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以谶纬治谶纬,顾轩灭佛(求月票)

    第220章 以谶纬治谶纬,顾轩灭佛(求月票)
    ——所有命运的馈赠,早已在无形之间标注好了价格。
    如今的九州,便是如此。
    顾氏的出现确实是给九州带来了太多太多的益处,且不说来日如何,就以现在的时间来看,顾氏便已经帮助九州渡过了数场致命威胁。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
    倒亦是让顾易忽略了很多以往都未曾注意到的事情,就比如如今的佛教。
    众所周知,九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与其他土地完全不同。
    不管是多么具有煽动性的宗教踏入这片土地之时,不送鸡蛋便很难笼络起教众。
    这其中的因素有很多,可以牵扯到华夏大地的民族底蕴,包括儒家教育等种种,但其中亦是包括了原本历史之中数次的大规模清算。
    这也是顾易如此严肃的最大原因。
    要知道,宗教问题本就是世界上最难处理的矛盾之一。
    顾易可不想因为顾氏的出现,而导致未来在这片土地之上发生什么不好的影响。
    他又岂能不严肃?
    甚至都还不等顾轩将奏疏写好,顾易便已经在脑海之中思考起了种种应对之法
    他并不奢望此行一举便足以将所有的谶纬全部扫空。
    这是不可能的。
    同样,此一举也不可能将佛教敛财吞并土地之举全部扫空,这是人性的劣根,权力与钱财本就是能够让人类感受到快感的东西。
    这一点同样无法动摇。
    但顾易也要尽力尝试,最起码要将这些和尚的骨头给打散,让他们再也生不出反抗的举动来!
    至德三年,六月。
    大幕正式拉开。
    李亨自是没有拒绝的理由,而且完全表现出了一股放权的架势来,将所有的种种全都交到了顾轩这个太傅的身上。
    甚至在隐隐约约之间,竟然有了昔年刘禅的那种架势。
    对此,顾易自是不相信的。
    刘禅那种皇帝,从古至今都是极为罕见的,李亨这种人显然不是。
    不过他也懒得去管李亨到底是怎么想的。
    顾氏的根基已经足够深了。
    这就是顾易最大的底气,他只需要面对当前的种种难题即可。
    事情的发展正如群臣们的预料。
    随着消息的不断蔓延,如紧急的九州更是隐隐表现出了一股又现乱事的迹象,各地寺庙相继而动。
    笼络信徒。
    甚至其中都有人不知是从何处弄到了甲胄刀兵,显然有了一种要造反的架势来。
    顾易都懒得去想这些人是从哪里弄出来的。
    自然是一定有着地方大族的支持。
    毕竟此次的新政,着实是动摇到了太多人的利益,很多人都想着趁乱将此次新政给挡回去。
    佛教的举动,确实是让很多人都看到了机会!
    而对此——
    顾易的应对方案亦是十分简单,那便是杀!
    所用的大义亦是昔年顾康的学问核心——“敬鬼神而远之!”
    包括顾熙的“胜天半子”之说,及顾氏数代先人先后踏外族之圣山等种种。
    简单而言,核心思路便是——以谶纬来对抗谶纬!
    这只是最基础的方略。
    具体实行下去亦是需要许多东西,首先来说自是要占据舆论主导,集天下士子包括百姓罗列佛教之罪。
    士子有士子的作用,百姓亦是有百姓的作用。
    顾氏不能烂杀。
    对那些贪赃枉法的和尚顾易倒是完全无感,可如今天下可是有着数十上百万的信众,这就不得不让顾易有所收敛了。
    这同样也是顾易给他们留的一条生路,也是向整个天下及后世之人表明顾氏的态度。
    这是顾易必须要做的!
    当然,此举亦是会给顾氏招来许多的非议,但从长远角度来看,此举绝对可以被后世所歌颂。.
    长安,西明寺。
    作为高宗朝敕建的皇家寺庙之一,西明寺如今香火鼎盛,堪称佛门巨擘。
    其根基不仅在于皇家恩宠,更因其地处要冲,与盘踞关陇的诸多豪门大族盘根错节,利益交织。
    而这恰恰也是顾易将其选作首要目标的缘由。
    ——此乃震慑天下寺庙的绝佳靶子!
    如今的关陇集团发展可与原本历史之中完全不同。
    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安然身退,便已经注定了这一点。
    而且别忘了,关中之地本就富庶。
    在九州人口数倍于原本历史的当下,关中的人口自然而然也是多出了不知道多少,光凭着这一点其实便足以说明一切。
    虽然他们在朝堂之中的影响力确实是弱了不少。
    但这其实也要看和谁比,与顾氏相比自是不如,但亦是可称之为朝堂中影响最大的一批人。
    值得一提的是——顾轩亲自来了。
    这自然是顾易的想法,无论如何这一刀亦是关键,绝对不能出现任何的差错。
    声声喊杀之音四起。
    “护寺!护法!”
    “菩萨开眼!官家休得亵渎佛门净地!”
    “天理王法何在?岂容尔等毁我宝刹!”
    “与诸位圣僧共进退!这是官逼民反,咱们要让他们血债血偿!”
    寺门前,黑压压的人群手持锄镐、棍棒,甚至不乏寒光闪烁的利刃。
    他们面容扭曲,眼中燃烧着狂热的决绝,用血肉之躯筑成一道人墙,死死挡在官兵之前,寸步不让!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站在军内的顾轩不由得亦是叹了口气。
    他已经劝了这些人整整三天了。
    正是利用着顾氏的影响力,想着能让这些百姓们自己退去,但所产生的影响倒也并没有很大。
    虽然有不少百姓退去了,但这些狂热的信徒亦是不在少数。
    再劝?
    ——又能如何相劝?
    且不说顾轩对此无奈,就连顾易亦是对此无可奈何。
    此时灭佛就亦如原本历史之中北魏时期的灭佛之举,其惨烈程度本就是青史之最。
    青史斑斑,那场血雨腥风,最终迫使佛门弃士族而附皇权,方融入九州纲常。
    此乃这片土地必经之劫。
    只不过——如今执刀者换作了顾氏。
    退吗?
    ——自是不可能退。
    若顾氏在此刻退缩,那将九州兴衰系于一身的誓言,便真成了天大的笑话。
    深深的叹了口气,顾易沉思了良久之后,亦是不得不做出决定。
    随着他心念微微一动。
    顾轩亦是挥了挥手,为这些人做出了最后的宣判。
    “弃械者——生!”
    “负隅者——杀无赦!”
    “破寺!拿人!”
    顾轩冷声开口,下一刻身前的众甲士亦是纷纷向前而去。
    在他身后。
    不少顾氏的兄弟此时的表情亦是万分复杂,甚至有人眼眶通红身体颤抖,控制不住的落下了泪水。
    “兄长.此举之后,天下人可还会记着我顾氏对天下的功劳嘛?”
    有兄弟不由自主的问道。
    这是不少家族兄弟们所担忧的问题。
    此番涉及到的人实在太多了,同样也是顾氏自起势至今,第一次将刀锋对准了九州百姓。
    虽然他们一直都在不断的告诉着自己,这些人已经不能再称之为百姓了,若是不加以管控便是造反之徒。
    但心里那关却始终都不好过。
    “无妨。”顾轩深深的吸了口气,旋即吐出,“我顾氏一心向阳,后人自可明见。”
    “若——”
    他语气微微一顿,眼神在这一刻亦是愈发的复杂:“若当真有骂名,亦可尽加我顾轩一人之身!”
    顾轩的身体亦是在微微发抖,不过却被他完全竭力克制了下去。
    声声哀嚎之音不断响起。
    这些人自是不可能挡得住经过训练的官兵,而在这种冲杀之下,这些百姓们的阵型瞬间便被冲散。
    那种来自内心深处对死亡的畏惧以及本能的求生。
    驱使着他们其中不少人迅速逃了出去。
    自是有官兵想要追击,不过却被顾轩立刻拦了下来,此行他所针对的只是那些冥顽不顾之人。
    值得一提的是——
    这些人当中显然不仅仅全都是普通百姓,其中甚至还不乏有着能和官兵拼命者。
    都不用去想,顾易便知道这其中定是有着地方世族的参与。
    不过他目前也懒得追究这些东西了。
    要想清查天下绝对会引起更大的混乱,届时便不是要让大唐再次安稳百年了,而是要效仿昔年的顾熙那般,切实的迎战整个天下了。
    消息不断蔓延。
    没有人能料到顾轩竟然会做出这种决定,更没有人料到此事竟然会发展到如今的这个地步。
    长安人心瞬间动荡。
    也好在顾氏的名声也不是吹出来的,顾轩立刻便派人安抚起了百姓。
    就是以顾氏之名。
    包括借此来言明其中厉害,以及佛教的种种过错。
    面对普通百姓,扯什么大义是没有用的,只需要说出切实影响到他们的利益其实便已经足够了。
    整整数日时间长安这才渐渐安定了下来。
    在顾易的操控之下,顾轩将整个西明寺内的和尚全都斩了。
    ——此举,亦是在昭示一种不容置疑的态度。
    敢于煽动信徒、裹挟民乱以抗国法者,无论僧俗,断无生路!
    顾易必须善用顾氏数百年积累的煌煌大势,将此次动荡的风险,压制到最低。
    当然,他亦非要将所有人逼上绝路。
    只要寺庙不蛊惑信徒。
    顾易便不会下死手。
    这就是顾易给这些人的退路,只不过这些人也必须要接受顾氏的安排。
    而随着这些和尚被斩。
    这西明寺各种资产也是立刻便被调查了出来。
    虽然顾易对此早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建设,但当他听到那个数字之时,不由得仍旧是瞬间愣住了。
    “禀太傅!”
    “西明寺名下田产,广布京兆府二十三县,总计近二十万亩!”
    “寺中质库所储现钱,近八十万贯!”
    “此外,更掌控漕运码头、水碾硙坊七十余处,出海商船二十艘,及长安城内各处邸店、廊屋其月入之利,高达百万钱,合千贯之巨!”
    ——二十万亩!八十万贯!
    要知道,这还只是现钱。
    除此之外还包括了不少欠条,要是将这些欠条上的欠款全都算上的话,就单单一个寺庙的积累,便已经超过了百万贯。
    总言之——
    若是将整个大唐寺庙的所有积累全都加在一起,那完全可以称之为富可敌国了!
    顾易又岂能不惊?
    他是知道这些和尚富,但也没料到竟然会富到这种地步!
    这要是让他们继续发展下去还得了?
    顾易的心瞬间就更加坚定了起来,随后便立刻心念一动,再次操控着顾轩决议将这些情况昭告天下。
    并且,还要废了那些百姓们的欠条。
    利益才是最为动人的东西。
    当此次的灭佛能够让百姓们得到一些好处之时,那此事所带来的影响自然而然也就小了。
    这是阳谋!
    寺庙吞并土地所侵害的是所有人的利益。
    这些和尚能够积累起信众来,顾氏为何又不能利用民愤?
    果然,随着消息传开。
    ——关中震动!
    随后更是向着整个天下蔓延而去,包括顾轩此次的种种举动,更是在整个天下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不过也正是在这种时候。
    随着李白一篇直言佛门当灭的诗词问世,并在云韶阁的影响之下取得了极大的名声。
    各地的士人就如同看到了猎物的苍鹰一般迅速有了动作。
    ——士人逐名。
    这同样也是顾易送给他们的利益。
    包括自河北为始,无数普通百姓在这种时候也是有了动作,就是以最为粗俗普通的语言就讲述着佛教的无道。
    随着这些人相继有了动作,这一场大势也是在整个天下迅速拉了帷幕。
    当然,自是有着反对之音。
    包括不少的寺庙也根本不可能因为此事而直接放弃抵抗。
    但那种影响越来越大的趋势,却在这种情况之下,渐渐停了下来。.
    ——————
    “至德三年四月,轩召洛中诸寺住持,宣新政。
    有僧触阶,血溅柱础。
    未几,御史密牍至:匿田一千四百万亩。
    广化亦有急报:妖僧聚众数千,围御史于山道,詈“天谴”,殴差役。
    轩阖牍,铜匣落案,声震静室。
    廷议,轩历数其罪,声若冰裂:“彼挟神佛为甲,驱黔首为刃,干王法.当灭佛。”
    举朝默然。
    轩亲草奏疏。
    越三日,帝可之,事遂行。”
    ——《唐书.顾轩列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