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跨越了四季的宝地

    “边连长,你这么一说,我好像也感觉这条道有点熟。
    以前咱们走过吧?”
    听边海寧这么一说,走在后面的聂诚三步並作两步举著稳定器凑了上来,有些疑惑的问道。
    “是走过,不过应该也不常走,不然我不会有印象但是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
    边海寧绞尽脑汁的想了好半天,终於想了起来,一拍脑门:
    “霄子,这是不是去瘴气谷那条路?”
    “瘴气……谷?”
    陆霄也是一愣:“这是什么名?怎么感觉不像是现实生活里会有的名字?”
    直播间的观眾们更是面面相覷:
    【我没听错吧,边连长说的那个瘴气,是我想的那个吗?小说里面才有的那种瘴气??】
    【虽然觉得不大可能,但是结合语境应该只有这一个解释了吧?】
    【山里居然还藏著这么个地方?】
    “也是,你刚来还不到一年,又不是跟我们一起去的。
    就算咱俩说的大概率是一个地方,印象里给起的名字大概也不一样。”
    边海寧笑了笑:
    “我说的瘴气谷,是这附近一条山谷。
    在卫星地图上,能够看到这条峡谷通向一个四季常青的盆地,在这个条件的山区里是极为难得的。
    只不过受地形影响,通向这条山谷的路地势奇低,而且湿度极大,又极难灌进风去,因此常年笼罩著几乎散不开的浓厚雾气。
    之前还在这边哨所驻扎的时候,我们去查探过很多次,都因为各种原因无功而返。
    加上这附近村子里的村民管那条山谷叫瘴气谷,我们就也跟著一起这么叫了。”
    “原来如此,那咱们说的確实是一个地方。”
    陆霄恍然地点了点头:
    “四季常青的盆地,卫星地图上能看到的,別说附近,方圆千里那也只有这一个地方,错不了的。
    这种特殊地势条件通常会形成独特的小生態系统,可是我们动植物学家梦寐以求的宝地。”
    听边海寧和陆霄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著,直播间里大多数人的兴趣都被勾了起来:
    【哇,居然真有这样的地方??】
    【这可是崑崙山区哎,高海拔的苦寒之地,居然能有受地形地势影响四季常青的小生態系统??】
    【道理我都懂,不过,瘴气真的是我想的那个瘴气吗?吸一口就会中毒,多吸几口就会没命那种??】
    【这题我会!听说南疆十万大山里遍地都是这种瘴气!】
    【我靠,那还是不要去了吧?虽然这地方听起来很好,但是陆哥家里还有七张嘴等著吃饭呢,可不能折在这儿啊】
    “陆教授,陆教授,粉丝们都在吵著说瘴气要命,保命要紧,叫你不要去呢。”
    聂诚这几天儼然已经成了陆霄的“御用摄影师”外加“人形自动弹幕播报器”,但凡直播的时候直播间里有什么节奏,他都会第一时间报出来。
    “保命?这都什么跟什么?”
    陆霄微微一愣,琢磨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聂诚在说什么,哑然失笑道:
    “我的天,他们该不会真的以为你们说的瘴气,是武侠小说、奇幻小说里面那种飘散无形,一口致命的毒气吧?
    世界上要是真有这种东西,那还研究什么气体武器啊,带上防毒面具衝到深山野岭里直接收集瘴气不就好了?还费那个事。”
    眾人也同样一愣。
    【原来瘴气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样?】
    【可是瘴气这个说法自古以来就有唉,並不是近现代的小说家凭空杜撰的】
    “当然不是了,没有那么可怕。”
    陆霄摇了摇头,笑著解释道:
    “你们理解中的瘴气,和古籍中记载的、能够用科学理论解释的瘴气,根本就是两种东西。
    现实生活里的瘴气,和你们想像中那种顏色诡异、杀人於无形的东西完全不沾边。
    现实中的“瘴气”,与其说是一种气体,更接近於昆虫、病菌与高湿度环境下凝结的自然雾气的结合体。”
    微微挑起嘴角,陆霄继续说道:
    “大家都知道,在气候潮湿炎热的地区,尤其是山林之中,也会滋养种类丰富的各种各样的昆虫,其中大部分都带有毒性,其中也不乏一些毒性剧烈、能要人命的种类。
    人一旦踏进这样的区域,若是防护做的不好,或是稍有不慎,就会被各种各样的毒虫围攻叮咬,引发身体的过敏反应。
    古代的医疗条件有限,若是被携带致病菌的蚊虫叮咬,由此感染上疟疾这一类的蚊虫病,或是在这种环境里不慎受伤,引发大面积的皮肤溃烂,都会导致死亡。
    而这些才是瘴气杀人的真正原因。
    所谓的能看到的具象化的瘴气,大多都是成团飞舞的细小蚊虫,或者是因为湿度过大凝结的雾气罢了。”
    “不错,確实是这样。”
    一旁的边海寧也点了点头,笑著补充道:
    “我们之前来过许多次。
    之所以没有深入探索这条被称为瘴气山谷的地方,也是因为哨所的储备物资並不丰富,没有合適的防护服。
    针对各种蚊虫叮咬產生的过敏反应也无法全面应对,所以才放弃深入探索的。
    毕竟在这样的地方,任何身体上產生的病症如果和高原反应结合,都会成为带走生命的洪水猛兽。
    附近村子里的村民这样叫这个地方,大概也是相同的考量。
    不过…”
    边海寧扭头看了一眼陆霄:
    “你也说了这边如果没有足够安全的防护,深入进去也还是很危险。
    难道你想冒险?”
    “我要冒险也只可能是自己去,怎么会带上你们两个。”
    陆霄一脸无辜:
    “我们刚才说的那些理论,首先是要建立在一个大前提上,那就是这里真的有瘴气。
    如果没有的话,那还紧张什么?”
    “没有瘴气了?这怎么可能?”
    边海寧下意识的反驳道:
    “这地方,前几年我们哨所驻扎在这儿的时候,我们来过不少次。
    毕竟是四季常青的地方,当时我们想著如果能在这儿开垦一片小菜园,绿色蔬菜的补充就不成问题了。
    但是来了很多次,每一次路上都有雾气笼罩,而且蚊虫肆虐,强行开拓的话並不合適,所以我们才放弃这个想法的。”
    “但是我来的时候,確实没看到有瘴气,而且也没有你说的那么多蚊虫。”
    陆霄摇了摇头:
    “虽然湿度確实大一些,不过深入探索之后,总体来说和云南那边山区的气候条件是非常相似的,並没有什么危险。
    我自己也来过许多次了。
    要不然我也不能就这么大胆把你俩带来。”
    边海寧和聂诚听了这话,不由得面面相覷。
    难不成这瘴气真的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散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他们未免也太背了。
    然而一路跟著陆霄顺著地势往下走,二人確实发现,原先一路上潮湿憋闷的环境確实与以前不同,雾气散去,视野和呼吸感都好了许多。
    而隨著几人不断的深入,周遭的环境也开始慢慢发生了变化。原本一片萧瑟秋意的凋零的山林景象,像是被施展了时间的魔法,隨著道路的延伸开始慢慢恢復生机。
    仿佛千万年的岁月都在这短短的一条路上凝结。
    这种视觉上的变化实在是令人震撼,见识过大风大浪的陆霄自己看也觉得美不胜收,更別说边海寧二人和直播间里那些粉丝们了。
    【妈妈,我的亲妈,这是我的幻觉吗,这也太好看了吧】
    【虽然知道是因为地形导致的环境变化,但是一路走下来还是觉得像是穿越了一样,从冬天走到了春天】
    【难怪主播之前说这里是他藏著的秘密基地,这种地方要不是知情人带著来,许多人终其一生做梦都想不到世界上还会有这样的地方吧】
    “咦!”
    被这一路美景震撼的说不出话好半天,眼见著已经快走到山谷入口,聂城这才后知后觉的想起这一趟的目的:
    “陆教授,你该不会在这儿找了块好地方,种什么东西了吧?”
    “你可总算想起来了?”
    陆霄嘿嘿一笑:
    “我在这可种了不少好东西呢,也得亏你俩来帮忙,要不然我一个人恐怕得来回好几趟。”
    一边说著,陆霄一边加快了脚步。
    又走了大约半个多小时,直到地势开始平坦起来,周围的植被也逐渐茂密,全部都是青葱深绿。
    陆霄终於停下了脚步,伸手指了指不远处,一片明显有开垦痕跡的土地:
    “喏,就是那边了。”
    话音还没落下来,聂诚就如脱兔般的冲了过去。
    镜头一阵疯狂的晃动,直播间里的粉丝们还没看清楚画面,就先听到了聂城又惊又喜的喊声:
    “洋芋!居然有这么多洋芋!”
    陆霄和边海寧紧跟在后面快步走了过来,聂诚已经兴奋的有些语无伦次了:
    “陆教授,你怎么,怎么种了这么多的洋芋?”
    “毕竟冬天太长了嘛。”
    陆霄耸了耸肩:
    “我们北方人也有囤秋菜的习惯,每到入冬之前,都会在自家囤过冬吃的菜,主要就是白菜,土豆,萝卜这些。
    根据家里的人数,囤几十斤到几百斤的都有。
    我来之前就打算过,这边山里的冬天几乎要持续半年多。
    我这儿又不像你们哨所,有固定的补给来源。
    蔬菜的来源实在太稀缺了。
    所以来之前,我特地准备了一些方便储存过冬的蔬菜种子与块茎。”
    “好傢伙,原来你来之前已经注意到那片长青地,有这个打算了?”
    边海寧不轻不重的往陆霄后肩膀捶了一拳。
    “当时確实是这么打算的,不过当时也没想到还有你们说的瘴气这个事儿。
    该说我运气好吗?在我过来查探之前,瘴气就已经散了。”
    陆霄嘿嘿一笑。
    “岂止是运气好,是运气太好了。”
    边海寧有些感慨的摇了摇头:
    “有这样的好地方,能极大程度的提供蔬菜的补给。
    只可惜我们哨所现在的地方太远了,到这儿来回起码要走上一天多,还没法通车,要不然我都想借你这地方种点菜。”
    只有常年戍守在补给稀缺的深山之中,才知道有这样一块地方有多么可贵。
    “嘛,山里的交通確实是个大问题,虽然不能长期供应,但是这几天总归是可以吃个爽的。”
    陆霄看了一眼在一旁早已经跃跃欲试的聂诚,笑著开口道:
    “来挖洋芋吧,我种了好几个品种的洋芋呢。”
    “太好了!”
    早已经等得心痒痒的聂诚欢呼一声,把身上背著的竹筐扔到一边,都顾不得用小爬犁爬开土,左右开弓便伸手拽了两颗长势茁壮的洋芋。
    等到看清拽出来的洋芋根系上缀著的沉甸甸的“小紫球”,聂诚瞬间瞪大了眼:
    “紫洋芋?陆教授,你居然还种紫洋芋了!!”
    紫?洋芋?
    等到看清镜头里的东西,直播间里的粉丝们都好奇起来:
    【洋芋,说的应该是土豆吧?但是紫色的土豆还我是第1次见】
    【我怎么感觉说的是地瓜呢?应该是紫薯吧,土豆哪有紫色的】
    【谁家红薯长得这么圆鼓隆冬啊,明显是白薯好吧】
    【完了,要被人发现我五穀不分了,土豆,洋芋,地瓜,红薯,白薯到底是几个东西】
    一时间闹成了一锅粥。
    “按照最普遍的说法,其实洋芋就是土豆,紫洋芋也就是紫色的土豆,这一点上没有什么可爭议的。”
    陆霄笑著解释道:
    “不过紫土豆和大家认知中的紫薯並不是同一种东西,它和普通的土豆一样,是紫色的肉,而且口感更绵密黏糯,土豆的香气和甜香味也更足。
    不过,因为需要更长的生长周期,產量也相对普通土豆偏低,对於生长的条件更加苛刻,所以少有人种植,因此也並不广为人知。”
    “是了是了,我们那儿种这个的人也不多,大多都是自己家喜欢,然后少种一点,很少大规模种的去卖,投入和產出划不来。”
    聂诚用力点了点头,咧著嘴笑的那叫一个开心:
    “不过我可喜欢吃这种紫洋芋了,烤熟的紫洋芋,有股特殊的香,配著蘸水吃,可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