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公安大院里的温暖重逢

    1952年8月,炽热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京城,给公安大院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色。
    大院里,战士们身姿挺拔,迈著整齐有力的步伐行进;传达员骑著叮噹作响的自行车,在各栋办公楼之间匆匆穿梭。
    文件的翻阅声、人们的交谈声和偶尔传来的军號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乐章。
    肖镇坐在赵钢叔叔家的书桌前,正对著稿件纸努力书写。
    之前的《科学孕育》科普书算是交稿了,第一笔稿费也拿到了手,差不多够肖镇这傢伙按他的办法整修南锣鼓巷的房子,不过想想新国家初年,多囤点东西是不会错的。
    谁让他没有须弥芥子,没有空间呢,虫子是享受不了摺叠空间这么高级的玩意儿的。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摊开的稿件本上,他手中的笔在指尖转动,眉头微微皱起。
    作为即將开学读景山学校高一的学生,这个暑假他来到京城,先寄住在叔叔肖征的老战友赵钢家,体验著不一样的生活。
    房子、生活物资没有准备好,他是不想去直面宇宙结界南锣四合院的。
    这傢伙閒得无聊也去看了各种四合院同人的,太他妈嚇人了。
    突然,大院门口传来一阵喧闹声。“同志,我们找肖镇,他是肖征的侄子,暑假在他叔叔赵部家。
    我们是肖征的老战友,从肖镇老家来看这孩子。”
    一个带著爽朗汉子的声音响起,语气中满是焦急与期待。
    站岗的小战士一脸疑惑,上下打量著眼前这群操著带口音的普通话、扛著大包小包的人,“肖镇?这是公安大院,您说的肖镇在这儿?”
    “对,对,你们五號院赵钢就在这儿工作,我们联繫过他了,他这会儿在忙,让我们先在这儿等会儿。”另一个声音急切地补充道。
    小战士不敢耽搁,赶紧跑去五號院核实情况。
    正在屋內的肖镇听到消息,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放下手中的笔,快步向大院门口走去。
    还没到大门口,那些熟悉又亲切的乡音便传了过来。
    “这孩子不知道长成啥样了,听说在学校读书可努力。”
    “那可不,肖征当年就常念叨他侄子聪明懂事。”
    肖镇一出现,眾人的目光“唰”地一下全都聚集在他身上。
    “镇娃子!”十几位叔伯异口同声地喊出声,眼中满是激动和亲切,仿佛看到了自家久未归家的孩子。
    “叔伯们!”肖镇眼眶一下子红了,声音也有些哽咽,他快步迎上去,“你们咋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我好去接你们。”
    为首的刘大伯笑著说:“给你个惊喜!我们和赵钢联繫过,他说你在这儿挺好,就是学习忙。我们想著暑假你总归有空,就直接过来了。”
    看著眼前这些叔伯,肖镇的思绪一下子飘回到了过去。
    在老区,他常听叔叔肖征讲和这些叔伯们一起战斗的故事,虽然没见过几次面,但他们的英勇事跡他都如数家珍。
    每次叔叔说起他们,眼中都满是敬佩和怀念。
    肖镇把叔伯们请进大院,安排在一间休息室里。
    休息室里摆放著简单的桌椅,墙上掛著地图和一些工作指示標语,叔伯们小心翼翼地坐下,眼睛却不停地四处张望。
    “镇娃子,老赵这地方还行,到处都是穿制服的同志。”李叔感嘆道,声音中带著一丝敬畏。
    肖镇笑著说:“叔,这是保卫国家和人民安全的地方。
    赵叔叔在这儿工作嘛,我在这儿安全著呢。”
    这时,有战士端来茶水。叔伯们有些拘谨,双手接过茶杯,小声地道谢。
    肖镇连忙说:“叔伯们,別客气,就当在自己家一样。你们是叔叔的老战友,对我来说就跟亲人一样。”
    刘大伯从带来的包裹里拿出一些东西,“镇娃子,这些都是我们在京的战友们给你准备的东西。你一个人来这里生活,缺的东西肯定很多,对了听说你在整修交道口老肖买的院子?钱这些够吗?”
    肖镇看著一大堆各种东西,手微微颤抖,心中满是感动,“叔伯们,太谢谢你们了,其实我来京城后,前几天给冯阿姨他们学校出版社交付了一本科普读物,稿费拿到了足够整修房屋的,不差钱!”
    他刘叔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好,对了是交道口吧?
    老文,你那生死之交的区长老战友是管那个区的吧?”
    “是的,还有老罗那个傢伙在那里当公安的一把手。我后面去打个招呼就是。”老文说道
    “我怎么听老赵电话里夸你在创作革命小说?给叔看看!”老刘对肖镇说道
    “叔看了可別拿走,这还没交稿,写了12万字左右吧!”肖镇取出用夹子夹好的手写稿说道
    “那不能够!”……
    大家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叔伯们说著北边战场的一些变化,又谈了一些全国大剿匪,还有十里洋场那里稽查不法商贩的事。
    中午肖镇亲自下厨,张罗两桌子硬菜,中午赵叔叔也抽空回来陪著吃了饭,最近稽查工作很忙,赵叔叔陪著吃了两大碗乾饭就拱手抱歉去部里工作了。
    肖镇看著叔伯们在,问了问哪能生產家用燃煤小锅炉。
    他拿出了早准备好的图纸,工业部工作的王叔在,懂行看了看技术参数手都是抖的。
    “小镇啊,哎呀真想把你这傢伙绑回家给我当儿子,这东西去京钢石景山总厂去造,家用嗯材料能行。这图纸送给工业部了?”老王捏著不撒手问到
    “王叔叔不至於不至於啊,给出来当然是贡献给国家的,我自己要的小锅炉该多少钱就多少钱,王叔到时候成品运过来安装好可得收工费啊!”肖镇笑著说道
    “那是当然,肖镇你觉得一套大概多少钱?”文叔叔问到
    这四九城的冬天,没集中供暖就是炉子火炕,还容易中毒,每年冬季都会发生。
    “叔我预计实验锅炉,因为没有规模化生產,我预计是1500万到2200万左右。
    规模化生產的话预计能达到350万的成本。
    王叔叔其实国內的话可能只有单位和资本家家里用得起。
    过我觉得老大哥家也需要这玩意得,他们是有不过没有我这个节能价格低啊。
    我们讲个性价比不是吗?规模化生產可以卖给老大哥,还有东欧友好兄弟国家的。”肖镇有些衝动的提醒道
    “老王还真是的也,总比一车一车拉去农產品矿石交易划得著啊,工业品剪刀差大啊!”一旁一位叔叔说道
    “好啊看看咱们家小镇这脑袋瓜。就是转得快,后面成了的话,奖金奖状少不了你的,小镇没有人能顶这功劳。”王叔叔激动的说道……
    “镇娃子,听说你学习可好,以后打算干啥呀?”王伯问道,眼中满是关切。
    肖镇认真地说:“伯,我想考大学,学更多的知识,以后像叔叔和你们一样,为国家出份力。
    在赵钢叔叔家,他也常教导我要努力学习,將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时,赵钢叔叔下班忙完工作赶了过来。
    “老伙计们,让你们久等了!”他一进门就热情地招呼道。
    眾人纷纷起身,和赵钢亲切地握手、拥抱,一时间屋內充满了欢声笑语。
    赵钢看著肖镇和叔伯们其乐融融的样子,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老战友见面,当然少不了一顿大酒不过跟肖镇没多大关係虽然17岁了,明年9月11號满18岁。
    不过今天来探望的叔伯们一个劝他喝酒的都没有,怕喝多了影响他们天才大侄子的脑子,这个理由是真不错。
    肖镇也表达了上学后周末想去警备区军营跟著战士们一起训练的愿望,他赵叔叔说找你总角之交的叶老二他爸啊!
    肖镇这傢伙就是想跟这时代肉身成圣的精锐们一起训练,明年7月份之前这傢伙准备溜去他叔叔肖征那里。
    肖镇算过高考一完就溜去,是的这傢伙不想按部就班读三年高中,你按著这傢伙按部就班读三年很痛苦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