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天言授鉞,砥柱分涛

    第180章 天言授鉞,砥柱分涛
    东暖阁內。
    三人谨听圣諭。
    面对朱由校的询问,袁崇焕当即撩袍跪地,肃然叩首道:“臣虽愚钝,愿以邵武三尺剑为陛下开道!纵使刀山火海,亦在所不辞!去岁臣在邵武见饿孵枕藉,便立誓要还天下个清明世道。今得遇明主,正是肝脑涂地之时!”
    孙传庭闻言霍然起身,这位“孙阎王“抱拳时指节捏得发白,语气更是鏗鏘有力:“永城平叛时臣就明白,治乱世当用重典!陛下若要刮骨疗毒,臣愿做那柄刮骨刀!”
    陈奇瑜虽未疾言厉色,却也表態道:“臣在洛阳见过易子而食的惨状。那些囤粮抬价的豪强,哪个不是满口仁义道德?陛下既愿做非常之君,臣便敢行非常之事!”
    我大明还是有敢干事之臣的。
    这三人,还没有被官场腐坏,还有一腔热血。
    而朱由校,便是要用他们的一腔热血!
    “好!今日你我君臣便立此誓约,同心戮力,共扶社稷!且看这大明江山在你我手中重焕生机,留一段君臣相得、力挽狂澜的千古佳话!”
    此话一出,三人就更加激动了。
    朱由校不再耽搁,拿出早就擬好的詔书,让魏朝念出詔书內容: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邵武知县袁崇焕,剿匪安民,政绩卓著,擢升为陕西布政使司参议,隨兵部郎中徐光启推广番薯、玉米新种,兼理抗旱賑灾事宜,赐尚方剑,准便宜行事;
    永城知县孙传庭,铁腕治乱,才干非凡,擢升为山西按察使司金事,协理徐光启推行新种,並督各府州县维稳弹乱,遇紧急军务可先斩后奏;
    开封知县陈奇瑜,老成谋国,见识深远,特授天津分巡道金事,整饰天津三卫军务,
    清查屯田,重建水师,凡卫所军官贪墨怠政者,可即行拿问!
    尔等皆朕亲简之臣,当体朕心,力王事。若遇地方阻挠,可直奏御前。钦此!”
    魏朝宣詔毕,並赐下尚方剑。
    袁崇焕三人闻言,当即整肃衣冠,齐刷刷跪伏於地,以最庄重的稽首礼叩拜谢恩。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臣袁崇焕,叩谢陛下天恩!此剑所向,必为生民开活路;此身所往,定教旱魅退三舍!”
    孙传庭与陈奇瑜,亦是领旨谢恩:“臣孙传庭(陈奇瑜),即谢陛下天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由校凝视三人,沉声道:“此番任重道远,三位爱卿可有异议?“
    从七品知县,一跃至从四品布政使司参议,这是何等超拔?
    袁崇焕激动万分,对皇帝的忠诚,已经是满溢出来了,他手捧尚方剑,肃然应道:“陛下以国士待臣,臣必以国士报之!陕西之地,臣定当鞠躬尽,让新种落地生根,使饥民得饱,让民变偃旗息鼓!“
    在后面,甚至狠狠地加了军令状。
    “若此行无有成效,请陛下斩我头颅!”
    山西按察使司金事与天津分巡道事都是五品官职。
    火线提拔,若不立功,必会使群臣议论,孙传庭与陈奇瑜很明显也知晓这个道理,当即说道:“臣等一定不负皇恩!”
    “好好好!”
    朱由校说道:“三位肩负重任,便去做好差事准备吧。”
    “臣等遵命!”
    朱由校在后面加了一句。
    “六部的档案,你们若是想要调动查看,朕也给你们这个特权。”
    厚恩加赏,重任在肩,三人跪伏而下,捶胸表態:
    “臣等必旺食宵衣,以报皇恩!”
    之后,三人才缓缓退出东暖阁。
    朱由校望著三人离去的背影,目光却久久停留在陈奇瑜身上。
    三人的任务,都不轻。
    甚至可以说是危险重重。
    山西与陕西的官场,以及地方的糜烂程度,或许已经超过了他的预料。
    而整顿天津三卫,更是困难重重。
    朱由校想起锦衣卫密报中关於天津三卫的种种弊端。
    卫所军官与漕帮勾结,虚报兵额、倒卖军械已成惯例;水师战船朽坏多年,却年年谎报修费用;更有甚者,部分將领暗中与海盗往来,將海防要地变成了走私门户。
    “陈卿此去,怕是要捅个马蜂窝啊.::”
    但这个马蜂窝,是一定要捅的。
    天津是朱由校陆运转海运的关键节点。
    关乎平辽大计。
    天津,必须要清理乾净。
    就看陈奇瑜此人有没有这个能力了。
    袁崇焕三人出了乾清宫,脸上的兴奋之色终於是不住了。
    宫门外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为这一刻镀上了一层金辉。
    袁崇焕手握尚方剑,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眼中闪烁著炽热的光芒。
    他深吸一口气,低声道:“邵武三尺剑,今日终成尚方之器!我袁崇焕的机会,终於来了!”
    孙传庭向来冷峻的面容此刻也难掩激动,他猛地一挥袖袍,声音沙哑却鏗鏘:“天降大任,那些个一甲二甲的同榜,此刻怕是后槽牙都要咬碎了,哈哈哈!真想看看他们此刻的表情。“
    陈奇瑜虽未像二人那般外露,但嘴角的笑意却怎么也压不下去。
    他轻轻抚摸著腰间的天津分巡道事印信,喃喃道:“没想到,这个机会,居然会落到我等身上。”
    三人相视一眼,忽然同时大笑起来,
    “哈哈哈~”
    这笑声中,有多年抱负终得施展的畅快,有对未来的无限期许,更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决然。
    不过,三人同时也明白,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干好了,平步青云!
    若是干不好,不仅仕途断绝,可能小命都不保了。
    这或许,是他们此生仅有的机会了。
    “诸位现今要去何处?”陈奇瑜问道。
    袁崇焕闻言,说道道:“徐郎中精通农事,又是此行主官,此番推广新种,正需向他请教。”
    他握紧尚方剑,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陕西旱情刻不容缓,我明日便催促徐公出发。”
    孙传庭冷笑一声,道:“晋地豪强盘踞,若不先摸清底细,怕是寸步难行。自然要去问个明白。”
    他看向陈奇瑜,有几分羡慕,
    整顿天津三卫,这个差事,说实话孙传庭更喜欢。
    “陈兄此去天津,怕是要掀翻不少人的饭碗。”
    陈奇瑜神色沉稳,淡淡道:“天津三卫积弊已久,若不查清底细,如何整饰?兵部、
    锦衣卫的档案,总该比那些虚报的军册来得真实。”
    三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决心。
    袁崇焕朗声道:“既如此,我等便分头行事。待他日功成,再与二位把酒言欢!”
    孙传庭大笑:“好!到时我定要看看,是晋地的酒烈,还是陕西的酒醇!”
    陈奇瑜微微一笑,拱手道:“保重。”
    ps:
    工作繁忙,晚上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