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孤城终破,死期已到(给『火鸡面真
第424章 孤城终破,死期已到(给『火鸡面真的不辣』打赏加更)
夜色暗沉。
西门军营的帐篷里,佟养性端坐其中。
他刚从皇宫回来,甲冑还没来得及换下。
他抬手揉了揉眉心,理清了思绪之后,对著帐外喊了声:
“把佟国瑶叫来。”
不过半盏茶的功夫,帐帘就被轻轻掀开。
佟国瑶一身轻便的甲,脸上还带著几分少年人的锐气,只是眼底藏著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这个时辰被祖父单独召见,多半不是什么寻常事。
他躬身行礼,声音带著几分试探:
“爷爷,这么晚了,您还没歇?叫孙儿来,是有要事吩咐?”
佟养性没说话,只是抬眼盯著他。
那目光像淬了冰的刀子,从佟国瑶的发梢扫到靴尖,看得他后颈发僵,手心渐渐冒出冷汗。
佟国瑶下意识地攥紧了腰间的刀鞘,乾笑道:
“爷爷,您这么看著我……
难道孙儿近日练兵出了差错?
还是哪里做得不好,惹您生气了?”
直到佟国瑶的声音都带上了几分发颤,佟养性才缓缓开口。
“你是明军的內应,是不是?”
“轰!”
这话像一道惊雷,在佟国瑶耳边炸开。
他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膝盖一软,“噗通”一声跪伏在地上,双手撑著冰凉的地面,声音都变了调:
“爷爷!您……您这是听谁说的胡话?
孙儿自小跟著您在大金军营,怎么可能是明军细作?
定是有人造谣,您可不能信啊!”
他一边说,一边偷偷抬眼瞟著佟养性,见祖父脸上没半点波澜,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祖父素来沉稳,若不是握了实据,绝不会说这话。
佟养性看著他慌乱的模样,缓缓从怀里摸出一张迭得整齐的纸条,扔在佟国瑶面前。
纸条落在地上,展开一角,上面是潦草的汉字。
正是佟国瑶前几日偷偷写给明军的密信,里面写著內城守军的布防情况。
“你以为你这半年来,借著去外城巡查的由头,频繁往抚顺方向递信,没人知道?”
佟养性的声音里没了温度。
“上个月你托猎户带出去的信,被阿敏的斥候截了半张,若不是我借著汉军旗的身份压下来,你以为你还能活到现在?”
纸条上的字跡,佟国瑶再熟悉不过。
那是他的字跡。
佟国瑶盯著那半张纸,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发现所有辩解都十分无力。
沉默了片刻,他反而直起身子,缓缓从地上站起来,脸上的慌乱褪去。
眼中,反倒是多了几分视死如归!
“是,爷爷,孙儿確实是明军的內应。”
他抬眼看向佟养性,眼中带著一丝疯狂之色。
“我们佟家,早该弃暗投明了!
爷爷,您看看现在的建奴!
阿济格死了,阿敏也死了,外城丟了,內城被围得像铁桶,明军的火炮日夜对著城墙,大金撑不了几日了!
难道我们佟家要跟著皇太极一起陪葬吗?
您虽然是第一批降金的汉人,手上沾了不少明人的血,可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大明皇帝胸怀宽广,只要献城投降,既往不咎,还能保佟家平安!”
“既往不咎?”
佟养性突然笑了,笑声里满是苦涩。
“国瑶,你太年轻了。
大明皇帝或许能容得下我,毕竟他要显『胸怀四海』的气度,可辽东的百姓容不下我。
当年萨尔滸之战,我带著汉军旗杀了多少明军將士?
多少辽东人家破人亡,是我亲手造成的?
我若投降,那些百姓能饶得了我?
怕是刚出城门,就被乱刀砍死了!”
“可我们不能等死啊!”
“爷爷,您总说要保全佟家,可现在只有投降这一条路能保佟家!
难道您要让整个佟家,跟著皇太极一起埋进赫图阿拉的土里吗?”
佟养性看著他急切的模样,忽然嘆了口气,那口气里满是疲惫。
“你说得对!
我活了大半辈子,杀过人,也做过孽,死了也就死了。
可佟家不能亡。”
他缓缓起身,走到佟国瑶面前,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面色扭曲,似乎在进行天人交战。
“我可以帮你,帮你立下大功。
但爷爷有一个条件。
破城之后,你必须护住佟家的人,尤其是族里的老人和孩子,不能让他们受半点伤害。”
佟国瑶猛地睁大眼睛,脸上的震惊瞬间变成狂喜。
他原以为祖父会把他绑去见皇太极,却没想到祖父竟是要帮他!
这不仅是保全自己,更是给了佟家一条生路!
他连忙点头,声音都带著哭腔:
“爷爷!您放心!孙儿就算拼了这条命,也绝不会让佟家的人受委屈!
这破城之功,足够让熊经略善待咱们佟家了!”
“好。”
佟养性点了点头,转身走到帐边,掀开一条帐缝,確认外面没人后,才压低声音说道,
“守卫西门的两个牛录额真,佟忠和佟义,都是咱们佟家的人,早年受过我的恩惠,是自己人。
三日后的三更,我会让他们藉口换防,把西门的守军换成咱们汉军旗的人,到时候你带著明军从西门进来,保你顺利破城。”
佟国瑶听得心怒放,连连说道:“多谢爷爷!孙儿这就去给明军传信,让他们做好准备!三日后,定能一举拿下赫图阿拉!”
佟养性看著他兴奋的模样,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但他很快便恢復如初了。
“行了,事不宜迟,你赶紧去安排吧。
记住,此事只能你知、我知,还有佟忠、佟义,不能让第四个人知道。”
“孙儿省得!”
佟国瑶重重点头,又对著佟养性躬身行了一礼,这才脚步轻快地走出帐外。
很快。
帐內只剩下佟养性一人。
他看著佟国瑶离去的方向,脸上的平静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奈。
他缓缓走到案前,拿起那张密信,低声喃喃:
“国瑶,別怪爷爷……这不是你我能选的路。
佟国瑶从祖父帐中出来,飞速回到自己的小帐中。
他从枕下摸出一张糙纸和半截炭笔,又找出一小罐用草木灰调的密写药水。
这是他与明军联络时用的物件,往日里藏得极深,此刻却毫不避讳地摆在案上。
“三日后三更,西门守军佟忠、佟义为內应,开城门迎明军入城……”
佟国瑶压低声音念著,炭笔在纸上飞快滑动,字跡因激动而有些潦草。
只要能拿下这功劳,不仅自己能在明军中谋个好前程,佟家也能彻底摆脱“降奴”的骂名,再也不用看皇太极的脸色。
写完密信,他將纸条折好,塞进一根中空的箭矢里。
刚收拾好,帐外传来轻叩声,是他早已联络好的汉军旗小兵,也是明军安插在营中的暗线。
“东西妥了?”
小兵低声问,眼神警惕地扫过帐外。
佟国瑶点点头,將箭矢塞进对方手里,吩咐道:
“这是破城的关键,速速传递出去。”
小兵应了声,转身消失在夜色里。
很快。
他借著巡逻兵换岗的间隙,登上西门。
趁著没人的时候,將这箭矢射出西门六十步外的一颗石头下面。
半个时辰后。
明军斥候在夜色的掩护之下,摸到那石头,拔出箭矢,朝著明军营地方向快跑过去。
此时的明军中军帐,烛火通明。
熊廷弼很快便收到了斥候得来的绝密情报。
他看著佟国瑶手书的密信,脸上顿时露出笑容来了。
“看来,今日將阿济格与阿敏的头颅亮出来,还真炸出了鱼。”
“祖大寿的这颗棋子,总算没白埋。”
身侧的周文焕凑近看了眼密信,眉头却皱了起来。
“经略公,此事会不会有诈?
皇太极向来狡诈,万一这是他设的诱敌计,故意让佟国瑶来献假信,引我军主力去西门,再从其他城门突围……”
“有诈又如何?”
熊廷弼抬起头,很是自信说道:
“我军八万大军围著赫图阿拉,两百门佛郎机炮就架在外城,就算西门有埋伏,只要城门一开,我军一拥而入,赫图阿拉照样能破!”
“任何阴谋诡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是纸糊的!”
“传令下去!”
熊廷弼站起身。
“三日后三更,全军集结,主攻西门!
另外,让陈策、贺世贤、刘兴祚、李鸿基他们各带人马,严守东、北、西三门,加派斥候巡逻,绝不能给建奴半点突围的机会!”
周文焕连忙取来纸笔,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很快便写好了钧令。
他將钧令递到熊廷弼面前,熊廷弼扫了一眼,確认无误后,拿起案上的印信,“啪”地盖在钧令上。
“明日拿去发了。”
三日光阴,转瞬即逝。
深夜。
赫图阿拉內城。
西门。
佟国瑶攥著腰间的佩刀,手心全是冷汗。
他带著二十多个亲信,沿著城墙根缓缓走向西门。
走到城门洞前,他抬手对著暗处打了个暗號。
那是与佟忠、佟义约定好的“九重一轻”手势,可等了片刻,暗处却毫无回应。
“怎么回事?”
身边的亲信压低声音问,眼神里透著不安。
佟国瑶皱了皱眉,又打了一遍暗號,依旧没动静。
他心里咯噔一下,却又强压下疑虑。
或许是佟忠他们怕被人察觉,故意藏得深了。
他咬了咬牙,走入西门之內。
发现此处空无一人。
难道佟忠佟义这两人害怕此事失败?
不及多想,佟国瑶让人打开城门。
“吱呀~”
老旧的城门轴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在深夜里传出老远。
佟国瑶屏住呼吸,看著城门缓缓推开一线,外面隱约传来明军甲冑碰撞的轻响。
他刚要开口喊“是我”,一股刺骨的寒意突然从脊背窜上头顶。
那寒意不是来自夜风,而是来自暗处蛰伏的杀机。
“入城!”
一声暴喝陡然响起,紧接著,数百支火把同时亮起,將西门外的空地照得如同白昼。
明军先锋千总高举长刀,率领数百精锐踩著整齐的步伐冲入城门甬道。
“冲啊!”
“杀啊!”
铁甲鏗鏘的声响、士兵的吶喊声、火把燃烧的噼啪声,瞬间打破了深夜的寂静。
突然!
“轰——!”
一声震耳欲聋的炮响陡然撕裂夜空,西门楼的顶层突然落下一道黑影。
是重达数万斤的铁闸!
沉重的铁闸带著呼啸的风声,“哐当”一声砸在甬道的青石板上,火星四溅。
后续跟进的明军被生生截断在门外,而衝进来的八百多精锐,瞬间成了瓮中之鱉。
没等明军反应过来,两侧的箭垛后突然探出无数黑洞洞的箭口。
“放箭!”
隨著一声令下,密集的箭雨如蝗群般落下,箭头带著破空声,顷刻间便射倒了数十名明军。
冲在最前面的士兵刚举起盾牌,就被数支穿甲箭穿透盾牌,惨叫著倒在地上,鲜血瞬间染红了甬道的青石板。
“杀!”
甬道两侧的暗门突然被推开,八旗的重甲兵如潮水般涌出。
他们身披三层铁甲,手持丈余长的长矛,列著密集的阵形向前推进。
长矛如林,寒光闪烁,明军先锋被挤压在狭窄的甬道里,连挥刀的空间都没有,只能步步后退,惨叫声此起彼伏。
就在这时。
城头突然亮起无数火把,济尔哈朗身披黑甲,手持顺刀,站在西门楼上高声暴喝:
“佟国瑶!你以为大汗会不知道你是明军內应?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佟国瑶站在原地,浑身冰凉。
他看著城外的明军被滚木礌石死死阻断,只能隔著千斤闸徒劳地吶喊。
看著衝进来的八百多精锐被重甲兵层层包围,刀光剑影中不断有人倒下,血腥味顺著风飘进鼻腔,呛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他这才明白,自己哪里是什么“破城功臣”,不过是皇太极诱敌的一颗棋子。
一颗用完即弃的死棋。
就在他还在思考的时候,一支箭矢便射来了。
嗖的一声,直直射入他的脖颈。
他拼命抓住那根箭矢,却只得无力的吐出血沫,居然窒息而死。
然而。
到死的时候,他眼中都存著疑惑,满是不甘。
爷爷?
你为何不愿意成全孙儿,难道你真的要带著佟家,和建奴一道被灭吗?
没人会在意一个死人的想法。
因为在这个时候,战局又有了变化。
南门方向突然传来震天的號角声,打破了西门的廝杀声。
三百名巴牙喇骑兵高举火把纵马而出,马鬃上绑著的树枝拖在地上,扬起漫天烟尘,远远望去,竟似有千军万马正在突围。
城头的建奴守军齐声吶喊,將浸了油的草捆点燃,一个个推下城墙,火墙瞬间腾起三丈多高,將整个南门都笼罩在火光之中。
“报!!”
一名明军斥候骑著快马,朝著外城西门下经略公帅旗疾驰而去。
他在將台前下了马,將军报大声喊出来:
“经略公!建奴主力正从南门突围,声势浩大,恐有数千人之多!”
熊廷弼听到急报,不仅没有慌乱,反而冷笑一声。
“皇太极倒是会打主意,想用南门的虚张声势,引我军分兵,好让西门的伏兵专心围杀我军先锋?”
他转头看向朱万良,眼神锐利如刀。
“朱万良,你率本部兵马,携带攻城器具,即刻增援西门!务必砸开千斤闸,攻入城中!”
“其余各营按兵不动!”
“告诉陈策、贺世贤他们,南门不过是建奴的疑兵之计,若有一兵一卒擅自离营,以军法处置!
然而。
皇太极的算盘,打得很响。
远远超过了熊廷弼的预料。
他既非真心伏击西门明军,也不是要从南门突围,那两处不过是他拋出去的诱饵,真正的生路,藏在最不起眼的北门。
此番突围的计策,是范文程想出来的“声东击西、以南为虚,以北为实”。
西门诱敌、南门佯攻,用两处混乱牵扯明军主力,再趁北门防守空虚,带著精锐遁入龙岗山的莽莽林海。
此刻的內城北门。
皇太极身披镶黄边的重鎧,手按腰间鑌铁刀,身后是五千精锐。
何和礼的八旗巴牙喇、杜度的正白旗护军、恩格德尔的蒙古轻骑,人人马勒口、蹄裹布,连呼吸都压得极轻。
城楼上的火把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映著一张张紧绷的脸。
他们都在等,等西门和南门传来信號。
“报!西门得手!明军先锋被千斤闸截断,已成瓮中之鱉!”
斥候的声音穿透夜色,带著一丝兴奋。
片刻后,又一骑来报:
“南门佯攻奏效!明军南线大营已动,正往南门增兵!”
皇太极眼中精光一闪。
范文程的计策已成大半,西门绞杀缠住了明军先锋,南门的烟尘和吶喊吸引了熊廷弼的注意力,此刻北门外,按常理只剩零星斥候游荡。
“开城门!全军突围!”
他高举腰刀,低沉的声音穿透呼啸的北风。
沉重的城门在铰链的“吱呀”呻吟中缓缓打开。
何和礼一马当先,率三百巴牙喇衝出。
杜度紧隨其后,他的护军举著圆盾,组成一道移动的铁墙。
恩格德尔的蒙古轻骑则像一阵风,贴著城墙往两侧散开,探查前路。
没人回头。
所有人都知道,只要衝过外城北门,再穿过三里外的林地,就能遁入龙岗山。
那里林深山高,明军的骑兵追不上,火炮也运不进去。
可就在何和礼的先锋即將衝出外城北门甬道时,他猛地勒住马韁,胯下的黑马人立而起,发出一声惊嘶。
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僵住了。
原本该空荡的甬道前,竟横亘著一座黑漆漆的车阵!
数十辆偏厢车首尾相连,车轮上钉著锋利的铁刺,车与车之间架著鹿角木,地面上还埋著密密麻麻的铁蒺藜,像一头蛰伏的巨兽,挡住了所有生路。
车阵后的高台上,明军援辽总兵陈策身披明光鎧,手里握著环首,见建奴兵出现,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呵呵,居然在老夫这边突围,找死!放箭!”
只能说,皇太极的计策,確实很好。
也確实吸引了大部分的明军。
然而.
明军战兵八万,皇太极吸引了许多兵力,但堵在赫图阿拉外城的明军,还是有很多。
在绝对的战力优势之下,阴谋诡计,都是没用的。
嗖嗖嗖~
在陈策下令的瞬间,车阵缝隙中骤然射出无数箭矢,黑沉沉的箭雨如蝗群般扑来,带著尖锐的破空声。
冲在最前面的镶红旗骑兵来不及反应,纷纷中箭落马,甲冑被箭矢穿透的“噗嗤”声、人马的惨叫声,瞬间打破了夜色的寂静。
“冲开车阵!”
何和礼左肩中箭,箭羽深深扎进甲片缝隙,鲜血顺著手臂往下流,可他依旧怒吼著抽出顺刀,指挥巴牙喇重甲兵顶著盾牌向前衝锋。
可是。
沉重的圆盾挡住了箭雨,却挡不住明军的佛郎机炮。
车阵后方突然响起“轰!轰!”的炮声,霰弹如铁雨般横扫而来,將衝锋的建奴队列撕出一个个血肉胡同,残肢断臂飞溅,染红了地上的积雪。
杜度刚要率军补上缺口,一枚霰弹碎片突然击中他的大腿,甲片被打得粉碎,鲜血瞬间浸透了裤腿。
他踉蹌著跪倒在地,剧痛让他眼前发黑,身边的亲兵连忙扑上来,架著他往后退:
“台吉!不能再冲了!”
“主子,车阵后方还有伏兵!”
恩格德尔突然指著两侧的土坡,声音里带著惊慌。
眾人抬头望去,只见土坡上突然亮起无数火把,映出密密麻麻的明军骑兵。
是贺世贤的辽东铁骑!
他们列著整齐的阵型,铁蹄踏得地面微微发颤,马蹄声像闷雷似的滚来,眼看就要从两翼包抄过来。
皇太极攥紧韁绳,面色难看至极。
怎么会这样!
明军在北门,怎么还有如此多兵卒在防范他突围?
他的一颗心,已经沉入谷底了。
就在这时,只见一骑蒙古快马斥候迅速前来,对著皇太极喊道:
“大汗,不好了!明军主力朝西门调动了!”
完了。
皇太极顿时感觉到一阵口乾舌燥。
突围的路被堵死,明军的主力又在逼近,再耗下去,他们这五千人,就要被明军困死在北门之外,连內城都回不去!
“撤!”
皇太极没有过多犹豫,当机立断。
“全军撤回內城!快!”
皇太极心里明白。
冲不出赫图阿拉,便只有死路一条。
撤回去,也是死路一条。
只不过是死得慢一些而已。
在死得快与死得慢之间,皇太极还是选择了后者。
命令下达的瞬间,建奴兵像潮水般往后退。
明军的箭雨依旧密集,贺世贤的铁骑也开始衝锋。
建奴兵一边退一边反击,可士气早已崩溃,人人都在拼命往城门里挤,连平日里最勇猛的巴牙喇,此刻也顾不上廝杀,只想著儘快退回內城。
皇太极进入城中,身后还有数百人没有进入赫图阿拉。
但是。
在他们后面的明军已经追来了。
若是不关城门,明军就要衝入北门了。
他咬了咬牙,猛地挥手:“关城门!起吊桥!”
沉重的城门缓缓关闭,吊桥被缓缓吊起。
將明军的追击和喊杀声、以及数百金兵挡在外面。
皇太极靠在城门內侧的墙壁上,大口喘著气,胸口的甲冑都被汗水浸透了。
他看著身边残兵败將,五千精锐,此刻只剩不到三千人,人人带伤,脸上满是恐惧和绝望。
不过。
现在还不是休息的时候。
西门內还滯留著明军先锋,若不儘快剿杀,这些人迟早会在內城掀起更大的混乱。
因此,他当即率部,前往西门。
还没靠近西门,就听见前方传来兵刃交击的脆响。
皇太极抬眼望去,只见城门甬道內,数百名明军背靠著城墙,组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刺蝟阵。
他们被圆盾覆盖,手中的长矛斜指向上,火銃手藏在阵心,每隔片刻就有“砰砰”的銃声响起,將试图靠近的汉军旗士兵逼得连连后退。
“废物!”
皇太极低骂一声。
那些汉军旗士兵握著刀的手都在发抖,眼神躲闪著明军的长矛,明明人数占优,却连一个小小的阵形都冲不破。
“重甲骑兵上!衝散他们的阵形!”
五十名身披双层铁甲的巴牙喇骑兵应声而出,他们催马疾奔,奔向明军阵中。
明军阵前的长矛手握紧了武器,眼神里满是警惕,可当战马的衝力撞上长矛的瞬间,“咔嚓”的断裂声陡然响起。
那些硬木长矛竟被马蹄生生撞断,前排的明军士兵像断线的风箏般飞了出去,重重撞在城墙上,口吐鲜血。
“杀!”
巴牙喇骑兵的吼声震耳欲聋,他们挥舞著马刀,从刺蝟阵的缺口处冲了进去。
明军的阵形瞬间乱了,火銃手来不及装填弹药,就被马刀劈中了肩膀。
长矛手失去了阵形的保护,只能各自为战,很快就被骑兵分割成小块。
皇太极提著刀,亲自衝进混战中。
他的刀刃划过一名明军小旗的脖颈,鲜血溅在脸上,冰冷的触感让他更加清醒。
“射箭!”
他朝著城头高喊,早已准备在箭垛后的八旗弓箭手立刻拉满弓弦,密集的箭矢如蝗虫般落下,將试图重组阵形的明军射倒一片。
不过半炷香的功夫,甬道內的明军就死伤惨重。
剩下的几十人被巴牙喇骑兵围在中间,手中的武器早已掉落,脸上满是绝望。
隨著最后一名明军士兵被马刀劈倒,西门內终於暂时安静下来,只剩下伤者的呻吟和火把燃烧的“噼啪”声。
皇太极拄著刀,大口喘著气,胸口的闷痛又涌了上来。
他刚想下令清理战场,突然听见城外传来一阵刺耳的呼啸。
那是明军炮弹划破空气的声音!
“躲!”
他下意识地大喊,可已经晚了。
“轰轰轰!”
三枚佛郎机炮炮弹接连落在西门內,炸开的火光瞬间照亮了半个城墙。
靠近城门的几名巴牙喇骑兵来不及躲闪,被炮弹的衝击波掀飞,甲冑碎片和血肉溅得满地都是。
旁边的汉军旗士兵更是嚇得魂飞魄散,抱著头往墙角缩去,连武器都丟在了地上。
皇太极被亲兵死死按在城墙根下,耳边满是轰鸣声,眼前阵阵发黑。
他刚缓过神,就看见城外的明军推著几辆巨大的衝车,正朝著千斤闸撞去。
那衝车的前端裹著厚厚的铁皮,上面还钉著尖刺,每一次撞击都让千斤闸发出“嘎吱”的呻吟,闸身的铁条已经开始变形。
“快!去挡住衝车!快去关城门!”
皇太极嘶吼著,可身边的士兵早已没了斗志。
汉军旗士兵四处逃窜,巴牙喇骑兵也死伤过半,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
“哐!”
一声巨响,千斤闸终於被衝车撞开,重重砸在地上,激起漫天的尘土。
闸门外,无数明军举著火把,像潮水般涌了进来,火銃手在前,长矛手在后,一步步朝著內城推进,口中高喊著“活捉皇太极”的口號。
皇太极看著涌进来的明军,面色瞬间变得一片煞白。
他踉蹌著后退了两步,扶住身边的城墙才勉强站稳。
北门被堵,西门被破,內城的守军早已人心涣散。
赫图阿拉
已经被明军攻破了!
今日
难道真的是我皇太极的死期吗?
ps:
燃尽!
明天杀猪!
(本章完)
夜色暗沉。
西门军营的帐篷里,佟养性端坐其中。
他刚从皇宫回来,甲冑还没来得及换下。
他抬手揉了揉眉心,理清了思绪之后,对著帐外喊了声:
“把佟国瑶叫来。”
不过半盏茶的功夫,帐帘就被轻轻掀开。
佟国瑶一身轻便的甲,脸上还带著几分少年人的锐气,只是眼底藏著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这个时辰被祖父单独召见,多半不是什么寻常事。
他躬身行礼,声音带著几分试探:
“爷爷,这么晚了,您还没歇?叫孙儿来,是有要事吩咐?”
佟养性没说话,只是抬眼盯著他。
那目光像淬了冰的刀子,从佟国瑶的发梢扫到靴尖,看得他后颈发僵,手心渐渐冒出冷汗。
佟国瑶下意识地攥紧了腰间的刀鞘,乾笑道:
“爷爷,您这么看著我……
难道孙儿近日练兵出了差错?
还是哪里做得不好,惹您生气了?”
直到佟国瑶的声音都带上了几分发颤,佟养性才缓缓开口。
“你是明军的內应,是不是?”
“轰!”
这话像一道惊雷,在佟国瑶耳边炸开。
他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膝盖一软,“噗通”一声跪伏在地上,双手撑著冰凉的地面,声音都变了调:
“爷爷!您……您这是听谁说的胡话?
孙儿自小跟著您在大金军营,怎么可能是明军细作?
定是有人造谣,您可不能信啊!”
他一边说,一边偷偷抬眼瞟著佟养性,见祖父脸上没半点波澜,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祖父素来沉稳,若不是握了实据,绝不会说这话。
佟养性看著他慌乱的模样,缓缓从怀里摸出一张迭得整齐的纸条,扔在佟国瑶面前。
纸条落在地上,展开一角,上面是潦草的汉字。
正是佟国瑶前几日偷偷写给明军的密信,里面写著內城守军的布防情况。
“你以为你这半年来,借著去外城巡查的由头,频繁往抚顺方向递信,没人知道?”
佟养性的声音里没了温度。
“上个月你托猎户带出去的信,被阿敏的斥候截了半张,若不是我借著汉军旗的身份压下来,你以为你还能活到现在?”
纸条上的字跡,佟国瑶再熟悉不过。
那是他的字跡。
佟国瑶盯著那半张纸,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发现所有辩解都十分无力。
沉默了片刻,他反而直起身子,缓缓从地上站起来,脸上的慌乱褪去。
眼中,反倒是多了几分视死如归!
“是,爷爷,孙儿確实是明军的內应。”
他抬眼看向佟养性,眼中带著一丝疯狂之色。
“我们佟家,早该弃暗投明了!
爷爷,您看看现在的建奴!
阿济格死了,阿敏也死了,外城丟了,內城被围得像铁桶,明军的火炮日夜对著城墙,大金撑不了几日了!
难道我们佟家要跟著皇太极一起陪葬吗?
您虽然是第一批降金的汉人,手上沾了不少明人的血,可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大明皇帝胸怀宽广,只要献城投降,既往不咎,还能保佟家平安!”
“既往不咎?”
佟养性突然笑了,笑声里满是苦涩。
“国瑶,你太年轻了。
大明皇帝或许能容得下我,毕竟他要显『胸怀四海』的气度,可辽东的百姓容不下我。
当年萨尔滸之战,我带著汉军旗杀了多少明军將士?
多少辽东人家破人亡,是我亲手造成的?
我若投降,那些百姓能饶得了我?
怕是刚出城门,就被乱刀砍死了!”
“可我们不能等死啊!”
“爷爷,您总说要保全佟家,可现在只有投降这一条路能保佟家!
难道您要让整个佟家,跟著皇太极一起埋进赫图阿拉的土里吗?”
佟养性看著他急切的模样,忽然嘆了口气,那口气里满是疲惫。
“你说得对!
我活了大半辈子,杀过人,也做过孽,死了也就死了。
可佟家不能亡。”
他缓缓起身,走到佟国瑶面前,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面色扭曲,似乎在进行天人交战。
“我可以帮你,帮你立下大功。
但爷爷有一个条件。
破城之后,你必须护住佟家的人,尤其是族里的老人和孩子,不能让他们受半点伤害。”
佟国瑶猛地睁大眼睛,脸上的震惊瞬间变成狂喜。
他原以为祖父会把他绑去见皇太极,却没想到祖父竟是要帮他!
这不仅是保全自己,更是给了佟家一条生路!
他连忙点头,声音都带著哭腔:
“爷爷!您放心!孙儿就算拼了这条命,也绝不会让佟家的人受委屈!
这破城之功,足够让熊经略善待咱们佟家了!”
“好。”
佟养性点了点头,转身走到帐边,掀开一条帐缝,確认外面没人后,才压低声音说道,
“守卫西门的两个牛录额真,佟忠和佟义,都是咱们佟家的人,早年受过我的恩惠,是自己人。
三日后的三更,我会让他们藉口换防,把西门的守军换成咱们汉军旗的人,到时候你带著明军从西门进来,保你顺利破城。”
佟国瑶听得心怒放,连连说道:“多谢爷爷!孙儿这就去给明军传信,让他们做好准备!三日后,定能一举拿下赫图阿拉!”
佟养性看著他兴奋的模样,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但他很快便恢復如初了。
“行了,事不宜迟,你赶紧去安排吧。
记住,此事只能你知、我知,还有佟忠、佟义,不能让第四个人知道。”
“孙儿省得!”
佟国瑶重重点头,又对著佟养性躬身行了一礼,这才脚步轻快地走出帐外。
很快。
帐內只剩下佟养性一人。
他看著佟国瑶离去的方向,脸上的平静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奈。
他缓缓走到案前,拿起那张密信,低声喃喃:
“国瑶,別怪爷爷……这不是你我能选的路。
佟国瑶从祖父帐中出来,飞速回到自己的小帐中。
他从枕下摸出一张糙纸和半截炭笔,又找出一小罐用草木灰调的密写药水。
这是他与明军联络时用的物件,往日里藏得极深,此刻却毫不避讳地摆在案上。
“三日后三更,西门守军佟忠、佟义为內应,开城门迎明军入城……”
佟国瑶压低声音念著,炭笔在纸上飞快滑动,字跡因激动而有些潦草。
只要能拿下这功劳,不仅自己能在明军中谋个好前程,佟家也能彻底摆脱“降奴”的骂名,再也不用看皇太极的脸色。
写完密信,他將纸条折好,塞进一根中空的箭矢里。
刚收拾好,帐外传来轻叩声,是他早已联络好的汉军旗小兵,也是明军安插在营中的暗线。
“东西妥了?”
小兵低声问,眼神警惕地扫过帐外。
佟国瑶点点头,將箭矢塞进对方手里,吩咐道:
“这是破城的关键,速速传递出去。”
小兵应了声,转身消失在夜色里。
很快。
他借著巡逻兵换岗的间隙,登上西门。
趁著没人的时候,將这箭矢射出西门六十步外的一颗石头下面。
半个时辰后。
明军斥候在夜色的掩护之下,摸到那石头,拔出箭矢,朝著明军营地方向快跑过去。
此时的明军中军帐,烛火通明。
熊廷弼很快便收到了斥候得来的绝密情报。
他看著佟国瑶手书的密信,脸上顿时露出笑容来了。
“看来,今日將阿济格与阿敏的头颅亮出来,还真炸出了鱼。”
“祖大寿的这颗棋子,总算没白埋。”
身侧的周文焕凑近看了眼密信,眉头却皱了起来。
“经略公,此事会不会有诈?
皇太极向来狡诈,万一这是他设的诱敌计,故意让佟国瑶来献假信,引我军主力去西门,再从其他城门突围……”
“有诈又如何?”
熊廷弼抬起头,很是自信说道:
“我军八万大军围著赫图阿拉,两百门佛郎机炮就架在外城,就算西门有埋伏,只要城门一开,我军一拥而入,赫图阿拉照样能破!”
“任何阴谋诡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是纸糊的!”
“传令下去!”
熊廷弼站起身。
“三日后三更,全军集结,主攻西门!
另外,让陈策、贺世贤、刘兴祚、李鸿基他们各带人马,严守东、北、西三门,加派斥候巡逻,绝不能给建奴半点突围的机会!”
周文焕连忙取来纸笔,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很快便写好了钧令。
他將钧令递到熊廷弼面前,熊廷弼扫了一眼,確认无误后,拿起案上的印信,“啪”地盖在钧令上。
“明日拿去发了。”
三日光阴,转瞬即逝。
深夜。
赫图阿拉內城。
西门。
佟国瑶攥著腰间的佩刀,手心全是冷汗。
他带著二十多个亲信,沿著城墙根缓缓走向西门。
走到城门洞前,他抬手对著暗处打了个暗號。
那是与佟忠、佟义约定好的“九重一轻”手势,可等了片刻,暗处却毫无回应。
“怎么回事?”
身边的亲信压低声音问,眼神里透著不安。
佟国瑶皱了皱眉,又打了一遍暗號,依旧没动静。
他心里咯噔一下,却又强压下疑虑。
或许是佟忠他们怕被人察觉,故意藏得深了。
他咬了咬牙,走入西门之內。
发现此处空无一人。
难道佟忠佟义这两人害怕此事失败?
不及多想,佟国瑶让人打开城门。
“吱呀~”
老旧的城门轴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在深夜里传出老远。
佟国瑶屏住呼吸,看著城门缓缓推开一线,外面隱约传来明军甲冑碰撞的轻响。
他刚要开口喊“是我”,一股刺骨的寒意突然从脊背窜上头顶。
那寒意不是来自夜风,而是来自暗处蛰伏的杀机。
“入城!”
一声暴喝陡然响起,紧接著,数百支火把同时亮起,將西门外的空地照得如同白昼。
明军先锋千总高举长刀,率领数百精锐踩著整齐的步伐冲入城门甬道。
“冲啊!”
“杀啊!”
铁甲鏗鏘的声响、士兵的吶喊声、火把燃烧的噼啪声,瞬间打破了深夜的寂静。
突然!
“轰——!”
一声震耳欲聋的炮响陡然撕裂夜空,西门楼的顶层突然落下一道黑影。
是重达数万斤的铁闸!
沉重的铁闸带著呼啸的风声,“哐当”一声砸在甬道的青石板上,火星四溅。
后续跟进的明军被生生截断在门外,而衝进来的八百多精锐,瞬间成了瓮中之鱉。
没等明军反应过来,两侧的箭垛后突然探出无数黑洞洞的箭口。
“放箭!”
隨著一声令下,密集的箭雨如蝗群般落下,箭头带著破空声,顷刻间便射倒了数十名明军。
冲在最前面的士兵刚举起盾牌,就被数支穿甲箭穿透盾牌,惨叫著倒在地上,鲜血瞬间染红了甬道的青石板。
“杀!”
甬道两侧的暗门突然被推开,八旗的重甲兵如潮水般涌出。
他们身披三层铁甲,手持丈余长的长矛,列著密集的阵形向前推进。
长矛如林,寒光闪烁,明军先锋被挤压在狭窄的甬道里,连挥刀的空间都没有,只能步步后退,惨叫声此起彼伏。
就在这时。
城头突然亮起无数火把,济尔哈朗身披黑甲,手持顺刀,站在西门楼上高声暴喝:
“佟国瑶!你以为大汗会不知道你是明军內应?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佟国瑶站在原地,浑身冰凉。
他看著城外的明军被滚木礌石死死阻断,只能隔著千斤闸徒劳地吶喊。
看著衝进来的八百多精锐被重甲兵层层包围,刀光剑影中不断有人倒下,血腥味顺著风飘进鼻腔,呛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他这才明白,自己哪里是什么“破城功臣”,不过是皇太极诱敌的一颗棋子。
一颗用完即弃的死棋。
就在他还在思考的时候,一支箭矢便射来了。
嗖的一声,直直射入他的脖颈。
他拼命抓住那根箭矢,却只得无力的吐出血沫,居然窒息而死。
然而。
到死的时候,他眼中都存著疑惑,满是不甘。
爷爷?
你为何不愿意成全孙儿,难道你真的要带著佟家,和建奴一道被灭吗?
没人会在意一个死人的想法。
因为在这个时候,战局又有了变化。
南门方向突然传来震天的號角声,打破了西门的廝杀声。
三百名巴牙喇骑兵高举火把纵马而出,马鬃上绑著的树枝拖在地上,扬起漫天烟尘,远远望去,竟似有千军万马正在突围。
城头的建奴守军齐声吶喊,將浸了油的草捆点燃,一个个推下城墙,火墙瞬间腾起三丈多高,將整个南门都笼罩在火光之中。
“报!!”
一名明军斥候骑著快马,朝著外城西门下经略公帅旗疾驰而去。
他在將台前下了马,將军报大声喊出来:
“经略公!建奴主力正从南门突围,声势浩大,恐有数千人之多!”
熊廷弼听到急报,不仅没有慌乱,反而冷笑一声。
“皇太极倒是会打主意,想用南门的虚张声势,引我军分兵,好让西门的伏兵专心围杀我军先锋?”
他转头看向朱万良,眼神锐利如刀。
“朱万良,你率本部兵马,携带攻城器具,即刻增援西门!务必砸开千斤闸,攻入城中!”
“其余各营按兵不动!”
“告诉陈策、贺世贤他们,南门不过是建奴的疑兵之计,若有一兵一卒擅自离营,以军法处置!
然而。
皇太极的算盘,打得很响。
远远超过了熊廷弼的预料。
他既非真心伏击西门明军,也不是要从南门突围,那两处不过是他拋出去的诱饵,真正的生路,藏在最不起眼的北门。
此番突围的计策,是范文程想出来的“声东击西、以南为虚,以北为实”。
西门诱敌、南门佯攻,用两处混乱牵扯明军主力,再趁北门防守空虚,带著精锐遁入龙岗山的莽莽林海。
此刻的內城北门。
皇太极身披镶黄边的重鎧,手按腰间鑌铁刀,身后是五千精锐。
何和礼的八旗巴牙喇、杜度的正白旗护军、恩格德尔的蒙古轻骑,人人马勒口、蹄裹布,连呼吸都压得极轻。
城楼上的火把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映著一张张紧绷的脸。
他们都在等,等西门和南门传来信號。
“报!西门得手!明军先锋被千斤闸截断,已成瓮中之鱉!”
斥候的声音穿透夜色,带著一丝兴奋。
片刻后,又一骑来报:
“南门佯攻奏效!明军南线大营已动,正往南门增兵!”
皇太极眼中精光一闪。
范文程的计策已成大半,西门绞杀缠住了明军先锋,南门的烟尘和吶喊吸引了熊廷弼的注意力,此刻北门外,按常理只剩零星斥候游荡。
“开城门!全军突围!”
他高举腰刀,低沉的声音穿透呼啸的北风。
沉重的城门在铰链的“吱呀”呻吟中缓缓打开。
何和礼一马当先,率三百巴牙喇衝出。
杜度紧隨其后,他的护军举著圆盾,组成一道移动的铁墙。
恩格德尔的蒙古轻骑则像一阵风,贴著城墙往两侧散开,探查前路。
没人回头。
所有人都知道,只要衝过外城北门,再穿过三里外的林地,就能遁入龙岗山。
那里林深山高,明军的骑兵追不上,火炮也运不进去。
可就在何和礼的先锋即將衝出外城北门甬道时,他猛地勒住马韁,胯下的黑马人立而起,发出一声惊嘶。
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僵住了。
原本该空荡的甬道前,竟横亘著一座黑漆漆的车阵!
数十辆偏厢车首尾相连,车轮上钉著锋利的铁刺,车与车之间架著鹿角木,地面上还埋著密密麻麻的铁蒺藜,像一头蛰伏的巨兽,挡住了所有生路。
车阵后的高台上,明军援辽总兵陈策身披明光鎧,手里握著环首,见建奴兵出现,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呵呵,居然在老夫这边突围,找死!放箭!”
只能说,皇太极的计策,確实很好。
也確实吸引了大部分的明军。
然而.
明军战兵八万,皇太极吸引了许多兵力,但堵在赫图阿拉外城的明军,还是有很多。
在绝对的战力优势之下,阴谋诡计,都是没用的。
嗖嗖嗖~
在陈策下令的瞬间,车阵缝隙中骤然射出无数箭矢,黑沉沉的箭雨如蝗群般扑来,带著尖锐的破空声。
冲在最前面的镶红旗骑兵来不及反应,纷纷中箭落马,甲冑被箭矢穿透的“噗嗤”声、人马的惨叫声,瞬间打破了夜色的寂静。
“冲开车阵!”
何和礼左肩中箭,箭羽深深扎进甲片缝隙,鲜血顺著手臂往下流,可他依旧怒吼著抽出顺刀,指挥巴牙喇重甲兵顶著盾牌向前衝锋。
可是。
沉重的圆盾挡住了箭雨,却挡不住明军的佛郎机炮。
车阵后方突然响起“轰!轰!”的炮声,霰弹如铁雨般横扫而来,將衝锋的建奴队列撕出一个个血肉胡同,残肢断臂飞溅,染红了地上的积雪。
杜度刚要率军补上缺口,一枚霰弹碎片突然击中他的大腿,甲片被打得粉碎,鲜血瞬间浸透了裤腿。
他踉蹌著跪倒在地,剧痛让他眼前发黑,身边的亲兵连忙扑上来,架著他往后退:
“台吉!不能再冲了!”
“主子,车阵后方还有伏兵!”
恩格德尔突然指著两侧的土坡,声音里带著惊慌。
眾人抬头望去,只见土坡上突然亮起无数火把,映出密密麻麻的明军骑兵。
是贺世贤的辽东铁骑!
他们列著整齐的阵型,铁蹄踏得地面微微发颤,马蹄声像闷雷似的滚来,眼看就要从两翼包抄过来。
皇太极攥紧韁绳,面色难看至极。
怎么会这样!
明军在北门,怎么还有如此多兵卒在防范他突围?
他的一颗心,已经沉入谷底了。
就在这时,只见一骑蒙古快马斥候迅速前来,对著皇太极喊道:
“大汗,不好了!明军主力朝西门调动了!”
完了。
皇太极顿时感觉到一阵口乾舌燥。
突围的路被堵死,明军的主力又在逼近,再耗下去,他们这五千人,就要被明军困死在北门之外,连內城都回不去!
“撤!”
皇太极没有过多犹豫,当机立断。
“全军撤回內城!快!”
皇太极心里明白。
冲不出赫图阿拉,便只有死路一条。
撤回去,也是死路一条。
只不过是死得慢一些而已。
在死得快与死得慢之间,皇太极还是选择了后者。
命令下达的瞬间,建奴兵像潮水般往后退。
明军的箭雨依旧密集,贺世贤的铁骑也开始衝锋。
建奴兵一边退一边反击,可士气早已崩溃,人人都在拼命往城门里挤,连平日里最勇猛的巴牙喇,此刻也顾不上廝杀,只想著儘快退回內城。
皇太极进入城中,身后还有数百人没有进入赫图阿拉。
但是。
在他们后面的明军已经追来了。
若是不关城门,明军就要衝入北门了。
他咬了咬牙,猛地挥手:“关城门!起吊桥!”
沉重的城门缓缓关闭,吊桥被缓缓吊起。
將明军的追击和喊杀声、以及数百金兵挡在外面。
皇太极靠在城门內侧的墙壁上,大口喘著气,胸口的甲冑都被汗水浸透了。
他看著身边残兵败將,五千精锐,此刻只剩不到三千人,人人带伤,脸上满是恐惧和绝望。
不过。
现在还不是休息的时候。
西门內还滯留著明军先锋,若不儘快剿杀,这些人迟早会在內城掀起更大的混乱。
因此,他当即率部,前往西门。
还没靠近西门,就听见前方传来兵刃交击的脆响。
皇太极抬眼望去,只见城门甬道內,数百名明军背靠著城墙,组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刺蝟阵。
他们被圆盾覆盖,手中的长矛斜指向上,火銃手藏在阵心,每隔片刻就有“砰砰”的銃声响起,將试图靠近的汉军旗士兵逼得连连后退。
“废物!”
皇太极低骂一声。
那些汉军旗士兵握著刀的手都在发抖,眼神躲闪著明军的长矛,明明人数占优,却连一个小小的阵形都冲不破。
“重甲骑兵上!衝散他们的阵形!”
五十名身披双层铁甲的巴牙喇骑兵应声而出,他们催马疾奔,奔向明军阵中。
明军阵前的长矛手握紧了武器,眼神里满是警惕,可当战马的衝力撞上长矛的瞬间,“咔嚓”的断裂声陡然响起。
那些硬木长矛竟被马蹄生生撞断,前排的明军士兵像断线的风箏般飞了出去,重重撞在城墙上,口吐鲜血。
“杀!”
巴牙喇骑兵的吼声震耳欲聋,他们挥舞著马刀,从刺蝟阵的缺口处冲了进去。
明军的阵形瞬间乱了,火銃手来不及装填弹药,就被马刀劈中了肩膀。
长矛手失去了阵形的保护,只能各自为战,很快就被骑兵分割成小块。
皇太极提著刀,亲自衝进混战中。
他的刀刃划过一名明军小旗的脖颈,鲜血溅在脸上,冰冷的触感让他更加清醒。
“射箭!”
他朝著城头高喊,早已准备在箭垛后的八旗弓箭手立刻拉满弓弦,密集的箭矢如蝗虫般落下,將试图重组阵形的明军射倒一片。
不过半炷香的功夫,甬道內的明军就死伤惨重。
剩下的几十人被巴牙喇骑兵围在中间,手中的武器早已掉落,脸上满是绝望。
隨著最后一名明军士兵被马刀劈倒,西门內终於暂时安静下来,只剩下伤者的呻吟和火把燃烧的“噼啪”声。
皇太极拄著刀,大口喘著气,胸口的闷痛又涌了上来。
他刚想下令清理战场,突然听见城外传来一阵刺耳的呼啸。
那是明军炮弹划破空气的声音!
“躲!”
他下意识地大喊,可已经晚了。
“轰轰轰!”
三枚佛郎机炮炮弹接连落在西门內,炸开的火光瞬间照亮了半个城墙。
靠近城门的几名巴牙喇骑兵来不及躲闪,被炮弹的衝击波掀飞,甲冑碎片和血肉溅得满地都是。
旁边的汉军旗士兵更是嚇得魂飞魄散,抱著头往墙角缩去,连武器都丟在了地上。
皇太极被亲兵死死按在城墙根下,耳边满是轰鸣声,眼前阵阵发黑。
他刚缓过神,就看见城外的明军推著几辆巨大的衝车,正朝著千斤闸撞去。
那衝车的前端裹著厚厚的铁皮,上面还钉著尖刺,每一次撞击都让千斤闸发出“嘎吱”的呻吟,闸身的铁条已经开始变形。
“快!去挡住衝车!快去关城门!”
皇太极嘶吼著,可身边的士兵早已没了斗志。
汉军旗士兵四处逃窜,巴牙喇骑兵也死伤过半,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
“哐!”
一声巨响,千斤闸终於被衝车撞开,重重砸在地上,激起漫天的尘土。
闸门外,无数明军举著火把,像潮水般涌了进来,火銃手在前,长矛手在后,一步步朝著內城推进,口中高喊著“活捉皇太极”的口號。
皇太极看著涌进来的明军,面色瞬间变得一片煞白。
他踉蹌著后退了两步,扶住身边的城墙才勉强站稳。
北门被堵,西门被破,內城的守军早已人心涣散。
赫图阿拉
已经被明军攻破了!
今日
难道真的是我皇太极的死期吗?
ps:
燃尽!
明天杀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