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剑锋直指:北方异族!
刘邦起兵之前就相当於小地方的地头蛇,古惑仔带佬,没脸皮讲义气。
哪怕起义之后也是如此,有多次义举,比如冒死救义军首领项籍。
后面与项羽,那是权利之爭,非你死即我亡的事,自然不同。
现在刘邦是皇帝,就是君王。
他要的是皇权稳固。
之前的老哥们,愿意放弃执念,那就老老实实过好日子。
要是想瞄一瞄他的皇位,那情分就没了。
此时的夏宇和两千多年前的刘邦是一个想法。
笔来!
【四:自己做主。】
夏宇神速下笔,龙飞蛇走。
“高捧韩信,让他带兵討伐燕王,由自己支援粮草后勤。”
这一次,
前期在夏宇的操作下,韩信手里的兵力並不如刘邦多。
但毕竟忌惮他是兵仙,
而且还打过数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
比如背水一战这流传千古的经典战役。
他连项羽都能打贏,你给他开玩笑呢,
啥叫兵仙?
华夏上下几千年就这一个,不懂含金量啊?
捧高韩信,拉韩信和吕家的仇恨,
已经改变各郡州地势,犬牙交错。
这两个是大招。
之后还需要打磨些细节。
让韩信替刘邦討伐异姓王。
我一国之君之前都把你捧这么高了。
又是直接拜为大將军,又是三拜府门,下询国事,还二话不说直接封异姓王,加五锡。
现在有人反我,看得起你才让你出兵的。
你要是不出兵,呵呵,那就是给天下人把柄呢。
一国之君对你这么好,让你兵仙打个仗,唧唧歪歪,推三阻四。
你想干嘛?村口三岁孩童怕是都知道了。
当然,夏宇也藏了小心思。
由刘邦负责韩信的后勤。
表面上是刘邦大义,天子出钱让韩信打仗。
实际上是把韩信整个兵团的生命线捏在手里了。
防止韩信扭头和造反的异姓王合谋,反头倒戈。
明眼人知道刘邦的心思,但明面上刘邦做的一切就是合情合理,无懈可击。
此阳谋也。
对付韩信这种,有声望有实力有一点点异心但没彻底翻脸的,就是要用阳谋。
一点点把他的家底磨走,
眼睁睁看著自己被架空,
这样才能为自己所用。
夏宇还想做上帝之鞭呢,
韩信肯定不能弄死,
但也不能让他权利这么大,
只有此法了。
做下决定,选择提交。
把异姓王解决,把韩信紧紧握在手里,
才能趁著刘邦的最后这几年再创业啊!
模擬之书上出现了新的字样。
模擬之书上浮现出一行行新的字样。
【你刚称帝同年,燕王造反,夺取代地,你愤怒至极,但愤怒並没有冲昏你的头脑。】
【你清楚的明白,燕王等人只是被权力冲昏头脑的小角色,真正的敌人是有能力有威望有兵权的韩信和渗透大汉各处的吕家。】
【思考过后,你当即做下决断,由威望最高的楚王韩信发兵討伐燕王,国库负责播发粮草后勤。】
【命令发布之后,你设下局,派人偽造楚王韩信书信,假意被皇后吕雉看到,信中言,韩信请求你派周吕候吕泽帮助。】
【次日,你下令吕泽辅佐韩信討伐楚王。】
【夜,后吕雉找到你,意味深长:“陛下一味宠溺楚王,不怕日后生变吗?他曾经是有过这样的异心的。”】
【你摆摆手:“韩信是不会负我的。”】
【吕雉那冰冷刺骨的目光宛如两道寒芒,直直地射向你,她就那样静静地凝视著你,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许久都没有说一句话。而这样令人胆寒的眼神,自从你迎娶吕雉之后,每一次纳妾时都会感受到。】
【过了好一会儿,吕雉依旧沉默不语,但她却突然转身离去,脚步坚定而决绝,只留下一个冷漠的背影给你。】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到了金秋十月。这一月里,韩信展现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一举剿灭了燕王的叛军,平定了这场动乱。得知这个消息后的你,毫不犹豫地下旨,立刻册封刘氏子弟为新的燕王,让其接管燕地,以確保这片土地的安定与繁荣。】
【与此同时,你对立下赫赫战功的韩信也是毫不吝嗇,不仅赏赐给他大量的金银財宝和高官厚禄,还亲自提笔写下封號:“用兵如神,兵仙也!”以此来彰显韩信在战场上的无敌风姿以及你对他的高度讚赏。】
【然而,收到这份殊荣的韩信並没有过多的欣喜若狂,只是简单地回了一封信表示谢意,信中除了表明自己作为臣子的忠心耿耿之外,还用了很长的篇幅强烈要求你严惩吕泽。】
【当你读完韩信的来信后,嘴角竟然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但又十分满意的笑容……】
【根据你安插在战场上的探子匯报,战场上吕泽故意与韩信作对,並且仗著“皇后母兄”的身份,多次阻挠韩信军获得支援后勤。】
【並且,吕泽杀降导致燕军反抗激烈,韩信所领楚军损失惨重。】
【你一计二用,先让人在民间传出流言:“吕泽不听兵仙韩信调度,导致平乱军平白损失。”】
【在你长久的『造神活动』当中,百姓对韩信及其崇拜,纷纷唾弃吕泽。】
【待流言发酵之后,你再次放出流言:“兵仙韩信要求惩治吕泽,被吕雉等人压下。”】
【两事已毕后,你再將韩信写给你的信『不小心』透露给了吕雉。】
【次日,你严惩吕泽,削去爵位。】
【民间皆言:“高帝明军,兵仙英武,大汉王!”】
看到此处,夏宇原本有些紧绷的心神瞬间放鬆,脸上还添加了几分喜色。
模擬之书是近乎规则的存在,
自己每次做出选择和决定,只是写几行字。
但模擬之书相当於是改变歷史轨跡走一遍,这其中牵扯到的问题不止是最后呈现出来的几行字。
改变歷史,是件极其冒险的事。
因为前方一切都是未知。
有可能夏宇写下了当时最优秀的抉择,但还是可能因为一些小事,或者曲折而导致事与愿违。
就像这次夏宇通过刘邦改变韩信的歷史,
他写下了结合歷史比较完善的决策,但最终成功与否还是要看天。
所谓成事在天谋事在人。
所以夏宇每次改变模擬人物的轨跡时都是极其紧张和期待的。
好在刘邦没让他失望。
不愧是千古一帝。
夏宇做了大致的计划,
而歷史当中的刘邦也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比如安排吕泽辅佐韩信,这极大降低了韩信与燕王合谋造反的因素,毕竟吕泽虽然只是个候位,但毕竟是皇亲国戚,而且吕家也是极其不希望韩信实力壮大的。
毕竟现在的皇太子身上可流著他吕家的血。
一旦韩信实力壮大,或者是造反成功。
那吕家的地位必定从山巔落到谷底,甚至於是彻底退出政治舞台。
刘邦让吕泽跟著韩信去,这是极妙的手段。
吕泽不仅会盯著韩信,还会想方设法在战场中消耗韩信的兵力。
比如:杀降。
將燕军的造反心激发到极致,把战场变成血战。
比如:阻挠后勤。
降低了韩信麾下楚军的战斗状態。
而且刘邦还不光做了这件事。
他还通过韩信与吕雉之间信息不对等的优势。
捧高韩信的同时,引导吕雉仇恨韩信,而吕雉身后是整个吕家。
整个討伐燕王的战爭结束。
韩信损失了兵力,吕家损失了影响力。
並且两个自己最大的敌人,彼此仇恨。
这是极好的结果。
夏宇也有些明悟。
自己就算脑子里转著千百年的歷史,计谋。
哪怕模擬了三位千古帝王的人生。
但把自己和这些千古帝王比起来,还是比不上。
毕竟这些人是真真正正的歷史成功者,留名者。
是实打实经过尸山血海的。
自己脑子里有再多的歷史也终究是纸上谈兵。
所谓知行合一,方为天道。
到了此步,
夏宇逐渐有些期待之后前往深渊,出镇妖关了。
到哪里,就是他的知行合一。
他能契约三个打破乱世的千古一地。
自己未必不能做到英灵这种程度。
怀著期待之心,
夏宇忍不住捏紧了拳头,
“接下来,诸侯们会开始陆续谋反!这同样是的我机会!”
“韩信已经被我捧上神坛,不管他是主动接受还是被动接受,事实如此,如果他造反都將接受极大的道德批判和世人辱骂。”
“若顺我,则得民心,若逆我,则失民心。”
“韩信啊,你还要为我去打欧大陆呢。”
“但你从此之后,只能做一尊泥塑的神,而不能拥有造反的能力。”
“我送你一段传奇人生,而天下,將是我的。”
夏宇对於接下来的发展,已经有了定论和思路。
韩信,吕家,都该了结了。
继续看向模擬之书,
削去诸侯,巩固皇权,坐稳天下,开图霸业之际,正式开始。
......
【燕王被镇压不久,你收回燕国旧地,封给刘氏子孙。】
【后,韩王信向你上书,北方匈奴近年来扩张迅速,已经威胁其封地,请求帮助。】
【你的选择是......】
【一:韩王信封地特殊,你又猜忌其人,向韩王信施压,务必击退匈奴。二:出兵帮助。三:异姓王心思不纯,不能派兵帮助,同时乘此事敲打韩王信,勿要有反叛之心,如若不然,下场如同燕王。四:自己做主。】
......
韩王信並不是韩信,姓姬,韩氏,名信。
史书上为避免与韩信混淆,多称韩王信。
是当初跟著张良投奔刘邦的初始功臣,在攻略韩地,还定三秦,楚汉之爭中立下不少大功。
但因为刘邦猜忌,
当初封诸侯时,將其封地封在边疆,受匈奴困扰。
匈奴在秦末中原大乱之机,迅速吞併发展,此时势力已然不小。
在之后大汉数百年立,匈奴都是大汉的强大对手。
而匈奴原本也是夏宇下一步的目標。
原本歷史当中,汉朝前期为积攒力量,一直以『和亲』拖延匈奴。
但夏宇定然不会这样做。
而韩王信就是打击匈奴的第一步。
原本的歷史当中,
韩王信应猜忌遭到刘邦打压,封地又常常被匈奴骚扰,多次上书请求帮助又被驳回,继续打压。
后来,匈奴攻击猛烈,
韩王信在顶不住的情况下,写信与匈奴求和。
被刘邦知道后,怀疑其谋反,打压和怀疑更甚,导致韩王信乾脆摆烂,直接扭头和匈奴合作,共击大汉。
韩王信的政治生涯自然说的上困难,四面楚歌,屡屡被打压,君王还不信任。
但夏宇此时以君王的视角看,
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韩王信就算后来是被逼谋反,重要原因在外部,但夏宇也不会重用其人了。
但现在还是要以安抚韩王信为主,
解决匈奴的同时,削其权。
【四:自己做主。】
古朴的毛笔提在半空,笔尖墨水凝而不散,夏宇沉思片刻,微挽清袖,落笔写下。
“一:安抚韩王信。
二:在民间大肆宣扬匈奴对大汉所做天怒人怨之事。(可命画师製作画作,描述匈奴凶恶惨案,张贴与各府县城门。)
三:派出一支精兵前往北方巡猎少量匈奴部队,击杀后大肆宣扬汉军威武,安抚民心。
四:趁百姓恨匈奴之心高涨,裹挟各诸侯,共同出兵討伐匈奴。”
呼....
一口气洋洋洒洒。
夏宇盯著自己的四条决策半晌,確定已无紕漏,环环相扣之后,才选择了提交。
汉朝太远。
经济和工业並不发达,
很多快速有效的决策无法实现,只能做下连环计,提高成功率了。
“模擬了三位帝王,始终比不过北方异族啊。”
夏宇有些头疼。
不管明朝的朱元璋,朱棣,还是汉朝的刘邦都是內忧外患的处境。
而且发展到后期,北方异族是令人头疼又避免不了的。
他有些想念后世的一句话了。
“马克沁机枪发明出来后,所有游牧民族都变得能歌善舞。”
隨后又摇头笑笑,
“还是好好用兵用计吧,大汉也造不出机枪啊。”
哪怕起义之后也是如此,有多次义举,比如冒死救义军首领项籍。
后面与项羽,那是权利之爭,非你死即我亡的事,自然不同。
现在刘邦是皇帝,就是君王。
他要的是皇权稳固。
之前的老哥们,愿意放弃执念,那就老老实实过好日子。
要是想瞄一瞄他的皇位,那情分就没了。
此时的夏宇和两千多年前的刘邦是一个想法。
笔来!
【四:自己做主。】
夏宇神速下笔,龙飞蛇走。
“高捧韩信,让他带兵討伐燕王,由自己支援粮草后勤。”
这一次,
前期在夏宇的操作下,韩信手里的兵力並不如刘邦多。
但毕竟忌惮他是兵仙,
而且还打过数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
比如背水一战这流传千古的经典战役。
他连项羽都能打贏,你给他开玩笑呢,
啥叫兵仙?
华夏上下几千年就这一个,不懂含金量啊?
捧高韩信,拉韩信和吕家的仇恨,
已经改变各郡州地势,犬牙交错。
这两个是大招。
之后还需要打磨些细节。
让韩信替刘邦討伐异姓王。
我一国之君之前都把你捧这么高了。
又是直接拜为大將军,又是三拜府门,下询国事,还二话不说直接封异姓王,加五锡。
现在有人反我,看得起你才让你出兵的。
你要是不出兵,呵呵,那就是给天下人把柄呢。
一国之君对你这么好,让你兵仙打个仗,唧唧歪歪,推三阻四。
你想干嘛?村口三岁孩童怕是都知道了。
当然,夏宇也藏了小心思。
由刘邦负责韩信的后勤。
表面上是刘邦大义,天子出钱让韩信打仗。
实际上是把韩信整个兵团的生命线捏在手里了。
防止韩信扭头和造反的异姓王合谋,反头倒戈。
明眼人知道刘邦的心思,但明面上刘邦做的一切就是合情合理,无懈可击。
此阳谋也。
对付韩信这种,有声望有实力有一点点异心但没彻底翻脸的,就是要用阳谋。
一点点把他的家底磨走,
眼睁睁看著自己被架空,
这样才能为自己所用。
夏宇还想做上帝之鞭呢,
韩信肯定不能弄死,
但也不能让他权利这么大,
只有此法了。
做下决定,选择提交。
把异姓王解决,把韩信紧紧握在手里,
才能趁著刘邦的最后这几年再创业啊!
模擬之书上出现了新的字样。
模擬之书上浮现出一行行新的字样。
【你刚称帝同年,燕王造反,夺取代地,你愤怒至极,但愤怒並没有冲昏你的头脑。】
【你清楚的明白,燕王等人只是被权力冲昏头脑的小角色,真正的敌人是有能力有威望有兵权的韩信和渗透大汉各处的吕家。】
【思考过后,你当即做下决断,由威望最高的楚王韩信发兵討伐燕王,国库负责播发粮草后勤。】
【命令发布之后,你设下局,派人偽造楚王韩信书信,假意被皇后吕雉看到,信中言,韩信请求你派周吕候吕泽帮助。】
【次日,你下令吕泽辅佐韩信討伐楚王。】
【夜,后吕雉找到你,意味深长:“陛下一味宠溺楚王,不怕日后生变吗?他曾经是有过这样的异心的。”】
【你摆摆手:“韩信是不会负我的。”】
【吕雉那冰冷刺骨的目光宛如两道寒芒,直直地射向你,她就那样静静地凝视著你,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许久都没有说一句话。而这样令人胆寒的眼神,自从你迎娶吕雉之后,每一次纳妾时都会感受到。】
【过了好一会儿,吕雉依旧沉默不语,但她却突然转身离去,脚步坚定而决绝,只留下一个冷漠的背影给你。】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到了金秋十月。这一月里,韩信展现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一举剿灭了燕王的叛军,平定了这场动乱。得知这个消息后的你,毫不犹豫地下旨,立刻册封刘氏子弟为新的燕王,让其接管燕地,以確保这片土地的安定与繁荣。】
【与此同时,你对立下赫赫战功的韩信也是毫不吝嗇,不仅赏赐给他大量的金银財宝和高官厚禄,还亲自提笔写下封號:“用兵如神,兵仙也!”以此来彰显韩信在战场上的无敌风姿以及你对他的高度讚赏。】
【然而,收到这份殊荣的韩信並没有过多的欣喜若狂,只是简单地回了一封信表示谢意,信中除了表明自己作为臣子的忠心耿耿之外,还用了很长的篇幅强烈要求你严惩吕泽。】
【当你读完韩信的来信后,嘴角竟然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但又十分满意的笑容……】
【根据你安插在战场上的探子匯报,战场上吕泽故意与韩信作对,並且仗著“皇后母兄”的身份,多次阻挠韩信军获得支援后勤。】
【並且,吕泽杀降导致燕军反抗激烈,韩信所领楚军损失惨重。】
【你一计二用,先让人在民间传出流言:“吕泽不听兵仙韩信调度,导致平乱军平白损失。”】
【在你长久的『造神活动』当中,百姓对韩信及其崇拜,纷纷唾弃吕泽。】
【待流言发酵之后,你再次放出流言:“兵仙韩信要求惩治吕泽,被吕雉等人压下。”】
【两事已毕后,你再將韩信写给你的信『不小心』透露给了吕雉。】
【次日,你严惩吕泽,削去爵位。】
【民间皆言:“高帝明军,兵仙英武,大汉王!”】
看到此处,夏宇原本有些紧绷的心神瞬间放鬆,脸上还添加了几分喜色。
模擬之书是近乎规则的存在,
自己每次做出选择和决定,只是写几行字。
但模擬之书相当於是改变歷史轨跡走一遍,这其中牵扯到的问题不止是最后呈现出来的几行字。
改变歷史,是件极其冒险的事。
因为前方一切都是未知。
有可能夏宇写下了当时最优秀的抉择,但还是可能因为一些小事,或者曲折而导致事与愿违。
就像这次夏宇通过刘邦改变韩信的歷史,
他写下了结合歷史比较完善的决策,但最终成功与否还是要看天。
所谓成事在天谋事在人。
所以夏宇每次改变模擬人物的轨跡时都是极其紧张和期待的。
好在刘邦没让他失望。
不愧是千古一帝。
夏宇做了大致的计划,
而歷史当中的刘邦也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比如安排吕泽辅佐韩信,这极大降低了韩信与燕王合谋造反的因素,毕竟吕泽虽然只是个候位,但毕竟是皇亲国戚,而且吕家也是极其不希望韩信实力壮大的。
毕竟现在的皇太子身上可流著他吕家的血。
一旦韩信实力壮大,或者是造反成功。
那吕家的地位必定从山巔落到谷底,甚至於是彻底退出政治舞台。
刘邦让吕泽跟著韩信去,这是极妙的手段。
吕泽不仅会盯著韩信,还会想方设法在战场中消耗韩信的兵力。
比如:杀降。
將燕军的造反心激发到极致,把战场变成血战。
比如:阻挠后勤。
降低了韩信麾下楚军的战斗状態。
而且刘邦还不光做了这件事。
他还通过韩信与吕雉之间信息不对等的优势。
捧高韩信的同时,引导吕雉仇恨韩信,而吕雉身后是整个吕家。
整个討伐燕王的战爭结束。
韩信损失了兵力,吕家损失了影响力。
並且两个自己最大的敌人,彼此仇恨。
这是极好的结果。
夏宇也有些明悟。
自己就算脑子里转著千百年的歷史,计谋。
哪怕模擬了三位千古帝王的人生。
但把自己和这些千古帝王比起来,还是比不上。
毕竟这些人是真真正正的歷史成功者,留名者。
是实打实经过尸山血海的。
自己脑子里有再多的歷史也终究是纸上谈兵。
所谓知行合一,方为天道。
到了此步,
夏宇逐渐有些期待之后前往深渊,出镇妖关了。
到哪里,就是他的知行合一。
他能契约三个打破乱世的千古一地。
自己未必不能做到英灵这种程度。
怀著期待之心,
夏宇忍不住捏紧了拳头,
“接下来,诸侯们会开始陆续谋反!这同样是的我机会!”
“韩信已经被我捧上神坛,不管他是主动接受还是被动接受,事实如此,如果他造反都將接受极大的道德批判和世人辱骂。”
“若顺我,则得民心,若逆我,则失民心。”
“韩信啊,你还要为我去打欧大陆呢。”
“但你从此之后,只能做一尊泥塑的神,而不能拥有造反的能力。”
“我送你一段传奇人生,而天下,將是我的。”
夏宇对於接下来的发展,已经有了定论和思路。
韩信,吕家,都该了结了。
继续看向模擬之书,
削去诸侯,巩固皇权,坐稳天下,开图霸业之际,正式开始。
......
【燕王被镇压不久,你收回燕国旧地,封给刘氏子孙。】
【后,韩王信向你上书,北方匈奴近年来扩张迅速,已经威胁其封地,请求帮助。】
【你的选择是......】
【一:韩王信封地特殊,你又猜忌其人,向韩王信施压,务必击退匈奴。二:出兵帮助。三:异姓王心思不纯,不能派兵帮助,同时乘此事敲打韩王信,勿要有反叛之心,如若不然,下场如同燕王。四:自己做主。】
......
韩王信並不是韩信,姓姬,韩氏,名信。
史书上为避免与韩信混淆,多称韩王信。
是当初跟著张良投奔刘邦的初始功臣,在攻略韩地,还定三秦,楚汉之爭中立下不少大功。
但因为刘邦猜忌,
当初封诸侯时,將其封地封在边疆,受匈奴困扰。
匈奴在秦末中原大乱之机,迅速吞併发展,此时势力已然不小。
在之后大汉数百年立,匈奴都是大汉的强大对手。
而匈奴原本也是夏宇下一步的目標。
原本歷史当中,汉朝前期为积攒力量,一直以『和亲』拖延匈奴。
但夏宇定然不会这样做。
而韩王信就是打击匈奴的第一步。
原本的歷史当中,
韩王信应猜忌遭到刘邦打压,封地又常常被匈奴骚扰,多次上书请求帮助又被驳回,继续打压。
后来,匈奴攻击猛烈,
韩王信在顶不住的情况下,写信与匈奴求和。
被刘邦知道后,怀疑其谋反,打压和怀疑更甚,导致韩王信乾脆摆烂,直接扭头和匈奴合作,共击大汉。
韩王信的政治生涯自然说的上困难,四面楚歌,屡屡被打压,君王还不信任。
但夏宇此时以君王的视角看,
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韩王信就算后来是被逼谋反,重要原因在外部,但夏宇也不会重用其人了。
但现在还是要以安抚韩王信为主,
解决匈奴的同时,削其权。
【四:自己做主。】
古朴的毛笔提在半空,笔尖墨水凝而不散,夏宇沉思片刻,微挽清袖,落笔写下。
“一:安抚韩王信。
二:在民间大肆宣扬匈奴对大汉所做天怒人怨之事。(可命画师製作画作,描述匈奴凶恶惨案,张贴与各府县城门。)
三:派出一支精兵前往北方巡猎少量匈奴部队,击杀后大肆宣扬汉军威武,安抚民心。
四:趁百姓恨匈奴之心高涨,裹挟各诸侯,共同出兵討伐匈奴。”
呼....
一口气洋洋洒洒。
夏宇盯著自己的四条决策半晌,確定已无紕漏,环环相扣之后,才选择了提交。
汉朝太远。
经济和工业並不发达,
很多快速有效的决策无法实现,只能做下连环计,提高成功率了。
“模擬了三位帝王,始终比不过北方异族啊。”
夏宇有些头疼。
不管明朝的朱元璋,朱棣,还是汉朝的刘邦都是內忧外患的处境。
而且发展到后期,北方异族是令人头疼又避免不了的。
他有些想念后世的一句话了。
“马克沁机枪发明出来后,所有游牧民族都变得能歌善舞。”
隨后又摇头笑笑,
“还是好好用兵用计吧,大汉也造不出机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