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二十四、熔炉点火、织网启针
“计划开始倒计时一小时。”
熔炉及织网计划联合指挥中心,中央的大屏幕上已经开始了最后的倒计时。
“一號大陆五十四个深钻平台,五百四十艘冥王钻地飞船已经进入最后的整备过程。”
“执行熔炉计划的每艘飞船携带二十名队员两枚核爆装置,分成四队,一队携带核爆装置先行,另一队候补,將按照两条不同的路线同时前进。”
“执行织网计划的飞船每艘六十名队员,装备更加方便的单人前进设备,所有队员都携带信息素炸弹,以及由六名队长带著的针对母虫的专用炸弹。”
“二號大陆,一共是五十五个目標,他们將钻地飞船命名为地火,合计五百五十艘,携带三千名精锐执行任务。”
“当然,虽然名字不同,他们採用的钻地飞船都是我们的地龙名形態,主体部分基本没变,只是按照各国的习惯修改了外观和一些辅助装置。”
“最后是我们这里,三號大陆共有目標五十七个,其中熔炉目標三十四个,织网目標二十三个。”
“我们准备了五百七十艘地龙飞船,每个目標十艘,其中每三艘组成一个小队,选择一个方向前进,最后一艘为后备,將在最后面跟隨。”
“每个小队都是一艘地龙三號搭配两艘地龙一號改,负责將队伍送到目標附近。”
“熔炉计划执行人数为七百人,织网计划为一千三百人,共计两千名精锐。”
此时,全息大地图上已经分布著一千六百六十个亮点点,代表著即將执行任务的一千多艘飞船。
“倒计时三十分钟,所有钻地飞船开始预热,核爆装置主安全锁解除,深度感应安全锁启动。”
“深度感应装置启动成功,所有核爆装置將在突破深度四十公里以后彻底解除安全装置。”
“所有钻地飞船预热完毕,一切正常。”
一条条信息被匯总到了指挥中心,然后交於周髀一號。
周髀一號是前不久才彻底完工的东国超级分列式计算机,由大量分列主机构成。
由於九章的算力越来越吃紧,再加上异界必须儘快拥有自己的超级计算机,由东国科学院牵头,两地联合研发出了周髀一號。
作为分列式计算机,周髀一號不像传统的超级计算机,需要一个堪比大楼的巨大机身,而是利用大量小型阵列机身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发挥出远超一般的超级计算机的性能。
大型超级计算机无论是体积还是本身要求的稳定性都太高了,很难在隨机穿越的情况下准確的送到所需要的位置。
而分列式主机就避免了这一点 这种分列式主机,只要节点超过一定数量就可以发挥出预期的效果,可以有效防止因为穿越导致的损坏和丟失,后期节点增加还可以提升性能。
分列节点越多,性能越强,同时可以有效利用现有的燧人网络和超导能源输送。
【所有队伍信息更新完毕,周髀一號將通过量子定位系统全程跟踪所有的队伍,並对实时情况进行分析,及时提供帮助。】
“倒计时一分钟,所有系统最终检查完毕。”
指挥中心內,李云枢紧盯著中央全息屏上密密麻麻的光点,每个光点都代表著一艘载著人类希望的钻地飞船。
周髀一號独有的合成声在指挥大厅响起:
【所有子系统確认就绪,数据接管完毕,量子定位网络稳定,一千六百六十艘艘钻地飞船状態良好。】
【熔炉计划核弹安全锁状態:激活。】
【织网计划信息素炸弹状態:待命。】
【请求发布计划开始指令。】
“批准指令要求。”李云枢转向通讯组,“全球各指挥中心最后一次確认。”
“一號大陆確认就绪。”
“二號大陆確认就绪。”
“三號大陆確认就绪。”
倒计时数字在全息屏上跳动:
10...9...8...
这一刻,人类歷史上最大规模的地下军事行动即將开始,三块大陆,一千六百多艘钻地飞船,近万名精锐战士,將同时向地壳深处进发。
“...3...2...1...启动!”
隨著倒计时归零,全息屏上的光点同时开始向下移动,如同一场壮观的流星雨反向坠入大地。
【所有钻地飞船已开始下钻,当前平均深度:21米;速度:每分钟57米。】
【预计將在二十四小时左右达到各自的指定地点。】
第一小时进展顺利,当平均深度达到六公里时,周髀一號突然发出警报:
【警告:三號大陆ry-9区域检测到异常地质活动,地龙-47號报告导航系统失效。】
【初步分析:未知矿物沉积层造成电磁干扰,该区域未在地质勘探资料库中记录。】
指挥中心迅速调出解决方案,“启动备用惯性导航系统,命令地龙-47暂停主钻头,先使用侧向钻头调整方向。”
【执行中...备用系统启动成功,新路线计算完毕,將绕开干扰区域,预计任务时间將增加三小时。】
与此同时,二號大陆传来紧急通讯:“这里是二號指挥中心,我们有12艘“地火”报告钻头过热,温度超出安全閾值15%,需要帮助。“
“周髀一號,立即分析原因和解决方案。”
【分析完成,二號大陆东北区域地下存在高含量刚玉岩层,硬度和摩擦係数增加23%。】
【建议:降低钻头转速12%,同时增加冷却液流量20%。】
“已將方案反馈至二號大陆指挥中心。”联络员报告。
李云枢看著全局状態图,绝大多数飞船仍在顺利下钻,但初期问题已经开始浮现。
不过这也在指挥中心的意料之中——没有任何模擬能完全预测地下的复杂情况,尤其这里还是那种根本没有任何道理的地形。
当平均深度突破10公里时,新的挑战出现了。
【警报:多区域检测到异常强回声点 】
【分析確认,它们很有可能是虫族分布在外围的小型聚落。】
突然,一组新的警报响起。
【紧急通知:二號大陆地火-109、地火-311、地火-469共3艘飞船失去通讯联络,最后接收信號显示深度在13.8公里到15公里之间。】
熔炉及织网计划联合指挥中心,中央的大屏幕上已经开始了最后的倒计时。
“一號大陆五十四个深钻平台,五百四十艘冥王钻地飞船已经进入最后的整备过程。”
“执行熔炉计划的每艘飞船携带二十名队员两枚核爆装置,分成四队,一队携带核爆装置先行,另一队候补,將按照两条不同的路线同时前进。”
“执行织网计划的飞船每艘六十名队员,装备更加方便的单人前进设备,所有队员都携带信息素炸弹,以及由六名队长带著的针对母虫的专用炸弹。”
“二號大陆,一共是五十五个目標,他们將钻地飞船命名为地火,合计五百五十艘,携带三千名精锐执行任务。”
“当然,虽然名字不同,他们採用的钻地飞船都是我们的地龙名形態,主体部分基本没变,只是按照各国的习惯修改了外观和一些辅助装置。”
“最后是我们这里,三號大陆共有目標五十七个,其中熔炉目標三十四个,织网目標二十三个。”
“我们准备了五百七十艘地龙飞船,每个目標十艘,其中每三艘组成一个小队,选择一个方向前进,最后一艘为后备,將在最后面跟隨。”
“每个小队都是一艘地龙三號搭配两艘地龙一號改,负责將队伍送到目標附近。”
“熔炉计划执行人数为七百人,织网计划为一千三百人,共计两千名精锐。”
此时,全息大地图上已经分布著一千六百六十个亮点点,代表著即將执行任务的一千多艘飞船。
“倒计时三十分钟,所有钻地飞船开始预热,核爆装置主安全锁解除,深度感应安全锁启动。”
“深度感应装置启动成功,所有核爆装置將在突破深度四十公里以后彻底解除安全装置。”
“所有钻地飞船预热完毕,一切正常。”
一条条信息被匯总到了指挥中心,然后交於周髀一號。
周髀一號是前不久才彻底完工的东国超级分列式计算机,由大量分列主机构成。
由於九章的算力越来越吃紧,再加上异界必须儘快拥有自己的超级计算机,由东国科学院牵头,两地联合研发出了周髀一號。
作为分列式计算机,周髀一號不像传统的超级计算机,需要一个堪比大楼的巨大机身,而是利用大量小型阵列机身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发挥出远超一般的超级计算机的性能。
大型超级计算机无论是体积还是本身要求的稳定性都太高了,很难在隨机穿越的情况下准確的送到所需要的位置。
而分列式主机就避免了这一点 这种分列式主机,只要节点超过一定数量就可以发挥出预期的效果,可以有效防止因为穿越导致的损坏和丟失,后期节点增加还可以提升性能。
分列节点越多,性能越强,同时可以有效利用现有的燧人网络和超导能源输送。
【所有队伍信息更新完毕,周髀一號將通过量子定位系统全程跟踪所有的队伍,並对实时情况进行分析,及时提供帮助。】
“倒计时一分钟,所有系统最终检查完毕。”
指挥中心內,李云枢紧盯著中央全息屏上密密麻麻的光点,每个光点都代表著一艘载著人类希望的钻地飞船。
周髀一號独有的合成声在指挥大厅响起:
【所有子系统確认就绪,数据接管完毕,量子定位网络稳定,一千六百六十艘艘钻地飞船状態良好。】
【熔炉计划核弹安全锁状態:激活。】
【织网计划信息素炸弹状態:待命。】
【请求发布计划开始指令。】
“批准指令要求。”李云枢转向通讯组,“全球各指挥中心最后一次確认。”
“一號大陆確认就绪。”
“二號大陆確认就绪。”
“三號大陆確认就绪。”
倒计时数字在全息屏上跳动:
10...9...8...
这一刻,人类歷史上最大规模的地下军事行动即將开始,三块大陆,一千六百多艘钻地飞船,近万名精锐战士,將同时向地壳深处进发。
“...3...2...1...启动!”
隨著倒计时归零,全息屏上的光点同时开始向下移动,如同一场壮观的流星雨反向坠入大地。
【所有钻地飞船已开始下钻,当前平均深度:21米;速度:每分钟57米。】
【预计將在二十四小时左右达到各自的指定地点。】
第一小时进展顺利,当平均深度达到六公里时,周髀一號突然发出警报:
【警告:三號大陆ry-9区域检测到异常地质活动,地龙-47號报告导航系统失效。】
【初步分析:未知矿物沉积层造成电磁干扰,该区域未在地质勘探资料库中记录。】
指挥中心迅速调出解决方案,“启动备用惯性导航系统,命令地龙-47暂停主钻头,先使用侧向钻头调整方向。”
【执行中...备用系统启动成功,新路线计算完毕,將绕开干扰区域,预计任务时间將增加三小时。】
与此同时,二號大陆传来紧急通讯:“这里是二號指挥中心,我们有12艘“地火”报告钻头过热,温度超出安全閾值15%,需要帮助。“
“周髀一號,立即分析原因和解决方案。”
【分析完成,二號大陆东北区域地下存在高含量刚玉岩层,硬度和摩擦係数增加23%。】
【建议:降低钻头转速12%,同时增加冷却液流量20%。】
“已將方案反馈至二號大陆指挥中心。”联络员报告。
李云枢看著全局状態图,绝大多数飞船仍在顺利下钻,但初期问题已经开始浮现。
不过这也在指挥中心的意料之中——没有任何模擬能完全预测地下的复杂情况,尤其这里还是那种根本没有任何道理的地形。
当平均深度突破10公里时,新的挑战出现了。
【警报:多区域检测到异常强回声点 】
【分析確认,它们很有可能是虫族分布在外围的小型聚落。】
突然,一组新的警报响起。
【紧急通知:二號大陆地火-109、地火-311、地火-469共3艘飞船失去通讯联络,最后接收信號显示深度在13.8公里到15公里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