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番外二 来做视频

    你发现万事万物都具有两面性。
    就比如星际人的文化断层现象。不可否认, 它阻碍了他们对鬼怪文化的理解,让传统鬼故事在星际时代遭遇了水土不服,但与此同时, 因为没有经受过各种耳熟能详的鬼故事的洗礼, 星际人对恐怖故事的耐受力很低, 那些在你看来都快烂大街的桥段,比如水龙头里冒出的血水和头发、镜子里诡笑的人影、从被窝里钻出的鬼怪等等, 随便掏出一个来, 添上一些怪影怪声和意义不明的描述,就能把他们吓得够呛。
    嗯……此处的“他们”特指诺兰。他是与你关系最亲近的星际人, 虽然每次都拿他当小白鼠让你觉得挺愧疚的,但没办法, 想要编出足够精彩的鬼故事, 一味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必须要收集来自观众的反馈。
    而且, 怎么说呢, 害怕归害怕, 诺兰对鬼故事其实不排斥。他就和穿越前很多的恐怖故事受众一样, 主打一个“又菜又爱玩”——对故事的走向充满好奇,一个劲催促你往下讲的人是他, 几分钟后,被鬼魂突脸吓到脸色发白, 裹着被子窝你怀里小鸟依你的也是他。
    明明平时是很成熟稳重的一个人,居然会因为简单的一个鬼故事吓成那样, 强烈的反差不仅没有破坏诺兰在你心中的形象,反而带来一种独特的刺激,越发激起了你的怜爱。
    讲着讲着, 你不自觉就会把手伸过界,趁诺兰全心沉浸在恐怖紧张的氛围中无暇他顾,坏心眼地把指头从睡衣下摆伸进去,在劲瘦的腰部肌肉上捏一捏挠一挠。
    等诺兰察觉到动静,呼吸逐渐急促起来时,你又会突地停下,装作无事发生的样子,继续一本正经地讲鬼故事,把前面铺垫的所有恐怖剧情尽数抛出,然后撑着下巴,在一边饶有兴致地欣赏诺兰的样子,看他从最初的紧张害怕到被引诱的难耐动情、再到不被满足的委屈羞恼,直至最后,惊悚来袭,青年的注意力瞬间从旖旎暧昧中脱离,重新坠入一片阴冷诡谲的深渊……
    于是,好不容易染上红绯的脸颊一下子又变得惨白,升高的体温也渐渐降了下来,唯独那双祖母绿色的温柔眼睛,一旦蒙上轻薄水光,就再难回归先前的清澈,眼尾发红,沾惹欲色,楚楚可怜。
    那模样,简直就像在身上插了块牌子,写明“我很好欺负,请不要放过”一样,轻易就能勾起人潜藏心底的凌虐和破坏冲动,让人不自觉想要狠狠欺负与蹂躏他,给他带去一些痛苦和甜蜜,让他像搁浅的鱼儿一样,瘫软在潮湿的床榻上,泪湿盈睫,遍体痕迹,无力承受你的侵略……
    虽然从结果看,以上种种全是你的妄想。体力差客观存在于alpha和地球妹之间,无法仅凭意志弥合。无论重来多少次,无论开局多么顺风顺水,最后坚持不住丢盔弃甲的永远是你。
    但琉璃一样充满凌乱破碎感的诺兰真的太美了。他白金色的头发像月光下流淌的河流,忧郁的绿眼睛是深邃透亮的两粒宝石,淡粉的唇让你联想到轻薄的花瓣,白皙的肌肤是丝滑的绸缎……你时常会困惑,造物主到底要何等偏爱眼前的青年,才会给他这样完美到甚至带上了几分圣洁神性的容颜。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却可以被同一个人诱惑无数次。明知是陷阱,你还是一次又一次心甘情愿地跳进去,义无反顾,自投罗网。
    诺兰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不外如是。
    ……
    尝试着给诺兰讲了几次鬼故事后,因为效果不错,你开始思考要怎样将故事分享出去。
    最开始考虑的是写小说。你不会画画,对你来说,文字是相对简单便捷的一种分享方式。
    但在你打开文档,尝试着写了几行后,你放弃了。因为你直到现在还没掌握星际人复杂的语言系统,写作时离不开翻译器的帮助。可翻译器能帮你把辞藻华丽的文字翻译成你能理解的信息输入脑内,却没办法反过来帮你把脑内想法翻译成感情饱满富有感染力的文字。
    一是一,二是二,机器没有人类的感性,无论你的想法多么浪漫,它只会干巴巴地给你按字面意思翻译。只要你一日不脱离翻译器,你写出的文字永远平淡无聊,还透着股古怪的翻译腔,让人毫无阅读欲望。
    诺兰倒是愿意帮你润色,但你只是写作水平低,不代表没有鉴赏能力。拿出一篇小学生水平的作文给自己的伴侣改,他不嫌麻烦,你还嫌丢人呢!
    而且,就算诺兰能帮你一时,也没办法一直帮下去啊。他有自己的工作,等休完婚假就会忙起来,你总不能像个小学生一样,等诺兰工作一天回到家,还要他端起家长的架子,天天给你“批改作业”吧!
    “还是算了,不麻烦你。我最近在学习联邦语,虽然进度有点慢,平时多练习,/总会有熟练掌握的一天的,大不了到时候再说。”
    诺兰想了想,建议说:“黎安有没有考虑过做短视频呢?”
    “做视频?我不行的,之前完全没接触过,既没有经验,也不会剪辑……”
    “只是做简单的小视频,并不需要像专业拍摄那样剪辑,买一台脑信号转换编辑器就行了。”诺兰知道你缺乏常识,一边说,一边打开终端的搜索界面,调出了一些转换编辑器的信息分享给你,“虽然最开始接触转换编辑器会有些困难,但当你熟悉操作后,制作视频就会变得得心应手。而且,从传播的角度看,短视频观看方便,门槛较低,也远比文字更容易传播开不是吗?”
    诺兰的话很有道理。你成功被说服,决定先试试。
    星际时代物流速度极快。几小时后,快递机器人便将新下单的脑信号转换编辑器送到了你们下榻的酒店。
    顾名思义,这种机器是通过对脑信号的读取和转换,将脑内的画面转换为视频、音频和图片,原理和你的翻译器差不多,差别在于,你的翻译器是将脑电波转换为干巴巴的文字,而编辑器转换的是脑内实时画面,更加复杂也更逼真。
    诺兰买的是刚推出不久的新款,外观和摩托车头盔很像。戴上以后,在一些你无法理解的黑科技运作下,你脑内想象的画面和声音会被头盔实时收录。不过那些画面和声音充其量只能担任一下素材,毕竟人类的想象经常有很多模糊的地方。
    想要把想象转换成可以收看的视频,还得经过后续的一系列编辑,而编辑环节也正是转换器使用最艰难的步骤,劝退了无数新手——至少本来应该如此。
    一个好消息:实际接触转换编辑器后,你发现这机器的编辑界面和ps很像。而对一个天天被领导使唤来使唤去的办公室牛马而言,娴熟的ps技术是一项生存必备技能。
    于是,在诺兰惊叹的目光下,你只花了两天不到就熟悉了转换编辑器的使用,并用头盔做出了你的第一个恐怖短视频——带有科普性质的《鬼打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