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燧人系统

    李云枢走出科学院的大门,他总感觉先前钱老有些奇怪,却又说不上来。
    “李总指挥!”一个熟悉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特勤秦野正站在一辆军车旁,军装笔挺的身影在阳光下投下一道修长的影子。
    “丁参谋长催了三次了,说训练场那边有重要进展需要您过目。”
    李云枢快步走向军车,黑色皮鞋在岗岩地面上敲出急促的声响。“怎么不进去叫我?”他迅速拉开车门钻了进去,安全带扣入卡槽发出清脆的“咔嗒”声。
    秦野立刻转动钥匙发动引擎。“等了您三个小时。”他苦笑著瞥了眼腕錶,“钱老说绝对不能打扰您,就连內线电话都转接不通,就只能一直在这等了。”
    他嫻熟的发动汽车,飞快的向著训练场的方向驶去,“万老他们三个小时前就已经过去了,不过应该还没结束。”
    果不其然,李云枢赶到训练场时,后勤部的谢涛部长正带著一群人热火朝天地忙碌著。
    “李总指挥,来得正好,快过来,给我们提提意见。”谢部长一眼瞥见李云枢,赶忙招手,將他拉到训练场中央。
    只见李强全身武装,背上背著一个半人高的行军背包,不远处,还停放著一个巨大的货柜。
    “这是我们依据你总结的穿越经验设计的。”谢部长拍了拍李强背上的背包介绍道。
    “背包按照人体工学设计,藉助外骨骼的力量,最大能承受两百公斤的重量。”说著,他轻轻掀起李强的外衣,一套简约的外骨骼装置映入眼帘,稳稳固定在他的腰间和大腿部位。
    “这套髖部助力外骨骼属於半覆盖全辅助式装备,採用航空级鈦合金骨架和纳米纤维肌肉束,能与背包协同工作。依靠背包里的固態电池,战士们在负重满载的情况下,不仅能保持正常行动速度长达七十二小时,还能以每小时二十公里的速度全速衝刺十二个小时。”
    接著,谢部长又打开了李强背后的背包,继续介绍:“背包里装有能维持成年人三十天生存的压缩乾粮,还有三套简易净水装置,完全能满足日常生存所需。此外,还配备了急救药包、定位接收器、两部对讲机,以及一套太阳能充电装置。”
    “在不放置其他武器的情况下,背包重量约二十公斤。按照你所说,穿越时每人都能携带一份能背著行动的物资,你觉得这款背包怎么样?还需要添加什么吗?”
    李云枢目光在背包上停留片刻,隨后从旁边拿起一个,亲自背在身上感受了一番。
    “这设计太棒了!二十公斤的重量,基本不会影响行动,配上外骨骼,就算再重些也能行动自如。”他脸上露出欣喜之色,“要是穿越初期,每人都能配备这样一个背包,生存率肯定能大幅提高。”
    “没错,这正是我们的计划。”谢部长满意地点点头,“以咱们东国目前的產能,在不影响其他任务的前提下,两个月就能生產出足够的背包。將每个背包都装满物资分发下去,即便无法提前確定穿越顺序,也能有效缓解初期的混乱局面。”
    谢部长顿了顿,接著说道:“对了,我们还依据你的资料,编写了一本小册子,里面记录了异世界可能遭遇的危险生物和特殊地形。”
    “可惜没有实物样本,只能进行文字描述。考虑到目前无法分发,我们打算等各地训练基地启用后,以野外生存训练的名义,向民眾传授相关知识,提高大家的生存率。你还有什么补充建议吗?”
    李云枢思索片刻,开口道:“能不能给民眾配备一些武器?异世界並不安全,有武器起码能抵御一些野兽。”
    “武器肯定会配,但不是现在。”谢部长回应道,“你也清楚,在咱们东国,普通人很少接触枪枝。贸然发放,別说杀敌了,搞不好还会伤到自己。”
    “况且在特殊时期,大量武器流入民间,极有可能引发更大的混乱。我们计划在训练基地开展全民武器使用培训,如果实在无法確定穿越顺序,会在最后几天將武器分发下去。”
    “这样安排挺合理,我没意见了。”李云枢点头认可。
    “好,那再过来看看这个,这才是重中之重。”谢部长拉著李云枢,快步朝货柜走去。这个货柜比常见的大了好几倍,不少军工人员围在四周忙碌,丁参谋长也在其中。
    “怎么样?这可是我们军队目前最先进的联络设备——『燧人』。”看到李云枢过来,丁参谋长拍了拍货柜外壳,满脸自豪的介绍道。
    隨著一阵液压装置的轰鸣,巨型货柜缓缓展开,露出內部密密麻麻、精密复杂的电子设备。
    “这是『燧人』通讯指挥中枢,能构建半径200公里的通讯指挥网络。”
    丁参谋长指著货柜,“它的內衬採用特殊复合装甲,能抵御一定程度的攻击,外层则使用了转化率超百分之四十的太阳能充电板,我们的空间站用的就是这种。”
    “整个货柜符合『单件独立物品』標准,就等你这位穿越专家拍板了。我们打算安排可靠人员,携带一千个以上的『燧人』前往异世界,併网构建一个完备的通讯指挥网络。”
    “这是『燧人一號』,作为首台设备,至关重要!”
    “燧人一號將由李强上尉负责携带。穿越到异世界后,他需要在第一时间展开设备。届时,它將成为我们在异世界的首个通讯节点,以及首个聚集地的核心。”
    隨后,丁参谋长带著李云枢走进货柜內部,继续介绍:
    “除了通讯和指挥模块,这里还搭载了两套系统,分別是探空气球和高速无人机。『燧人』展开后,会释放大量探空气球,以自身为中心,向周围进行探测和常態化监测,並將数据实时反馈,绘製地形图,最大探测半径可达500公里。”
    “理论上,只要有两千台『燧人』分布在异世界各地,就能绘製出完整的异世界地图。为確保安全,我们准备多带两倍以上的数量。”
    “高速无人机能根据每个人携带的定位器和对讲机,迅速抵达呼救地点进行侦查,然后通过『燧人』发布救援指挥指令。”
    李云枢听得入神,回想起上一次穿越的狼狈场景,要是当时有这些设备,局面肯定会大不一样。
    “这设备產量跟得上吗?毕竟它可不像背包那么容易製造。”他一边轻轻抚摸著“燧人”的部件,一边担忧地问道。
    丁参谋长爽朗地笑了起来:“你不会对咱们这个全球最大的工业国家有什么误解吧?”
    “这里面运用的都是成熟技术,各种生產线也早已就绪。虽说固態电池成本高了些,但现在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预计三十天內,就能完成一千套『燧人』的製造。”
    “除了『燧人一號』,我们会从各大军区挑选最可靠的精锐,让他们儘快熟悉『燧人』的操控,然后以十人小队为单位,驻守在每一台『燧人』旁边。”
    “一旦穿越开始,处於穿越状態的士兵就能第一时间接触並携带『燧人』前往异世界。对了,你之前说过,穿越前会有三十秒左右的准备时间,对吧?”
    “没错。”李云枢点头確认,“那种感觉很奇妙,一旦感受到,就知道自己要穿越了,然后你就会在三十秒內穿越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