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游湖借伞

    在一片欢呼与掌声中,全场灯光骤暗,喻媛也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片刻后,舞台中央亮起一束微弱的追光,照亮了台中的一小片布景,只见是一道拱型石桥,桥上立着个身穿青衣的瘦高身影。
    后方腾起干冰升华而成的薄雾,配合稍暗的灯光,照得影影绰绰,桥上人被云气环绕,飘忽如仙。
    伴奏响起几声京剧的鼓点,那身影转过身,捏了个旦角的指法,开口道:“姐姐,既叫‘断桥’,怎么桥又没有断呢?”
    一秒钟的停顿后,台下立时爆发出一阵尖叫。
    这一句出自京剧《白蛇传》中的小青,虽然只是念白,而非唱腔,但毕竟是旦角的台词,又是正儿八经的京剧,难度着实不小。
    而天王的功底果然永远不会令人失望,云汀本就是一把清亮的嗓音,此刻掐了唱京剧的小嗓子,一开口便是脆生生的,咬字格外讲究,念白中的京韵也是有板有眼,简直堪比专业水准,顷刻间便抓住了现场所有人的耳朵。
    大概观众们也未料到他们组竟然会以这样的形式开场,短暂的尖叫声过后,便不约而同地屏息盯着舞台,只听bgm中的京剧鼓点不断加速,与之相应和一般,灯光也一点点亮起,映亮了前方的七名练习生。
    现场再次响起一片呼声——
    他们竟是站在一方水舞台里,池面波光粼粼,朦朦胧胧地映着几人的倒影,一如西湖空蒙山色,水波潋滟,光影交织,如梦似幻。
    伴奏声渐强,琴筝和鸣,古风与京韵完美结合的曲调,与鼓点逐渐融为一体,七个人踩着一板一眼的节奏列好队形,跳起整齐划一的舞蹈动作。
    他们组的演出服也十分亮眼,整体仍是男团爱豆舞台的款式,细节处的设计却又别出心裁,显然是特意与布景中断桥残雪的概念相映衬,现代化的装束中辅以水墨的古风元素作为点缀。
    整体色调以青色和白色为主,既有风雅的古韵,又暗合了歌曲主题中青蛇与白蛇的意象。大体风格一致,但每个人的服装颜色却又略有不同,细节处暗藏玄机。
    一开场站在c位的是夏时昳,他的着装以白色调为主,妆容比平日里清淡几分,眉眼愈发秀致可人,身上的暗纹勾勒出蛇形图腾,显然暗喻着白蛇的角色。
    江南峤先前提出借鉴舞台剧的理念,尝试着用舞台去讲故事的构思,便体现在此了。
    夏时昳手里举着一把古色古香的油纸伞,舞蹈动作也与他人略有不同,现代舞的基调中融入了一些古典舞的细节,轻盈而柔韧,窈窕得恰到好处。
    与之相映衬,他的一头长发也做成了古装发髻的样式,白衣青丝,随着舞蹈动作在台上翩然回转。
    一方水舞台随之漾起圈圈波纹,若细雨落池,如丝如织。
    “说断桥,桥何曾断?游人过,两两三三。”
    夏时昳是顶级舞担,相比之下,vocal方面并不算特别突出,但此刻由他开口唱了第一句词后,全场仍是忍不住被小小地惊艳了一把。
    他们的舞台是全开麦,身体还配合着舞蹈动作,虽然并不算太激烈,但音准和气息却完全在线,听来十足悦耳。
    当然,这不仅归功于他自身的实力,更重要的是这一段开头的编曲——同方才伴奏里的曲调相类似,这几句唱词整体是流行乐的风格,却又掺了几分古曲的韵律,听来别有一番风味,演唱难度并不大,却十分朗朗上口。
    初一入耳,台下便已经能猜到几分,这原创词曲的大头是出自谁手。
    夏时昳的part结束后,他就着舞蹈动作,扬手将油纸伞轻轻一抛,随即被身后的钟澄接住。
    前者抛得清婉流丽,后者接得飒气稳当,漂亮却也难度超高的转场,被二人衔接得十分完美,这份浑然天成的默契,再度让台下爆发出一小片惊呼。
    油纸伞虽然不是什么新奇的道具了,但放在这一出舞台里,与故事本身相呼应,倒成了别样的巧思,随着它的易主,c位也由此更换。
    “风雨落,钱塘门远;向凡间,借一把伞。”
    这首歌的开篇唱词很清新,由夏时昳清澈的薄嗓来演绎再合适不过,而钟澄的嗓音比他要略沉一些,虽然是类似的曲调,同样悦耳动听,韵味却是截然不同。
    钟澄的整体造型以雾青色调为主,辅以几分蓝灰色的水墨元素,与夏时昳更富有美感的造型不同,他的服装风格帅气清朗,一副文质彬彬的书生模样,看得出暗喻的对象是许仙。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他右手处缠了一缎丝带,由雾蓝与鸦青两色交织而成,缠绕勾连,好不旖旎,又与曲目的整体格调意外地相衬,无端为他整个人的气质添了几分倜傥风流。
    两个舞担不愧是师出同门,钟澄延续了方才夏时昳古今合璧的舞蹈风格,但相比起前者侧重的柔美感,钟澄突出的则是一种潇洒率性。
    一段原创编舞难度极大,却也因此张力十足,又因为些许古典元素的加入,傲气不羁中又暗含了一丝俊雅多情。
    就在这一瞬间,也叫看客们共情了白蛇的心思,若许仙是这样一副模样,倒也无怪乎她会如此执迷不悔了。
    钟澄手中的伞接着向下传递,抛至下一个人手中——
    贺新朗与卫恒紧随其后出场,与方才两个舞担的着装风格有明显的不同,他们俩的造型显然并没有指代故事中的人物,而是从中跳脱出来,扮演着从旁观察的叙事视角。
    两人的整体着装依然是现代化的风格,领口却巧妙地设计成了古风质感的交领衣襟,以古典中式盘扣丝丝嵌合。小小的盘扣中暗藏玄机,用蛇形图腾样式作点缀,颇富传统国风的含蓄之美。
    结合造型,两人的表演便有几分“说书人”的意思了,虽然看似身居故事之外,意境却又仍在舞台之中。
    “问情缘,情深缘浅;堪不破,贪嗔痴怨。”
    贺新朗平日里多以搞笑逗乐的形象出现在镜头里,这会儿难得正经一次,还真是俊朗英气的帅哥一枚,天生带着京腔的发音和咬字,与歌曲的整体曲风搭配得刚刚好,彼此相得益彰。
    “笑世人,愚钝冥顽;却坠入,这红尘间。”
    身为队内的全能担当,卫恒这段唱词的曲调与方才的几句略有不同,作为开头第一段主歌的收尾,结束得漂亮又稳当。
    他手中的伞接着向后抛掷,引出随后两人的出场——
    “试问君心,几两钱?青丝三千,够不够绾?”
    身为舞台上的大魔王,段卓尔平日里的创作和表演一向走的是狂拽霸气的风格,这回难得尝试一回抒情曲风,还是如此柔肠百转的唱词,却丝毫不令人出戏,反而呈现出了他平日里不太常见的深情一面,立时便俘获了台下的千万颗少女心。
    “羡不羡,梁上燕;相爱恨早,相知恨晚。”
    伴随着宁皖的接唱,台下爆发出一阵尖叫声——
    不仅是为了两人这段演唱的默契,同时也是为了他们此刻在台前完全亮相的姿态。
    两人都身着青白撞色的演出服,以水墨的方式晕染开来,构成层层渐变,图案上则隐隐约约勾勒出几分八阵图的影子。
    有趣之处在于,两人的服装样式完全一样,渐变方向却恰好相反,在台下的一众“皖尔一笑”cp粉眼里,简直与情侣装无异。
    舞蹈动作也是如此,有如一对镜子内外的对照组,再加上脚下水舞台的反射,台上人与水中影,皆是两两成双对,配合一段柔情万种的演唱,不得不感慨,他们这一整组的表演,从词曲到编舞,再到舞台设计,都属实是精准地拿捏住了各家cp粉的心。
    “千年又万年,同船渡作共枕眠。”
    后方石拱桥上,云雾缭绕,光影明灭,云汀终于从桥头拾级而下,悠然开口,唱出了主歌与第一段副歌之间的pre-chorus。
    “奈何牵丝红线,不敌鸿门之宴。”
    在台下又一轮被天王的歌声惊艳到的欢呼中,伴奏的曲调发生了变化,节奏稍许加快,自然而然地调动起了观众们的好奇心,令人对接下来的chorus部分充满了期待。
    油纸伞被抛掷在舞台上最后一个尚未在c位亮相的人手中,台侧的大屏幕里呈现出聚焦在他身上的特写镜头——
    只见江南峤一身白衣似练,立于舞台中央,宛若断桥残雪,湛然清朗。
    喻媛目不转睛地盯着导播间里的特写小屏,心脏不受控制地怦怦狂跳起来。
    她了解江南峤组的舞台编排,知道接下来就是由江南峤独唱的第一段副歌部分。
    这段副歌是他写出来后,又经云汀改编的,喻媛只听过一遍,便已是过耳难忘。
    看了这么多年的爱豆舞台,听过不知道多少口水歌,丰富的审美经验让喻媛甚至可以直接断言,只要江南峤发挥正常,这句副歌一出口,就绝对足以点燃全场。
    然而令她揪心的是,江南峤的副歌采用了流行与戏曲相结合的形式,节拍中更是直接吸纳了一小段京剧的板式,节奏很快,规律性却不强,进拍难度极大。
    如同京剧唱腔一样,如果节拍卡得准确,紧凑的节奏感听来会非常惊艳,可但凡节拍差了一丁点,就会极其突兀,影响整个片段的表演效果。
    喻媛屏息凝望着屏幕,副歌之前还有几个八拍的齐舞动作。
    由于云汀的突然退出,这段齐舞从动作到队形,都在一夜之间做出了极大的修改,喻媛一开始难免有些揪心,毕竟舞蹈本就并非江南峤的长项,练习时间又如此短暂,生怕他会出什么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