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你可真是我亲哥,这么虐待……

    他不敢耽搁,赶紧叫上于红霞一块跟着将人送去医院。
    大半夜的,幸好家里有车,不然还不得急死个人,顾砚宽因为紧张手抖得厉害。
    是姜广军帮忙开的车。
    好在有惊无险,阚心怡在医院折腾到第二天凌晨时,终于生了,是个男孩,由于早产,孩子体重有些轻,只有四斤多。
    也是阚心怡以前下乡时被磋磨得身体不好,虽然回到京市后调理过一段时间,但还是留了一些隐患,才导致孩子早产。
    如果她能晚一两年要怀孕估计会好一点,不过顾家有条件,肯定会找最好的医生帮着调理,母子俩问题不大。
    产妇被推进病房,于红霞一直寸步不离的守着,直到天渐渐亮了。
    九点多,顾家老宅来人了,是顾砚宽的两个嫂子,她们特意来替换于红霞的。
    不然没个女同志陪着,有时候着实不方便,也不能总指望保姆。
    在医院呆了一宿,加上心一直提着,于红霞身心很是疲惫,她已经请假了,今天不去学校,回家休息。
    累很了,到家躺到床上几乎秒睡。
    等她一觉醒来时已经下午了,家里静悄悄的,洗漱完,下楼,将姜广军留的饭热一下吃了,刚洗好碗,客厅的电话响了。
    于红霞用围裙擦干手,从厨房出来,接起电话,是姜广军打来的。
    “媳妇儿你睡醒了,饭吃了吗?”
    “吃了,你还在昌平乡呢?”于红霞看了眼墙上的挂钟,都已经两点多了。
    姜广军上午过去的,给代销店选址,看门市,然后还要装修,再跟几个养殖厂谈合作,有好多事情要忙。
    昨晚他也跟着在医院呆到天亮,早上才回来,根本没睡多长时间。
    “嗯,我今天回不去,你记得接孩子。”
    “知道了,我收拾一下这就去,你在外面注意安全,晚上早点休息。”于红霞叮嘱道。
    姜广军笑着应了句,“知道了,放心吧。”然后便挂了电话。
    他现在在曹祁山的办公室,门市已经看妥了,为了杜绝后患,他直接买下来。
    但这家店以后给谁经营是个难题,他身边现在没有合适的人选。
    最好能找个本地人。
    曹祁山帮忙介绍了一个人,是陈烁的堂哥,叫陈彪,他昨天刚见完。
    人还不错,四十来岁,一脸的络腮胡子,又黑又壮的,比朱老四更像“张飞”。
    但两人性格却截然相反,朱老四嗓门大,话多,还爱咋呼,陈彪跟堂弟一样,在外人面前都不爱吱声。
    其实脑子挺活络的,有一身蛮力,在林家湾这一带也算个厉害人物,平时没谁敢招惹,但也不会无缘无故的欺负人,还有些狭义心肠,把代销店交给他错不了。
    “广军,电话打完了?”
    曹祁山从外面进来,在跟姜广军熟悉之后,他就直乎其名。
    “打完了,砖厂那边怎么说的?”姜广军收回思绪,看着他问道:“条子批了吗?”
    想将卤肉店的食材换成养殖的黑猪肉,目前还实现不了,养殖厂规模太小,生猪数量根本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
    永兴总店家和代销店加起来一共六个,每天至少要消耗掉两千猪肉、猪头和猪下水,这还没算卤鸡、卤鸡蛋、卤鸡杂、卤牛肉以及卤花生之类的素菜。
    曹祁山准备扩建,盖几栋新猪舍,需要很多砖,林家湾没有砖厂,只能去外村定。
    “谈妥了,条子已经拿到手,明天准备一天,后天开工。”
    “你这速度真快。”
    “不快不行,马上到六月份了,得赶在雨季来之前把猪舍建好,不然会影响咱们后面的计划。”他找人帮的忙。
    姜广军点点头,他也是才知道,林家湾是曹祁山的老家,他父亲儿时是在这里长大的,后来才去的城里。
    不然他一个外地人怎么会来这里办养殖厂?还办得风生水起的,没有被排挤。
    “对了,刚才回来碰到养鸡场的段场长,他让我跟你说一声,晚上一起吃饭。”
    曹祁山拿毛巾抹掉头上的汗,这天是越来越热,身上黏糊糊的。
    “吃饭可以,但千万别再逼我喝酒,胃真受不了。”姜广军苦着脸,“上次喝完,回去吃了两天药。”
    他这么说纯属是夸张,目的当然是找理由拒绝晚上饭桌上被灌酒。
    林家湾的几个养殖大户姜广军都认识了,以后有机会肯定会合作,所以一个比一个热情,天天想请他吃饭。
    曹祁山笑着,“老段那人就是爱喝酒,顿顿落不下,有时我也受不了。”
    “喝酒容易误事,还是劝他少喝。”
    姜广军说完,走出办公室,乡下条件简陋,屋地只铺了红砖,连水泥都没抹。
    晚上蚊子还多,他去看了一眼今晚要住的地方,果断到乡里给自己买了顶蚊帐挂上,顺便瞧瞧门市的装修进度。
    干活的工人是陈彪找的,姜广军直负责出钱,吃住的都不管。
    大概是认床,也惦记家里,毕竟他从回城开店以后,再没离开过媳妇儿。
    一晚上没睡好,天亮就起来了。
    院子里静悄悄的,隔壁的曹祁山还没起来,姜广军一个人溜达出村。
    站在一处长满花草的山坡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眺眼望着整个村庄。
    发现自己不是最早起来的,有些勤快的村民已经在地里干活了。
    还有几个推着车,挑着担子的小贩,乡里有早市,每天四点多钟就有人开始摆摊。
    姜广军跟着去转了一圈,找个摊子吃了点东西,今天还有很多事要忙。
    下午他去了趟清水公社,才回到市里。
    既然要在京市周边增设代销店,仅昌平乡的一处可不够。
    姜广军打算在清水公社也开一家,交给肖庆丰经营,都是老朋友了,店面找好,不用他整天盯着装修,偶尔过去看看就行。
    阚心怡在医院住了五天,出院,回家做月子,顾砚宽减少外出的时间,尽量陪着。
    半个月后,两处店面就全部收拾好,可以营业了。
    路远,取货不太现实,姜广军弄了一辆旧卡车,带着雇来的司机亲自送了几天货。
    等司机将路况摸熟,两家店步入正轨,他就不再天天跟着跑,又做回逍遥自在,十分顾家的姜老板。
    七月初,又是一年高考。
    天热得跟火炉似的,李广平考完最后一科,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就被等在考场门口的姜广军给拽上车。
    见不是回家的路,还越走越偏,李广平忍不住问道:“二哥,咱们去哪儿啊?”
    “去养殖厂。”姜广军一本正经的道:“给你机会参加劳动实践,体验一下乡村生活,日后好做个有为的青年。”
    李广平一脸黑线,“二哥,你可真是我亲哥,居然这么虐待自己弟弟,我刚考完试,也不让我喘口气,再说我跟同学约好明天出去玩呢!”
    “玩什么时候都能玩,不差这几天,你老实在下乡呆着,回头我送你一双好球鞋。”
    “真的?”李广平眼巴巴的看着他,一双好球鞋得好几百块钱。
    “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姜广军瞪了他一眼,“去了安分点,别咋咋呼呼的。”
    “知道了。”李广平的性格改很多,现在变得稳重了,但到底才十八,有时遇到事难免沉不住气。
    姜广军又叮嘱了几句,到养殖厂将人交给曹祁山,至于衣服日用品什么的,乡里供销社都有卖的,给他钱自己去买。
    姜广军一个人回到市里。
    没直接回家,先去铜钱胡同,跟他爸妈说一声,不然还以为小儿子丢了。
    姜凤淑跟李昌顺刚下班。
    他们听完皆是一副怎么这么急,也不收拾几件衣服的表情。
    其实只要李广平出去不惹祸,别的事他们不会多干预,锻炼锻炼也行。
    “妈,周亮这几天回来了吗?”姜广军突然低声问。
    “刚才我看见在家呢,怎么了?”
    姜凤淑狐疑的问,好好端端的提周家那个贼儿子干什么。
    姜广军瞥眼周家的方向,压低声音,“你们没发现他最近都没上班?”
    周亮是印刷厂的,不过是个临时工,上班不过四五年。
    李昌顺摇头,“他辞职了?”
    “不是辞职,是被开除的,偷厂里的东西倒卖被逮个正着。”姜广军说的有些口干,伸手给自己倒了杯水。
    “我就说他长得贼眉鼠眼的,不是个好东西,开除也活该,自找的!”
    姜凤淑一脸不屑的低咒着,她最瞧不上那些做贼的,还一个院子里住着,太膈应。
    李昌顺却想得更多,“广军,你急哄哄的把广平送走,是发现什么不妥吗?”
    “倒也没有,我让广平去养殖厂是体验下生活,顺便帮我盯着点那边,红霞最近挺忙的,我走不开。”姜广军说完,又喝了几口水,“不过防着点也好。”
    姜凤淑点点头,“咱家广平听话,从来不跟他在一起玩。”
    姜广军心道,那可未必。
    高考结束,等待分数跟录取通知书的时间很漫长,不给他傻弟弟找点事做,在家闲着,久了,没准就被周亮勾搭走。
    周亮那张嘴很会说,加上别有用心,广平又不是个太有心计的孩子,被带坏也不是不可能。
    姜广军记得前世,有过一段时间,两人玩得很好,后来是他妈硬给拆开的。
    那时他经常出差,接着又买房子搬走,有自己的小家要照顾,很少来这边。
    具体发生过什么事并不是太清楚,反正周亮也是被单位给开除的。
    后来严打,被抓判了刑。
    他妈经常念叨,幸亏没让广平跟周亮混在一起,不然肯定落不到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