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伟大的变革和‘未来医药业革命’

    第465章 伟大的变革和‘未来医药业革命’
    两周后。
    关于细胞自噬的三篇论文终于在《自然》期刊上发表出来了。
    三篇论文按照顺序连在一起,而且是都放在了期刊的最前面位置。
    这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情况了,毕竟基本上没人会连着投三篇顶级的论文。
    或者哪怕有人连着投三篇,但也不会是每一篇都是精品。
    在这三篇论文的后边,主编迈克尔还特意邀请了世界上最有名的专家进行了评论。
    每一名专家,都发出了极致的赞美之词。
    甚至有人信誓旦旦的预测,细胞自噬功能的发现,将会改变未来基因研究的方向。
    更有大胆的专家表示,这将会是一场生命科学行业里的伟大变革。
    等这一周的期刊出来之后,迅速的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可以说跟投入了一个原子弹一样。
    不少发达国家,都准备开始在下一年的财政计划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根据王孟德论文里的内容,进行研究工作。
    而一些资本雄厚的集团或者家族,也不甘落后,纷纷成立新的研究机构或者科研基地。
    他们比国家更灵活,拿钱出来也更便利。
    有着急的,已经开始成立项目组了,有速度慢的,也在进行项目评估工作。
    而那些相关行业的专家,身价也纷纷上涨,各方势力都在争抢,就连刚毕业的或者将要毕业的学生,也都被提前签订了合约。
    每一个人的报酬,都比之前高好几倍,甚至技术和名气大的,薪资更是增长了几十倍。
    没办法,突然出现这么多研究机构,都需要相关人才去支撑。
    供需关系失衡之下,就会出现这种极端的情况。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全世界都要增加无数的相关科研成果了。
    到时候,百齐放,华国在王孟德的指导和带领下,将会是那朵开的正艳的牡丹。
    京城。
    基因组计划研究所。
    因为特殊原因,再加上有时差,所以国内拿到期刊的时间晚了一些。
    早上。
    刚刚来到这边的新办公室里。
    刘树伟就听到外边传来一阵欢呼声。
    这声音大的如同打雷一般。
    这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没等他出去打听,办公室的房门就被人从外边推开了。
    “哈哈,老刘,跟您分享一个好消息。”
    人到声到,就见雷泽满面红光,嘴咧的如同冬天老太太的裤一般,手里还挥舞着一本书籍。
    “老雷,什么好消息?”
    刘树伟好奇的问道。
    这段时间,两个团队合二为一,慢慢的从心中有隔阂变成了亲如一家。
    毕竟每个人都是行业里的精英,一起研究之余,也会讨论技术。
    渐渐的,互相都佩服不已,被对方的扎实基础知识和一些奇思妙想所打动。
    于是便成为了好朋友。
    就连两个团队的老大,也从互相较劲的状态,变成了犹如多年老友一般。
    “是这样的,去年我和团队一起,不是在王所长的指导下,研究了一个项目么。
    上上个月,把项目成果写成了六篇论文,然后其中三篇投递给了英吉利国的《自然》期刊。
    本来我以为还要过一阵才能发表,没想到这么快,这周就刊登到期刊上了。”
    “你看看,连着三篇论文,全都在这期期刊的最前面,是不是之前都没有过的。”
    雷泽兴奋的大声说道。
    说完,还把《自然》期刊送过来的样刊,递到了刘树伟的面前。
    虽然两个人现在已经成了朋友,但该炫耀的还是要炫耀。
    毕竟这可是在华国,甚至是全世界都绝无仅有的事情。
    要是不让好朋友知道,一起高兴高兴,他总觉得不完美。
    “论文这么快就发表出来了?
    还连着三篇全都在前面?”
    果然,刘树伟一脸震惊的问道。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直接接过期刊,仔细的翻看了起来。
    当他看到期刊上,前三篇论文的通讯作者赫然写着王孟德的名字,第一作者上还有雷泽的名字。
    便才不得不相信这是真实的事情。
    “呵呵,老雷,恭喜你呀!我看这三篇论文上的第一作者都有你的名字。
    估计后边三篇论文也会是同样的结果,你这可是一年里有六篇顶级期刊论文发表了。”
    “说实话,老雷,我特别羡慕嫉妒你,这个机会,别人可是千年难求,没想到居然落在你的头上。
    简直是走了狗屎运,也不知道王所长看中你哪一点了。”
    刘树伟满脸的嫉妒,他连装都不装了。
    实在是对面这个家伙运气太好了。
    居然被王孟德所长选中,负责这个项目,这可就多了六篇在国际顶尖期刊署名一作的论文呀。
    华国除了王孟德以外,没有别人敢说在一生中,能有信心在这类期刊上作为一作发表五篇以上的论文。
    而雷泽轻而易举的做到了。
    费的时间才只有一年左右。
    这种轻而易举就得到了别人一辈子得不到的情况,太让人嫉妒了。
    也就是条件不允许,否则,绝对有很多人想背后打雷泽的‘黑枪’。
    新交的好朋友羡慕嫉妒的话,让雷泽心中暗爽不已。
    他摇了摇头,笑着说道:
    “老刘,不是六篇,今年最少是七篇论文。
    咱们现在研究的项目,王所长可是说了,等出了成果,也马上就转化成论文,发表到那些顶级期刊上。”
    “我作为项目的实际执行研究的负责人,肯定会在论文上署名,而且大概率是一作。
    这个项目,咱们研究了这么久,心里都有了一些数,我估计,最少也有一篇论文,多的甚至是好几篇也有可能。”
    “对了,作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之一,你也不要羡慕我,等有了成果,出了论文。
    依照我对王所长的了解,你的名字,也肯定会出现在一作上的。”
    等雷泽说完,刘树伟就是一愣。
    对呀,自己现在带领团队,也在为了这个项目付出辛勤的努力。
    作为这方面的专家,又是项目负责人之一,已经能感觉出来,只要研究成果,大概率又是轰动科学界的事情。
    而他也自然会水涨船高。
    不仅功成名就,还有其他大量的好处。
    其中之一,就是名字会出现在世界顶级期刊上。
    想到这里,他浑身就充满了干劲,恨不得马上就能出成果。
    临近中午。
    就在刘树伟和雷泽领着团队里的同志准备去食堂吃饭的时候,王孟德从外边走了进来。
    “王所长。”
    “王所长。”
    几十个人看到他进来了,都连忙站起身来打起了招呼。
    同时,每一个人脸上,都浮现出开心的神色。
    《自然》期刊上的那三篇论文所有人都看到了。
    雷泽团队的同志,都是心里激动不已,他们的名字,全部都出现在论文的作者那里,一个都没落下。
    而且最低的都是二作,甚至还有几个是一作。
    这种荣誉,对大家的作用可是非常的大。
    以后面对同龄的竞争者,他们都会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而刘树伟团队里的同志,他们虽然没有赶上这一次的机会,但已经得知了,这一次的研究项目,也有很大的几率可以发表论文。
    根据以往的惯例,到时候还怕没有好处么。
    所以,众人心里都是一片火热。
    “呵呵,大伙都在,那我就简单的说几句。”
    王孟德扫视了一眼所有人,然后先让大家坐下,才继续说道:
    “首先感谢同志们这段时间的辛勤努力,才让项目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为了表示鼓励,我从广安门医院那边,调来了几千斤的肉食,还有数千瓶罐头,几万斤的面粉和大米,以及三千斤的菜油。
    到时候研究所食堂里,会给大伙儿加餐,补充一下营养,还有一部分就平均分到单位里的每一个人头上。”
    听说有这么多的好东西,雷泽团队里的人都惊住了。
    他们还是第一次经历过这种事情。
    刚才王孟德说的那些物资,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么多足够一个上百人的单位吃上好多天的了。
    而且还都是有钱都买不到的物资。
    虽然基因组计划研究所目前有几百个职工,但平均下来,每个人也能分到不少。
    这些东西拿回家,不说亲朋好友了,就是邻居面前,也都非常有面子。
    家里的家人,生活水平也能得到一些改善。
    而刘树伟带过来的那几个人,则是习以为常了。
    他们在京城基因研究所的时候,王孟德就经常带着物资过去。
    每年都有好几次,所以都见怪不怪了。
    不过他们依旧和其他人一起开心的欢呼道:
    “谢谢王所长,王所长万岁!”
    有了实惠,大家的士气更加的高涨了。
    所有人都暗自下决心,准备从今天开始,更加的努力工作。
    “同志们,大家应该都知道了,这一次团队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到了《自然》期刊上。
    但那是一半的论文,还有三篇,我准备等一两个月再送过去。
    一来让国际上的各大科研机构和行业专家们好好的消化一下,省的一下子得到太多,撑着了。
    二来也是让咱们有更多的时间,去继续完成下一步的工作,给持续领先打下基础。”
    等大家情绪安稳了下来,王孟德继续说道:
    “对了,还有一个事情,那就是你们现在研究的项目,等成果出来了,也要发表论文。
    到时候所有人的名字都会出现在上边,我在这里保证,最少也会是二作。”
    他这是在给团队里的人吃定心丸。
    毕竟这群人里,有的已经获利,有的还什么都没有。
    如果不提前说,恐怕时间长了,容易出问题。
    果然。
    他刚公布完,本来安静的办公室里,又发出了一阵阵的欢呼声。
    情绪越发的高涨。
    没办法,谁也不会嫌弃荣誉多。
    既然还有机会,自然都想着把握住。
    美利坚国。
    一家世界顶级财团下属的研究所里。
    卡梅隆正吐沫四溅的吩咐着科研人员:“先生们,女士们,老板下达了任务。
    你们也都看到了《自然》期刊最新一期的内容,最前面孟德.王先生的三篇论文,可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成就。
    上边已经给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所以,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在此基础上,取得一定的成果。”
    他的老板,可是卖药起家的。
    在全世界都是鼎鼎有名的药业集团。
    当然,现在财团里的生意,已经遍布各行各业了。
    但医药依旧是核心业务。
    而王孟德的三篇论文,涉及了细胞吞噬功能,这要是研究透了,对于医药行业来说,完全是一场‘医药业革命’。
    谁要是能取得领先,那以后在这个行业里,就是处在霸主地位了。
    所以。
    财团的当家人,才会迫不及待的亲自下达了命令。
    让所属的研究所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抢先出一些成果。
    “卡梅隆先生,我们这两天也在研究论文内容,发现这三篇论文讲述的技术确实很厉害,但并不完整。
    如果光靠这个去摸索,肯定会费很大的功夫,所以,我建议最好是可以得到后半部分的内容。
    这样一来,有了完整的参照,我们的研究进展,就会提高无数倍。”
    技术专家克里斯皱着眉头提出了一个要求。
    他研究这门学科已经有十几年了,算是这方面的专家,在国际上也是非常的有名气。
    是这家研究所费重金,才聘请过来作为首席技术官的。
    “这个可不容易,所有人都知道这三篇论文只是前半部分,后半部分肯定在孟德.王的手里。
    但他可是华国人,不是美利坚国所能影响到的地方,我可不敢打包票。”
    卡梅隆也皱起了眉头。
    他也算是一名技术专家了,自然明白,有了参照的话,研究进度将会是跨越式的。
    但想要拿到王孟德的研究成果,可比见到美利坚大统领还要难得多。
    “卡梅隆先生,咱们去拿肯定不行,但如果是《自然》期刊他们去跟王孟德接触,那可就简单多了。”
    克里斯眼珠一转,便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对呀,《自然》期刊有正当的理由,而且希望还很大。
    咱们美利坚国对于英吉利国的影响可是非常的大,‘情同父子’一样。”
    卡梅隆听了这话,顿时就高兴的说道。
    果然,还是知识分子的鬼点子多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