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 将要过去的旧年

    季冬辛末这天,车辙留在大定府南门外面的官道上,一车车的物资顺在军队的护卫下进入库房。
    吱吱嘎嘎的车轮在冻硬的土道上响了良久,引来不少目光的注视。
    随着北边的安定下来,中京城中有些见识的人都在议论着何时皇帝会派出兵马南下,不少喜好谈论战事的老少爷们在酒馆中都会高谈阔论上几句。
    今日随着车队的进城,纵然下面百姓不知道是为何,还是不免会兴奋起来,猜测着是否与南下之战有关。
    “将消息尽快传回去。”
    不起眼的民居之中,穿着普通,面相老实的汉子将写就的条子递给长相更加普通的行商。
    那行商模样的人接过来静静的点点头,看看外面天色:“今日还早,俺先去城里转一圈再走。”
    拿起翻皮帽子戴在头上遮住耳朵,回头看一眼同伴:“最近游士府的人四处侦缉咱们的人,你可莫要暴露了。”
    “乌鸦嘴。”老实汉子呸了一口:“快些滚,回去就别再来了,北边不太平。”
    “……你我哪里有选择余地。”那边的行商说了一句,拉拉身上的皮裘,也不道别,直接跨出房门消失在人的视线中。
    只留后方老实汉子静静站着不动,半晌上前将门关上,如同往常一般去做自己的事情。
    他那同伴说的对也不对,他们还是有选择余地的,默默收拾着家中物什的人在想。
    屋子外面,各酒店、茶肆都有人开着窗缝向外瞄,直到长长的车队从下面远去再看不到,方才关上窗扇继续谈天说地。
    车轮声停下,膀大腰圆的士卒守在外面,青壮上前开始一箱箱的往下搬运着,马车上的货物正以极快的速度减少摞在仓房的空地上。
    韩滔与李应、杜兴、蒋敬三人站在一起,斜眼看他们仨盯着入库的物品笑得看不见眼。
    杜兴抄着手,踮着脚尖儿向库房中瞧看:“不容易啊,大冷天的不是往外搬钱货,竟然是往里面运送,啧啧,破天荒的头一回。”
    “就是东西少了些,陛下当时要是翻个数就好了。”蒋敬砸吧砸吧嘴:“总觉得这些钱粮不够,还不够补今次北征草原的销。”
    “好歹也是个开始。”李应仰头哈出一口白气,看着气体消散在寒风之中:“今年秋季收成不错,足够打一场南下的战争。”,顿了一下:“以辽军之前那等士气战力,我不觉得库中粮食、城外面牧场的牛羊不够用。”
    “小心无大错。”蒋敬说了一句,看着最后一辆车上的木箱被抬入库中精神振作一下,抻个懒腰:“总算是完了,谁入宫去告知陛下?”
    杜兴看看两人,随即苦笑:“下官去吧,本来度支司也管着这些的。”
    李应笑一下,拍他肩膀:“快去快回,我在家中备了些好酒,晚上过来一起喝两杯,都快翻年了,咱们也一起聚聚。”
    杜兴应了一声,随后上前与记录的官吏说了几句,拿过来帐本仔细核对一遍,方才带着几本账册走向外面。
    李应嘴角飘着白气:“蒋兄与韩兄晚上也过来吧,好久没一起热闹下了。”
    “我没问题。”蒋敬点点头:“我那还有新买的半只黄羊,一会儿我让人送过去。”
    李应说了声好,看向韩滔,那边百胜将沉默一下,表情有些诡异的缓缓开口:“既然要喝酒,那人多应该热闹些吧……”
    “当然。”李应笑呵呵的拍拍手,一脸赞同:“喝酒聊天还是人多的……”
    一个“好”字还未出口,那边蒋敬猛地脸色一变,一把拽住李应:“等等,韩兄还是一个人来的好。”
    李应一愣,“怎能恁……”
    想起来什么,也是面上变色,说话的嘴猛地一停,舌头抵着牙齿半天,憋出一个:“……对!韩兄自己过来的好。”
    “哦……”韩滔一脸木然的开口:“那还是免了,先前与彭兄说好,回来要去他那聚聚。”
    看着一辆辆车空了下来,这百胜将叹口气:“既然恁地,小弟先告辞了。”
    随后转过身,一步一步慢慢的挪动去库房门口,那些护卫的士卒不知他怎生是这副表情,奇怪的看了自己上官一眼,随后跟着他走远。
    “韩兄弟……”李应看着他的背影,微微迟疑一下,呼出口长长的白气:“看起来挺累啊。”
    “嗯……”蒋敬应了一下,一手背后面,一手捋须,面色复杂的摇头:“若是他不累,累的就是咱们四人了。”
    做个无奈表情:“还是能者多劳吧。”
    李应听了也是微微点头,随后转身:“走吧,还有账本要做,好歹要在年关前完成才是。”
    蒋敬应一声,两人说着话走去衙门,一道道身影走出着库房,热火朝天的景象渐渐归于寂静,只几个守着库房的官吏说笑着躲去一旁暖和休息。
    只某个度支司的郎中去往皇宫,站在宫门口被人告知,皇帝现在不在,择日再来。
    ……
    黄褐色的树躯上满是冰雪,枯枝在风里摇曳,远处的方向,轰鸣的马蹄声震动了空气与地面,积雪反射着天光,看起来有些刺眼。
    鹿蹄在雪上留下自己的痕迹,奔腾雪地上的马蹄翻起一道道雪浪追来,寒风似乎陡然停滞,奔行的骑士从留有积雪的树木下奔行过去。
    枣红马背上,比常人矮小许多的身影挽弓,弓弦“嗡”的发出轻颤声。
    十多丈外,那只鹿脖子上中了一箭,只看那松松垮垮上下颠簸的样子应是没入肉几分。
    那鹿嘴里嘶鸣一声,负伤要逃,后方火红的战马上,雄壮的身影一箭射了出去。
    嗡——
    箭矢从适才那中箭处射入,之前的箭矢顿时被射断成两截,在空中各自打着转掉落地面,奔跑的动物顿时没了力气,“嘭”一声栽在雪地,向前滑了丈远的距离。
    “陛下神射——”
    远处追赶鹿的将士见状纷纷高呼出声,声音传开,周围更多人的呼喊起来,在这雪地处震响。
    下一刻,后面的战马被人拉住,吕雯清脆的女童声音响起:“爹爹抢我猎物!”
    她后面,骑着赤兔的吕布哈哈笑着将手中弓收起,让赤兔停在女儿身旁:“你的力道太小,一下射不死,何苦让它多受罪。”
    伸出大手揉了下戴着白狐皮帽的女儿头顶:“爹爹已经知道你射的准了,这不就行了。”
    周围是成百上千的骑士在戒备,后方跟着的亲卫上前将快要咽气鹿抬起,扔去一旁空着的马匹上,同样还有几匹马挂着野兔、野鸡等猎物,准备一会儿带回营地享用。
    吕雯鼓鼓自己的小脸儿:“那一会儿烤肉我要多吃一些。”“能多吃就多吃一些。”吕布哈哈一笑,环视四周雪景,又看看驮着猎物的马匹:“可惜天寒地冻的,这些野物掉膘不少。”
    “出来就比在宫中有意思。”吕雯倒是全不在意,一脸的开心,吕布近几年少有能整年陪她的时候,母亲邬箐管的又严,每日跟着先生学写字读书的,实在憋闷的难受。
    黑压压的骑兵拱卫在远处,跟着出来的都是左右武卫的士兵,徐文、宿义看了也有手痒的感觉,时不时摩梭着身旁的长弓。
    前方,说话的父女拨转马头:“走,该回去了,要不一会儿到天黑也吃不上口肉。”
    吕雯应了一声,连忙打马跟上吕布,她那匹枣红马虽是差一些,也是曾弄、段景住两个这两年养出的良驹,年岁小、跑的快,正适合她骑乘。
    这一群人骑着马,迎着被马蹄卷起的积雪,又向着宿营的地方跑回。
    人马在中京的山野间组成一个巨大的营地,大量的积雪被清空推去一旁,露出下面土地本来的颜色。
    带着寒意的风拂过银白色的世界,荒芜的土地上升起几道轻烟,偶尔有人吆喝着走过来,一道道身影将雪铲入锅中,架在火上开始煮水。
    十数人的队伍从远处大定府的方向跑了过来,满身风寒气息的骑士跳下马背跳下来走入进去,不时有人与来人打着招呼。
    中军大帐中,吕布脱去被雪粒打湿的外套,披上一件大氅,看着女儿红扑扑的脸蛋儿耷拉着,笑了一下:“怎的还是一副不高兴的样子。”
    “总觉得那只鹿都没能射死有些难受。”吕雯走到一旁坐下,大帐中铜炉中木炭火红,将帐内烘得暖洋洋的。
    “……你才多大。”
    “可我听琼英姐姐说,再兴哥哥孩童时期就能开硬弓,提重物。”
    “你和再兴比什么……”吕布有些无奈的看着自家闺女:“再兴那等天生神力之辈,多少人中才有这么一个,你若也是天生神力,该是长成甚般模样?”
    用手指指帐外:“可愿长得如余呈一般?”
    那边女孩想了下摇摇头,还未说话,外面有声音传进来:“陛下,皇宫来人。”
    吕布看下吕雯,小女孩儿有些郁闷的撇撇嘴:“难不成又要早些回宫?”
    大手在她头顶上拍了拍,吕布沉声开口:“进来。”
    帐帘一掀,走入的身影深施一礼,掏出竹筒递过去:“陛下,南边宋国的财货已经送入库中,这是度支司杜郎中所送账本的简要摘抄。”
    顿了一下,又开口:“另外南边送来军情,说是辽人有异动。”
    “嗯?”吕布眉头一皱,抬眼皮看了他一下,随手翻阅着从竹简倒出来的情报,随后沉思一下:“朕知晓了,你回去找王祭酒,将相同情报给他一份,他自然知道如何做。”
    “喏。”
    那骑士抱拳应声随后躬身出去。
    吕布看看吕雯,女孩儿嘟着嘴站起身要向后走去,不由好笑:“你这是去哪?”
    “爹有正事要忙,我去收拾下行囊准备回去。”
    “嗯,那好吧。”吕布点点头,看着吕雯越加失望的脸色,憋笑道:“你现在回去,某等吃过烤肉,睡一觉,明日便回。”
    “哎?”吕雯一怔,猛地回头看着吕布,继而笑了一声扑过来:“爹爹说真的?”
    “自然。”
    吕布伸手揉着她脑袋,吕雯将头一歪,摆脱大手,叫了一声:“爹爹万岁,我去看他们烤肉。”
    欢快的裹上狐皮大氅跑了出去。
    “慢点儿跑。”吕布看着她背影,摇摇头提醒一句,随后低头看着手中被折起的纸张面有所思。
    ……
    天光去往南方,南京道周边道路亦是大雪封堵,难以过人。
    檀州城外军营。
    篝火燃起,添入松油的火堆发出阵阵松香气,偶尔有手持刀枪的士卒从这里经过,都将步伐缓下一缓,让半边身子在篝火的范围内多停留一阵儿。
    纪安邦一身厚实的冬衣,外面一身皮裘,坐在军帐之中捧着一本兵法细细研读。
    这两日风雪停下,军中的士卒逐渐恢复训练,只是这般寒冷天气也不能如同往常一般,使劲儿地操练下边地儿郎,是以每三日练半天,倒是让下面地普通士卒对他甚是感激。
    匆匆的脚步声,人未到,声先道的吆喝着:“纪兄,纪兄,大喜事。”
    纪安邦在帐内将书本放下,看着大帐帘子一掀,浓眉细眼的昝仝美跑了进来:“朝廷要增兵了。”
    “嗯?”高大的身影站起来,纪安邦两步走过来:“怎生回事?你听谁说的?为何没人告知我?”
    昝仝美先是喘口气,看眼桌边冒着些许热气的水碗,走过去拿起咕嘟嘟喝了下去,完事儿一抹嘴:“今日小弟进城催促过冬之物,听马相公说起的。”
    “哦?”纪安邦眼神一亮,转身过来坐下:“详细说说。”
    昝仝美落座旁边:“多的他也不知,只是说西京那边兀颜光将军率五万精兵前来,陛下已经在析津府与其见过,说是让其来南京道边境防备齐贼南下,想来不日就到。”
    纪安邦眉头皱起一个川字:“可是要来檀州?”
    昝仝美眼珠动了动,摇头:“未曾说。”,胳膊往桌上一放:“不过增兵终是好事,对面齐军也在增派兵马,他们来了好歹能为咱们分担些压力过去。”
    “就怕齐军另起兵偷袭西京……”纪安邦说了一句,随后苦笑:“罢了,兀颜统军也是老于征战之人,他如何不知西京那边形势,怕是陛下有意如此。”
    昝仝美看看他,劝慰道:“纪兄不必忧虑,有你在此,有兀颜统军来援,只要挡住齐国兵马,破了他们不败金身,早晚咱们能够打回去。”
    “但愿如此吧……”
    大帐中,叹息的声音消散在空气之中,引的外面路过的士卒纷纷转头,随后面无表情继续行进。
    辽保大三年,腊月,将军兀颜光率兵出西京,帝于析津府接见,勉之,后,率兵北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