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试镜机会
池影第一次给金学英打电话,提出要《白蛇传》这部戏中“青蛇”的演员推荐人选时,金学英心目中其实就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各方面都非常符合池影罗列的那些要求。
就是金学英两年前签下来的一个在校生——余歌,小姑娘现在正在华国戏剧学院表演系大三级念书。
九十年代末这个时期,各大高校都包毕业分配的,包括各类艺术院校。所以很少有经纪公司会签在校生,多数都是等他们毕业了,明确开始准备单干了以后才会签约。当下的经纪公司属于民营企业,更关注的是那些已经有一定名气,也不愿意再在体制内呆着的演员;或者是那些一直跑单帮的个人,事业有一定发展了,需要有专门的人帮着来料理一些事情。
但是金学英在一次很意外的接触过余歌这个小姑娘后,非常看好。后面又刻意接触过几次,对小姑娘做过详细的了解,觉得这真是个好苗子。
于是在金学英的大力邀请下,刚上大二的余歌就签到了天成金学英手下。
金学英对余歌非常看重,大一大二的时候,也不怎么去找她。因为按照华戏的硬性规定,在校生大一大二必须严格呆在校内,完成基础课的学习,任何人不予通融,除非是那屈指可数的几位顶级导演邀约,那学校不拦着,否则都老老实实学本事。
现在余歌大三了,学校可能就要宽松一点了。金学英心思就活泛起来了。
但是现在又有了一个小插曲,盯着这部戏的人太多了,上次吴天成带着去见池影的那位仁兄也打电话来给金学英,想让金学英帮忙活动一下,让他也能入组演男主角。
因为现在圈内大家都知道,宋琳肯定是参演这部戏了。吴天成之前在私下里使了那些小手段没得逞,现在肯定就不好自己出面推荐了,所以让金学英来。
毕竟金学英是宋琳的直接上司,池影就算不看着金学英的面子,也要顾及一下宋琳,这帮人打的是这样的小算盘。
但是金学英并不看好这位仁兄,他根本就不是她签进天成的,金学英对他也不上心。这位仁兄更多的是天成吴老板那边的人,之前在小银屏蹦跶的可欢了,突然之间往大银幕里的挤,还想演重要角色,金学英觉得不合适,更开不了这口。
于是她就推辞道:“小陈,你看,我们这边已经送一个小宋进这部戏了,咱们天成没有投资这部戏,不好把手伸太长,宏图那边人家郑总怎么想?我们也不好要求太多,到时候搞急了,宋琳那边都危险,你要体谅一下金姐……”
就这样半软半硬地把事给囫囵过去了。
但是这也意味着金学英不能直接把余歌的资料送给池影,更不能带着小姑娘去面对面介绍拜码头,要不然以后公司那边不太好交代。
于是金学英又找机会,悄悄给池影打个电话,就直接开门见山:“我们这边有这么一个孩子,确实挺合适的,非常符合您之前说的那些要求。但是小姑娘目前还在华戏念书,大三。我本来想直接把资料给您的,但是您也知道,天城内部有不少人想往您这部戏里钻,我当时都推掉了……”
池影秒懂:“金姐,我明白的,多谢您了。您把姑娘名字告诉我,我正好也要去华戏那边看看。到时候如果合适的话,我就让去试镜拍个定妆照,反正是走的是华戏这边的路子,跟您这不相干。”
金学英是一连串的感谢,池影这边已经开口愿意让她手下人拍定妆照了,这就比那些蜻蜓点水地看看就要深入得多,是个不小的人情。
“您跟我客气什么?大家都是相互照应……”池
影也给足金学英面子,她相信金学英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肯定不会是瞎推荐的,要不然人家的口碑也出不来,当不了这一行的头把交椅。
按照池影的打算,她不仅要去华戏,还要去周边一些院校都去看一看,比如说北广那边,还有别的高校里的传媒艺术学院……
整部戏因为设定的是宋代背景,所以服化道的准备也非常非常重要。
按照池影的计划,整部戏镜头是用冷色调做主基调,白蛇是以月白色作为整体的服装色系,青蛇是用淡青色,这两种比较雅致的色调跟宋代的衣物雅致简约也很合拍。
整部戏的所有演员都没有太多的配饰装扮,走的是淡雅的路线,这就对演员本身的资质要求非常高了,身形容貌,还有一些仪态举止,其实说白了就一条——演员要好看!要好看!就是披条麻袋都好看!
现在比较难选的除了青蛇以外,还有许仙,因为按照剧本的设定,许仙是一个文弱书生,但同时也是一个唇红齿白的俊俏少年。
谈逸这边演的法海是英俊阳刚的,而且因为需要降妖伏魔,所以有薄肌,要达到的镜头效果就是——穿衣显瘦,脱衣有肉。
谈逸当时拿到剧本以后,第一时间就去剃了头,不像前世后来有些青年演员,不愿意剃光头,喜欢戴什么头套演光头,当下这个时候大家还比较敬业,说剃头就剃头,没有什么好含糊的。
许仙的选角也很重要,如果是平平无奇的男性,白蛇也不会那样投入。所以许仙和法海一个是温柔少年,一个是冷面金刚,形成强烈的对比。
而白蛇和青蛇一个是明艳少妇,一个是明媚少女,也是形成了对比。
用画面来比喻的话,白蛇是浓烈的“白山茶”,而青蛇是鲜嫩的“翠叶子”,这种“翠叶子”的挑选确实比较难。
池影并不想大规模的铺开选角,只想小范围的找几个她认为第一眼过得去的人来上妆,拍摄一下照片看看。
摊子一大,难免一些牛鬼蛇神就会钻出来蹦跶,比较耗费精力,她不想在这方面浪费时间。
这时候已经十二月底,马上就要过新年了,电影学院那边大四学生都开始进入毕业大戏的排练了,池影想带人过去看看。
入冬的京城,天非常冷了。
池影大清早就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的,口罩帽子都戴上,窜回了电影学院。
前一天晚上,她已经约了谈逸,所以今天是两个人一道去学校看看。
其余的小伙伴都有别的事要忙,只能拉谈逸来打下手。
“你都打听好了吗?”池影瓮声瓮气地问道。
“都打听好了,他们这段时间都在小剧场那边排毕业大戏。今年他们选的是《骆驼祥子》这部片戏,两个班的人都上。”谈逸到池影宿舍楼下接人。
“那挺好,基本上应该人都能看得全了。”
“应该差不多……”谈逸也是戴了个帽子,裹得密不透风,因为剃了光头,太冷了。
他们两个人都穿着学校发的那件又厚又长又肥的黑色羽绒校服,进校门的时候都没人拦他们,虽然挺丑的,但是很管用。
两个人到了小剧场那儿,钻进去,在一个视角不错的小角落里找了个位子坐在那儿。
前面大四的学生们来来回回在那排戏,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周围也有零零落落的一些学生或是老师坐在下面看,都安安静静地不出声。
谈逸从羽绒服兜里掏出个保温杯递给池影,“给,里面有枸杞和红枣,热乎乎地喝,身子一下就暖和了。”
池影笑着轻声说道:“你还真是老干部作风……”
谈逸是个暖男,对别人一直很好很友善。他以前就是班长,所以同学们有事儿都爱找他,他只要有条件都会帮忙。
“不好意思,耽误你找房子了……”池影又想起昨晚说男生那边在找房子要搬出地下室。
“嗐,其实也是一时兴起,现在是年关,这种时候房源也不太好找。他们几个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谈逸看了一眼池影:“刘小军那边你也别太在意,不合适的事一定要干脆地拒绝。大家都是明白人,他那人就那样,说不定过段时间就好了。”
池影也说了实话:“我是不在意,我怕你在意。原来大家关系这么好,现在搞成这样……”
“我真是无所谓!怎么说呢,在学校里大家都比较单纯,一旦进入社会的话,肯定就不像以前那样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大家或早或迟都要去奔自己的前程的。你现在身上背着这多人的希望,真要走错了哪一步,我们大家都要散了,哪里还能像这样一部戏接着一部戏地开……”
这时候池影又问出了心中一个疑问:“谈逸,如果现在有一个戏,你演了以后立马能扬名国际,但是之后要付出不小的代价,就是之后要蛰伏十数年没有戏拍,你觉得你愿意吗?”
谈逸隐约猜出来,可能是池影想问他,有没有后悔没去刘小军那边那个电影。他很明确的回答:“我不愿意,我觉得眼下就很好了!我爱电影,爱表演,短暂的绚烂或许那一瞬间很美妙,可如果要长达十几年的时间让我不去表演,没戏拍,我熬不下去的!我现在就在从事我最热爱的职业,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我不感兴趣,也不想去分散精力——那些与我无关。”
池影听了谈逸这一席话,心里也安定了。这个时间线,因为她的原因,谈逸已经改变了原来的事业发展路线。
但是她不知道,这对谈逸来说,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谈逸究竟愿不愿意?因为拍商业片的话,估计很长时间内,谈逸都没有什么奖项可以拿了。所以对有些看重奖项比看重利益更强的人来说,这种路线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选择。
但是既然谈逸现在这么讲,池影相信谈逸也是发自肺腑的,两个人在那悉悉索索的说话,虽然声音不大,但是站在舞台上非常明显和碍眼。
就是金学英两年前签下来的一个在校生——余歌,小姑娘现在正在华国戏剧学院表演系大三级念书。
九十年代末这个时期,各大高校都包毕业分配的,包括各类艺术院校。所以很少有经纪公司会签在校生,多数都是等他们毕业了,明确开始准备单干了以后才会签约。当下的经纪公司属于民营企业,更关注的是那些已经有一定名气,也不愿意再在体制内呆着的演员;或者是那些一直跑单帮的个人,事业有一定发展了,需要有专门的人帮着来料理一些事情。
但是金学英在一次很意外的接触过余歌这个小姑娘后,非常看好。后面又刻意接触过几次,对小姑娘做过详细的了解,觉得这真是个好苗子。
于是在金学英的大力邀请下,刚上大二的余歌就签到了天成金学英手下。
金学英对余歌非常看重,大一大二的时候,也不怎么去找她。因为按照华戏的硬性规定,在校生大一大二必须严格呆在校内,完成基础课的学习,任何人不予通融,除非是那屈指可数的几位顶级导演邀约,那学校不拦着,否则都老老实实学本事。
现在余歌大三了,学校可能就要宽松一点了。金学英心思就活泛起来了。
但是现在又有了一个小插曲,盯着这部戏的人太多了,上次吴天成带着去见池影的那位仁兄也打电话来给金学英,想让金学英帮忙活动一下,让他也能入组演男主角。
因为现在圈内大家都知道,宋琳肯定是参演这部戏了。吴天成之前在私下里使了那些小手段没得逞,现在肯定就不好自己出面推荐了,所以让金学英来。
毕竟金学英是宋琳的直接上司,池影就算不看着金学英的面子,也要顾及一下宋琳,这帮人打的是这样的小算盘。
但是金学英并不看好这位仁兄,他根本就不是她签进天成的,金学英对他也不上心。这位仁兄更多的是天成吴老板那边的人,之前在小银屏蹦跶的可欢了,突然之间往大银幕里的挤,还想演重要角色,金学英觉得不合适,更开不了这口。
于是她就推辞道:“小陈,你看,我们这边已经送一个小宋进这部戏了,咱们天成没有投资这部戏,不好把手伸太长,宏图那边人家郑总怎么想?我们也不好要求太多,到时候搞急了,宋琳那边都危险,你要体谅一下金姐……”
就这样半软半硬地把事给囫囵过去了。
但是这也意味着金学英不能直接把余歌的资料送给池影,更不能带着小姑娘去面对面介绍拜码头,要不然以后公司那边不太好交代。
于是金学英又找机会,悄悄给池影打个电话,就直接开门见山:“我们这边有这么一个孩子,确实挺合适的,非常符合您之前说的那些要求。但是小姑娘目前还在华戏念书,大三。我本来想直接把资料给您的,但是您也知道,天城内部有不少人想往您这部戏里钻,我当时都推掉了……”
池影秒懂:“金姐,我明白的,多谢您了。您把姑娘名字告诉我,我正好也要去华戏那边看看。到时候如果合适的话,我就让去试镜拍个定妆照,反正是走的是华戏这边的路子,跟您这不相干。”
金学英是一连串的感谢,池影这边已经开口愿意让她手下人拍定妆照了,这就比那些蜻蜓点水地看看就要深入得多,是个不小的人情。
“您跟我客气什么?大家都是相互照应……”池
影也给足金学英面子,她相信金学英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肯定不会是瞎推荐的,要不然人家的口碑也出不来,当不了这一行的头把交椅。
按照池影的打算,她不仅要去华戏,还要去周边一些院校都去看一看,比如说北广那边,还有别的高校里的传媒艺术学院……
整部戏因为设定的是宋代背景,所以服化道的准备也非常非常重要。
按照池影的计划,整部戏镜头是用冷色调做主基调,白蛇是以月白色作为整体的服装色系,青蛇是用淡青色,这两种比较雅致的色调跟宋代的衣物雅致简约也很合拍。
整部戏的所有演员都没有太多的配饰装扮,走的是淡雅的路线,这就对演员本身的资质要求非常高了,身形容貌,还有一些仪态举止,其实说白了就一条——演员要好看!要好看!就是披条麻袋都好看!
现在比较难选的除了青蛇以外,还有许仙,因为按照剧本的设定,许仙是一个文弱书生,但同时也是一个唇红齿白的俊俏少年。
谈逸这边演的法海是英俊阳刚的,而且因为需要降妖伏魔,所以有薄肌,要达到的镜头效果就是——穿衣显瘦,脱衣有肉。
谈逸当时拿到剧本以后,第一时间就去剃了头,不像前世后来有些青年演员,不愿意剃光头,喜欢戴什么头套演光头,当下这个时候大家还比较敬业,说剃头就剃头,没有什么好含糊的。
许仙的选角也很重要,如果是平平无奇的男性,白蛇也不会那样投入。所以许仙和法海一个是温柔少年,一个是冷面金刚,形成强烈的对比。
而白蛇和青蛇一个是明艳少妇,一个是明媚少女,也是形成了对比。
用画面来比喻的话,白蛇是浓烈的“白山茶”,而青蛇是鲜嫩的“翠叶子”,这种“翠叶子”的挑选确实比较难。
池影并不想大规模的铺开选角,只想小范围的找几个她认为第一眼过得去的人来上妆,拍摄一下照片看看。
摊子一大,难免一些牛鬼蛇神就会钻出来蹦跶,比较耗费精力,她不想在这方面浪费时间。
这时候已经十二月底,马上就要过新年了,电影学院那边大四学生都开始进入毕业大戏的排练了,池影想带人过去看看。
入冬的京城,天非常冷了。
池影大清早就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的,口罩帽子都戴上,窜回了电影学院。
前一天晚上,她已经约了谈逸,所以今天是两个人一道去学校看看。
其余的小伙伴都有别的事要忙,只能拉谈逸来打下手。
“你都打听好了吗?”池影瓮声瓮气地问道。
“都打听好了,他们这段时间都在小剧场那边排毕业大戏。今年他们选的是《骆驼祥子》这部片戏,两个班的人都上。”谈逸到池影宿舍楼下接人。
“那挺好,基本上应该人都能看得全了。”
“应该差不多……”谈逸也是戴了个帽子,裹得密不透风,因为剃了光头,太冷了。
他们两个人都穿着学校发的那件又厚又长又肥的黑色羽绒校服,进校门的时候都没人拦他们,虽然挺丑的,但是很管用。
两个人到了小剧场那儿,钻进去,在一个视角不错的小角落里找了个位子坐在那儿。
前面大四的学生们来来回回在那排戏,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周围也有零零落落的一些学生或是老师坐在下面看,都安安静静地不出声。
谈逸从羽绒服兜里掏出个保温杯递给池影,“给,里面有枸杞和红枣,热乎乎地喝,身子一下就暖和了。”
池影笑着轻声说道:“你还真是老干部作风……”
谈逸是个暖男,对别人一直很好很友善。他以前就是班长,所以同学们有事儿都爱找他,他只要有条件都会帮忙。
“不好意思,耽误你找房子了……”池影又想起昨晚说男生那边在找房子要搬出地下室。
“嗐,其实也是一时兴起,现在是年关,这种时候房源也不太好找。他们几个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谈逸看了一眼池影:“刘小军那边你也别太在意,不合适的事一定要干脆地拒绝。大家都是明白人,他那人就那样,说不定过段时间就好了。”
池影也说了实话:“我是不在意,我怕你在意。原来大家关系这么好,现在搞成这样……”
“我真是无所谓!怎么说呢,在学校里大家都比较单纯,一旦进入社会的话,肯定就不像以前那样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大家或早或迟都要去奔自己的前程的。你现在身上背着这多人的希望,真要走错了哪一步,我们大家都要散了,哪里还能像这样一部戏接着一部戏地开……”
这时候池影又问出了心中一个疑问:“谈逸,如果现在有一个戏,你演了以后立马能扬名国际,但是之后要付出不小的代价,就是之后要蛰伏十数年没有戏拍,你觉得你愿意吗?”
谈逸隐约猜出来,可能是池影想问他,有没有后悔没去刘小军那边那个电影。他很明确的回答:“我不愿意,我觉得眼下就很好了!我爱电影,爱表演,短暂的绚烂或许那一瞬间很美妙,可如果要长达十几年的时间让我不去表演,没戏拍,我熬不下去的!我现在就在从事我最热爱的职业,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我不感兴趣,也不想去分散精力——那些与我无关。”
池影听了谈逸这一席话,心里也安定了。这个时间线,因为她的原因,谈逸已经改变了原来的事业发展路线。
但是她不知道,这对谈逸来说,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谈逸究竟愿不愿意?因为拍商业片的话,估计很长时间内,谈逸都没有什么奖项可以拿了。所以对有些看重奖项比看重利益更强的人来说,这种路线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选择。
但是既然谈逸现在这么讲,池影相信谈逸也是发自肺腑的,两个人在那悉悉索索的说话,虽然声音不大,但是站在舞台上非常明显和碍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