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插人

    第274章 插人
    第二天一早,秘书马世奇来接顾砚声上班。
    颐和路的风景是不错,整体环境相当秀丽,各种別墅各有风采。
    现在不管是马世奇的房子,还是周部长的房子还是顾砚声的房子,都在这一片,相距都不远,沟通起来很方便。
    “部长,办公室已经收拾出来了,家具都换了崭新的,原来温宗尧用过的东西,要么丟仓库,要么他就自己带走了。”
    “好。”
    来了南京这么多天,除了不得不去部里露两次面,让部里的人知道即將改朝换代,认识下这个新部长以外,顾砚声日常根本不去司法行政部。
    今天以前,司法院长温宗尧还是司法部的部长,人家的办公室,他去了也没地方坐。
    到今天,那是真的不同了,温宗尧已经去司法院上班,他这个部长现在算得上名正言顺。
    “没出什么麻烦吧?”
    “温宗尧昨天就没来,我和他秘书商量,他的东西叫车送去的司法院,轻拿轻放,没出什么紕漏。”
    “嗯,目前司法行政部上上下下都是温宗尧的人,也是梁鸿志的基本盘,基於青岛会谈谈成的协议,大家现在还和和美美,一副一起奋斗和平建国的姿態。
    但是汪系的人肯定要掌权,梁鸿志也不愿意交权,各种內斗,这是暗中必然发生的事情。
    我们这个司法行政部,出了温宗尧这个除梁鸿志自己以外唯一的院长,平时要盯紧点,免得他给我们挖坑埋地雷。”
    该嘱咐的顾砚声还是要嘱咐。
    收拾司法行政部,他是势在必行,这是个人所求,也是汪系报梁鸿志当时想要暗杀汪逆的旧恨,更是新权力对於旧权力的清算。
    顾砚声现在屁股在这里,必须要这么做,收拾出来的司法行政部剑指地方各地,这也符合周部长想要掌控江苏,安徽,甚至华北的欲望。
    但他们动手,梁鸿志的人也不会坐以待毙,矛盾是肯定少不了的。
    “我会盯紧的。”
    马世奇说罢从皮包里拿出一份资料袋,递过来,“这是我派人调查的资料。”
    马世奇做了些准备工作,早些时候让手下先过来,这个时候就能派上用场。
    顾砚声接过边看,他边说。
    “常务次长,胡礽泰,江苏人,早年间是南洋公学公费外派日本留学的学生,工作后当过驻日长崎领事,所以他有日本的背景。
    基於此,推断他在外务省和军部应该认识几个人,不过现在距离他在日本工作的年数不短了,当时的这些日本人还有没有在位都不好说,估计就算还有也就一般的关係。
    他在蒋氏的国民政府任过职,在交通部,再早在北洋政府也任过职。
    总体就是一个老一派的人物,年纪也比较大了,当时招揽他,估计就是日本人和梁鸿志看中他的人脉关係。
    家里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另外一个是政务次长,薛典曾,也是江苏人,圣约翰大学毕业,去美国留过学,学法律,他以前当过蒋氏政府苏州法庭的庭长,对於实务应该很熟悉。
    家里在苏州有產业,產业还不小”
    一个留日一个留美,有些留学的想著改变,有些留学的就当了汉奸。
    顾砚声在车上边听介绍边翻看这两人的履歷。
    他手下主要的大將就是这两个副部长,当然,实际职位名称就是一个政务次长,一个常务次长。
    按照分工,常务次长主要负责部门內部的事,主抓日常行政,部门工作这些,也就是胡礽泰乾的活。
    政务次长理论上来说得是部长的心腹,负责对外讲解政策,跟各部门开会。
    这么大政府免不了各种开会,这个政务次长就相当於是部长的替身,对於部长各种没工夫参加,级別又高的会,他这个次长去开会就比较合適,这也就是薛典曾的工作內容。
    两个次长,一个对外,一个对內。
    再往下就是民事司,刑事司,总务处等常规部门的负责人。
    反正没一个是自己人。
    按理说,像政务次长这个位置,必须得是自己人,要不然参加各种会,传达各种意见都免不了有自己的小心思,容易欺上瞒下,但现在也没办法,顾砚声没人可用,就是这么一个烂摊子。
    局面看起来还是挺严峻的。
    但其实还好。
    驱车抵达司法行政部大楼。
    “部长。”
    下车步行,一路上都是站定躬身问候的人,主打一个小心谨慎。
    顾砚声偶偶微微点头示意,让人如沐春风。
    到达办公室门口,刘小楼起身躬身相迎,“部长早上好。”
    打开门,顾砚声眉头一挑,所见跟上海办公室的摆设差不多,不由笑道:“你们是把上海搬这里来了。”
    刘小楼介绍道:“怕您不习惯,所以我跟马秘书商量了下,先按照上海的格局摆放,家具也是按照上海一模一样的款式订购的,您试试,要是哪里不满意,我马上换。”
    “不用,就这样挺好。”顾砚声对这些东西需求不多,乾净能满足日常所需就行,拿起桌上泡好的咖啡喝了口,“早上有安排么?”
    刘小楼马上说道:“早上是部里的例会,因为是您第一次正式主持召开,所以通知了所有部门的主官到场,现在应该都已经在会议室了。”
    “好,那就先开会。”顾砚声也得收拾他们了,大步走人。
    “部长,还有件事。”刘小楼快速跟进小声说道:“秘书处早上来了个人入职,拿的是陈院长的介绍信,秘书处的处长跟我说了声,让我问下您,这个职位怎么安排。”
    “陈院长?陈公博啊?”顾砚声脚步一顿有些惊讶。
    刘小楼点了点头。
    “呵。”顾砚声嗤笑一声,这才刚开张,陈公博居然把手伸到他这里来了。
    按理说,立法院確实跟司法行政部有瓜葛,都是法字派嘛,安插个人也不是不行.顾砚声想了想,这事倒没必要小气,区区一个职位而已,已经有这么多外人了,不差这一个。
    “他自己有没有诉求?”
    刘小楼摇头,“目前没有明確的说,说法是秘书也可以,不过秘书处主要负责的都是司法部的高层事务,进了秘书处,部里的重大事宜,他肯定是可以接触到的。”
    刘小楼点到为止,事情秘书知道了,陈公博也就知道了。
    “叫什么名字?”
    “李时雨。”
    “档案过来了么?”
    “过来了。”
    “拿来我看看。”
    “是。”
    顾砚声也不著急开会,他主要好奇,以前他好像没听过重庆来人之中有这號人物,这个李时雨能被陈公博派出来当探子,怎么也算是有几分能力上的信任。
    哪冒出来的?
    刘小楼很快把资料拿来了。
    顾砚声打开档案袋,抽出档案。
    李时雨,三四年进入东北军西安剿总第四处,三七年任天津高等法院的检察官,去年来这里参加的六大,还被选成了立法委员。
    难怪了,原来是半路出家。
    顾砚声略微思索,这个李时雨能在半路出家的情况下,被陈公博看中,成为立法委员,真就肯定有两下子。
    为人处世方面不用说,肯定是一把好手。
    滴玲玲,滴玲玲。
    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响了。
    “餵。”
    “砚声,我陈公博。”
    “陈院长,哈哈,刚说起你,手下跟我说,你推荐了个人过来,叫什么李什么雨的.”
    “对,我打电话就是这件事,跟你推荐一下这个人,我跟汪先生閒聊的时候,说起司法行政部的问题,梁鸿志在南京深耕这么久,你刚上任,事情又多,汪先生担心梁鸿志的人给你使什么绊子,让我注意著点。
    我说我怎么注意,立法跟司法是两个院,想帮也帮不上什么大忙,再说你们司法行政部的事情我也不知道,根本无从下手,对吧?
    不过我想起这个李时雨,人能力不错,经歷的也多,在法院做过,跟你那边专业对口,你现在没什么人用,临时调来给你当个帮手总归可以,所以就安排他过来,给你打下手。”
    “原来是这样,那感情好,我现在正缺人手。”顾砚声笑的开心,“多谢陈院长帮忙了。”
    “自己人说这些干什么。”陈公博语气平常的很,“你就看著用,觉得好用就留下,不好用你就给我退回来。”
    “陈院长你推荐的人肯定好用,我一定人尽其才。”
    “好,那就不打扰你,估计今天一天都得开会吧?”
    “哈哈哈哈.”
    聊了几句,掛了电话,顾砚声微微收敛笑容。
    想了想看向刘小楼,“什么部门的主官出缺?”
    刘小楼想了想摇头,“现在没有部门的主官出缺,副手出缺的都很少,副手考虑么?”
    顾砚声笑了笑,喝了口咖啡,放下杯子起身往外走,“陈大院长亲自打的电话,李时雨还本身是立法委员,一个副手,你也太不把陈大院长放在眼里了。”
    而且陈公博还借著汪先生的身份说话,这不给面子太说不过去。
    刘小楼悻悻的努嘴,跟在后面,“那要什么级別?”
    “起码是实权处长,或者乾脆就是司长。”
    “这位置可不好要。”
    刘小楼现在对部里的情况已经有了判断,这个岗位可都在老部长的手里。
    难道一上来就开人?
    “先去开会。”
    会议室,眾人已经久等了。
    新部长到位的第一天,该给的面子他们得给,让这个顾砚声挑不出什么毛病,发不了飆。
    但是君子协定,现在已经说清楚了。
    “不管这个顾砚声说什么,好办的就办,不好办的,不能办的,那就一律不办,听清楚了没有?”
    说这话的是常务次长胡礽泰,这里就属他资歷最深。
    “胡次长您放心,他一个刚上了几年班的人,懂什么叫政府?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来了这里,有的是办法让他知道什么叫难办。”
    “要我说啊,汪系的人就是任人唯亲太过了,让这么个年轻人当部长,他才吃过几粒盐,胡老,就该您来当这个部长才合適,他懂什么?”
    .
    “都小声点,待会人来了。”
    “咳咳。”门口的探子马上发出声响。
    一会儿门就开了。
    顾砚声到达大会议室,扫了一眼,都已经坐满了,閒聊的人也瞬间安静了下来。
    “部长。”一个个站起来,异口同声。
    “有劳你们久等了。”
    顾砚声带著笑脸走到主位,一个个看过去,表情或沉稳或微笑,场面上的功夫看起来都平和的很。
    气氛不错。
    顾砚声和煦的说道:“都坐下说,新政府成立了,高兴么?高兴!
    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但万事开头难。
    国家现在处於战乱之中,我辈中人的目標是完成统一,以一个全新的姿態向世界宣告,中国在东亚的崛起。
    不管是对於中国而言,还是对於大东亚共荣而言,一个良好的司法体系,是维护国家繁荣昌盛的长治久安之道。
    而我们,就是体系的建造者,护道人。
    所以诸位,任重而道远。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统一全国的司法制度。
    让商人依法行商,让市民恪守法纪,让居民安居乐业,让所有人都在一个法令下行事,法令清楚,一切有法可依。
    法制司廖司长。”
    “在。”廖司长举了下手。
    顾砚声微微点头,“接下来法制司的工作,就是联络立法院司法院,对现有的法条进行审慎的阅览,研討,如果有不合时宜的去除,需要换代的更新,儘快拿出一个完整的版本,在所有区域推行,有没有问题?”
    “没有问题,我会立刻推进。”廖司长点头的很痛快。
    顾砚声嗯了一声,“没问题就好,一个月时间,我要看到统一的版本,两个月时间,我要所有区域全部实行全新的法条”
    “一个月?”廖司长瞪大眼,“部长,这这这.一个月恐怕来不及,这时间太紧了,就是光看法条恐怕一个月都看不完,更何况討论了,这肯定来不及的。
    不是我推諉,这是真来不及的,法条那么厚一本,不信您问问他们,肯定来不及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