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大杀器到手,意外之喜

    第247章 大杀器到手,意外之喜
    放出来的细节,当然是察绥战役前期谋划的细节,如陈铭是如何借助结婚瞒天过海,把鬼子耍得团团转这些细节。
    其他的部队番号,作战细节都没有任何透露,这些是真正的绝密信息,绝不可能泄露出来。
    把陈铭瞒天过海的计谋放出来一部分,也是为了补偿。
    毕竟陈铭结婚这件事,可以说人尽皆知了。
    但在大婚之日的关头,新郎竟然不在,把新娘独自留下。
    在这个既进步开放又保守的时代,对于程清容的闲言碎语肯定不会少。
    这是民俗伦理和家国情怀之间的矛盾。
    有认为陈铭这样做得对的,新婚之夜最好的红烛是鬼子的棺材板。
    也有守旧的谴责陈铭“牺牲民俗伦理换取战果”。
    特别是山城的一家报社,直接公开批判陈铭。
    把这些内容放出来,是为了补偿,让外界知道事情的真相,不被有心人引导。
    各大我党控制的报纸将内容放出后,立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清容先生当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舍小家为大义,和陈将军巧用计策把鬼子玩弄于股掌之中,让无数小鬼子葬生草原,值得我们敬佩。”
    一名学生看着报纸,感叹的说道。
    他对程清容的称呼,已经变成了先生而不是陈铭的夫人。
    这对于她来说,是一个非常高的评价。
    “是啊,清容先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舍个人为了国家民族。”
    另一名学生认同的说道。
    “哼,我倒为她不值得,打鬼子什么时候都能打,为什么非要在新婚之夜打?”
    “在新婚之夜把新娘独自抛下,新娘会受到多大的流言蜚语吗?”
    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了,有一名学生在角落开口说道。
    他代表的是一小部分人的观点。
    这个声音的一出现,周围的学生全都停止了讨论感慨,眼睛齐刷刷的朝着这名学生看去。
    这名学生看见这么多人用危险的眼神看着他,他心里被看得有些发毛。
    但为了面子和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还是梗着脖子说道:
    “我说的有错吗?说打仗,我佩服陈铭的能力,但新婚之夜抛下新娘我就是觉得他做的不对,我就是要骂他。”
    “啪!”
    一只鞋突然拍在了他脸上,只见一名身材壮硕的学生手中拿着鞋,拍了拍手中的鞋底,仿佛刚刚打了对方脸脏了自己的鞋底一样。
    “同学们,扁他!让他敢诋毁我们的英雄!”
    这名学生突然说道,一脚将对方踹翻在地。
    其余的学生看他动手了,仅有部分跟着一起,剩余的还有些顾虑。
    “一起上,我爸是教训主任,我叔叔是副校长,有什么事情我扛着。”
    人群中,一名学生大声的喊道。
    这句话一出,剩余的学生也就没什么顾虑了,全都一拥而上,狠狠的扁被打倒在地的学生。
    这人经常发表逆天言论,他们平日里看他早就不爽了。
    今天有了兜底,怎么能不抓住机会呢?
    人大抵都是从众的,见大部分人都参与了进去之后,剩余的一小部分人同样参与了进去,不然显得自己不合群怎么办?
    被打倒的学生面对这么多人的痛扁,一个劲的求饶:
    “别打了,我错了,我敬仰程清容先生,敬仰陈将军。”
    他的态度转变的很快,从刚才到现在,半分钟都没有坚持。
    “哼,清容先生也是你能叫的?我看你不是知道自己错了,你只是怕了。”
    学生们没听他的解释,继续痛扁着他。
    周围聚过来的人看到这个情况后,起初还疑惑发生了什么,还想要制止。
    可得知了具体情况后,反而喝彩打得好,就该打死这种逆天东西。
    “干什么呢?吵吵嚷嚷的成何体统?”
    一名老师走了过来,看到聚集的人群,皱着眉问道。
    “老师,是这样的,”
    一名学生给赶来的这名老师解释道。
    “你说什么?我没听清,我还要去备课呢,先走了。”
    这名老师听完前因后果后,就假装自己没看见,找了个理由后就离开了。
    现在正是取得大捷庆祝的时候,学生们又是最热血的一群人。
    这躺浑水他才不蹚呢。
    最终,教训主任赶来后,这场闹剧才终止,最后也不了了之了。
    根据地内。
    舆论更是一边倒,程清容的事迹被树立成了革命模范和巾帼英雄,得到了高度的表彰。
    根据地的老百姓们都认可了她,自发情愿请求再办一次婚礼。
    对于此,陈铭和程清容都拒绝了,不想再铺张浪费。
    陈铭提倡一切从简,之前的婚礼是为了打鬼子。
    现在要是再办一场的话,以陈铭在根据地的威望,不知道又会消耗多少物资了。
    几天后,远东军传来消息,第一批运输的武器弹药已经出发。
    陈铭得知消息后非常高兴。
    “心心念念的大炮终于要到手了,拿到手里后,咱心里才踏实,不然别人承诺再多都是假的。”
    “命令,向许得胜发报,让他立即做好接应工作,务必把老子的大炮全都拉回来。”
    陈铭开口说道。
    “是。”
    收到电报后,许得胜立即亲自带队出发,前往约定的地点接收武器。
    两百多辆卡车拉着武器弹药沿着侦探好的道路运输着,排成了一条长龙。
    拉着的火炮口径一门比一门大,闪耀着凌厉的金属光泽。
    许得胜看到这么多武器的时候,眼睛都给看直了,一直挪不开。
    虽然他是骑兵,但不意味着他不喜欢大炮啊!
    要知道,独立支队口径最大的火炮,是从鬼子手里缴获的150毫米榴弹炮,还仅有四门。
    弹药有限,除非重大战役不然根本不会出动,每打一发炮弹都要陈铭亲自批准签字。
    剩下的就是一个山炮营了,口径是75毫米的,是独立支队常规威力最大射程最远的火炮。
    可这批运输而来的火炮中,野炮最小口径都有76毫米,最大的有122毫米。
    关键炮弹还有补充的途径,打仗的时候用不着那么省。
    这要是拉到战场上去,还不得把鬼子炸得哭爹喊娘?
    “哦,我亲爱的达瓦里氏,又见到你了,第一批运输的武器都在这了,你可以清点一下。”
    “不过速度最好快一点,我都快冷死了,这该死的鬼天气。”
    负责运输武器的苏军代表,是上次的考察队当中的一人,名叫帕维尔,与许得胜相熟。
    “达瓦里氏,都这么说了,那还等什么?想到我营地你去喝酒,我准备了上好的烈酒,驱寒最合适了。”
    “至于清点武器,以我们之间的友谊,我怎么能不相信你,武器的事情待会儿再说。”
    许得胜没有直接让人清点武器,而是直接开口邀请帕维尔喝酒。
    从上次接待的经历,许得胜悟到一个道理,只要把老大哥喝高兴了,什么都好说。
    帕维尔一听有烈酒可以喝,喉头忍不住动了动。
    天气愈发的冷了,要是能有口酒喝,那是再舒服不过的事了。
    “我亲爱的达瓦里氏,你真是太对我胃口了。”
    帕维尔一拳锤在许得胜的肩膀上,高兴的说道。
    “走,我们去喝酒去。”
    于是,两人直接就像亲兄弟一样,勾肩搭背的朝着营地内走去。
    酒过三巡后,帕维尔有些喝高了。
    上次许得胜战群雄都能站在走出酒桌,这次就一个帕维尔,那不是手到擒来吗?
    之所以对方还没倒,那是对方还有用,不能就这么倒下。
    “亲爱的达瓦里氏,我今天太高兴了,喝酒能喝过我的没几个人,你算一个。”
    帕维尔红着脸,吐着酒气说道。
    “我也觉得你很豪爽,非常对我胃口,以后有机会咱们要经常一起喝酒。”
    许得胜笑着说道。
    接着,他开始向帕维尔打探,看看能不能多搞一些武器。
    结果这一打探,竟然还真有门路。
    酒桌上,帕维尔拍着胸膛保证,只要许得胜能提供一些酒,他就有办法多搞一些炮弹。
    甚至要是有足够的酒,他还能搞来坦克。
    当然,这个坦克不可能是t-34,这款坦克远东军都没装备。
    现在东线狗脑子都快打出来了,t-34肯定要先紧着那边使用。
    远东军使用的,都是东线部队淘汰的t-26轻型坦克和bt系列轻坦。
    帕维尔承诺能提供的,自然也是这种。
    不过就算不是t-34,对于独立支队来说已经够用了。
    哪怕苏军一线部队退役的坦克,对上鬼子的薄皮坦克强。
    无论是火力,装甲,机动性都优于鬼子的小豆丁。
    适合自己的坦克才是好坦克,以现在国内战场的情况,要真给t-34,陈铭还不一能定玩得转呢。
    坦克中虎王很厉害吧,来了国内二里地都走不出去就得趴窝,变成一座固定的铁疙瘩。
    而t-26这种轻坦,维护简单重量轻,成本也低,是现在最适合独立支队的坦克。
    许得胜从帕维尔这里获得承诺后,立即命人紧急给陈铭发电,请求陈铭的指示。
    独立支队指挥部内。
    “报告,骑兵支队急电。”
    一名参谋推门走了进来,朝着正在制定整编计划的陈铭报告道。
    听到报告,陈铭放下了手中的工作,接过电报。
    看完电报后,陈铭有些意外。
    “许得胜还真是员福将啊!这次派他去,竟然连坦克都有办法搞回来了。”
    “要是能把坦克搞回来,等他回来了,老子亲自请他喝酒。”
    “立即回电,让许得胜全权负责,同时将情况上报总部。”
    陈铭开口说道。
    “是。”
    营地内,许得胜得到了陈铭的授权之后,心里有了底,开始借着劝酒的机会谈了起来。
    “不行,坦克可是军用物资,风险很大,不能少于六百升一辆。”
    听到许得胜的报价,帕维尔借着酒气说道。
    “没办法,我们穷啊,一辆最多只能拿出两百升。”
    许得胜开始卖惨了。
    砍价这种事那可是必备的技能。
    酒桌上每砍掉一点加码,就能给根据地省下非常多的物资。
    “两百升真的太少了,要知道现在一辆t-26的价值,可能能换至少六百升伏特加。”
    “换六百升你们的高粱酒已经很便宜了。”
    帕维尔坚持道。
    许得胜砍价的刀法,已经是屠龙刀了。
    直接从六百升高粱酒砍到了两百升,可以说是从大腿开始砍了。
    帕维尔怎么可能接受。
    不过许得胜到底还是有办法,了解帕维尔的秉性。
    最终经历一番艰苦作战后,终于把价格定在了250升酒换一辆t-26坦克。
    敲定价格后,许得胜就开始确认数量了。
    可是无论他怎么努力,帕维尔都坚持只能卖20辆t-26坦克,多一辆都不行。
    哪怕是许得胜开口加价,帕维尔也丝毫没有松动。
    这让许得胜心中有些疑惑。
    都能卖20辆t-26了,卖21辆就不行?
    他有些搞不懂帕维尔是怎么想得了。
    许得胜将情况上报后,陈铭看着交易的价格和数量,心中快速思考着。
    二十辆坦克,每辆两百五十升酒,总价是五千升酒,差不多4.4吨的量。
    这笔买卖无论怎么说都是非常值得的。
    用酒水就能换取坦克,这要放在其他地方,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何况价格还如此低廉。
    不过4.4吨的酒也不是个小数量,陈铭心中思索了一番后,最终还是下定决心。
    买!
    于是,许得胜在酒桌上,和帕维尔敲定了这次的交易。
    坦克会跟随第二批物资一起运来,到时候酒水他们运回去。
    确定完坦克的交易后,帕维尔又放出了消息,声称可以用粮食换取弹药。
    现在正值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苏军的物资全都要紧着东线战场,后勤压力很大。
    远东军这支偏远的军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要是能直接从独立支队这条路子获取一些物资,能一定程度的缓解压力。
    毕竟远东军的生命线,就靠着一条西伯利亚铁路了,运力有限。
    而从独立支队这边获取物资,路途更近也更快,效率要比依靠西伯利亚铁路要强很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