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北宋君臣的反应
第164章 北宋君臣的反应
苏辙在元祐七年四月便代理太尉一职,又是尚书右丞,守门下侍郎,堪称军政一把抓,於军国大事上建言乃是理所应当。
奈何他是旧党,能爬这么高,源自太皇太后高滔滔的器重,不过眼下高滔滔病重垂危,一旦宋哲宗赵熙开始亲政,苏辙的地位恐將不保。
歷史上,元祐八年高滔滔病逝,宋哲宗亲政的第一件事便是大肆启用新党,打压旧党。身为旧党大佬的苏辙首当其衝,一年之內连续被贬三次,从汝州到袁州再到南京,差点要了他的老命。
眼下高滔滔病重,宋哲宗赵熙却一直保持著恭顺態度,隱忍不发,表面上对苏辙十分倚重。
赵熙得知“復汉军”的情报后同样十分激动,毕竟燕云十六州乃是北宋皇帝们心中的“白月光”,可望而不可得。
歷代北宋皇帝莫不以夺回燕云十六州为最高武功,要是能成功,那真是死了都能对得起祖宗,
一跃成为比肩太祖的优秀赵家人,力压其他皇帝一头。
所以赵熙听完苏辙的建言后很是心动,反正不过是派人去接触一番,封官许愿,给一点帮助而已,惠而不费。
北宋皇族早已对全天下许诺:夺回燕云者可封王。
意味著无论是谁,只要能夺回这块土地,北宋皇族便会封其为王,由於宗室子弟不得触碰军权,所以基本指的是异姓封王。
几十年后,童贯以太监之身收復燕云七州之地,宋徽宗大喜,信守祖宗立下的承诺,给童贯封王,造就了歷史上唯一一个被封王的太监。
可惜,童贯的这次成功水分巨大,完全就是从女真人手里买回来的,还把真实的宋军送到了女真人眼皮子底下,让女真人亲眼看到了宋军的腐败和贏弱。
纸老虎被戳破后,金国的第二代皇帝吴乞买挥兵南下,彻底覆灭了北宋王朝。
眼下宋哲宗赵熙同样不在乎燕云之地是怎么拿回来的,只要“復汉军”承认大宋的统治,愿意率眾归宋,他也不介意信守承诺给这支军队的首领封王。
只要能谈,能爱宋国。
可惜宋哲宗赵熙不知道“復汉军”的成分,但是开封府尹韩宗道却知道一二,所以他才会立马跳出来制止。
开封府尹份量不低,这个职位在北宋更是有著特殊的含义,如果担任此职位的人乃是宗室子弟,多为事实上的储君。
韩宗道跳出来反驳苏辙,这让苏辙意想不到,转头投去质问的目光。
老哥,都是一家人,你闹啥呢?
韩宗道有苦说不出,他虽然已经从仇弯嘴里得知了一些事,奈何这些事过於惊世骇俗,加上没有拿到確凿证据,所以他都不敢向皇帝匯报身为朝堂高官、道德君子,若是用这些虚无縹緲的口供向皇帝匯报另一个世界的出现-朝堂上的御史会兴奋到发狂。
北宋中后期党爭剧烈,任何官员被抓到一点错漏都会遭遇御史言官的狂轰滥炸。
这是言官的工作,官员们即便不喜也得遵守规矩。
官员一旦被炮轰,立马就要上摺子请求居家休息,离开工作岗位,什么时候把问题查清楚了,
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继续工作。
当然,皇帝也可以下旨申斥言官,力保该官员。
问题是,“异世界出现”这件事根本查不清啊!
除非口供中的一年之期届满,异世界大军降临,兵围东京城,才能证实他韩宗道没说假话。
可是,到了这一刻还有什么意义?
韩宗道是一名四朝老臣,对北宋忠心耿耿,绝不想看到大宋被神秘的异世界毁灭,所以他从仇弯处得到情报后严令对方必须彻查,拿到切实证据再去向皇帝匯报,好说服朝堂,一致对外。
谁曾想燕云之地突然冒出来一支“復汉军”,相比朝堂上其他大臣的欣喜,韩宗道却第一时间联想到异世界的人,心生焦虑。
原因很简单,燕云之地已被辽国统治一百多年,刚开始还有一些心怀汉人王朝的地方士绅举旗反抗异族,等辽国开了科举,重用汉臣后,地方士绅便认同了契丹人的统治,开始帮著契丹人维持地方秩序。
他们都是士绅家族出身,还能不了解同类的想法?
这么多年来,燕云之地最多闹一些抗税、灾民暴动的小乱子,早就没有这种光明正大竖起旗號,还能接连打败辽国正规军的地方武装了。
前两个月还风平浪静,突然间冒出一支连战连胜的“復汉军”,除了神秘的异世界,本地人谁干的出这种事?
所以韩宗道才会立马跳出来反驳苏辙的建言,但是他现在又不能当著朝廷眾臣的面说出没有证据证实的情报。
心念电转一番,韩宗道向宋哲宗躬身回覆:“官家,三月前的京师大火,开封府已查出真相,
但此事牵连甚多,老臣请求单独向官家匯报。”
宋哲宗微微眉。
如果是往日时节,他巴不得朝堂上的高级官员私下向自己匯报工作,最好再表明一下支持自己的心意。
尤其是韩宗道这位四朝老臣,要是能反水支持自己,赵熙能开心到多吃几碗饭。
然而如今太皇太后病危,赵熙愈发谨慎,反而不愿私下接见重臣,以免刺激到病危垂死的高滔滔,落下不孝的骂名。
“开封府既然查出了真相,韩卿便当眾给诸位卿家一个交代吧!”赵熙淡漠开口:“这件大案也该有个了结了。”
赵熙和高滔滔三个多月前便已下旨让开封府严查京师大火一案,结果开封府硬是了三个多月也没拿出一份结案报告,若不是韩宗道资歷够老、位置够稳,加上死伤的又都是小屁民,御史言官早就把他轰下台了。
韩宗道苦恼,要是能说,他早说了。
“官家,此事牵扯甚大,不宜广而告之。”韩宗道硬著头皮开口:“不如请苏相陪同,去偏殿容稟。”
苏辙一脸异的望过来,看到了韩宗道目光中透露的一丝焦急。
他对这位老前辈还是颇为敬重的,对方如此失態,八成遇上了大事。
“官家,臣愿意走一遭。”
苏辙是高滔滔捧起来的人,有他在场相当於太皇太后隨后也会知情,赵熙便不用担心被高滔滔忌惮。
说起来可怜,所有没亲政的皇帝都像一个人形图章,亲政之前无不小心翼翼。
尤其宋神宗的儿子还有几个健在,高滔滔又执掌大权数十年,面对亲儿子宋神宗时还会隱忍一二。
比如,儘管不喜变法但还是让儿子去实践了一番。
等宋神宗一死,摄政宋哲宗时期便將新党清除乾净,彻底推翻了“熙寧变法”,可见其权势之盛。
面对隔了一辈的孙子可没那么好的態度,歷史上也不是没有大权在握的太后换一个儿孙当皇帝的例子。
看到苏辙愿意,赵熙这才同意韩宗道所请,启驾偏殿。
不久后,一君二臣落座,韩宗道便將三个多月来查到的所有情况都匯报了一遍。
仇鸞很聪明,更清楚朝堂高官看待他们这些粗鄙武夫的態度,所以他故意省去了一些关键情况比如,吕良改造了他们一行人的双眼,再比如,聚贤庄內的神奇一幕。
这些他都没说。
因为这些事一旦说出口,他便要想办法向朝廷证实。
可是他如何证实?难不成把眼睛挖下来让朝廷安排件作进行实验?
他只说在聚贤庄遭遇了四名衣著古怪的神秘人,与此前从青楼內抓获的两名嫌犯有著相同的口音,但是这四名神秘人武功高强,他们一时不察,让对方脱困逃走。
这些话即便上头要他拿出证据,也可以借著继续追捕嫌犯为由拖延时间,不至於像眼晴那样会被要求马上进行实验。
天龙世界虽然有神奇的武功,但是大宋朝廷重文抑武的国策没有变。
他们这帮掌握著高深武功的人只能为吏,很少为官,除非出身將门世家,才有正经的军职可授。
堂堂开封府总捕头,放在江湖上自是一等一的身份,但在高官眼中,不过是一个卑贱的胥吏,
隨时可以拋弃。
有人要问,既然地位这么低,为什么还要当朝廷鹰犬?
因为编制香啊!
別看江湖豪侠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人家那是有固定產业支撑日常销,寻常江湖人每日间照样要为了生计奔波。
因此种种,仇弯才会有选择的进行匯报,韩宗道得到的情报自然也不全面。
韩宗道一五一十向赵熙和苏辙说出自己掌握的情况,奈何这些情报过於惊世骇俗,挑战北宋人的三观。
“荒谬!”苏辙气到在皇帝甩袖,驳斥韩宗道:“韩府尹读的圣贤书都忘了吗?竟敢在官家面前胡言乱语,大放厥词!”
这是宋朝官员打击政敌、攻许同僚时惯用的使俩,先从对方的道德和学识入手,给对方贴上一个“无德”、“不学无术”的標籤,然后便能顺理成章驳斥对方的一切。
苏辙为官多年,经歷多次升降,早就將这一套使俩化作本能。
“原本老臣也不信。”韩宗道无视苏辙,继续向赵熙匯报:“但开封府的衙役们从当日起火的民宅中搜集到不少並未完全烧毁的证物,老臣已调派工匠对这些证物进行勘验和復原,然而工匠们根本无法查出这些东西的用材,甚至连辨认都做不到。”
“证物何在?”苏辙再度开口。
赵熙虽然多年来並未亲政,但是已经慢慢学会如何统御臣子,那便是不能轻易下场,要等臣子们吵出结果后,再按照实际情况拉拢一批打压一批,確保君王的无上权威。
“证物全部在开封府的库房,官家和苏相若想看,老臣这就派人將东西全部带来,另外开封府的总捕头仇弯是本案经办人,亦可召见此人入宫问询。”
天龙世界没有六扇门,开封府衙负责京畿之地的案件侦办,大理寺则负责全国范围內的案件复查工作,两个衙门都有权派遣人员前往各地办理或督察某一件拥有管辖权的案件。
开封府总捕头大致相当於北宋朝廷的警界一哥,奈何没什么地位,只是一员背吏。平日里能见到位列部堂高官的府尹已是天大的荣耀,更別提面见皇帝。
真正负责对接仇弯的人其实只是开封府內一名佐贰官。
故此,当上司找到仇鸞,让他儘快入门面圣时,这位武艺高强,哪怕在江湖上也算得上顶尖高手的总捕头硬生生呆滯了许久。
“你这廝愣著作甚?宫里来的內官已在衙门大堂候著,你想让他等,还是想让官家等?”
“属下该死!”仇弯连忙跪下行礼,磕头道:“属下只是一时激动,难以自持,绝无冒犯官家之意。”
“那便麻利点,想好该如何向官家匯报。”这位开封府的佐贰官意味深长的说道:“这可是你今生都求不来第二次的机会。”
仇弯秒懂,连忙给出回应:“大人放心,小的这些微末之功全是大人和府尹大人领导有方,我等不过是跑腿打杂之人。”
“不错,不错!”对仇弯的识趣,上司很满意,亲切拍著他的肩膀说:“老仇,今朝要是得了官家赏识,你未尝不可授为经制官,褪去这背吏的身份。”
“多谢大人提携,仇某绝不敢忘大人的恩情。”仇弯特別激动,
没想到这辈子还有面见皇帝的一天。
皇宫內的君王和两位重臣还在等著,开封府这边自然不敢怠慢,一群衙役风风火火將从桃苑火场捡来的残物全部打包,交由宫內出来的禁军和太监检查,再送入宫中。
折腾一番后,仇弯和这些火场残物便都摆在宋哲宗赵熙面前。
“这.
赵熙望著眼前这些被火烧过的现代生活物品,目光中既有好奇,也有疑惑。
“这都是何物?”
火场中残留下来的东西中最多的便是玻璃瓶,各种装化妆品的玻璃瓶经受住了高温灼烧,被开封府找来的工匠擦拭掉瓶身上的污渍后露出了玻璃原貌。
作为皇帝的赵熙自然见过琉璃盏,他自己吃饭喝酒的器血中便有不少琉璃製品。
但是,紫色、粉红色、绿色、淡蓝色—各种顏色的玻璃瓶,赵熙真没见过。
这些玻璃瓶不仅清澈而且光滑,一体成型,毫无打磨拼接的痕跡,比眼下这个时代的琉璃製品好上许多。
除了玻璃瓶外,这堆火场遗物中还有並未全部烧坏的小电器,甚至有一部非常幸运的手机连外壳都烧焦了,但居然还能亮屏。
有一说一,权贵子弟用的特製款智能机的待机时间真长!
“官家请看,此物最为神奇”
苏辙在元祐七年四月便代理太尉一职,又是尚书右丞,守门下侍郎,堪称军政一把抓,於军国大事上建言乃是理所应当。
奈何他是旧党,能爬这么高,源自太皇太后高滔滔的器重,不过眼下高滔滔病重垂危,一旦宋哲宗赵熙开始亲政,苏辙的地位恐將不保。
歷史上,元祐八年高滔滔病逝,宋哲宗亲政的第一件事便是大肆启用新党,打压旧党。身为旧党大佬的苏辙首当其衝,一年之內连续被贬三次,从汝州到袁州再到南京,差点要了他的老命。
眼下高滔滔病重,宋哲宗赵熙却一直保持著恭顺態度,隱忍不发,表面上对苏辙十分倚重。
赵熙得知“復汉军”的情报后同样十分激动,毕竟燕云十六州乃是北宋皇帝们心中的“白月光”,可望而不可得。
歷代北宋皇帝莫不以夺回燕云十六州为最高武功,要是能成功,那真是死了都能对得起祖宗,
一跃成为比肩太祖的优秀赵家人,力压其他皇帝一头。
所以赵熙听完苏辙的建言后很是心动,反正不过是派人去接触一番,封官许愿,给一点帮助而已,惠而不费。
北宋皇族早已对全天下许诺:夺回燕云者可封王。
意味著无论是谁,只要能夺回这块土地,北宋皇族便会封其为王,由於宗室子弟不得触碰军权,所以基本指的是异姓封王。
几十年后,童贯以太监之身收復燕云七州之地,宋徽宗大喜,信守祖宗立下的承诺,给童贯封王,造就了歷史上唯一一个被封王的太监。
可惜,童贯的这次成功水分巨大,完全就是从女真人手里买回来的,还把真实的宋军送到了女真人眼皮子底下,让女真人亲眼看到了宋军的腐败和贏弱。
纸老虎被戳破后,金国的第二代皇帝吴乞买挥兵南下,彻底覆灭了北宋王朝。
眼下宋哲宗赵熙同样不在乎燕云之地是怎么拿回来的,只要“復汉军”承认大宋的统治,愿意率眾归宋,他也不介意信守承诺给这支军队的首领封王。
只要能谈,能爱宋国。
可惜宋哲宗赵熙不知道“復汉军”的成分,但是开封府尹韩宗道却知道一二,所以他才会立马跳出来制止。
开封府尹份量不低,这个职位在北宋更是有著特殊的含义,如果担任此职位的人乃是宗室子弟,多为事实上的储君。
韩宗道跳出来反驳苏辙,这让苏辙意想不到,转头投去质问的目光。
老哥,都是一家人,你闹啥呢?
韩宗道有苦说不出,他虽然已经从仇弯嘴里得知了一些事,奈何这些事过於惊世骇俗,加上没有拿到確凿证据,所以他都不敢向皇帝匯报身为朝堂高官、道德君子,若是用这些虚无縹緲的口供向皇帝匯报另一个世界的出现-朝堂上的御史会兴奋到发狂。
北宋中后期党爭剧烈,任何官员被抓到一点错漏都会遭遇御史言官的狂轰滥炸。
这是言官的工作,官员们即便不喜也得遵守规矩。
官员一旦被炮轰,立马就要上摺子请求居家休息,离开工作岗位,什么时候把问题查清楚了,
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继续工作。
当然,皇帝也可以下旨申斥言官,力保该官员。
问题是,“异世界出现”这件事根本查不清啊!
除非口供中的一年之期届满,异世界大军降临,兵围东京城,才能证实他韩宗道没说假话。
可是,到了这一刻还有什么意义?
韩宗道是一名四朝老臣,对北宋忠心耿耿,绝不想看到大宋被神秘的异世界毁灭,所以他从仇弯处得到情报后严令对方必须彻查,拿到切实证据再去向皇帝匯报,好说服朝堂,一致对外。
谁曾想燕云之地突然冒出来一支“復汉军”,相比朝堂上其他大臣的欣喜,韩宗道却第一时间联想到异世界的人,心生焦虑。
原因很简单,燕云之地已被辽国统治一百多年,刚开始还有一些心怀汉人王朝的地方士绅举旗反抗异族,等辽国开了科举,重用汉臣后,地方士绅便认同了契丹人的统治,开始帮著契丹人维持地方秩序。
他们都是士绅家族出身,还能不了解同类的想法?
这么多年来,燕云之地最多闹一些抗税、灾民暴动的小乱子,早就没有这种光明正大竖起旗號,还能接连打败辽国正规军的地方武装了。
前两个月还风平浪静,突然间冒出一支连战连胜的“復汉军”,除了神秘的异世界,本地人谁干的出这种事?
所以韩宗道才会立马跳出来反驳苏辙的建言,但是他现在又不能当著朝廷眾臣的面说出没有证据证实的情报。
心念电转一番,韩宗道向宋哲宗躬身回覆:“官家,三月前的京师大火,开封府已查出真相,
但此事牵连甚多,老臣请求单独向官家匯报。”
宋哲宗微微眉。
如果是往日时节,他巴不得朝堂上的高级官员私下向自己匯报工作,最好再表明一下支持自己的心意。
尤其是韩宗道这位四朝老臣,要是能反水支持自己,赵熙能开心到多吃几碗饭。
然而如今太皇太后病危,赵熙愈发谨慎,反而不愿私下接见重臣,以免刺激到病危垂死的高滔滔,落下不孝的骂名。
“开封府既然查出了真相,韩卿便当眾给诸位卿家一个交代吧!”赵熙淡漠开口:“这件大案也该有个了结了。”
赵熙和高滔滔三个多月前便已下旨让开封府严查京师大火一案,结果开封府硬是了三个多月也没拿出一份结案报告,若不是韩宗道资歷够老、位置够稳,加上死伤的又都是小屁民,御史言官早就把他轰下台了。
韩宗道苦恼,要是能说,他早说了。
“官家,此事牵扯甚大,不宜广而告之。”韩宗道硬著头皮开口:“不如请苏相陪同,去偏殿容稟。”
苏辙一脸异的望过来,看到了韩宗道目光中透露的一丝焦急。
他对这位老前辈还是颇为敬重的,对方如此失態,八成遇上了大事。
“官家,臣愿意走一遭。”
苏辙是高滔滔捧起来的人,有他在场相当於太皇太后隨后也会知情,赵熙便不用担心被高滔滔忌惮。
说起来可怜,所有没亲政的皇帝都像一个人形图章,亲政之前无不小心翼翼。
尤其宋神宗的儿子还有几个健在,高滔滔又执掌大权数十年,面对亲儿子宋神宗时还会隱忍一二。
比如,儘管不喜变法但还是让儿子去实践了一番。
等宋神宗一死,摄政宋哲宗时期便將新党清除乾净,彻底推翻了“熙寧变法”,可见其权势之盛。
面对隔了一辈的孙子可没那么好的態度,歷史上也不是没有大权在握的太后换一个儿孙当皇帝的例子。
看到苏辙愿意,赵熙这才同意韩宗道所请,启驾偏殿。
不久后,一君二臣落座,韩宗道便將三个多月来查到的所有情况都匯报了一遍。
仇鸞很聪明,更清楚朝堂高官看待他们这些粗鄙武夫的態度,所以他故意省去了一些关键情况比如,吕良改造了他们一行人的双眼,再比如,聚贤庄內的神奇一幕。
这些他都没说。
因为这些事一旦说出口,他便要想办法向朝廷证实。
可是他如何证实?难不成把眼睛挖下来让朝廷安排件作进行实验?
他只说在聚贤庄遭遇了四名衣著古怪的神秘人,与此前从青楼內抓获的两名嫌犯有著相同的口音,但是这四名神秘人武功高强,他们一时不察,让对方脱困逃走。
这些话即便上头要他拿出证据,也可以借著继续追捕嫌犯为由拖延时间,不至於像眼晴那样会被要求马上进行实验。
天龙世界虽然有神奇的武功,但是大宋朝廷重文抑武的国策没有变。
他们这帮掌握著高深武功的人只能为吏,很少为官,除非出身將门世家,才有正经的军职可授。
堂堂开封府总捕头,放在江湖上自是一等一的身份,但在高官眼中,不过是一个卑贱的胥吏,
隨时可以拋弃。
有人要问,既然地位这么低,为什么还要当朝廷鹰犬?
因为编制香啊!
別看江湖豪侠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人家那是有固定產业支撑日常销,寻常江湖人每日间照样要为了生计奔波。
因此种种,仇弯才会有选择的进行匯报,韩宗道得到的情报自然也不全面。
韩宗道一五一十向赵熙和苏辙说出自己掌握的情况,奈何这些情报过於惊世骇俗,挑战北宋人的三观。
“荒谬!”苏辙气到在皇帝甩袖,驳斥韩宗道:“韩府尹读的圣贤书都忘了吗?竟敢在官家面前胡言乱语,大放厥词!”
这是宋朝官员打击政敌、攻许同僚时惯用的使俩,先从对方的道德和学识入手,给对方贴上一个“无德”、“不学无术”的標籤,然后便能顺理成章驳斥对方的一切。
苏辙为官多年,经歷多次升降,早就將这一套使俩化作本能。
“原本老臣也不信。”韩宗道无视苏辙,继续向赵熙匯报:“但开封府的衙役们从当日起火的民宅中搜集到不少並未完全烧毁的证物,老臣已调派工匠对这些证物进行勘验和復原,然而工匠们根本无法查出这些东西的用材,甚至连辨认都做不到。”
“证物何在?”苏辙再度开口。
赵熙虽然多年来並未亲政,但是已经慢慢学会如何统御臣子,那便是不能轻易下场,要等臣子们吵出结果后,再按照实际情况拉拢一批打压一批,確保君王的无上权威。
“证物全部在开封府的库房,官家和苏相若想看,老臣这就派人將东西全部带来,另外开封府的总捕头仇弯是本案经办人,亦可召见此人入宫问询。”
天龙世界没有六扇门,开封府衙负责京畿之地的案件侦办,大理寺则负责全国范围內的案件复查工作,两个衙门都有权派遣人员前往各地办理或督察某一件拥有管辖权的案件。
开封府总捕头大致相当於北宋朝廷的警界一哥,奈何没什么地位,只是一员背吏。平日里能见到位列部堂高官的府尹已是天大的荣耀,更別提面见皇帝。
真正负责对接仇弯的人其实只是开封府內一名佐贰官。
故此,当上司找到仇鸞,让他儘快入门面圣时,这位武艺高强,哪怕在江湖上也算得上顶尖高手的总捕头硬生生呆滯了许久。
“你这廝愣著作甚?宫里来的內官已在衙门大堂候著,你想让他等,还是想让官家等?”
“属下该死!”仇弯连忙跪下行礼,磕头道:“属下只是一时激动,难以自持,绝无冒犯官家之意。”
“那便麻利点,想好该如何向官家匯报。”这位开封府的佐贰官意味深长的说道:“这可是你今生都求不来第二次的机会。”
仇弯秒懂,连忙给出回应:“大人放心,小的这些微末之功全是大人和府尹大人领导有方,我等不过是跑腿打杂之人。”
“不错,不错!”对仇弯的识趣,上司很满意,亲切拍著他的肩膀说:“老仇,今朝要是得了官家赏识,你未尝不可授为经制官,褪去这背吏的身份。”
“多谢大人提携,仇某绝不敢忘大人的恩情。”仇弯特別激动,
没想到这辈子还有面见皇帝的一天。
皇宫內的君王和两位重臣还在等著,开封府这边自然不敢怠慢,一群衙役风风火火將从桃苑火场捡来的残物全部打包,交由宫內出来的禁军和太监检查,再送入宫中。
折腾一番后,仇弯和这些火场残物便都摆在宋哲宗赵熙面前。
“这.
赵熙望著眼前这些被火烧过的现代生活物品,目光中既有好奇,也有疑惑。
“这都是何物?”
火场中残留下来的东西中最多的便是玻璃瓶,各种装化妆品的玻璃瓶经受住了高温灼烧,被开封府找来的工匠擦拭掉瓶身上的污渍后露出了玻璃原貌。
作为皇帝的赵熙自然见过琉璃盏,他自己吃饭喝酒的器血中便有不少琉璃製品。
但是,紫色、粉红色、绿色、淡蓝色—各种顏色的玻璃瓶,赵熙真没见过。
这些玻璃瓶不仅清澈而且光滑,一体成型,毫无打磨拼接的痕跡,比眼下这个时代的琉璃製品好上许多。
除了玻璃瓶外,这堆火场遗物中还有並未全部烧坏的小电器,甚至有一部非常幸运的手机连外壳都烧焦了,但居然还能亮屏。
有一说一,权贵子弟用的特製款智能机的待机时间真长!
“官家请看,此物最为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