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君恩浩荡,戚家风采

    第89章 君恩浩荡,戚家风采
    泰昌元年十月十五日。
    朔望朝。
    皇帝终於走出乾清宫,至御门听政。
    朱由校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自然也是要让朝局逐渐恢復正常。
    这段时间,为了掌权,他是下了很多猛药。
    猛药吃多了,也会伤身,国家亦是如此。
    尤其是如今的大明朝,就似病入膏盲的老人一般,猛药吃多了,那真有可能要隔屁的是时候要循序渐进,徐徐图之了。
    殿下。
    司礼监掌印太监魏朝手持明黄詔书,在御前展开,朗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膺天命御宇九重,宵衣旺食以安兆民。
    今查晋商王登库、范永斗、靳良玉、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王大宇八家,
    恃商贾之便,行逆之举。私贩铁甲火器资建虏,边情谍报媚腥腹,更阴结阉竖谋刺天顏。
    其罪有三:通敌叛国,按《大明律》谋叛条;私运军资,依《问刑条例》资敌款;弒君犯闕,据《大浩》十恶不赦条。三罪並诛,当夷九族!
    魏朝念完圣旨,殿下群臣一个个顶著熊猫眼,那真是喜极而泣,高呼道:“陛下圣明,皇明幸甚!”
    他们的开心不是假的。
    换做是谁,府邸之外天天出现锦衣卫、东厂的番子,心里担忧哪一日锦衣卫就端门而入,將你打入詔狱,你能睡得了安稳觉?
    这些日子,许多朝臣,当真是安稳觉都没睡过。
    夜半都会被噩梦惊醒。
    如今圣旨一发,刺君案定性,他们终於是可以睡个好觉了。
    內阁首辅方从哲手持板出班,对著皇帝就是一通夸讚。
    “臣见陛下圣心独断,以雷霆手段肃清奸侯。昔日成汤网开三面,唯独晋商八姓恶贯满盈,竟敢贩卖铁器给建州女真、出卖军情给关外蛮夷!若不诛杀此辈,我九边將士將披著寒甲啃草根,而建奴反得粮兵器!
    如今陛下抄没其家產充实国库,严惩其族眾以效尤,实乃效法汉武帝迁徙豪强之策,施行管仲“官山海“之谋。”
    方从哲虽然锅背得很多,但他是债多不愁。
    此刻居然还笑得出来。
    內阁次辅刘一燎则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但抄家晋商,募兵西山、丰臺是他同意的。
    称讚皇帝,就是称讚他自己。
    下面的群臣汹汹,他只能被迫向皇帝靠拢,以免两边都不討好。
    是故,他亦是出班,讚颂道:
    “陛下圣明决断如神:查抄商队资產则三军粮立足,没收由宅则流民得以耕种,熔其铜钱铸造虎蹲炮,发其窖藏招募死士营。
    如此既断绝资敌之路,又培养敢战之兵,一箭双鵰而四海宾服。
    臣虽愚钝,也知陛下此举上合天理,下顺民心,纵使太祖高皇帝復生,也当击掌称绝!”
    孙如游、李汝华等人亦是出班,朗声道:“陛下英明!”
    这些臣僚,拍起彩虹屁来,当真是一个比一个厉害。
    当然,朱由校倒不至於真的信了这些人的话。
    如今朝堂之上,敢在明面上反对他的人,已经不多了。
    直言上疏、集体请愿,对他来说,已经没用了。
    他根本不在乎后世评价,若是胡搅蛮缠,厂卫不是吃素的。
    內阁票擬、六科封驳,这些臣僚,行使此权之时,应该会慎之又慎。
    敢隨意驳回中旨?
    首先你得自己乾净!
    否则锦衣卫番子当日就去你家抓人!
    其次就算你乾净,如果没道理,你也得给我小心一点。
    最后,就算你有道理,违背圣意,也只有死路一条!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他朱由校,就是要做独断之君!
    然而,文官们明面上不敢反对,暗地里做出什么手脚来,这才是朱由校值得警惕的。
    毕竟他们的招式,还是很多的。
    例如对政令拖延执行、结党对抗、联宦制衡、財政控制、军权干预、儒家礼法约束不过,还是那一句话。
    谁是你的敌人,谁是你的朋友。
    满朝文武,並非铁板一块,利益勾连之下,自然有为皇权折腰者。
    他们之间亦有予盾衝突,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只要將朋友搞得多多的,將敌人变得少少的。
    这朝堂上下,便是他说了算的。
    朔望朝之后。
    朱由校回到乾清宫后,没有过多逗留,换了一身龙纹轻甲,披了一件玄色披风,腰系宝剑,摆驾西苑內教场。
    此地可进行禁军操演,警如神机营火器演练、侍卫马术比试。
    还可用作皇帝阅兵、武举殿试之所。
    当然。
    朱由校今日赶到此处,並非是看四卫营或是京营演练。
    而是戚金要带戚家军演武。
    朱由校倒是要看看,久负盛名的浙兵、戚家军,到了如此,还有几层功力。
    帝出乾清门,穿隆宗门,过西华门,沿西华门外御道向北,经玉熙宫西侧,进入西苑南门,最后抵达內教场。
    皇帝自御驾落地,辽东副总兵童仲、浙兵营主將戚金当即上前拜见。
    “末將童仲(戚金),拜见陛下!”
    五百戚家军旧部齐声山呼道:“陛下万岁!陛下万岁!陛下万岁!”
    这些军卒,都是刀口舔血的真爷们,不似京营点卯的架子。
    光是从声音,朱由校便感受到了杀气,以及他们的精锐程度。
    毕竟,跟建奴作战,若是没点能力,早就埋骨他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