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接著奏乐接著舞
1920年10月27日,距离那不勒斯全党大会上墨索里尼充满野心的宣言,已经过去了五天。
米兰市中心的主教堂广场上,约两万名身穿黑衬衫的男子应墨索里尼之召,齐聚一堂。
这些人,正是国家安全义勇军(milizia volontaria per la sicurezza nazionale, mvsn)的成员。
人们通常称他们为“黑衫军”(camicie nere),是义大利国家法西斯党的党棍打手。
他们今日聚集於此,只有一个目的——前往罗马,夺取义大利。
仅此而已。
正如他们伟大的“领袖”墨索里尼所言,这是平息义大利混乱、復兴古罗马帝国荣光的第一步。
“妈妈,那些人是干什么的?”
“嘘!阿尔贝托,別把头探出窗外。”
当然,在其他人看来,这无异於一场政变。
那个以“英雄”自居的墨索里尼,终於干出了大事。
“这下,总算要变天了吗?”
“行啊,就看你怎么搞了,墨索里尼!”
但,望著那些集结完毕、准备进军罗马的黑衫军,义大利民眾的眼中虽然满是不安,却也夹杂著一丝隱约的期待。
他们在期待,那个自称“领袖”的男人,也许真的能改变这片混乱的土地。
“嘖嘖,没错,既然是男人,就算机会渺茫,也得搏一搏!”
“行,既然已经到了这一步,那就干到底吧!”
正是这份市民微妙的期待,为黑衫军增添了勇气,也点燃了法西斯党的高级將领们的斗志。
其中就包括参加过第一次意埃战爭的老兵埃米利奥·德·博诺(ehi)等人。
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那就没有退路。
从这一刻起,国家法西斯党彻底转变为意图夺权的政变军,他们只剩下两个选项:生,或死。
“该死!我到底干了什么?我到底做了什么!”
但是,与那些深信“只要进军罗马,就能夺得义大利”的部下不同,墨索里尼本人,此刻並不在主教堂广场。
他正捂著反光的额头,在酒店房间里来回踱步,慌乱不已。
“去罗马,占领义大利!”他说是这么说了,但真要付诸实践时,却嚇破了胆。
毕竟,法西斯党现在干的事情,说到底就是一场毫无计划的豪赌。
口口声声说是政变,实际上连像样的武器都没有,多数黑衫军连枪都没有,只能拿木棍应付;再加上此时的义大利总理弗朗西斯科·萨维里奥·尼蒂(francesco saverio nitti)是左派,早已对墨索里尼极为痛恨,视它们为眼中钉。
“完了,要是失败了,我往哪儿逃?最近的是瑞士,去那儿躲躲?”
墨索里尼紧闭双眼,低声嘟囔,感到生死攸关近在眼前。
在外人眼中,他是拯救义大利的超人;但实际上,他柔弱得连都该向他道歉。
“不,还没到绝望的时候。喂,外面有人吗?!”
“在,领袖,您叫我?”
“赶紧,去通知博诺將军和巴尔博,告、告诉他们,暂时取消进军罗马,先观望一下再说!”
“啊?是、是,明白了。”
秘书带著明显不情愿的表情点了点头。
这样一来,总算鬆了一口气。
当然,成员们可能会抱怨,但到时候隨便找个藉口说“形势有变”就行,然后再说以后会用更周密的方法拿下义大利,大家自然就会理解。
“呼......还是去剧院看场戏压压惊吧。”
墨索里尼长出一口气,迈步走出酒店。
“出发,去罗马!”
“义大利万岁!墨索里尼万岁!万岁!”
然而,他並不知道——
在他的命令尚未传达到之前,黑衫军早已出发,离开了米兰。
就这样,一场没有墨索里尼的“墨索里尼罗马进军”,荒唐却又真实地,揭开了法西斯横扫世界舞台的序幕。
......
“什么?你说是政......政变?”
“是的,总理大人!刚刚从米兰传来消息,贝尼托·墨索里尼率领国家法西斯党和黑衫军,已经开始向罗马进军了!”
“哈!墨索里尼那个禿头混帐,终於是疯得连命都不要了么!”
弗朗西斯科·萨韦里奥·尼蒂,这位曾为结束大战而推翻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的关键人物、现任义大利总理,听到这个消息后,忍不住冷哼一声,然后满脸不屑地嘖了嘖舌。
他早就知道墨索里尼这些年势力大涨,却万万没想到他竟敢直接图谋顛覆政府。
作为共和主义者、出身温和左翼的激进党人,尼蒂平日里就对用暴力扰乱社会的墨索里尼充满厌恶。
而如今墨索里尼这般胆大妄为,更是让他怒不可遏又啼笑皆非。
“总理大人,绝不能让那帮垃圾踏进罗马一步!必须儘快出兵镇压这场政变!”
“没错,理当如此。我这就亲自去见国王陛下,请求颁布戒严令。你立刻去找战爭部长和內政部长,加强罗马防御,並调动全部警力,封锁所有通往罗马的铁路和公路!”
“明白了,总理大人!”
秘书应声领命,转身快步奔出。望著他的背影,尼蒂满意地点了点头。
政变?没什么好怕的。
国家法西斯党的黑衫军,不过是一帮乌合之眾的流氓,连军队都算不上,靠警察部队也足够对付他们。
只要警察死守关口,拖延时间,自己一旦成功宣布戒严,再调动正规军前来平叛,墨索里尼那点荒唐把戏很快就会被碾得粉碎。
“正好趁这个机会,把这些自称法西斯的社会渣滓彻底从义大利扫地出门!”
而那个禿头的墨索里尼——他要將其绞死示眾!
至於参与这场闹剧的黑衫军流氓,更是一个都不能放过!
尼蒂如此发誓著,大步迈向等待他的奎里纳尔宫。
......
“这可不行。”
“什、什么?陛、陛下,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然而,义大利国王埃马努埃莱·菲利贝托的回答,却与尼蒂的预想完全相反。
“此刻若动用军队,就是內战。对如今本就混乱不堪的义大利而言,毫无裨益。”
“可陛下,您就打算坐视墨索里尼和他那群爪牙胡作非为吗?那帮人可是试图推翻合法政府的叛军,是反贼啊!”
“我清楚。正因如此,我打算先与墨索里尼谈一谈。若处理得当,也许能在不流血的情况下平息此事。”
“这、这......”
听到国王的话,尼蒂张著嘴结结巴巴,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他並不是被埃马努埃莱·菲利贝托说服了。
而是因为,国王今日的態度与平时判若两人,竟然说出要与发动政变的墨索里尼对话这种荒唐之语,令他完全无法理解。
这也难怪,墨索里尼也好,那些黑衫军也罢,说得再天乱坠,本质上不过是乌合之眾罢了。
事实也正印证了这一点:墨索里尼的“进军罗马”尚未抵达首都,便被区区数百名警察拦下了。
这种明明只需动用正规军,便可轻而易举镇压的叛乱,又何须与这等宵小之徒谈判?
除非另有图谋,否则实在说不通。
『若善加利用,这次事件对我將是一次莫大的机遇。』
而果不其然,正如尼蒂所猜测的那样,埃马努埃莱·菲利贝托的確心怀他念。
他对如今这局面早已满腹怨气。自己好不容易接替那个流亡国外的愚蠢侏儒堂兄成为国王,结果这些政客不仅不听从號令,反倒日日窝里斗,不务正业。
搞得他即便坐在王座上,也体会不到一丝成就感,反倒日渐消沉。
就在这时,传来了贝尼托·墨索里尼及其法西斯党人开始进军罗马的消息。
对埃马努埃莱·菲利贝托而言,这是个机会。
墨索里尼表面上看似充满魄力,但实际上不过是个容易拿捏的小角色。
换句话说,他是个容易被操纵的棋子。
“再说,领袖也好,那些口號也罢,墨索里尼说的某些话听上去倒也不坏。”
出身军人的埃马努埃莱·菲利贝托,在政治立场上本就极为保守,向右倾斜得厉害。
对他而言,儘管实现的可能性尚未可知,但墨索里尼那种要让义大利重现罗马帝国荣光的宏大理想,实在令人感兴趣。
“总之,不准发布戒严,也不得动用军队。总理,把墨索里尼带来见我。我想与他好好谈一谈。”
“......就算我因此辞职,您也不在意吗?”
面对尼蒂那仿佛“我辞职你就后悔去吧”的最后通牒,国王以沉默回应。
这是默认的意思。
埃马努埃莱·菲利贝托本就对这个共和主义者尼蒂没什么好感。他早已与那些视墨索里尼为棋子、打算加以利用的保守派们达成了默契。
眼下,他已无所顾忌。
於是,不久之后,国王的召唤便传到了身在米兰的墨索里尼耳中。
“哇靠,这都行啊!”
得知“进军罗马”居然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提前启动,然后被一小撮警察拦住后,还能开启和国王的谈话,正慌忙收拾行李的墨索里尼,下意识脱口而出了这句话。
这句话,足以说明他当时的心情。
......
“哇啊啊啊——!!”
“墨索里尼!墨索里尼!”
“请看一下这边!”
1920年10月28日。
连正装都没来得及换,只穿著黑衬衫匆忙从米兰赶来的墨索里尼,与国家法西斯党核心干部们一同踏入了罗马。
这是“向罗马进军”的成功。
儘管黑衫军尚未真正抵达罗马。
“嘖,我活了这么久,还真是头一回见到政变能以这种荒唐方式成功的。”
退位后在罗马悠閒度日的伯恩哈德·冯·比洛,看著昂首阔步走在大道上的墨索里尼,不知是被他想掩饰自己胆小本性的装鸡毛气场笑到了,还是被这场滑稽闹剧给气笑了,不由得咋舌出声。
听说这场政变的胡闹程度,让警察背著手打个哈欠就能轻鬆平息,大概连普鲁士那帮容克的政变行动都比这更有计划性。
但义大利国王埃马努埃莱·菲利贝托面对这场愚蠢的政变,不仅没有镇压,反倒做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將墨索里尼召入罗马。
说是为了防止內战......可那也得是对手有那么大本事时才说得通吧?
“到底是被嚇住了,还是另有打算?”
甚至让人怀疑,埃马努埃莱·菲利贝托和墨索里尼是不是早就串通好了,上演这么一出双簧。
否则,这种连笑话都算不上的“罗马进军”,怎可能真的成功?
“话说回来,大使,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至少要等局势稍微稳定之后,请您再忍耐一段时间,阁下。若是您出了什么事,外务大臣绝对不会放过我。”
“那个汉斯啊,真是的。明明年轻,操的心倒比老头子还多。”
比洛一边抱怨著,一边再次望向那渐行渐远的墨索里尼。
不管过程如何,这个赌,是墨索里尼贏了。
而如今在罗马吹起的风,也必將在某种形式上波及整个欧洲。
作为一位外交官,也作为一名前总理,比洛的直觉与经验都在告诉他,
墨索里尼所標榜的法西斯主义,已前所未有地接近国家权力。
“唉,后面的事就交给年轻人吧。”
“阁下?”
“来,大使,干一杯。”
就当是,为了那位苦日子註定还长的外务大臣吧。
——————
感谢大家的打赏,加更~
大家有免费的礼物都送一送啊~
米兰市中心的主教堂广场上,约两万名身穿黑衬衫的男子应墨索里尼之召,齐聚一堂。
这些人,正是国家安全义勇军(milizia volontaria per la sicurezza nazionale, mvsn)的成员。
人们通常称他们为“黑衫军”(camicie nere),是义大利国家法西斯党的党棍打手。
他们今日聚集於此,只有一个目的——前往罗马,夺取义大利。
仅此而已。
正如他们伟大的“领袖”墨索里尼所言,这是平息义大利混乱、復兴古罗马帝国荣光的第一步。
“妈妈,那些人是干什么的?”
“嘘!阿尔贝托,別把头探出窗外。”
当然,在其他人看来,这无异於一场政变。
那个以“英雄”自居的墨索里尼,终於干出了大事。
“这下,总算要变天了吗?”
“行啊,就看你怎么搞了,墨索里尼!”
但,望著那些集结完毕、准备进军罗马的黑衫军,义大利民眾的眼中虽然满是不安,却也夹杂著一丝隱约的期待。
他们在期待,那个自称“领袖”的男人,也许真的能改变这片混乱的土地。
“嘖嘖,没错,既然是男人,就算机会渺茫,也得搏一搏!”
“行,既然已经到了这一步,那就干到底吧!”
正是这份市民微妙的期待,为黑衫军增添了勇气,也点燃了法西斯党的高级將领们的斗志。
其中就包括参加过第一次意埃战爭的老兵埃米利奥·德·博诺(ehi)等人。
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那就没有退路。
从这一刻起,国家法西斯党彻底转变为意图夺权的政变军,他们只剩下两个选项:生,或死。
“该死!我到底干了什么?我到底做了什么!”
但是,与那些深信“只要进军罗马,就能夺得义大利”的部下不同,墨索里尼本人,此刻並不在主教堂广场。
他正捂著反光的额头,在酒店房间里来回踱步,慌乱不已。
“去罗马,占领义大利!”他说是这么说了,但真要付诸实践时,却嚇破了胆。
毕竟,法西斯党现在干的事情,说到底就是一场毫无计划的豪赌。
口口声声说是政变,实际上连像样的武器都没有,多数黑衫军连枪都没有,只能拿木棍应付;再加上此时的义大利总理弗朗西斯科·萨维里奥·尼蒂(francesco saverio nitti)是左派,早已对墨索里尼极为痛恨,视它们为眼中钉。
“完了,要是失败了,我往哪儿逃?最近的是瑞士,去那儿躲躲?”
墨索里尼紧闭双眼,低声嘟囔,感到生死攸关近在眼前。
在外人眼中,他是拯救义大利的超人;但实际上,他柔弱得连都该向他道歉。
“不,还没到绝望的时候。喂,外面有人吗?!”
“在,领袖,您叫我?”
“赶紧,去通知博诺將军和巴尔博,告、告诉他们,暂时取消进军罗马,先观望一下再说!”
“啊?是、是,明白了。”
秘书带著明显不情愿的表情点了点头。
这样一来,总算鬆了一口气。
当然,成员们可能会抱怨,但到时候隨便找个藉口说“形势有变”就行,然后再说以后会用更周密的方法拿下义大利,大家自然就会理解。
“呼......还是去剧院看场戏压压惊吧。”
墨索里尼长出一口气,迈步走出酒店。
“出发,去罗马!”
“义大利万岁!墨索里尼万岁!万岁!”
然而,他並不知道——
在他的命令尚未传达到之前,黑衫军早已出发,离开了米兰。
就这样,一场没有墨索里尼的“墨索里尼罗马进军”,荒唐却又真实地,揭开了法西斯横扫世界舞台的序幕。
......
“什么?你说是政......政变?”
“是的,总理大人!刚刚从米兰传来消息,贝尼托·墨索里尼率领国家法西斯党和黑衫军,已经开始向罗马进军了!”
“哈!墨索里尼那个禿头混帐,终於是疯得连命都不要了么!”
弗朗西斯科·萨韦里奥·尼蒂,这位曾为结束大战而推翻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的关键人物、现任义大利总理,听到这个消息后,忍不住冷哼一声,然后满脸不屑地嘖了嘖舌。
他早就知道墨索里尼这些年势力大涨,却万万没想到他竟敢直接图谋顛覆政府。
作为共和主义者、出身温和左翼的激进党人,尼蒂平日里就对用暴力扰乱社会的墨索里尼充满厌恶。
而如今墨索里尼这般胆大妄为,更是让他怒不可遏又啼笑皆非。
“总理大人,绝不能让那帮垃圾踏进罗马一步!必须儘快出兵镇压这场政变!”
“没错,理当如此。我这就亲自去见国王陛下,请求颁布戒严令。你立刻去找战爭部长和內政部长,加强罗马防御,並调动全部警力,封锁所有通往罗马的铁路和公路!”
“明白了,总理大人!”
秘书应声领命,转身快步奔出。望著他的背影,尼蒂满意地点了点头。
政变?没什么好怕的。
国家法西斯党的黑衫军,不过是一帮乌合之眾的流氓,连军队都算不上,靠警察部队也足够对付他们。
只要警察死守关口,拖延时间,自己一旦成功宣布戒严,再调动正规军前来平叛,墨索里尼那点荒唐把戏很快就会被碾得粉碎。
“正好趁这个机会,把这些自称法西斯的社会渣滓彻底从义大利扫地出门!”
而那个禿头的墨索里尼——他要將其绞死示眾!
至於参与这场闹剧的黑衫军流氓,更是一个都不能放过!
尼蒂如此发誓著,大步迈向等待他的奎里纳尔宫。
......
“这可不行。”
“什、什么?陛、陛下,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然而,义大利国王埃马努埃莱·菲利贝托的回答,却与尼蒂的预想完全相反。
“此刻若动用军队,就是內战。对如今本就混乱不堪的义大利而言,毫无裨益。”
“可陛下,您就打算坐视墨索里尼和他那群爪牙胡作非为吗?那帮人可是试图推翻合法政府的叛军,是反贼啊!”
“我清楚。正因如此,我打算先与墨索里尼谈一谈。若处理得当,也许能在不流血的情况下平息此事。”
“这、这......”
听到国王的话,尼蒂张著嘴结结巴巴,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他並不是被埃马努埃莱·菲利贝托说服了。
而是因为,国王今日的態度与平时判若两人,竟然说出要与发动政变的墨索里尼对话这种荒唐之语,令他完全无法理解。
这也难怪,墨索里尼也好,那些黑衫军也罢,说得再天乱坠,本质上不过是乌合之眾罢了。
事实也正印证了这一点:墨索里尼的“进军罗马”尚未抵达首都,便被区区数百名警察拦下了。
这种明明只需动用正规军,便可轻而易举镇压的叛乱,又何须与这等宵小之徒谈判?
除非另有图谋,否则实在说不通。
『若善加利用,这次事件对我將是一次莫大的机遇。』
而果不其然,正如尼蒂所猜测的那样,埃马努埃莱·菲利贝托的確心怀他念。
他对如今这局面早已满腹怨气。自己好不容易接替那个流亡国外的愚蠢侏儒堂兄成为国王,结果这些政客不仅不听从號令,反倒日日窝里斗,不务正业。
搞得他即便坐在王座上,也体会不到一丝成就感,反倒日渐消沉。
就在这时,传来了贝尼托·墨索里尼及其法西斯党人开始进军罗马的消息。
对埃马努埃莱·菲利贝托而言,这是个机会。
墨索里尼表面上看似充满魄力,但实际上不过是个容易拿捏的小角色。
换句话说,他是个容易被操纵的棋子。
“再说,领袖也好,那些口號也罢,墨索里尼说的某些话听上去倒也不坏。”
出身军人的埃马努埃莱·菲利贝托,在政治立场上本就极为保守,向右倾斜得厉害。
对他而言,儘管实现的可能性尚未可知,但墨索里尼那种要让义大利重现罗马帝国荣光的宏大理想,实在令人感兴趣。
“总之,不准发布戒严,也不得动用军队。总理,把墨索里尼带来见我。我想与他好好谈一谈。”
“......就算我因此辞职,您也不在意吗?”
面对尼蒂那仿佛“我辞职你就后悔去吧”的最后通牒,国王以沉默回应。
这是默认的意思。
埃马努埃莱·菲利贝托本就对这个共和主义者尼蒂没什么好感。他早已与那些视墨索里尼为棋子、打算加以利用的保守派们达成了默契。
眼下,他已无所顾忌。
於是,不久之后,国王的召唤便传到了身在米兰的墨索里尼耳中。
“哇靠,这都行啊!”
得知“进军罗马”居然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提前启动,然后被一小撮警察拦住后,还能开启和国王的谈话,正慌忙收拾行李的墨索里尼,下意识脱口而出了这句话。
这句话,足以说明他当时的心情。
......
“哇啊啊啊——!!”
“墨索里尼!墨索里尼!”
“请看一下这边!”
1920年10月28日。
连正装都没来得及换,只穿著黑衬衫匆忙从米兰赶来的墨索里尼,与国家法西斯党核心干部们一同踏入了罗马。
这是“向罗马进军”的成功。
儘管黑衫军尚未真正抵达罗马。
“嘖,我活了这么久,还真是头一回见到政变能以这种荒唐方式成功的。”
退位后在罗马悠閒度日的伯恩哈德·冯·比洛,看著昂首阔步走在大道上的墨索里尼,不知是被他想掩饰自己胆小本性的装鸡毛气场笑到了,还是被这场滑稽闹剧给气笑了,不由得咋舌出声。
听说这场政变的胡闹程度,让警察背著手打个哈欠就能轻鬆平息,大概连普鲁士那帮容克的政变行动都比这更有计划性。
但义大利国王埃马努埃莱·菲利贝托面对这场愚蠢的政变,不仅没有镇压,反倒做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將墨索里尼召入罗马。
说是为了防止內战......可那也得是对手有那么大本事时才说得通吧?
“到底是被嚇住了,还是另有打算?”
甚至让人怀疑,埃马努埃莱·菲利贝托和墨索里尼是不是早就串通好了,上演这么一出双簧。
否则,这种连笑话都算不上的“罗马进军”,怎可能真的成功?
“话说回来,大使,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至少要等局势稍微稳定之后,请您再忍耐一段时间,阁下。若是您出了什么事,外务大臣绝对不会放过我。”
“那个汉斯啊,真是的。明明年轻,操的心倒比老头子还多。”
比洛一边抱怨著,一边再次望向那渐行渐远的墨索里尼。
不管过程如何,这个赌,是墨索里尼贏了。
而如今在罗马吹起的风,也必將在某种形式上波及整个欧洲。
作为一位外交官,也作为一名前总理,比洛的直觉与经验都在告诉他,
墨索里尼所標榜的法西斯主义,已前所未有地接近国家权力。
“唉,后面的事就交给年轻人吧。”
“阁下?”
“来,大使,干一杯。”
就当是,为了那位苦日子註定还长的外务大臣吧。
——————
感谢大家的打赏,加更~
大家有免费的礼物都送一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