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霜蹄龙韜,蓼莪针黹
第176章 霜蹄龙韜,蓼莪针黹
西苑。
內教场。
王体乾离去之后,朱由校缓缓起身,目光扫向身侧的魏朝,问道:“方正化还没准备好?”
魏朝心头一紧,连忙躬身答道:“启稟皇爷,方公公方才遣人来报,说是在校场最后查验御马鞍。奴婢这就再派人去催。”
话音未落,台下已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只见方正化疾步趋入,额前汗珠顺著紧绷的面颊滚落,甫一上台便重重跪伏於地,前额紧贴金砖:“奴婢办事迟滯,累陛下久候,罪该万死!”
他肩背微颤,青缎袍服的后襟已被冷汗浸透,显是一路奔忙未歌。
朱由校並未责怪,只是目光微垂,指尖轻抚腰间玉带,淡淡道:“御马可已备妥?”
方正化连忙叩首,额前汗珠滴落在地:“回稟陛下,奴婢已按天家规制严选良驹,恭请圣览!”
方正化耽搁这么多时间,主要还是在给皇帝选御马。
一匹好的战马,需要满足很多要求,而要给皇帝骑乘的御马,要求就更多了。
首先,御马必须体態匀称、四肢健硕,奔跑时稳如磐石,以免惊扰圣驾;其次,毛色需光润纯正,以象徵天家威仪,杂色或瑕疵皆不可取。
此外,性情温驯却又不失机敏,既能听从驾驭,又能在危急时护主周全。
朱由校缓步走向校场,目光扫过眼前一字排开的十余匹骏马。
方正化紧隨其后,低声稟报每匹马的来歷与特质:“此匹“玉狮子”產自河套,日行千里不疲;那匹『乌云踏雪”乃西域贡品,蹄力刚健——“
皇帝驻足於一匹通体雪白的骏马前,抬手轻抚其鬃毛。
那马似通人性,低嘶一声,屈膝示敬。
朱由校頷首道:“就它了。”
方正化如释重负,赶忙命人备鞍。
皇帝骑乘上马,方正化连忙上前扶,小心翼翼地护住朱由校的手臂,生怕有半点闪失。
朱由校翻身上马,动作虽不算嫻熟,却也稳当。
他轻抚马鬃,感受著御马的温顺与力量,微微頜首,显然对这匹精心挑选的御马颇为满意。
“陛下,此马性情温驯,但脚力极佳,可保巡行安稳。”方正化躬身稟报,同时示意一旁的侍卫们严阵以待,以防意外。
朱由校五指收拢,韁绳在掌心勒出一道浅痕。他目光如刃,缓缓掠过校场四周。
大汉將军持戟肃立,黄罗伞盖在风中微颤,所有声响都在天子视线扫过的瞬间凝滯。
“走。”
单字如冰坠地,那匹通体雪白的御马立时昂首,铁蹄叩击青砖的脆响惊起檐下棲雀。
仪仗队伍如潮水分列,玄甲侍卫的佩刀与弯铃同振,在春日里盪出一片金铁交鸣之声方正化急挽韁绳翻身上马,青缎官服下摆尚在翻飞,人已催马紧贴御驾三丈之內。
他左手虚按腰间刀柄,右手隨时准备探出一一若那烈马敢惊了圣驾,便是血溅当场也要护得周全。
“驾一”
朱由校腕间轻旋,韁绳在御马颈侧掠过一道银弧。
那畜生竟似通了灵性,先是四蹄轻抬如踏云霓,待觉背上天子气息渐稳,忽地扬鬃长嘶,修忽间便如离弦之箭窜出。
西苑广阔的草场上,只见一骑白衣如电,马蹄声如雷,在春风中飞驰。
方正化望著皇帝在马背上挺拔的身影,暗自鬆了口气。
看来这次精心挑选的御马,確实合了皇帝的心意。
朱由校感受著风从耳边呼啸而过,多日来的政务疲惫似乎都被这畅快的驰骋一扫而空他微微俯身,御马仿佛通晓主人心意,速度又加快了几分,在西苑的绿荫道上划出一道白色的流光。
一番爽骑之后,朱由校翻身下马,目光落在同样下马、在一边侯命的方正化身上。
“听说你骑射在內廷中可称冠绝?”
方正化闻言一,隨即跪伏而下,诚惶诚恐道:“奴婢不过是略通皮毛,当不得陛下如此夸讚。”
“有本事,便不需要谦虚。”
方正化自幼苦练武艺,弓马嫻熟,一柄长刀使得出神入化。
歷史上,明末流寇四起,他曾亲率三百精兵迎战数千义军。
阵前单骑突入敌阵,刀光如雪,顷刻间连斩十余人,杀得敌军阵脚大乱。
史载其“挥刀若电,当者輒毙”,溃兵见其皂旗竟相惊呼“方阎罗至矣』而遁。
这般能在万军中取上將首级的本事,纵是九边悍將见了,也要赞一声『真虎賁也”!
让这样的人做自己的骑射师傅,方才能学到真本事。
因此,朱由校语气带著不容推拒的意味:“朕以后要和你学骑射。”
方正化额头沁出细汗,连忙叩首:“能为陛下效劳是奴蜱的福分,只是..:”
他稍作迟疑,有些犹豫道:“奴婢技艺粗浅,恐有负圣望。“
“无妨。”
朱由校抬手示意他起身,“明日便开始。“
方正化望著天子的背影,暗自紧了衣袖。
他知道,这既是殊荣,更是千斤重担一一天子的骑射师傅,岂是那么好当的?
而朱由校作为九五之尊,之所以要勤练武艺,也有著他的苦衷。
朕虽坐拥天下,却也不能只做深宫里的傀儡。
朱由校指尖轻抚腰间佩剑,冰凉的触感让他想起太祖朱元璋提三尺剑定江山的豪迈。
“若连弓马都生疏,如何对得起『天子守国门』的祖训?
校场上的风裹挟著尘土气息扑面而来,远处勛贵营勛贵子弟操练的呼喝声隱约可闻。
朱由校眯起眼晴一一那些將土表面恭敬,可奏报边关军情时,字里行间何尝没有对深宫帝王纸上谈兵的轻视?
“朕不仅要习骑射?並且还要习出水平来!”
魏朝捧著茶盏的手微微一颤,他是真怕皇帝有个万一,从马上摔下来,那该如何是好?
他在一旁劝慰道:“龙体贵重,何须习武,这是那些將士们该做的事情。”
“正因贵重才更该习武。”
朱由校截住话头。
“建奴虎视耽,朕难道要学宋徽宗在汴梁城里写瘦金体?”
“当年武宗皇帝巡边,九边將土至今传颂。朕若能百步穿杨,校场较技时一箭压服那些骄兵悍將,比发十道搞赏詔书都管用。”
还有些话,朱由校没说出来。
万一日后真到了要御驾亲征的时候,前线溃败,没有本事,那真是要去草原留学的。
人家宋太宗还有一手驴车漂移,他不说上阵杀敌,逃跑的本事得练好了才行。
魏朝见劝慰不成,只得说道:“陛下英明。”
“今日算是痛快了,回乾清宫处理国事吧!”
这国事繁杂,要处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他此番前来西苑,可谓是偷得浮生半日閒。
但閒暇的时间,总是短暂的。
魏朝见皇帝心情不错,趁机躬身稟报:“皇爷容,尚仪局方才来报,储秀宫秀女於佩珍面生红疹,恐难通过月余后的终选。按祖制.:.若落选便需遣返回乡。”
朱由校正用帕子拭手,闻言动作微顿。
那於佩珍的画像他看过了,確实绝色,遣返了实在可惜了。
朱由校问道:“可寻太医看过了?”
“回皇爷的话,臣先前已命太医诊治过了,不是什么大碍,但女官们说红疹若损容貌,终究不合中宫之选。”
见不是什么天之类的病状,朱由校缓缓说道:“不合中宫之选,纳入宫中为嬪还是合適的。”
十四五岁,脸上长点青春痘,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见皇帝果然记掛著这秀女,魏朝感觉自己押宝成功了,赶忙说道:“秀女於佩珍已经离开储秀宫,在乾清西五所暂居,陛下若是想见,此番可从玄武门回宫。”
朱由校看向魏朝,说道:“哦?你连路线,都帮朕规划好了?”
扑通~
魏朝当即知晓自己失言了,他当即跪伏在地,额头紧贴地面,声音带著惶恐与恳切:
“奴婢该死!奴婢只是见陛下连日操劳国事,难得今日兴致稍舒,又念及於秀女之事—这才斗胆揣测圣意,想著若能顺路让陛下稍解烦忧,便是奴婢的福分。”
他顿了顿,喉头微动,继续道:“奴婢自幼侍奉皇爷,一颗心全系在陛下身上,绝无半分私念。若这安排臀越了规矩,奴婢甘愿领罚·只求皇爷保重龙体,莫因琐事劳神。”
朱由校垂眸看著魏朝颤抖的肩背,忽然轻笑一声:“起来吧。”
他指尖摩著马鞭,语气意味深长,“你这奴才,心思倒是活络。”
魏朝不敢起身,只將腰弯得更低:“奴婢——奴婢只是愚忠。””
“愚忠?”
皇帝抬脚轻踢了踢他的靴尖,冷声道:“真愚忠的人,可不会连玄武门的路线都算得这般准。”
见魏朝脸色煞白,朱由校终是摆摆手,“罢了,朕今日心情好,且记著你这份『忠心”。”
“摆驾西五所,朕那乳娘,如今似乎也在乾清西五所?顺便看看她如何了。”
魏朝如蒙大赦,连忙爬起来小步跟上,后背的冷汗早已浸透中衣。
他偷警一眼皇帝的背影,暗自庆幸赌对了圣意,却又隱隱后怕一一天威难测,下次再不敢这般明显了。
三声净鞭响起,黄门太监撕扯著喉咙喊道:
“摆驾乾清西五所~”
御驾自西苑內教场摆驾,朝著乾清西五所而去。
朱由校端坐於御驾之上,身后是整齐肃穆的仪仗队伍。
方正化紧隨其后,目光警惕地扫视四周,生怕有半点闪失。
魏朝则低眉顺眼地走在侧前方引路,时不时偷眼观察皇帝的神色,心中暗自盘算著接下来的安排。
队伍行至玄武门时,守门侍卫见圣驾亲临,连忙跪伏行礼。
朱由校微微抬手示意免礼,目光却若有所思地掠过宫墙,似在思付什么。
魏朝见状,连忙上前一步,低声道:“皇爷,过了此门,再行半刻便是乾清西五所,
秀女于氏已安置妥当,只待陛下垂询。”
朱由校淡淡“嗯”了一声,並未多言,御驾继续前行。
此刻。
西五所內。
秀女於佩珍正倚窗而坐,纤纤玉指无意识地绞著一方素白绣帕。
她肌肤如新雪般莹润透白,此刻因著心事,更添几分楚楚动人的苍白。
一双含情杏眸似笼著江南烟雨,眼尾微微上挑的弧度恰到好处,既不失大家闺秀的端庄,又平添几分摄人心魄的嫵媚。
她轻咬樱唇,贝齿在嫣红的唇瓣上留下浅浅齿痕。
听闻皇帝今日在西苑校场骑射,那马蹄声仿佛就响在耳畔,让她心跳不由加快了几分就不知,魏掌印能否將陛下引来..:
正出神间,忽听外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接著便是女官低声催促:“快些准备,
圣驾將至!”
她心头一跳,连忙起身整理衣裙,指尖不自觉地抚过脸颊一一幸好李淑贞的芙蓉膏確有奇效,红疹已消退大半,否则今日怕是难以面圣。
不多时,外间传来內侍高唱:“陛下驾到~”
於佩珍深吸一口气,垂首跪伏於地,静候天顏。
朱由校迈步入內,目光扫过跪伏的倩影,淡淡道:“抬起头来。”
於佩珍缓缓仰首,眼睫微颤,却不敢直视龙顏。
朱由校见她肌肤莹润,已无红疹痕跡,眉梢微挑,语气缓和了几分:“太医院的药,
可还见效?”
“回陛下的话,奴婢已无大碍,全赖皇恩浩荡。”
她声音轻柔,却字字清晰。
朱由校微微頜首,目光在她面上停留片刻。
此女,確有江南女子的绝色容顏。
皇帝转身对魏朝道:“传旨,于氏暂居西五所,待终选后再行定夺。”
魏朝心头一喜,连忙应下:“奴婢遵旨。”
皇帝未再多言,转身离去,只留下一室淡淡的龙涎香。
於佩珍直到脚步声远去,才缓缓起身,指尖仍微微发颤。
她知道,自己的命运,或许就此改变。
魏朝望著皇帝远去的背影,心中暗嘆:皇爷虽也爱美人顏色,却与先帝那般沉酒女色的做派大不相同。方才于氏那般绝色当前,陛下竟连指尖都未碰触,只留了道恩旨便抽身离去一一这般克制,倒真应了那句『美人如隔云端”。
他摩著袖中备好的彤史册子,纸页冰凉刺骨。
看来在这新朝,单凭朱唇粉面就想攀附龙鳞,怕是痴心妄想了。
他只得对於佩珍说道:“秀女有什么需要,皆可与宫人道来,记住,不要因为陛下的恩宠,便跋扈自傲。”
於佩珍闻言,点了点头,说道:“宫女的规矩,民女知晓。”
她可是从五千人杀出来的者,怎么会连这点规矩都不懂呢?
差点落选,於佩珍格外珍惜这一次的机会。
魏朝不想自己的投资打了水漂,见於佩珍成熟稳重,很是放心的出了殿宇,跟上皇帝的步伐。
朱由校穿过幽深的宫巷,来到西五所一处僻静的院落。
推开斑驳的木门,只见客氏正坐在廊下缝补旧衣,春日的阳光斜斜地照在她身上,却掩不住她眉间的憔悴。
客氏听到脚步声,抬头见是皇帝,慌忙起身行礼,衣袖却因动作太急而勾破了边角。
“奴婢即见皇上———”她伏在地上,声音微颤,粗糙的手指紧紧著衣角,指节泛白。
朱由校皱眉,伸手扶她:“乳母何必如此?”
碰到她手的瞬间,他微微一证一一那掌心布满厚茧,粗糙如树皮,显然这段日子吃了不少苦头。
客氏低头避开他的目光,轻声道:“奴婢粗鄙,恐污了圣目。”
院中落叶沙沙,更显寂静。
朱由校这才注意到,她住的屋子窗纸破损,案几上只摆著半碗冷粥,连炭盆都是冷的。
“他们竟敢如此怠慢!”他怒道。
客氏却摇头:“是奴婢自己愚钝,不討人喜欢——”
朱由校初登大宝时,客氏仗著哺育之恩在宫中横行,自己以雷霆手段將其贬。
可此刻见她瑟缩如秋叶的模样,心底却泛起几分侧隱。
客氏前番虽然跋扈,但毕竟是他的乳母。
对待自己身边人若是刻薄,难免让其余人兔死狐悲。
这不是皇帝该做的表率。
因此,朱由校对著魏朝说道:
“传朕口諭,即刻收拾出西华门外那处宅院,拨十二名宫女、八名內侍伺候,再取库银五千两,绸缎百匹,明日便送乳母出宫荣养!”
客氏闻言大惊,跟跪著跪下:“使不得!奴婢卑贱之躯,怎敢....
这段时间在西五所遭受的折磨,早就让她將之前的自傲丟得乾乾净净了。
见到皇帝终於想起她来了,眼中淌出热泪。
“你是朕的乳母,纵使之前稍有罪过,但这些日子的苦头,也將罪抵消了,如今出宫去了,便好生过日子。”
“奴婢,谢陛下隆恩!”
魏朝在一边看著,心中也有些触动,看来,陛下还是重感情的,之前责罚客氏,完全是因为客氏过於跋扈了。
如今见她落魄至此,陛下仍念及哺育之恩,不仅恢復其体面,更赐宅院银钱,这份仁厚之心,倒让魏朝暗自感慨。
他偷眼瞧著皇帝侧顏,日光下那轮廓分明透著几分坚毅,又隱现一丝疲惫。
魏朝忽然想起先帝在位时,对身边人亦是宽厚有加,只可惜———
他不敢再深想,赶忙收敛心神。
“皇爷。”
魏朝趋前两步,轻声道:“客嬤嬤的住处,奴婢这就去安排。是否要派太医隨行?嬤嬤这些日子清减了不少,需好生调养才是。”
朱由校略一沉吟,点头道:“准了。再添两名厨子,专做北方麵食一一乳母最爱吃这个。”
这话说得平淡,却听得客氏泪如雨下。
她伏在地上连连即首,哽咽道:“奴婢—奴婢愧对陛下啊!”
魏朝见状,心中更觉复杂。
他想起自己这些日子在皇帝跟前的小心思,不由生出几分愧意。
下待下如此仁厚,自己却总想著揣摩圣意、钻营取巧,实在不该。
正自省间,忽听皇帝吩咐:“魏朝,你去尚膳监传话,今晚的膳食添一道醋溜白菜乳母当年常说,这是解腻的良方。”
魏朝连忙应下,转身时却见客氏颤抖著从怀中掏出一个褪色的香囊,针脚歪斜,显是初学女红时所制。
“奴婢別无长物,只这个———求陛下留著,全当是个念想。”
朱由校接过香囊,指尖抚过上面歪歪扭扭的“福”字。
他紧香囊,对魏朝道:“再加一条,每月初一十五,准乳母递牌子进宫说话。”
朱由校之所以对客氏又加重恩,便是要告诉身边人:
对朕有恩的,朕记在心中。
朕的恩威,从来只取决於尔等如何待朕,
那现在,你们这些人,该知晓如何为朕做事了吧?
西苑。
內教场。
王体乾离去之后,朱由校缓缓起身,目光扫向身侧的魏朝,问道:“方正化还没准备好?”
魏朝心头一紧,连忙躬身答道:“启稟皇爷,方公公方才遣人来报,说是在校场最后查验御马鞍。奴婢这就再派人去催。”
话音未落,台下已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只见方正化疾步趋入,额前汗珠顺著紧绷的面颊滚落,甫一上台便重重跪伏於地,前额紧贴金砖:“奴婢办事迟滯,累陛下久候,罪该万死!”
他肩背微颤,青缎袍服的后襟已被冷汗浸透,显是一路奔忙未歌。
朱由校並未责怪,只是目光微垂,指尖轻抚腰间玉带,淡淡道:“御马可已备妥?”
方正化连忙叩首,额前汗珠滴落在地:“回稟陛下,奴婢已按天家规制严选良驹,恭请圣览!”
方正化耽搁这么多时间,主要还是在给皇帝选御马。
一匹好的战马,需要满足很多要求,而要给皇帝骑乘的御马,要求就更多了。
首先,御马必须体態匀称、四肢健硕,奔跑时稳如磐石,以免惊扰圣驾;其次,毛色需光润纯正,以象徵天家威仪,杂色或瑕疵皆不可取。
此外,性情温驯却又不失机敏,既能听从驾驭,又能在危急时护主周全。
朱由校缓步走向校场,目光扫过眼前一字排开的十余匹骏马。
方正化紧隨其后,低声稟报每匹马的来歷与特质:“此匹“玉狮子”產自河套,日行千里不疲;那匹『乌云踏雪”乃西域贡品,蹄力刚健——“
皇帝驻足於一匹通体雪白的骏马前,抬手轻抚其鬃毛。
那马似通人性,低嘶一声,屈膝示敬。
朱由校頷首道:“就它了。”
方正化如释重负,赶忙命人备鞍。
皇帝骑乘上马,方正化连忙上前扶,小心翼翼地护住朱由校的手臂,生怕有半点闪失。
朱由校翻身上马,动作虽不算嫻熟,却也稳当。
他轻抚马鬃,感受著御马的温顺与力量,微微頜首,显然对这匹精心挑选的御马颇为满意。
“陛下,此马性情温驯,但脚力极佳,可保巡行安稳。”方正化躬身稟报,同时示意一旁的侍卫们严阵以待,以防意外。
朱由校五指收拢,韁绳在掌心勒出一道浅痕。他目光如刃,缓缓掠过校场四周。
大汉將军持戟肃立,黄罗伞盖在风中微颤,所有声响都在天子视线扫过的瞬间凝滯。
“走。”
单字如冰坠地,那匹通体雪白的御马立时昂首,铁蹄叩击青砖的脆响惊起檐下棲雀。
仪仗队伍如潮水分列,玄甲侍卫的佩刀与弯铃同振,在春日里盪出一片金铁交鸣之声方正化急挽韁绳翻身上马,青缎官服下摆尚在翻飞,人已催马紧贴御驾三丈之內。
他左手虚按腰间刀柄,右手隨时准备探出一一若那烈马敢惊了圣驾,便是血溅当场也要护得周全。
“驾一”
朱由校腕间轻旋,韁绳在御马颈侧掠过一道银弧。
那畜生竟似通了灵性,先是四蹄轻抬如踏云霓,待觉背上天子气息渐稳,忽地扬鬃长嘶,修忽间便如离弦之箭窜出。
西苑广阔的草场上,只见一骑白衣如电,马蹄声如雷,在春风中飞驰。
方正化望著皇帝在马背上挺拔的身影,暗自鬆了口气。
看来这次精心挑选的御马,確实合了皇帝的心意。
朱由校感受著风从耳边呼啸而过,多日来的政务疲惫似乎都被这畅快的驰骋一扫而空他微微俯身,御马仿佛通晓主人心意,速度又加快了几分,在西苑的绿荫道上划出一道白色的流光。
一番爽骑之后,朱由校翻身下马,目光落在同样下马、在一边侯命的方正化身上。
“听说你骑射在內廷中可称冠绝?”
方正化闻言一,隨即跪伏而下,诚惶诚恐道:“奴婢不过是略通皮毛,当不得陛下如此夸讚。”
“有本事,便不需要谦虚。”
方正化自幼苦练武艺,弓马嫻熟,一柄长刀使得出神入化。
歷史上,明末流寇四起,他曾亲率三百精兵迎战数千义军。
阵前单骑突入敌阵,刀光如雪,顷刻间连斩十余人,杀得敌军阵脚大乱。
史载其“挥刀若电,当者輒毙”,溃兵见其皂旗竟相惊呼“方阎罗至矣』而遁。
这般能在万军中取上將首级的本事,纵是九边悍將见了,也要赞一声『真虎賁也”!
让这样的人做自己的骑射师傅,方才能学到真本事。
因此,朱由校语气带著不容推拒的意味:“朕以后要和你学骑射。”
方正化额头沁出细汗,连忙叩首:“能为陛下效劳是奴蜱的福分,只是..:”
他稍作迟疑,有些犹豫道:“奴婢技艺粗浅,恐有负圣望。“
“无妨。”
朱由校抬手示意他起身,“明日便开始。“
方正化望著天子的背影,暗自紧了衣袖。
他知道,这既是殊荣,更是千斤重担一一天子的骑射师傅,岂是那么好当的?
而朱由校作为九五之尊,之所以要勤练武艺,也有著他的苦衷。
朕虽坐拥天下,却也不能只做深宫里的傀儡。
朱由校指尖轻抚腰间佩剑,冰凉的触感让他想起太祖朱元璋提三尺剑定江山的豪迈。
“若连弓马都生疏,如何对得起『天子守国门』的祖训?
校场上的风裹挟著尘土气息扑面而来,远处勛贵营勛贵子弟操练的呼喝声隱约可闻。
朱由校眯起眼晴一一那些將土表面恭敬,可奏报边关军情时,字里行间何尝没有对深宫帝王纸上谈兵的轻视?
“朕不仅要习骑射?並且还要习出水平来!”
魏朝捧著茶盏的手微微一颤,他是真怕皇帝有个万一,从马上摔下来,那该如何是好?
他在一旁劝慰道:“龙体贵重,何须习武,这是那些將士们该做的事情。”
“正因贵重才更该习武。”
朱由校截住话头。
“建奴虎视耽,朕难道要学宋徽宗在汴梁城里写瘦金体?”
“当年武宗皇帝巡边,九边將土至今传颂。朕若能百步穿杨,校场较技时一箭压服那些骄兵悍將,比发十道搞赏詔书都管用。”
还有些话,朱由校没说出来。
万一日后真到了要御驾亲征的时候,前线溃败,没有本事,那真是要去草原留学的。
人家宋太宗还有一手驴车漂移,他不说上阵杀敌,逃跑的本事得练好了才行。
魏朝见劝慰不成,只得说道:“陛下英明。”
“今日算是痛快了,回乾清宫处理国事吧!”
这国事繁杂,要处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他此番前来西苑,可谓是偷得浮生半日閒。
但閒暇的时间,总是短暂的。
魏朝见皇帝心情不错,趁机躬身稟报:“皇爷容,尚仪局方才来报,储秀宫秀女於佩珍面生红疹,恐难通过月余后的终选。按祖制.:.若落选便需遣返回乡。”
朱由校正用帕子拭手,闻言动作微顿。
那於佩珍的画像他看过了,確实绝色,遣返了实在可惜了。
朱由校问道:“可寻太医看过了?”
“回皇爷的话,臣先前已命太医诊治过了,不是什么大碍,但女官们说红疹若损容貌,终究不合中宫之选。”
见不是什么天之类的病状,朱由校缓缓说道:“不合中宫之选,纳入宫中为嬪还是合適的。”
十四五岁,脸上长点青春痘,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见皇帝果然记掛著这秀女,魏朝感觉自己押宝成功了,赶忙说道:“秀女於佩珍已经离开储秀宫,在乾清西五所暂居,陛下若是想见,此番可从玄武门回宫。”
朱由校看向魏朝,说道:“哦?你连路线,都帮朕规划好了?”
扑通~
魏朝当即知晓自己失言了,他当即跪伏在地,额头紧贴地面,声音带著惶恐与恳切:
“奴婢该死!奴婢只是见陛下连日操劳国事,难得今日兴致稍舒,又念及於秀女之事—这才斗胆揣测圣意,想著若能顺路让陛下稍解烦忧,便是奴婢的福分。”
他顿了顿,喉头微动,继续道:“奴婢自幼侍奉皇爷,一颗心全系在陛下身上,绝无半分私念。若这安排臀越了规矩,奴婢甘愿领罚·只求皇爷保重龙体,莫因琐事劳神。”
朱由校垂眸看著魏朝颤抖的肩背,忽然轻笑一声:“起来吧。”
他指尖摩著马鞭,语气意味深长,“你这奴才,心思倒是活络。”
魏朝不敢起身,只將腰弯得更低:“奴婢——奴婢只是愚忠。””
“愚忠?”
皇帝抬脚轻踢了踢他的靴尖,冷声道:“真愚忠的人,可不会连玄武门的路线都算得这般准。”
见魏朝脸色煞白,朱由校终是摆摆手,“罢了,朕今日心情好,且记著你这份『忠心”。”
“摆驾西五所,朕那乳娘,如今似乎也在乾清西五所?顺便看看她如何了。”
魏朝如蒙大赦,连忙爬起来小步跟上,后背的冷汗早已浸透中衣。
他偷警一眼皇帝的背影,暗自庆幸赌对了圣意,却又隱隱后怕一一天威难测,下次再不敢这般明显了。
三声净鞭响起,黄门太监撕扯著喉咙喊道:
“摆驾乾清西五所~”
御驾自西苑內教场摆驾,朝著乾清西五所而去。
朱由校端坐於御驾之上,身后是整齐肃穆的仪仗队伍。
方正化紧隨其后,目光警惕地扫视四周,生怕有半点闪失。
魏朝则低眉顺眼地走在侧前方引路,时不时偷眼观察皇帝的神色,心中暗自盘算著接下来的安排。
队伍行至玄武门时,守门侍卫见圣驾亲临,连忙跪伏行礼。
朱由校微微抬手示意免礼,目光却若有所思地掠过宫墙,似在思付什么。
魏朝见状,连忙上前一步,低声道:“皇爷,过了此门,再行半刻便是乾清西五所,
秀女于氏已安置妥当,只待陛下垂询。”
朱由校淡淡“嗯”了一声,並未多言,御驾继续前行。
此刻。
西五所內。
秀女於佩珍正倚窗而坐,纤纤玉指无意识地绞著一方素白绣帕。
她肌肤如新雪般莹润透白,此刻因著心事,更添几分楚楚动人的苍白。
一双含情杏眸似笼著江南烟雨,眼尾微微上挑的弧度恰到好处,既不失大家闺秀的端庄,又平添几分摄人心魄的嫵媚。
她轻咬樱唇,贝齿在嫣红的唇瓣上留下浅浅齿痕。
听闻皇帝今日在西苑校场骑射,那马蹄声仿佛就响在耳畔,让她心跳不由加快了几分就不知,魏掌印能否將陛下引来..:
正出神间,忽听外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接著便是女官低声催促:“快些准备,
圣驾將至!”
她心头一跳,连忙起身整理衣裙,指尖不自觉地抚过脸颊一一幸好李淑贞的芙蓉膏確有奇效,红疹已消退大半,否则今日怕是难以面圣。
不多时,外间传来內侍高唱:“陛下驾到~”
於佩珍深吸一口气,垂首跪伏於地,静候天顏。
朱由校迈步入內,目光扫过跪伏的倩影,淡淡道:“抬起头来。”
於佩珍缓缓仰首,眼睫微颤,却不敢直视龙顏。
朱由校见她肌肤莹润,已无红疹痕跡,眉梢微挑,语气缓和了几分:“太医院的药,
可还见效?”
“回陛下的话,奴婢已无大碍,全赖皇恩浩荡。”
她声音轻柔,却字字清晰。
朱由校微微頜首,目光在她面上停留片刻。
此女,確有江南女子的绝色容顏。
皇帝转身对魏朝道:“传旨,于氏暂居西五所,待终选后再行定夺。”
魏朝心头一喜,连忙应下:“奴婢遵旨。”
皇帝未再多言,转身离去,只留下一室淡淡的龙涎香。
於佩珍直到脚步声远去,才缓缓起身,指尖仍微微发颤。
她知道,自己的命运,或许就此改变。
魏朝望著皇帝远去的背影,心中暗嘆:皇爷虽也爱美人顏色,却与先帝那般沉酒女色的做派大不相同。方才于氏那般绝色当前,陛下竟连指尖都未碰触,只留了道恩旨便抽身离去一一这般克制,倒真应了那句『美人如隔云端”。
他摩著袖中备好的彤史册子,纸页冰凉刺骨。
看来在这新朝,单凭朱唇粉面就想攀附龙鳞,怕是痴心妄想了。
他只得对於佩珍说道:“秀女有什么需要,皆可与宫人道来,记住,不要因为陛下的恩宠,便跋扈自傲。”
於佩珍闻言,点了点头,说道:“宫女的规矩,民女知晓。”
她可是从五千人杀出来的者,怎么会连这点规矩都不懂呢?
差点落选,於佩珍格外珍惜这一次的机会。
魏朝不想自己的投资打了水漂,见於佩珍成熟稳重,很是放心的出了殿宇,跟上皇帝的步伐。
朱由校穿过幽深的宫巷,来到西五所一处僻静的院落。
推开斑驳的木门,只见客氏正坐在廊下缝补旧衣,春日的阳光斜斜地照在她身上,却掩不住她眉间的憔悴。
客氏听到脚步声,抬头见是皇帝,慌忙起身行礼,衣袖却因动作太急而勾破了边角。
“奴婢即见皇上———”她伏在地上,声音微颤,粗糙的手指紧紧著衣角,指节泛白。
朱由校皱眉,伸手扶她:“乳母何必如此?”
碰到她手的瞬间,他微微一证一一那掌心布满厚茧,粗糙如树皮,显然这段日子吃了不少苦头。
客氏低头避开他的目光,轻声道:“奴婢粗鄙,恐污了圣目。”
院中落叶沙沙,更显寂静。
朱由校这才注意到,她住的屋子窗纸破损,案几上只摆著半碗冷粥,连炭盆都是冷的。
“他们竟敢如此怠慢!”他怒道。
客氏却摇头:“是奴婢自己愚钝,不討人喜欢——”
朱由校初登大宝时,客氏仗著哺育之恩在宫中横行,自己以雷霆手段將其贬。
可此刻见她瑟缩如秋叶的模样,心底却泛起几分侧隱。
客氏前番虽然跋扈,但毕竟是他的乳母。
对待自己身边人若是刻薄,难免让其余人兔死狐悲。
这不是皇帝该做的表率。
因此,朱由校对著魏朝说道:
“传朕口諭,即刻收拾出西华门外那处宅院,拨十二名宫女、八名內侍伺候,再取库银五千两,绸缎百匹,明日便送乳母出宫荣养!”
客氏闻言大惊,跟跪著跪下:“使不得!奴婢卑贱之躯,怎敢....
这段时间在西五所遭受的折磨,早就让她將之前的自傲丟得乾乾净净了。
见到皇帝终於想起她来了,眼中淌出热泪。
“你是朕的乳母,纵使之前稍有罪过,但这些日子的苦头,也將罪抵消了,如今出宫去了,便好生过日子。”
“奴婢,谢陛下隆恩!”
魏朝在一边看著,心中也有些触动,看来,陛下还是重感情的,之前责罚客氏,完全是因为客氏过於跋扈了。
如今见她落魄至此,陛下仍念及哺育之恩,不仅恢復其体面,更赐宅院银钱,这份仁厚之心,倒让魏朝暗自感慨。
他偷眼瞧著皇帝侧顏,日光下那轮廓分明透著几分坚毅,又隱现一丝疲惫。
魏朝忽然想起先帝在位时,对身边人亦是宽厚有加,只可惜———
他不敢再深想,赶忙收敛心神。
“皇爷。”
魏朝趋前两步,轻声道:“客嬤嬤的住处,奴婢这就去安排。是否要派太医隨行?嬤嬤这些日子清减了不少,需好生调养才是。”
朱由校略一沉吟,点头道:“准了。再添两名厨子,专做北方麵食一一乳母最爱吃这个。”
这话说得平淡,却听得客氏泪如雨下。
她伏在地上连连即首,哽咽道:“奴婢—奴婢愧对陛下啊!”
魏朝见状,心中更觉复杂。
他想起自己这些日子在皇帝跟前的小心思,不由生出几分愧意。
下待下如此仁厚,自己却总想著揣摩圣意、钻营取巧,实在不该。
正自省间,忽听皇帝吩咐:“魏朝,你去尚膳监传话,今晚的膳食添一道醋溜白菜乳母当年常说,这是解腻的良方。”
魏朝连忙应下,转身时却见客氏颤抖著从怀中掏出一个褪色的香囊,针脚歪斜,显是初学女红时所制。
“奴婢別无长物,只这个———求陛下留著,全当是个念想。”
朱由校接过香囊,指尖抚过上面歪歪扭扭的“福”字。
他紧香囊,对魏朝道:“再加一条,每月初一十五,准乳母递牌子进宫说话。”
朱由校之所以对客氏又加重恩,便是要告诉身边人:
对朕有恩的,朕记在心中。
朕的恩威,从来只取决於尔等如何待朕,
那现在,你们这些人,该知晓如何为朕做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