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时代的抉择

    凯撒办公室中。
    “陛下!我们必须立即准备战爭!”
    “这样下决定是不是太仓促了?如果处理不好,我们就会和俄法联盟开战,开战啊!”
    “奥地利皇帝已经去世,换作是奥匈帝国,他们绝不可能对塞尔维亚置之不理!”
    当汉斯怀著满腔的决心抵达威廉二世的办公室后,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
    此时,他那平日里“可爱”的岳父早已没了往日的张扬,脸色苍白地趴在书桌上,而皇帝的办公室里,內阁大臣和军方將领们正歇斯底里地衝著彼此大吼。
    『简直是一片混乱。』
    这也可以理解。
    原本此刻应该在挪威悠閒度假的威廉二世,因某人的报告而突然意识到第一场世界大战的可能性。
    要是在这种情况下,皇帝依然能淡定从容,那反倒才是真正值得震惊的事。当然,是某种意义上不怎么好的震惊。
    “陛下。”
    “哦,汉斯,你终於来了!怎么这么晚?快,快到这边来!”
    汉斯站在门口,望著眼前的乱象,犹豫了一下,最终嘆了口气,迈步走进书房。威廉二世也立刻从座位上站起迎接,而刚才还剑拔弩张、几乎要大打出手的人们,也纷纷停下,將目光集中到他身上。
    “说吧,奥匈帝国大使怎么说?”
    “战爭,陛下。奥匈帝国已经决定对塞尔维亚开战,並且作为多年的盟友,他们请求德意志帝国的支援。”
    “上帝啊......”
    有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发出了低低的嘆息。
    但除了皇帝之外,似乎绝大多数人早已预料到这一切,只是沉默地低声哼了一声,脸色阴沉。
    毕竟,被塞尔维亚极端分子暗杀的,不是別人,正是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在原本的歷史中,当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被暗杀时,德意志帝国等列强便已料到奥匈帝国会对塞尔维亚採取强硬態度,这不过是早已註定的事实。
    “如果奥匈帝国宣战,俄罗斯一定会有所行动。而一旦俄罗斯出手,法国也不会坐视不管。对他们来说,绝不会容许欧洲的主导权彻底落入德英协约之手,因此绝对不会允许俄罗斯被击垮。”
    “可、可这也未必是定局啊。尼基也不可能乐意帮一个杀害弗朗茨皇帝的塞尔维亚吧?所以,如果我能亲自与他谈谈......”
    听到比洛总理的这番话,威廉二世似乎觉得仍有迴旋余地,语气微微颤抖地说道。
    但汉斯只是摇了摇头。
    “陛下,皇室之间的联姻和交情,在这种局势下並不会起太大作用。而且,除非俄罗斯愿意放弃巴尔干,乃至泛斯拉夫主义,否则他们不可能捨弃塞尔维亚。”
    更何况,在欧洲列强纷纷指责塞尔维亚这个巴尔干神经病杀害皇帝的同时,俄罗斯境內反而涌起了对塞尔维亚的同情舆论。
    特別是嫁入罗曼诺夫皇室的塞尔维亚国王彼得一世的长女埃莱娜公主(elena kara?or?evi?),以及黑山国王尼古拉一世的女儿米莉察公主(milica nikolajevna)和安娜斯塔西婭公主(Аhactacn?a ctaha hnkoлa?eвha),都在推波助澜,使这种同情情绪愈演愈烈。
    “即使尼古拉二世陛下个人反对战爭,他也无法无视贵族与臣民要求援助塞尔维亚的声音。”
    事实上,以他那优柔寡断的性格,几乎可以肯定他会这样做。
    “遗憾的是,我们也面临同样的情况。”
    “唉......是啊,我们也不可能拋弃奥匈帝国。放弃奥地利,不仅意味著背弃盟友,更意味著背弃同宗同源的德意志兄弟。”
    “正是。而且无论从哪方面看,正义和道义都站在奥匈帝国这一边。”
    奥地利之於德国,不仅仅是盟国,更是拥有同样血脉与语言的兄弟民族。
    如果换作是奥地利人暗杀了塞尔维亚国王,那另当別论。但事实是,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大义和名分都站在奥匈帝国这边。
    『更何况,弗朗茨·约瑟夫可不仅仅是个皇帝。』
    他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继承人,哈布斯堡皇室的象徵。
    不仅在奥地利,在德意志帝国的德国人心中,他同样备受尊敬与敬仰。
    如果德国不支援奥匈帝国,深陷民族主义狂热的德意志人一定会愤怒地质问政府:“你们竟然要拋弃奥地利的兄弟?”
    到时候,皇室和政府的处境可想而知。
    弗朗茨·约瑟夫生前已是个令人头疼的存在,而现在,他死后依然给世界留下了难题。
    “换句话说,无论是我们,还是俄罗斯,都终究无法避免被捲入这场战爭。”
    冯·法金汉的声音依旧冷硬,汉斯缓缓点了点头。
    如今,天启四骑士已经跨上战马,战爭女神亦已握紧长枪。
    “现在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战爭。”
    听到汉斯的断言,皇帝深吸了一口气,陷入前所未有的沉思。
    对任何一位君主而言,这都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
    尤其是威廉二世——他表面上强势,实则內心敏感脆弱。
    沉默良久,终於,他缓缓开口:
    “汉斯,告诉我,我们能贏得这场战爭吗?”
    “当然,陛下。”
    汉斯毫不犹豫地回答。
    “而这,正是我来到这里的理由。”
    在他话音落下的瞬间,皇帝的神情逐渐坚定,隨即,他郑重地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汉斯。”
    “在,陛下。”
    “去通知奥匈帝国大使——德意志帝国將坚定支持奥匈帝国,並与之並肩作战,直到最后。”
    “谨遵圣命。”
    汉斯微微低头,接下皇帝的命令。
    德意志帝国,已经做出了决定。
    现在,该轮到其他人抉择了。
    ......
    “陛下,奥匈帝国已向塞尔维亚递交最后通牒。德意志帝国也已宣布无条件支持奥匈。”
    “呼......比利,这个急性子。”尼古拉二世长嘆一口气,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最后通牒的內容是什么?”
    “无条件投降。”
    在即將改名的圣彼得堡冬宫內,尼古拉二世沉重地嘆了口气。
    毕竟,死的不是別人,而是弗朗茨·约瑟夫,一国之君的陨落。
    包括俄罗斯帝国在內的列强们早已认定,奥匈帝国必然会对塞尔维亚採取强硬措施。因此,奥匈向塞尔维亚提出苛刻要求也並不令人意外。
    “陛下,我们绝不能拋弃塞尔维亚!”
    然而,无论奥匈的举动是否合理,俄罗斯帝国都不可能坐视它对塞尔维亚发动攻击。
    不,確切地说,是绝不能坐视不管。
    两次巴尔干战爭的结果让俄罗斯深感挫败,別说將巴尔干半岛完全纳入势力范围,就连保加利亚也脱离了俄国的影响。若俄罗斯这次再拋弃塞尔维亚,不仅几十年来在巴尔干半岛苦心经营的影响力將彻底瓦解,泛斯拉夫主义的旗帜也会隨之倒下。
    俄罗斯的贵族和军方绝不会容忍这一点,他们不断施压,动摇著对战爭犹豫不决的尼古拉二世。
    更何况,俄国国內的舆论也倾向於援助同为斯拉夫兄弟的塞尔维亚。而塞尔维亚的埃莱娜公主、黑山的公主们更是泪眼盈盈地向沙皇哀求,使得心软的尼古拉二世渐渐倾向於出手相助......
    “但真的必须下达全国总动员令吗?承诺支援塞尔维亚,並下达局部动员令,难道还不够?”
    沙皇依旧举棋不定,不愿迈出那关键的一步。
    这让俄国的將领们感到无比焦急,几乎要被逼疯了。
    在他们看来,这种局势下,局部动员根本毫无意义。
    “陛下,若奥匈帝国抢先下达总动员令,我军將处於极端不利的局面。”
    “是啊,我们必须儘快完成总动员,並做好战爭准备!”
    “可......若我们下达总动员令,不就会刺激德国吗?”尼古拉二世仍有所顾虑。
    “他们也有两线作战的压力,不会轻易主动介入。”
    儘管沙皇仍在犹豫,俄军高层却毫不退让。
    他们当然知道,总动员令极有可能激怒德国,但在他们的认知里,战爭的胜负最终取决於谁能更快下达总动员令,谁能集结更多的兵力。
    而且问题在於,不只是俄国军方会这样想,各国军方都是如此认为的。
    如果奥匈帝国抢先宣布总动员呢?
    那俄罗斯將无力做出迅速的军事反应,只能眼睁睁看著敌人占据优势地位。
    这意味著战爭的失败。
    因此,无论风险如何,俄国的將领和贵族们都坚持,必须儘早未雨绸繆,下达总动员令。
    他们都选择性地忽视了一点——或许正是这种想法,一步步推动著战爭的爆发。
    “呼......好吧。”尼古拉二世终於做出了决定,“如果奥匈帝国无视我们的警告,向塞尔维亚宣战,那就立即下达总动员令。”
    最终,他被將军们的劝说所压倒,不得不妥协。
    然而,即便如此,那个挥之不去的不安仍在他的脑海中縈绕——
    “这一切......真的对吗?”
    ......
    “该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俄罗斯的答覆还没来吗?!”
    与此同时,原本沉浸在两次巴尔干战爭胜利甜美果实中的塞尔维亚,此时却因为那个名叫加夫里洛·普林齐普的无名小卒,突然间就陷入了与奥匈帝国开战的局面,整个国家形势一片混乱。
    “德拉古廷·迪米特里耶维奇(Дpaгytnh Дnmntpn?eвn?)那混帐东西去哪了!”
    “他已经收拾东西跑路了!”
    “去找!把那个该死的混蛋,还有『黑手社』的混蛋全都揪出来,立刻处决!!”
    塞尔维亚首相尼古拉·帕西奇(hnkoлa Пaшn?)得知“黑手社”首领、塞尔维亚军情部门负责人、绰號“阿匹斯”的德拉古廷·迪米特里耶维奇,竟带著手下连夜逃走,怒不可遏。
    这场灾难究竟是谁引起的,如今竟还敢丟下一切不管,临阵脱逃!?
    之前未能及时肃清“黑手社”,实在是悔之晚矣。
    “来自驻俄大使馆的紧急消息!俄罗斯决定支援我们!”
    “真的吗?!”
    正在帕西奇发誓若是抓住“阿匹斯”,一定要將其碎尸万段时,塞尔维亚驻俄公使紧急传来的消息,让所有塞尔维亚人猛地站起身来。
    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没有给塞尔维亚留下任何谈判的余地,要么屈服,要么战爭。塞尔维亚政府一直陷入两难,不知该如何抉择。
    当然,早在波士尼亚危机时,塞尔维亚就曾叫囂著要向奥匈宣战,但谁又能想到,战爭竟真的降临了呢?
    如今的塞尔维亚,已是四面楚歌,而这来自圣彼得堡的支援消息,无疑是久旱逢甘霖。
    “俄罗斯要帮助我们!”
    “绝不能向奥匈屈服!战斗到底!”
    塞尔维亚政府上下群情激奋,誓要抗击奥匈帝国,最终,他们拒绝了最后通牒。
    当然,即便有俄罗斯的支持,塞尔维亚也无法真正与奥匈帝国抗衡。
    而且与原本的歷史不同,如今奥匈因皇帝遇刺而怒火中烧,根本不可能再给塞尔维亚留有一丝活路,他们的態度无非是:“你是想乖乖去死,还是挨打之后再死呢?”
    因此,此时的塞尔维亚,根本別无选择。
    ...
    与此同时,奥匈帝国
    “......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陛下。”
    “我明白了。贝希托尔德,向塞尔维亚王国宣战吧。愿主保佑奥匈帝国。”
    奥匈帝国对此迅速反应,他们早已预料到塞尔维亚绝不会选择屈服。
    “......综上所述,奥匈帝国政府特此通告,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王国即日起进入战爭状態。”
    1913年7月10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
    “比洛、法金汉。”
    “请吩咐。”
    “在帝国全境发布总动员令,启动施里芬计划。自1871年以来,我们德意志帝国再次迎来了战场的召唤。”
    “遵命!”
    奥匈帝国宣战仅一个小时后,德意志帝国隨即发布总动员令。
    俄罗斯帝国
    “德意志帝国不是说不会介入吗?!”
    “陛下,我们已经踏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道路。现在,必须做出决断!”
    “唉......发布总动员令吧。”
    1913年7月11日,奥匈帝国宣战的第二天,俄罗斯帝国发布总动员令。
    ...
    “继奥匈、德意志之后,俄罗斯也发布了总动员令!”
    “他们竟然为了一个刺杀皇帝的凶手就要开战?这简直是疯了!”
    “可如果此刻袖手旁观,俄罗斯就完了。整个欧洲的战鼓已经擂响,现在,已经到了必须决断的时候。”
    “该死......愿上主保佑伟大的法兰西。”
    1913年7月12日,法兰西共和国发布总动员令。
    ...
    欧洲做出了抉择。
    如今,是时候承受抉择的代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