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办一场诗会

    芙蓉园,泰和殿。
    “哐啷哐啷!”
    李泰歇斯底里地砸著东西疯狂发泄。
    寢殿內早已一片狼藉。
    “凭什么?!”
    他喘著粗气,披头散髮,活像头被逼到绝境的狼。
    “他李承乾算什么东西?一个瘸子竟然赖在太子之位上,还想让本王跟他好好相处?!”
    “怎么?是不是还要本王辅佐他成就万世之功啊?”
    李泰一时疯狂,一时怨毒,抓起一只青瓷茶盏,狠狠砸向殿柱,“砰”的一声,瓷片四溅。
    “还有李治!”
    他冷笑,“乳臭未乾的小子,也配跟本王爭储?就凭长孙无忌为他站台吗?!”
    “简直貽笑大方!”
    “你们这群瞎了眼的狗东西!”
    李泰越骂越生气。
    这时,一个小內侍战战兢兢地进来,脚下“嘎嘣”一声踩到了碎瓷片。
    李泰猛地抬头,死死盯著他。
    小內侍嚇得魂飞魄散,慌忙跪在碎瓷片上瑟瑟发抖。
    “说!”
    李泰从喉咙里挤出一个字。
    “稟、稟殿下,刘相爷、杜尚书、韦侍郎、崔给事中都到了,请殿下去大殿说话。”
    刘相爷,刘洎,现任参政知事,出身南阳刘氏。
    杜尚书,杜楚客,现任工部尚书,出身关中杜氏。
    韦侍郎,韦挺,现任黄门侍郎,出身关中韦氏。
    崔给事中,崔仁师,现任给事中,出身博陵崔氏。
    这四人都是李泰在朝中能够说得上话的人,算是魏王党的核心人物,当然,还有一个没什么家世的现任中书侍郎岑文本没来。
    李泰冷笑一声,“呵,终於来了?”
    他站起身,一脚踢开挡路的碎瓷,大步往外走。
    大殿內。
    刘洎和崔仁师脸色不太好看。
    虽然站队了魏王,但平常很多事都是杜楚客和韦挺两人在明面上奔波。
    这次把他们也一起喊过来,自然是有要事相商。
    但这样,却让他们心里多少有些扭捏,典型的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
    “殿下这次太衝动了。”
    刘洎突然嘆气。
    崔仁师也是冷哼一声,“杀子传位这种话,私下哄哄陛下也就罢了!怎么能当眾说出来呢?这不是授人以柄吗?”
    “这个……”
    杜楚客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作为魏王党头面人物,昨日大朝会上的失利他难辞其咎。
    “你俩就別说风凉话了!”
    韦挺有些不悦。
    昨日大朝会,刘崔二人就跟个背景板似的一声不吭!
    怎么?这会儿知道评头论足了?
    几人正相互埋怨间,李泰大步走进正殿,头髮衣冠已经整理得一丝不苟。
    四人立刻起身行礼,“参见魏王殿下。”
    李泰冷冷扫视一圈,目光在岑文本的空位上停留了一瞬,隨即冷笑,“怎么,岑文本没来?是觉得本王不值得他费心了?”
    刘洎连忙解释,“殿下息怒,岑大人今日有公务在身,未能前来。”
    “他倒是忙!”
    李泰哼了一声,一甩袖子坐下,“说吧,现在怎么办?”
    殿內一时沉默。
    杜楚客犹豫片刻,终於开口,“殿下,昨日大朝会上的策论比试……確实不该输。”
    李泰脸色一沉,正要发作。
    韦挺赶紧打圆场,“不过,策论本就是东宫眾学士群策群力之作,殿下虽一时失手,但未必代表才学不如太子。”
    崔仁师点头附和,“不错!太子不过是仗著人多,真要论真才实学,殿下远胜於他!”
    李泰神色稍缓,但仍旧不甘,“今早我去太极宫给阿耶送早膳,他竟让我跟太子好好相处?呵!李承乾他配吗?!”
    刘洎沉吟片刻,忽然道:“殿下,既然陛下希望诸位皇子和睦,那我们不妨……顺势而为。”
    李泰皱眉,“什么意思?”
    刘洎微微一笑,“过几日吴王回京,咱们不如办一场诗会,邀请太子、晋王,吴王,以及诸位皇子公主参加。”
    “就说是兄弟姐妹一起聚一聚,这样既显得殿下亲仁和善,又能……”
    他眼中精光一闪,“又能在诗会上,让太子出丑!”
    李泰眼睛一亮,“你是说……”
    韦挺抚掌笑道:“妙啊!策论可以提前准备,但诗会讲究即兴发挥,太子那点才学,肯定应付不来!”
    杜楚客也点头,“到时候,殿下只需即席赋诗,力压太子,自然能让陛下看到谁才是真正的储君之才!”
    李泰终於露出一丝笑意,缓缓点头,“好,就这么办!”
    解了心中烦恼,李泰就要安排人上酒菜,只是几人却没那个心思。
    李泰也不强求,起身把眾人送出大殿。
    眼看著刘洎、杜楚客、崔仁师都走了,韦挺却站在那不动脚步。
    李泰一看韦挺不走,有些奇怪地问道:“韦侍郎是不是有话要对我讲?”
    “殿下。”韦挺向四周一看。
    李泰会意,让身边伺候的人站远些。
    待他们走出几丈之外,韦挺才低声道:“臣刚才在想,太子行为狂妄当眾拒绝监国,或许我们可以藉此借题发挥一下。”
    “哦?”
    李泰一下子来了兴趣。
    韦挺压低声音道:“臣有一友名叫公孙常,极知兴亡更替之理!臣欲修书一封,请他或他的友人去接近东宫一系,鼓动太子做出些悖伦常理之事。”
    “这倒是个好办法!”李泰异常开心。
    此前称心事情效果不佳,那就再来一个唄。
    “那臣这就去安排?”韦挺也很兴奋。
    “好,李承乾自取灭亡可怪不得本王。”李泰立即表示赞同。
    “那臣就去办。”
    此时,东宫。
    李承钱穿越到大唐差不多有一周了。
    这些天,他大多数时间都是钻进典膳厨捣鼓美食,也就没时间关注到其他事情。
    这突然被李总点名要去陪餐,才惊觉自己来这大唐究竟是当秘书来的,还是当个混吃等死无所事事的富贵王爷来的。
    李老二啊李老二!
    你这想干嘛呢?
    好歹我也成家立业了,不陪老婆孩子,去陪你那个糟老头子?
    哼!
    这话李承钱说得也不怕脸红。
    来这几天,他什么时候陪过老婆孩子了?
    也就见了太子妃三次面,至於那俩便宜儿子更是一面都没见。
    说起来也是怪。
    古代人不是最讲究孝道的吗?
    为何他那么拍李老二马屁,他那俩便宜儿子也不来给他请安?
    “亮哥,象儿和厥儿最近都干嘛呢?”
    李承钱问程亮。
    “回殿下,两位皇孙每日要去弘文馆读书。”
    程亮有些纳闷。
    往常太子最烦的就是小孩子,嫌他们哭哭闹闹。
    而两个皇孙见了太子也是战战兢兢,是以,平常父子极少见面。
    今天太子竟主动问起儿子,实在是件稀罕事。
    “弘文馆?”
    李承钱有些不悦。
    这俩臭小子是比他这个老子还好学?
    好学到都不来请安了?
    以前都不觉得,往后他每日要到李爸爸那点卯。
    这心情啊难免就不太平衡。
    “让他们赶紧回来吧。”
    这就是李承钱有些胡搅蛮缠了。
    不过,太子殿下发话,下人们只能照做。
    程亮赶紧让人去弘文馆將皇孙叫回来。
    弘文馆,离东宫不算太远,在太极殿南边,那一带还有门下省、史馆和翰林院。
    不多时,李象和李厥来了。
    小兄弟俩诚惶诚恐地向李承钱行礼问安,称呼他为父王。
    李承钱顿时愣住了。
    他虽还是个母胎单身美男子,从来没有为人父的经歷,但是见到两个粉雕玉琢的小孩儿,在自己面前乖乖巧巧的样子,心尖像被羽毛扫过。
    我的天吶!
    这俩小傢伙也太可爱了吧。
    李承钱哈哈一笑,招手道:“你们,赶紧给孤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