,那就必须得有稳固的进货渠道,最好能形成一套产业链,保质保量,加强管理,不断的创新,不然早晚有一天会受制于人,甚至被竞争者顶替掉。
从仔猪的挑选,到生猪的科学饲养,再到肥猪宰杀,以及卤肉品加工和销售,前后两项都有了眉目,差的只有宰杀这一环结。
不过他自己承包屠宰场的可能性不大,姜广军在心里盘算着。
昌平屠宰场是乡办企业,尽管规模不大,他要贸然插手也很难,还不能越过去将生猪卖给别的单位,不然得罪了这条地头蛇,养殖场在此怕是很难生存下去。
那就只能尽量压价了。
姜广军抬起头,对面的曹祁山一直没不出声,安静地看着手上的书。
“曹哥,我记得你提过一次,屠宰场的主任也姓陈吧?”
“嗯,是陈烁陈彪的亲叔,你想说什么?”曹祁山放下书,看向他。
姜广军道:“我想用些猪肉,你跟他定的什么时候来拉猪?”
“得元旦以后呢,先挑着肥的宰,你能要多少?”
“一天怎么也得两三千斤,不能是全肉,猪头猪蹄和猪内脏这些要占大头的。”
曹祁山明白,“我觉得问题不大,每年进腊月以后猪肉行情就特别好,屠宰场任务量也会增多,供应你们店还不轻松。”
“我想跟他谈谈,帮我引荐一下?”
“这事简单,你找陈彪,陈主任特别爱吃卤大肠,你用昌平屠宰场的猪下水他高兴还来不及。”
姜广军听完点点头,拿起桌子上的电话,刚要拨号,陈彪来了。
他穿着一件灰色的旧棉衣,头上带着黑色的毛线帽,两只手揣在袖筒里,大摇大摆的就进来。
“老板,你不急着回去吧?”
“有啥事儿直说,别拐弯抹角的。”姜广军放下电话,坐回到椅子上。
陈彪嘿嘿笑了两声,挠挠头,
“老板,我想请你去家里吃饭,刚宰了只肥羊,肉都炖上了。”
姜广军本来想说不用了,转念一想又答应下来,“让你破费了,我正馋这一口呢。”
“不破费不破费,自家养的羊,天冷吃点羊肉对身体好,我媳妇可会做了,你放心保证好吃。”自从跟着去了两次东省,让他开阔了眼界,还小赚了一笔,他对姜广军是越发亲近起来,十分感激。
一直想找机会请姜广军吃顿饭,可他太忙,今天终于赶上了。
“祁山,你也一块去。”
曹祁山笑了笑,“你不喊我也跟着去。”两人比较熟悉,经常互相调侃。
陈彪嘿嘿傻笑,“陈烁呢?”
“他回家了,估计得下午能回来。”陈烁家就在下面的村里,因为养殖场离不开人,他只能抽时间回去看看。
“那不等他了,咱们先走吧。”
于是,曹祁山锁了门,姜广军开车,三人一块往乡里走。
陈彪已经把家搬到乡里了。
“最近店里生意怎么样?”
可能流动人口少,昌平乡代销店开业几个月,营业额一直不如市里那几家。
“还行,一天能挣个四五十块钱,如果赶上乡里大集人多,六七十也是有的,我这还没算卖水果跟海货呢。”
“每天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这么好的买卖不知羡慕坏了多少人。”陈彪一脸满足。
平时他媳妇守着店,他打打下手,村里还养猪,种着地,他经常来回跑。
反正也不远,再说他大儿子都十七了,学习不行,干活是把好手,能顶门立户了。
等过几年在给孩子娶个媳妇,这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
姜广军点点头,陈彪比他大几岁,结婚早孩子多,负担重,只靠种几亩地和养几头猪,想富裕起来很难。
当初不是曹祁山推荐,昌平乡的代销店真轮不到他开,估计现在眼红的人不少。
不过陈家是林家弯村大户,还有个厉害的叔叔罩着,别人想窥视也得掂量掂量。
这不家里宰了羊肉,少不了要给人请来吃一顿,孝顺孝顺。
姜广军他们到陈彪家时,陈三叔正坐在堂屋里喝茶,而厨房里时不时的飘来一阵浓郁的肉香味。
“三叔,这是我老板姜广军,永兴卤肉就是他开的。”进屋后,陈彪先给介绍了一下。
“陈场长,你好。”姜广军上前一步,主动伸出手。
“姜老板好,久闻大名!”对方客套的握了握手,然后分别落座。
陈场长叫陈启升,五十多岁,个子不算高,但眼神特别锐利,听说是位转业军人,以前上过战场。
姜广军知道这样的人一般都很正气,不喜欢绕弯弯,他干脆直说,想要合作,还说了自己的担心。
陈启升听完,立马表示没问题,“小姜,你担心的事不会发生的,我们屠宰场规模虽然不大,但管理上十分严格,你尽管放心把猪交给我们,保证活干得利利索索的。”
姜广军得了他的保证,放心很多,“元旦以后我派车过来?”
“没问题,回头咱们签个合同。”
姜广军点点头,这样最好不过。
饭还没吃,事情就谈妥了,姜广军对这位陈场长印象非常好,是个爽快,干实事儿的,可惜世事无常。
几年后陈启升退休了,屠宰场却因为管理不善导致破产,最后被姜广军收购,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陈彪媳妇厨艺确实不错,一只羊做了十来道菜,姜广军吃了顿全羊宴,下午开车离开,一块的还有曹祁山。
他两周没回家了,今天正好有顺风车,就跟着一块回来了。
曹家在城西大学城附近,有一套三进的四合院,是曹祁山母亲的嫁妆,早年被充公,后来才还回来,如今住着曹家老少三代十来口。
曹祁山是长子,他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都已结婚生子。
姜广军也是第一次来,正好老爷子在家,顺便要些花苗,他其实早应该来拜访,只是前段时间太忙了。
坐了会儿,喝了杯茶,老爷子主动提出带他去后院。
花房建在后院,有二百多平,这里原来是个小花园,被曹正给铲了。
姜广军听说这老爷子还带着学生,偶尔还会被请去农大讲课,当然更多的时间都赋闲在家摆弄他的花花草草。
“广军,你这么喜欢花啊?”曹祁山也跟着,他笑着问道。
“我还行,主要是我媳妇喜欢。”
“那可真难得,我还以为你也是花痴呢,你不知道,我家老爷子平时谁也不让进花房,我都没来过几次。”
走在前面的老爷子回头瞪了他一眼,“我什么时候说过不让你们进了?还不是你们一个个懒得侍弄这些花花草草。”
曹正是有些古板,花房是他宝贝,平时来除了他就是几个学生,家里孩子谁也不许乱动,怕毛手毛脚的,弄坏这些枝枝蔓蔓。
姜广军第一次登门就能进来,还是看在他是客人的份上。
曹祁山笑而不语。
花房里温度高,湿度重,姜广军进来就解开了大衣扣子。
不过他见识有限,眼前的好多花草都不认识,他也分不清什么科属种类,反正有开花的是五颜六色,不开花的郁郁葱葱,一排排的木头架子上琳琅满目的。
老爷子给他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姜广军听得认真,时不时问上几句。
“这些都是今年的新苗,有几盆品种不错,你随便挑吧。”
走到花房里面,曹正指了指地上的一排泥瓦小花盆,里面栽着一颗颗君子兰,叶片墨绿墨绿的,长得非常好。
姜广军也不贪,弯腰选了三盆,再多就照看不过来了。
“这盆也带走吧。”架子上有一盆开得正好的,花朵红灿灿的特别漂亮。
姜广军连忙摆摆手,“曹伯伯,君子不夺人所爱,这盆就算了。”
现在市面上一盆名品君子兰值不少钱,他可不意思要。
“一盆花,你还给我咬文嚼字的!”曹正板着脸。
“你喜欢我就送给你,没有别的意思。花卉再名贵,也仅限于供人观赏,如果都没人看了,它开得再好有何用?”
姜广军只好收下了,犹豫了一下还是悄声提醒道:“曹伯伯,这些花肯定会升值。”
“那我送你还不要?”老爷子唬着脸,找个袋子给花套上,“赶紧搬走,别磨磨唧唧的!”
姜广军摸摸鼻子,心道:这老爷,简直视金钱如粪土,他也许不该必多此一举。
不过礼尚往来,在过年前,姜广军给老爷子送了一车年货。
有几箱水果,各种卤货,两瓶好酒,以及从南省运来的海鲜,还有他媳妇儿做的粘豆包。
老爷子可高兴了,说他以前劳改时,能吃上一口这东西蘸白糖,都赶上过年了。
于红霞也是好几年没做了,这次还是林海洋给寄来一大包,结果给大伙分完,家里留的没够姜广军和孩子们吃。
正好放假没什么事,她就买了些大黄米和豆子回来,自己蒸了两锅,吃着口感还不错,粘粘糯糯的特别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