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豫南冻土
第457章 豫南冻土
在与阎锡山达成交易后,南下的部队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1月7日
山西大雪,山区积雪厚达半米,人力已经无法通行,部分友军驻地与村落补给断绝,艰难度日。
而豫南平原地区虽然没有下雪,但气温也降到了零下10度,土地冰冻,坚若磐石。
戴安澜从前线紧急折返,直奔沈復兴办公室。
隨著小满將大门打开,一股寒流便隨著快裹成球的戴安澜冲入房內。
“哦?海鸥你怎么回来了?”
沈復兴起身准备给他倒一杯热水,只不过戴安澜这次是真的急了,他將皮帽一摘:“这仗没法打了。”
嗯?!
这还是沈復兴第一次看到戴安澜如此泄气,这可不像对方的风格啊。
他依旧不疾不徐倒了杯热水递过去:“小鬼子出兵在即,种种跡象都表明日寇准备在信阳集结,至少200辆战车已经在北上的途中。”
“武汉方面也已经证实,日寇开始徵发民夫运输物资,队伍延绵十几公里。”
但沈復兴的话却没有得到戴安澜的回覆,对方双手捧著热水嘬了一口后摇头:“这淮河平原的土地冻得跟钢铁一样,根本凿不开!”
这话匣子一打开,戴安澜就说个没完:“还有那汤恩伯,他根本就没有修任何工事,別说大炮了,就连重机枪我感觉他都不想带著,这哪是正面作战层层诱敌,分明就是隨时准备跑路的跡象。”
“我们的人刚到淮河边上,他就让85军回撤上蔡,將阵地让给了我们。”戴安澜一拍桌子:“哦,对了,特么的留了一面假旗子给我们。”
“这淮河边上土地多水,白天一铲子下去,他娘的就一个白点!”戴安澜气呼呼的起身,做出了一个下铲子的动作:“起初我还不信,將那个工兵营长臭骂了一通,结果人家脾气也倔,找来一把铲子,拿脑袋跟我赌。”
“我当时被汤恩伯一气,拎著铲子就衝上阵地,结果一铲子下去,別说白印了,木质的铲柄直接断了”
说到这里后,沈復兴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淮河不能守?”
戴安澜摇头:“决不能守,我这几日一直在淮河观察,淮河平原地势自不必多说,光是渡口便有十数处,处处守,便处处受制於人,兵力分散不说,万一日寇渡河,怕是跑不掉。”
“跑不掉跑不掉.”沈復兴点起一支烟,走到办公室的大地图前。
“日寇这次大量集结战车、卡车,只要开动起来,机动性比夏日要快上好几分。”戴安澜又喝下几口热水,感觉身体逐渐回暖,便来到沈復兴身边,指著地图继续说道:“淮河在这里呈现一个n字型,槐角镇、正阳渡口太多,日寇只要选择一地渡河,部队很难逃脱。”
沈復兴点头:“没有工事,根本无法阻止日寇过河,这天气短期內也不会有变化,你说的有道理,我要去一趟老河口。”
戴安澜又说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不仅如此,这次南下,我发现第五战区补给情况糟糕透顶,让我们加入,恐怕.”
沈復兴嘆了口气:“无论如何,汤恩伯部的战力你总能看出来吧?”
可谁知道,戴安澜竟然继续摇头:“我在路上碰到了孙连仲司令的部队,应该是第59军的,士兵穿著单衣,依靠往里面塞稻草取暖,每天吃的都是杂粮,就这还不一定每天都有,后方各处抓民夫运输,但仓库里粮食不足,一天两顿杂粮饼子就算是好的。”
“在我回来的路上,让士兵们留下一些大米,人一个旅长差点就给我跪下了。”
说到这里,戴安澜低著头,情绪极为复杂。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这税警总团的团长,后勤补给,物资供应,军餉待遇,比人家第59军好太多了。
士兵间的交流更是让不少人当场求著要加入税警总团,这么多年抗战,银洋都没见过,发的军餉都是剋扣之后的法幣。
多吃一口都是奢望,口袋里的子弹要掰著手指数,就差给每一颗子弹起名了。
沈復兴的心情也极为复杂,豫北也没有余粮啊,那么多各地涌来的难民,就这十来个县,快上千万人口了。
他又轻农税,重商税,官仓里面的粮食也就够税警总团支撑到秋收的,没有多余。
好半晌,沈復兴咬了咬牙:“我来想办法,你要给我的保证是,在驻马店之前,拒敌10日,现在还有时间,要什么你写下来给我。”
说完,沈復兴起身唤来小满:“准备飞机,我要去一趟老河口。”
但小满却面露苦色:“这天寒地冻的,飞不了,太危险了,还是坐车去吧。”
沈復兴摆手:“小鬼子飞机天天飞,怎么?我就不能飞了?”
戴安澜面色肃容:“您儘管放心,海鸥一定完成任务!”
这日下午,沈復兴果断起飞前往第五战区会见李宗仁。
由於临时决定,哪怕有汉奸通风报信,等消息传到武汉,沈復兴也早就在老河口落地了。
快速驱车前往第五战区驻地,此时正好碰到汤恩伯回来要枪要粮要补给。
“哦?这不是沈总团长吗?”
汤恩伯停下脚步,挺著他的將军肚,略显肥胖身躯裹在军大衣里,眼神中满是世故与算计。
“见过汤总司令。”
沈復兴不咸不淡地应著,就是不接话。
別特么才冒出一句今日怎么见到,对方肯定要大倒苦水,这么多人看著,找你要补给不给,明天这傢伙就能找委员长告状。
麻烦得很!
汤恩伯心知肚明,他主动问道:“沈总团长今日为何而来啊,莫不是同汤某一样,也是”
“沈某自是来诉苦的,这淮河难守,武汉日军我並不熟悉,想来,还是汤司令更加熟知对方战法,屡次作战总不吃亏,要不.还是换汤司令来守,沈某甘愿在侧翼掩护,与汤司令共进退。”
沈復兴不等对方说完,便出言打断。
汤恩伯见对方识破意图,也不恼火,只是笑著:“沈总团长过谦了,这天下谁人不知您的大名,汤某人可当不起您的夸讚啊,如此,你我一起去见李长官?”
眾目睽睽之下,这邀约沈復兴无法拒绝:“汤司令先请”
“沈总团长请”
两人就这么互相谦让著跟在徐祖詒身后前往李宗仁的接待室。
(本章完)
在与阎锡山达成交易后,南下的部队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1月7日
山西大雪,山区积雪厚达半米,人力已经无法通行,部分友军驻地与村落补给断绝,艰难度日。
而豫南平原地区虽然没有下雪,但气温也降到了零下10度,土地冰冻,坚若磐石。
戴安澜从前线紧急折返,直奔沈復兴办公室。
隨著小满將大门打开,一股寒流便隨著快裹成球的戴安澜冲入房內。
“哦?海鸥你怎么回来了?”
沈復兴起身准备给他倒一杯热水,只不过戴安澜这次是真的急了,他將皮帽一摘:“这仗没法打了。”
嗯?!
这还是沈復兴第一次看到戴安澜如此泄气,这可不像对方的风格啊。
他依旧不疾不徐倒了杯热水递过去:“小鬼子出兵在即,种种跡象都表明日寇准备在信阳集结,至少200辆战车已经在北上的途中。”
“武汉方面也已经证实,日寇开始徵发民夫运输物资,队伍延绵十几公里。”
但沈復兴的话却没有得到戴安澜的回覆,对方双手捧著热水嘬了一口后摇头:“这淮河平原的土地冻得跟钢铁一样,根本凿不开!”
这话匣子一打开,戴安澜就说个没完:“还有那汤恩伯,他根本就没有修任何工事,別说大炮了,就连重机枪我感觉他都不想带著,这哪是正面作战层层诱敌,分明就是隨时准备跑路的跡象。”
“我们的人刚到淮河边上,他就让85军回撤上蔡,將阵地让给了我们。”戴安澜一拍桌子:“哦,对了,特么的留了一面假旗子给我们。”
“这淮河边上土地多水,白天一铲子下去,他娘的就一个白点!”戴安澜气呼呼的起身,做出了一个下铲子的动作:“起初我还不信,將那个工兵营长臭骂了一通,结果人家脾气也倔,找来一把铲子,拿脑袋跟我赌。”
“我当时被汤恩伯一气,拎著铲子就衝上阵地,结果一铲子下去,別说白印了,木质的铲柄直接断了”
说到这里后,沈復兴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淮河不能守?”
戴安澜摇头:“决不能守,我这几日一直在淮河观察,淮河平原地势自不必多说,光是渡口便有十数处,处处守,便处处受制於人,兵力分散不说,万一日寇渡河,怕是跑不掉。”
“跑不掉跑不掉.”沈復兴点起一支烟,走到办公室的大地图前。
“日寇这次大量集结战车、卡车,只要开动起来,机动性比夏日要快上好几分。”戴安澜又喝下几口热水,感觉身体逐渐回暖,便来到沈復兴身边,指著地图继续说道:“淮河在这里呈现一个n字型,槐角镇、正阳渡口太多,日寇只要选择一地渡河,部队很难逃脱。”
沈復兴点头:“没有工事,根本无法阻止日寇过河,这天气短期內也不会有变化,你说的有道理,我要去一趟老河口。”
戴安澜又说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不仅如此,这次南下,我发现第五战区补给情况糟糕透顶,让我们加入,恐怕.”
沈復兴嘆了口气:“无论如何,汤恩伯部的战力你总能看出来吧?”
可谁知道,戴安澜竟然继续摇头:“我在路上碰到了孙连仲司令的部队,应该是第59军的,士兵穿著单衣,依靠往里面塞稻草取暖,每天吃的都是杂粮,就这还不一定每天都有,后方各处抓民夫运输,但仓库里粮食不足,一天两顿杂粮饼子就算是好的。”
“在我回来的路上,让士兵们留下一些大米,人一个旅长差点就给我跪下了。”
说到这里,戴安澜低著头,情绪极为复杂。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这税警总团的团长,后勤补给,物资供应,军餉待遇,比人家第59军好太多了。
士兵间的交流更是让不少人当场求著要加入税警总团,这么多年抗战,银洋都没见过,发的军餉都是剋扣之后的法幣。
多吃一口都是奢望,口袋里的子弹要掰著手指数,就差给每一颗子弹起名了。
沈復兴的心情也极为复杂,豫北也没有余粮啊,那么多各地涌来的难民,就这十来个县,快上千万人口了。
他又轻农税,重商税,官仓里面的粮食也就够税警总团支撑到秋收的,没有多余。
好半晌,沈復兴咬了咬牙:“我来想办法,你要给我的保证是,在驻马店之前,拒敌10日,现在还有时间,要什么你写下来给我。”
说完,沈復兴起身唤来小满:“准备飞机,我要去一趟老河口。”
但小满却面露苦色:“这天寒地冻的,飞不了,太危险了,还是坐车去吧。”
沈復兴摆手:“小鬼子飞机天天飞,怎么?我就不能飞了?”
戴安澜面色肃容:“您儘管放心,海鸥一定完成任务!”
这日下午,沈復兴果断起飞前往第五战区会见李宗仁。
由於临时决定,哪怕有汉奸通风报信,等消息传到武汉,沈復兴也早就在老河口落地了。
快速驱车前往第五战区驻地,此时正好碰到汤恩伯回来要枪要粮要补给。
“哦?这不是沈总团长吗?”
汤恩伯停下脚步,挺著他的將军肚,略显肥胖身躯裹在军大衣里,眼神中满是世故与算计。
“见过汤总司令。”
沈復兴不咸不淡地应著,就是不接话。
別特么才冒出一句今日怎么见到,对方肯定要大倒苦水,这么多人看著,找你要补给不给,明天这傢伙就能找委员长告状。
麻烦得很!
汤恩伯心知肚明,他主动问道:“沈总团长今日为何而来啊,莫不是同汤某一样,也是”
“沈某自是来诉苦的,这淮河难守,武汉日军我並不熟悉,想来,还是汤司令更加熟知对方战法,屡次作战总不吃亏,要不.还是换汤司令来守,沈某甘愿在侧翼掩护,与汤司令共进退。”
沈復兴不等对方说完,便出言打断。
汤恩伯见对方识破意图,也不恼火,只是笑著:“沈总团长过谦了,这天下谁人不知您的大名,汤某人可当不起您的夸讚啊,如此,你我一起去见李长官?”
眾目睽睽之下,这邀约沈復兴无法拒绝:“汤司令先请”
“沈总团长请”
两人就这么互相谦让著跟在徐祖詒身后前往李宗仁的接待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