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袖里乾坤
《混元周天引导真经》炼神篇中,讲述了此法门独特的聚星火炼化阴渣,引地气护阴神之法。
镇元子曾说吴妄身怀太阳真火,若用此火炼化阴渣,速度乃是极快。
镇元子能看出他身怀太阳真火,吴妄並不意外。
他並未有其遮掩之法,体內那至阳至炽的气息,若是镇元子看不出来,那才是问题所在。
吴妄准备两种方法都试试。
辟魔星灯高悬於吴妄头顶三尺。
星辉如纱,自灯盏垂落,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光幕,將吴妄周身护得严严实实。
自得镇元子赐下此护道至宝,吴妄便再未踏出静室一步。
每日子午二时,天地阴阳交泰之际,便是淬链之时。
这段时日,吴妄分別尝试了星火炼神与真火炼神。
不可否认,星火炼神温和,徐徐图之,速度还算较快。
真火炼神的速度是吴妄没想到的,快到不可思议,阴渣遇之即焚,化为虚无,缺点便是那种痛楚实在非常人所受。
尝试几次后,吴妄两种方法换著炼阴渣。
此刻,他凝神静气,玄黄地气上涌护住阴神,念头引动太阳真火缓缓流入阴神之中。
阴神乃纯粹阴质所聚,骤然接触此等至阳之力,无异於滚油泼雪。
阴神表面迅速腾起丝丝缕缕肉眼难辨的灰黑烟气。
那便是深藏於阴神本源之中,阻碍其蜕变为纯阳元神的阴渣。
吴妄牙关紧咬,额角青筋暴起,冷汗瞬间浸透道袍。
他强守灵台一点清明,以引动地气死死护住阴神核心。
太阳真火如锻铁般一遍遍淬链、焚烧、剔除阴神中的杂质。
实在受不了那般焚烧灵魂的疼痛,吴妄便引星火徐徐炼之。
时间日復一日,闭关整整九九八十一日。
第八十一日,吴妄盘膝闭目,识海內,整个阴神猛地爆发出璀璨夺目的纯阳光华。
光华之中,丝丝缕缕最后残留的灰黑阴渣被彻底焚尽,点滴不存。
光华渐敛,盘坐於泥丸宫的阴神,已然模样大变。
身形凝练如实质,通体笼罩著一层温润而坚韧的纯阳光晕,散发著如日中天般的阳和、炽热、光明正大的气息。
神念暴涨,感知范围与敏锐度提升了何止十倍。
念头转动间,圆融无碍,再无半分滯涩。
阳神!已成!
三日后,乾坤殿前玉磬清鸣,眾弟子肃立。
镇元子高坐莲台,轻声道:“今日讲地仙驻世长生根基。”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地之道,载万物而养群生...”
语调不高,却字字如黄钟大吕,叩击心弦。
阐述地仙一脉,非是避世孤修,乃调和地脉,梳理灵机,以己身合一方水土,达至“与世同君”之境。
讲到“动静之机,阴阳之母”,镇元子忽停,目光古井无波,扫过眾弟子:
“天地如烘炉,万物皆芻狗;然,芻狗亦有灵,火候如何掌?”
殿中一时寂静。
清风、明月蹙眉沉思,诸弟子皆露茫然。
镇元子看向吴妄道:“玄瞳,如何掌?”
吴妄闻言,想了想,他躬身出列,朗声道:“稟师尊,芻狗虽微,亦是天地一气所化,掌火候者,非强控其形,而在顺其性,导其势。”
“如弟子昔年在荒山布阵,非强夺星力地气,乃引星辰之华入地脉之厚,以阵法为渠,使其流转冲和,自成循环,阵成,则地脉愈厚,星辉愈明,荒山遂成福地雏形。”
“动静互为其根,阴阳自生调和,地仙驻世,当效此理,做那梳理之渠,调和之枢。”
话音落,殿中落针可闻。
清风明月眼中精光一闪,似有明悟。
镇元子古井无波的面容上,首次绽开一丝极淡的笑意,如云开月现。
“善。”
只此一字,乾坤殿內地气翻涌,灵机欢腾,仿佛整座万寿山都在应和此言。
“不滯於物,不役於形,以渠喻道,深得『冲和』三昧,玄瞳且留下。”
眾弟子退去,殿內只余师徒二人。
镇元子袖袍轻拂,空间微微波动,吴妄与其已经立於万寿山云海之上。
此地已近罡风层,脚下云海翻腾,头顶星辰仿佛触手可及,浩瀚宇宙的苍茫气息扑面而来。
镇元子开口自语道:“汝阳神已成,会得根源,须知三灾利害。”
吴妄通熟典籍,自是知晓三灾是长生的门槛。
修出阳神,彻底丹成之后,便是三灾之始。
自此鬼神难容,虽驻顏益寿,但到了五百年后,会天降雷灾。
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
再五百年后,天降火灾,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唤做『阴火』。
自本身涌泉穴下烧起,直透泥垣宫,五臟成灰,四肢皆朽,一身修为,俱为虚幻。
再五百年,又降风灾,这风不是东南西北风,不是和薰金朔风,亦不是柳松竹风,唤做『贔风』。
自囟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疏,其身自解。
“师尊可是要传我躲三灾之法?”吴妄问道。
镇元子眼帘轻抬,轻笑道:“汝福缘不浅,已有躲三灾之法,传汝做甚?”
吴妄尷尬嘿嘿一笑。
“汝观此云海,聚散无常,瞬息万变,可能尽收?”镇元子拂尘轻指下方奔涌的云涛。
吴妄凝视片刻,沉吟道:“云海虽广,终有边际,聚散乃气机流转,若能把握其流转枢机,自成一方空间,或可纳之。”
“善。”
镇元子頷首,眼中掠过讚许,“空间之道,存乎一心,大者无外,小者无內,看好了!”
话音未落,镇元子右手大袖朝著下方奔涌的云海轻轻一拂!
剎那间,吴妄所见的景象令他无比震惊。
只见下方奔涌的云气、呼啸的罡风,尽数被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吸入镇元子那看似寻常的袍袖之中。
袖口处,只余一片清朗虚空。
方才那浩瀚云海,竟似从未存在过。
镇元子袖袍垂落,依旧宽大,不见丝毫臃肿。
“此乃---袖里乾坤。”
镇元子声音平淡道:“非是强行收纳,而是掌一方空间,纳须弥於芥子。”
“观汝空间之道亦有涉猎,根基有成,护道之法不可缺,此术传汝。”
袖里乾坤!
这可是两擒大圣的无上神通,他虽身怀壶天术,却並非是这等专精擒拿困敌之法。
若要藉此修出这等神通,不知还需走多少弯路,如今却能一步登天,如何不喜。
“多谢师尊。”
“汝且上前来!”
镇元子在吴妄耳边俯首低语,將其中关窍一通道来。
吴妄本就修习有壶天术,触类旁通下,便大致有所明悟。
他心中一喜,跃跃欲试,镇元子笑道:“汝且琢磨去吧!”
说完,镇元子消失不见,余留吴妄一人在云端。
镇元子曾说吴妄身怀太阳真火,若用此火炼化阴渣,速度乃是极快。
镇元子能看出他身怀太阳真火,吴妄並不意外。
他並未有其遮掩之法,体內那至阳至炽的气息,若是镇元子看不出来,那才是问题所在。
吴妄准备两种方法都试试。
辟魔星灯高悬於吴妄头顶三尺。
星辉如纱,自灯盏垂落,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光幕,將吴妄周身护得严严实实。
自得镇元子赐下此护道至宝,吴妄便再未踏出静室一步。
每日子午二时,天地阴阳交泰之际,便是淬链之时。
这段时日,吴妄分別尝试了星火炼神与真火炼神。
不可否认,星火炼神温和,徐徐图之,速度还算较快。
真火炼神的速度是吴妄没想到的,快到不可思议,阴渣遇之即焚,化为虚无,缺点便是那种痛楚实在非常人所受。
尝试几次后,吴妄两种方法换著炼阴渣。
此刻,他凝神静气,玄黄地气上涌护住阴神,念头引动太阳真火缓缓流入阴神之中。
阴神乃纯粹阴质所聚,骤然接触此等至阳之力,无异於滚油泼雪。
阴神表面迅速腾起丝丝缕缕肉眼难辨的灰黑烟气。
那便是深藏於阴神本源之中,阻碍其蜕变为纯阳元神的阴渣。
吴妄牙关紧咬,额角青筋暴起,冷汗瞬间浸透道袍。
他强守灵台一点清明,以引动地气死死护住阴神核心。
太阳真火如锻铁般一遍遍淬链、焚烧、剔除阴神中的杂质。
实在受不了那般焚烧灵魂的疼痛,吴妄便引星火徐徐炼之。
时间日復一日,闭关整整九九八十一日。
第八十一日,吴妄盘膝闭目,识海內,整个阴神猛地爆发出璀璨夺目的纯阳光华。
光华之中,丝丝缕缕最后残留的灰黑阴渣被彻底焚尽,点滴不存。
光华渐敛,盘坐於泥丸宫的阴神,已然模样大变。
身形凝练如实质,通体笼罩著一层温润而坚韧的纯阳光晕,散发著如日中天般的阳和、炽热、光明正大的气息。
神念暴涨,感知范围与敏锐度提升了何止十倍。
念头转动间,圆融无碍,再无半分滯涩。
阳神!已成!
三日后,乾坤殿前玉磬清鸣,眾弟子肃立。
镇元子高坐莲台,轻声道:“今日讲地仙驻世长生根基。”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地之道,载万物而养群生...”
语调不高,却字字如黄钟大吕,叩击心弦。
阐述地仙一脉,非是避世孤修,乃调和地脉,梳理灵机,以己身合一方水土,达至“与世同君”之境。
讲到“动静之机,阴阳之母”,镇元子忽停,目光古井无波,扫过眾弟子:
“天地如烘炉,万物皆芻狗;然,芻狗亦有灵,火候如何掌?”
殿中一时寂静。
清风、明月蹙眉沉思,诸弟子皆露茫然。
镇元子看向吴妄道:“玄瞳,如何掌?”
吴妄闻言,想了想,他躬身出列,朗声道:“稟师尊,芻狗虽微,亦是天地一气所化,掌火候者,非强控其形,而在顺其性,导其势。”
“如弟子昔年在荒山布阵,非强夺星力地气,乃引星辰之华入地脉之厚,以阵法为渠,使其流转冲和,自成循环,阵成,则地脉愈厚,星辉愈明,荒山遂成福地雏形。”
“动静互为其根,阴阳自生调和,地仙驻世,当效此理,做那梳理之渠,调和之枢。”
话音落,殿中落针可闻。
清风明月眼中精光一闪,似有明悟。
镇元子古井无波的面容上,首次绽开一丝极淡的笑意,如云开月现。
“善。”
只此一字,乾坤殿內地气翻涌,灵机欢腾,仿佛整座万寿山都在应和此言。
“不滯於物,不役於形,以渠喻道,深得『冲和』三昧,玄瞳且留下。”
眾弟子退去,殿內只余师徒二人。
镇元子袖袍轻拂,空间微微波动,吴妄与其已经立於万寿山云海之上。
此地已近罡风层,脚下云海翻腾,头顶星辰仿佛触手可及,浩瀚宇宙的苍茫气息扑面而来。
镇元子开口自语道:“汝阳神已成,会得根源,须知三灾利害。”
吴妄通熟典籍,自是知晓三灾是长生的门槛。
修出阳神,彻底丹成之后,便是三灾之始。
自此鬼神难容,虽驻顏益寿,但到了五百年后,会天降雷灾。
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
再五百年后,天降火灾,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唤做『阴火』。
自本身涌泉穴下烧起,直透泥垣宫,五臟成灰,四肢皆朽,一身修为,俱为虚幻。
再五百年,又降风灾,这风不是东南西北风,不是和薰金朔风,亦不是柳松竹风,唤做『贔风』。
自囟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疏,其身自解。
“师尊可是要传我躲三灾之法?”吴妄问道。
镇元子眼帘轻抬,轻笑道:“汝福缘不浅,已有躲三灾之法,传汝做甚?”
吴妄尷尬嘿嘿一笑。
“汝观此云海,聚散无常,瞬息万变,可能尽收?”镇元子拂尘轻指下方奔涌的云涛。
吴妄凝视片刻,沉吟道:“云海虽广,终有边际,聚散乃气机流转,若能把握其流转枢机,自成一方空间,或可纳之。”
“善。”
镇元子頷首,眼中掠过讚许,“空间之道,存乎一心,大者无外,小者无內,看好了!”
话音未落,镇元子右手大袖朝著下方奔涌的云海轻轻一拂!
剎那间,吴妄所见的景象令他无比震惊。
只见下方奔涌的云气、呼啸的罡风,尽数被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吸入镇元子那看似寻常的袍袖之中。
袖口处,只余一片清朗虚空。
方才那浩瀚云海,竟似从未存在过。
镇元子袖袍垂落,依旧宽大,不见丝毫臃肿。
“此乃---袖里乾坤。”
镇元子声音平淡道:“非是强行收纳,而是掌一方空间,纳须弥於芥子。”
“观汝空间之道亦有涉猎,根基有成,护道之法不可缺,此术传汝。”
袖里乾坤!
这可是两擒大圣的无上神通,他虽身怀壶天术,却並非是这等专精擒拿困敌之法。
若要藉此修出这等神通,不知还需走多少弯路,如今却能一步登天,如何不喜。
“多谢师尊。”
“汝且上前来!”
镇元子在吴妄耳边俯首低语,將其中关窍一通道来。
吴妄本就修习有壶天术,触类旁通下,便大致有所明悟。
他心中一喜,跃跃欲试,镇元子笑道:“汝且琢磨去吧!”
说完,镇元子消失不见,余留吴妄一人在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