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土豆?玉米?亩產千斤?朱棣再度震惊!

    来人是朱棣身旁的近身侍从太监,名为马云。
    在马云说明来意之后,於琛跟著他离开,没一会又折返回来,抱了两株盆栽出门。
    华盖殿,
    依旧是朱棣和道衍两人在內,其余宫女太监已经被退下。
    於琛上前,放下手中盆栽行礼,“草民於琛,拜见陛下。”
    朱棣点了点头,算作回应,目光落到於琛手中的盆栽上,好奇问道。
    “这是何物?”
    “启稟陛下,这便是草民在信中所说要献给陛下的宝物。”
    朱棣回忆了一下,確实有这回事。
    不过草绿植什么时候能算作宝物了?
    而且这东西其貌不扬,並不好看,也无甚么香味。
    古人虽然修园林种草,但並不会过於看重此道,他们普遍更加重视用途更加广泛的木材。
    毕竟实用性才是第一位的。
    像是坚硬细密,生长缓慢的檀木,或是木纹如行云流水,自带淡雅香气的黄梨木,普遍更被人们青睞。
    “你这小子又在胡诌什么,草草算得什么宝物?”
    朱棣的语气显然有些不悦,以为於琛是在糊弄他。
    於琛微微一笑,
    “陛下有所不知,这可不是普通的草,而是后世的粮食秧苗,非同一般。”
    提到粮食,朱棣的態度郑重了些,刚准备问出口的问题又咽了下去。
    他看向於琛手中其貌不扬的绿色植株,好奇问道:
    “那你便说一说,这后世的粮食跟大明此时的粮食有何不同,能被你当做宝物……”
    於琛没有立即作答,反而是揉了揉肚子,脸上笑容有些不好意思:
    “陛下,草民这肚子饿得厉害,没力气讲太多话,还望陛下先让草民填饱肚子,好为陛下细细讲解。”
    朱棣惊讶的看著他,“青锁那丫头没为你备午食?”
    “备了备了。”
    於琛一副別提了的表情:“但是没送到我手上啊,半路被太子殿下截胡了。”
    朱棣眼角抽搐,顿时攥紧了拳头,暗道这逆子竟敢阳奉阴违!
    朱棣还是很讲道理的,儘管心中气愤太子的不成器,当下还是派人又去膳房取了饭食回来,让於琛饱餐一顿。
    放下筷子,於琛舒坦的打了个嗝,用袖子擦了擦嘴,等宫女撤走食盘,出了大殿,才向朱棣出声道:
    “敢问陛下,如今大明田中作物,亩產几何?”
    朱棣不明白他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但还是耐著性子道:
    “若以稻米来算,南方水土丰茂之地,亩產约有四石,北方要少一些,在三石上下。”
    於琛点点头,这个答案跟他想的差不多。
    接著,他拿起一株盆栽,望向朱棣:
    “陛下,此物唤作土豆,算是后世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亩產可达两千斤,也就相当於……”
    於琛掰著手指算了算:
    “约莫十六石左右。”
    听到这个数字,朱棣差点把眼珠子瞪出来!
    他语气激动道:
    “朕,朕没听错吧?你说这名为土豆的作物,能亩產十六石?”
    一旁的道衍也被这数字惊的呆愣在原地,嘴里喃喃道:
    “十六石,十六石……这怎么可能?”
    “哗啦啦……”
    朱棣激动的起身,不小心將身前案台掀翻,东西洒落一地。
    但他並未去管地上的东西,快步走到於琛跟前,目光死死地盯著土豆秧苗。
    “於小子,朕不与你说笑,此事你若敢骗朕,朕说什么都要把你送去刑部,尝尝剥皮萱草之刑!”
    “草民所说之言句句属实,不敢哄骗陛下,不过……”
    朱棣听他又卖关子,气的一巴掌拍在他的脑袋上。
    “有话就说!”
    於琛吸著凉气呲牙咧嘴的揉了揉脑袋,赶紧说道:
    “不过后世种地有化肥这等高效肥料给作物增加肥力,还有专用於除虫的药剂,这些大明都没有,两千斤这个数量不一定能实现,但起码一千斤是有的。”
    朱棣激动的身子哆嗦起来,脸色都变的涨红,止不住的点头:
    “一千斤!一千斤也是好的!”
    於琛说土豆亩產两千斤已经是收著说的,要知道后世土豆的亩產量,平均都在3000—4000斤上下。
    考虑到古代土地与现代土地的质地可能有所不同,再加上没有化肥和除虫剂辅助,於琛便只说个两千斤。
    至於一千斤……
    那不过是於琛为了更加保险一些的说辞。
    按照他曾经在撒马尔罕偷摸种植过的经验,就算没有两千斤,也绝对少不了多少。
    起码要在一千七八百斤之上。
    但就算是亩產只有一千斤,那也比现在大明稻米的產量高出足足一倍有余!
    这意味著粮食產量整个翻了一番!
    忽然!
    道衍和尚猛地扑了上来,抓著於琛胸前衣襟,一双三角眼瞪的老大,低声问道:
    “这土豆作物,除了我们,你还与何人说过?”
    朱棣也瞬间换了副面孔,面带凝重之色看向於琛,目光如刀,把於琛看的一阵发毛!
    於琛曾经在撒马尔罕生活过近两年时间,这一点他们不得不防。
    万一於琛把这亩產千斤的高產作物给帖木儿国也留了一份,那他们就高兴的早了!
    朱棣这变脸的功夫,於琛不是第一次领教了,不过他也摸出了朱棣大概的脾气。
    只要他没有做太出格的事,靠著穿越者的身份,朱棣就不会动他。
    “陛下放心,草民本就是汉人子孙,岂会为他国做倀,这土豆秧苗我只和陛下与大师你们二人说过。”
    朱棣犹不放心,又问:
    “你在撒马尔罕带著这些作物,每日照料,帖木儿就不曾过问?”
    於琛坦然点头,“他问过呀,不过我说只是普通草绿植,加上我平日仔细防范,他不曾见过作物果实,未曾起疑。”
    道衍鬆开於琛,与朱棣对视一眼,两人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抑制的激动之色!
    这可是亩產千斤的粮食啊!
    简直就是神粮!
    有了这土豆,在这世上,大明还有何惧哉!
    朱棣捧著土豆秧苗看了又看,心中砰砰直跳,口中斥道:
    “如此重要之事,昨日为何不说!”
    虽然语气严厉,但任谁都能听得出他的高兴劲儿!
    於琛忍不住翻白眼,什么话都让你说了。
    “昨日陛下也没给我机会啊,我才说到……陛下就让我滚了。”
    朱棣瞥了他一眼,不与他计较,看到於琛身旁还有一株盆栽,心中一顿,一个疯狂的想法顿时冒了出来!
    饶是朱棣,此刻也是紧张万分,口舌发乾,喉结上下滚动!
    他颤抖著指向另一株盆栽,颤声问道:
    “此物莫非也是……”
    於琛理所当然的点点头,“回陛下,正是。”
    抱起盆栽,於琛继续说道:“此物名为玉米,產量嘛……后世一亩地平均能產1000—1500斤左右,在大明种植应该也能有个小千斤。”
    人感到幸福是什么感觉?
    朱棣会告诉你,晕晕的,幸福来的太突然,让人感觉不切实际!
    一阵头晕目眩,朱棣手中盆栽险些脱落,嚇得他赶紧小心翼翼的放在地上。
    一时间,
    大殿內三人谁都没有再度开口,气氛诡异的安静起来。
    朱棣和道衍两人蹲在地上,像个老农一般盯著两株盆栽看来看去,脸上的表情一会一变。
    土豆的秧苗已经长到了一尺高,玉米秧苗则是堪堪有一掌的高度,还很稚嫩。
    昨日他们二人还在质疑於琛穿越者身份的真偽。
    现在他们心中却只有一个念头:
    於琛定然得是从六百年后而来!
    他说的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