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7章 表率(为盟主黎明的山顶洞人加更)

    第1377章 表率(为盟主黎明的山顶洞人加更)
    “我要南行了。”庭院中的梅树下,侄女小懒面色平静地说道。
    她是故太尉羊冏之孙女,多年前就嫁人了。
    不过说“嫁”可能不太准确,因为她招赘了沛郡武氏的一个子弟,一直住在南城,到了这会却和羊献容说要南下江东了,听着便有些凄凉,而她脸上的神色也确实如此。
    不料羊献容却很平静,道:“去吴兴吧或者宣城与吴兴交界的那几个县也行,我可以让人照拂。”
    小懒眼睛瞪得溜溜圆,不满道:“多年前你不许我嫁给陛下,现在还不帮我说话。我今晚就去睡了天子,看能不能留在泰山。”
    羊献容瞟了她一眼,冷笑道:“他现在可挑食得很,你这姿色他还看不上。”
    小懒一听,“益怒”,然后又和羊献容笑作一团。
    良久之后,羊献容捋了捋秀发,道:“当年我确实阻了你。不过便是没此事,天子也不会要你的。”
    小懒暗叹一声。到了如今这个时候,聪明人大概都看得出来吧?天子需要世家支持,但又提防着世家,开国九年多了,他在豪族面前的底气越来越强,动作也越来越频繁。
    “那就只能走了。明年筹备一下粮草、牲畜、工具,趁着冬天南下。”小懒说道:“去哪合适?”
    “你其实可以留在北地的。”羊献容说道。
    小懒点了点头,道:“我先留着,待那边有了眉目后再走。你若说的是长久留在北地,还是算了吧,天子磨刀霍霍,羊氏都一分为五了,还非得度田。度完田,泰山这边的田宅定然要留给兄长侄儿们。”
    “你若想多占田地,就去丹阳芜湖。”羊献容说道:“自己开荒,想圈多少圈多少。若不想开荒,那就去吴兴或毗陵,货殖便能致富。”
    说到这里,她思虑片刻,道:“我虽然已很久没关心庶务了,一直是孙家人在打理,不过多少知道一些。今年有不少蕉葛布、义兴茶流入北地,宣城的野蚕茧也被贩运过来了很多。听闻是景福公主做的买卖,她抢在毛布大行其道前赚最后几年钱,真是个精明过人之辈,就是格局小了点,只想赚快钱,没治产业的恒心。”
    小懒噗嗤一笑,道:“今年确实有不少南货北运,可也谈不上多吧?胡毋氏一分为二,一家去了江州,一家去了荆州,听闻在贩运大木。而今北地造船,都说江州大木最好,给价很高。便是长辈逝去后所需棺椁,亦需江州好木。”
    “晦气。”羊献容嫌弃道:“胡毋氏怎么尽做这种买卖?”
    “只要能赚钱不就行了么?范阳张氏、卢氏今年还在卖冥器呢。”小懒笑道,不过很快笑容一收,道:“我南下晚了,这两天和族叔商议,说既有人南货北运,那么也可以北货南运。马邑有沙狐皮,京人所爱,南人当亦爱之。不过仅此一处怕是不够,族叔的意思是不妨去平州那边想想办法,又或者去旅顺置商馆,看看能不能从燕王那里采买。”
    “随你意了。”羊献容无所谓地说道:“陛下当乐见其成。若是羊氏一支能迁到辽东,他应当也不会介意。”
    小懒一听便明白了,便笑道:“唉,陛下也真是多疑。胡毋氏走了大半,武氏这个月也走了不少人,泰山、鲁、东平、高平、沛、谯等郡簪缨世族,也都避嫌,不太与我们羊氏过多来往了。有天子首肯,羊氏能说服各家一同出兵,集结万人。若无天子首肯,也就只有三千之众罢了,还不如河北一些军镇。”
    羊献容裹了裹身上的貂裘,道:“别在我身上动心思了。我不管事的,也懒得在宫里说些什么。”
    小懒无奈,目送羊献容离去。
    羊献容很快来到了一座小院内,见到邵勋正在廊下饮茶,便笑道:“还以为你在和羊氏耆老虚与委蛇呢。”
    “说得那么难听作甚?”邵勋无奈道:“说客打发走了?”
    “嗯。”羊献容没好气地说道:“若不打发走,‘说客’要变成‘睡客’了。”
    邵勋没听懂,不过懒得深究了,只道:“些许小事,自有羊祖延去分说,我乐得清闲。”
    “你也是够狠的,灭慕容燕,破高句丽,掠扶余,班师路上罢废军镇,然后又要对羊氏动手。”羊献容说道:“安平、太原、陈留、洛阳、泰山,羊氏都分成这样了,你还不放心,你莫不是觉得他们是假分家?”
    邵勋笑道:“羊贲乃陈留羊氏,一年中我看他大部分时日住在泰山,说假分家过了,但也不全错。何必呢?河东、琅琊、泰山、颍川等郡,早晚要度田,先去江南占个好地方,岂不美哉?拖拖拉拉到最后,好地方没了,还是要度田,大亏也。”
    “你这么殚精竭虑为儿孙考虑,将来若出个不肖子,我看你怎么办?”羊献容讥讽道。
    “那时我已不在了。”邵勋很光棍地说道:“坐下,大冷天的,饮杯热茶,不比骂我好?”
    羊献容拿他厚脸皮没办法了,只能坐了下来,四下扫视一圈后,道:“我父故去后,因无子,这个宅院却便宜了别人,而今都不认识了。”
    邵勋略有些敷衍地嗯了一声,低头看着奏疏。
    羊献容瞟了一眼,原来是沙州刺史郑东写来的。她心中有数,但不感兴趣,也懒得多说,过好自己的日子不比什么都强?
    “你几时回京?”端起茶碗轻啜一口后,她皱了皱眉,道:“从哪弄来的茶?”
    “洞庭。”邵勋说道:“本来还打算召见下谯、淮南等地将吏呢,看起来等不及了,这几日便走吧。”
    “为何?”羊献容问道。
    “王夷甫不行了,这次是真不行了。”邵勋叹道:“我已行文辽东,让虎头回来一趟。”
    羊献容沉默不语。
    王衍这个见证了魏、晋、梁三朝的老人,终于走到最后了。
    一辈子唯唯诺诺,趋利避害,晋时更是让女儿与愍怀太子离婚,结果自己也没讨着好,为天下笑。
    也就运气好,遇到了一个能摒弃他缺点,单用他擅长的那部分的人,仕梁后风评一路走高,及至今日。
    他走后,琅琊王氏大概也会失去凝聚力,慢慢散架,这都是眼前这人愿意看到的吧?
    王衍、王敦、王澄、王导、王彬……一个个故去,王氏这一代鲜有人能挑大梁,偌大一个家族,不是轰然倒下,而是一点点崩解。
    不知王衍心情如何。
    廊下沉默了一会,直到侍中羊曼悄然而至。
    “祖延,你我相识多年了吧?”邵勋招呼他坐下问道。
    “陛下当年初镇梁县,臣便至了。”羊曼说道。
    “三十年情分了。”邵勋说道:“朕又岂能亏待你?正月过后,尚书令一职你担起来吧。司空刘翰薨了,褚谋远接任此职,你二人正月里交割一番。”
    “是。”羊曼没有多话,沉稳地应下了。
    邵勋看了他一眼,又道:“先前政事堂数设数罢,从明年起,朕便要常设了。你可入政事堂居其一。”
    羊曼暗道之前还觉得褚翜失势了呢,现在看来则未必,万一他以司空身份入政事堂呢?
    汉魏以来,三公录尚书事可不少见啊。
    “臣谢陛下隆恩。”羊曼回道。
    “都是自己人,共富贵乃应有之意。”邵勋笑道:“谈得如何了?”
    “陛下若明年于泰山度田,羊氏责无旁贷。”羊曼说道。
    “不用那么急。”邵勋一副很贴心的模样,只听他说道:“待夏收、秋收完结后再说。”
    说完,又问道:“礼单都给下去了么?”
    “给了。”羊曼说道:“众皆感泣,以为陛下仁厚。”
    邵勋欢快地笑了。
    他从高句丽人送来的珍奇异宝中取出了百余件,分赐羊氏众人,以酬其征辽之功——这批珍宝有千余件,乃邵勋抵达东海后收到的,于是他下令放回了大部分俘获的高句丽公卿家眷。
    邵勋黑归黑,场面工夫还是不错的。
    当然,这也就是面对曾经号称“羊半朝”的泰山羊氏了,对河北军镇以及枋头苻家,可就没这么客气了。
    看人下菜碟,邵贼一贯如此。
    而解决了羊氏,其实也就树起了一个表率,后面再动其他家族就容易多了。
    “羊氏功劳大矣。”邵勋又道:“朕一会便下旨,于江南赐田三百顷,另赏钱百万,以壮行色。”
    “陛下之仁厚,古来少见。”羊曼感激涕零道。
    “应该的。”邵勋摆了摆手,笑道。
    君臣二人说着言不由衷的话,一派其乐融融,羊献容在一旁看得都快吐出来了。
    政治就是这么不要脸,这么肮脏。
    腊月初三,在南城与地方官员、士人饮宴一番后,邵勋下令班师回京。
    这次路上没有耽搁,十五日前后便抵达了洛阳。
    是的,就是洛阳。
    王衍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他决定在金谷园度过人生的最后一程,兴许这里有他无法舍弃的东西吧。
    午后,邵勋直入海棠园,见到了家人环绕的王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