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陈铭结婚,各方贺礼!
第238章 陈铭结婚,各方贺礼!
除了107火箭弹的提升,柳显锋还给陈铭汇报了一个项目进度消息。
柳显锋推了推眼镜,将手中的技术图纸在陈铭面前摊开。
“首长,107火箭弹的改进已接近极限,射程、精度、威力都已达到现有技术条件下的天板。”
他手指轻轻敲击图纸上的数据:“铸铁壳体与推进剂的配比已经过十七次调整,提升空间不足百分之三。”
陈铭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密密麻麻的参数表。
“我明白了。那么你们下一步的计划是?”
“单兵火箭筒。”
柳显锋眼中闪烁着技术人特有的热忱,他从公文包中取出另一迭设计图。
“这才是未来步兵的反装甲利器,是战场上对付鬼子坦克的最好武器,但研发难度远超107火箭弹。”
他详细解释道:“107火箭弹本质是推进剂加铸铁壳体,制造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
“但单兵火箭筒是精密机械与高化学能弹药系统的结合体。”
柳显锋的指尖划过图纸上的剖面图。
“光是发射管就需要耐高压无缝钢管,虽然我们钢铁厂实验室已经试制成功,但量产还有诸多难关。”
陈铭拿起一张图纸,上面绘制着火箭筒内部结构。
“破甲弹呢?我记得上次汇报中提到需要金属射流穿甲技术。”
“正是,首长记得很清楚。”柳显锋点头。
“破甲弹需要精密药型罩和特殊装药,以形成金属射流穿透装甲。”
“我们正在试验铜制和铝制药型罩的效果,但目前爆炸成型的稳定性还不够理想。”
陈铭沉默片刻,走到窗前。
兵工厂的院子里,工人们正在装运新一批107火箭弹。
他知道这些武器已经在多次战斗中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但面对日军日益坚固的坦克装甲,部队需要更有效的单兵反装甲能力。
“搞,必须要搞。”
陈铭转身,语气斩钉截铁。
“需要什么支持直接找后勤部申请。人才、设备、经费,全部大开方便之门。”
他走到柳显锋面前,目光坚定:
“如果能搞出火箭筒,我们的战士就不必再用血肉之躯去对抗鬼子的铁甲了。”
“这不仅能减少伤亡,更能改变我们的战术打法。”
柳显锋略显激动地整理着图纸:“谢谢首长支持!我们一定尽快攻克技术难关。”
陈铭拍拍他的肩膀:“记住,实用性和可靠性同样重要。”
“战士们需要的是在战场上简单易用、结实耐打的武器,不只是实验室里的精密仪器。”
“明白!我们会兼顾性能与实战需求。”
送走柳显锋后,陈铭继续思考着火箭筒的战术价值。
独立支队虽然已经装备了一些反坦克炮和机炮,但这些武器重量大、机动性差,难以伴随步兵快速部署。
在城市巷战和复杂地形中,反坦克炮难以快速调整射角,而火箭筒可以从任意角度发起攻击,真正实现步兵反装甲能力的质的飞跃。
反坦克炮负责远距离拦截,火箭筒则解决近距离遭遇战——两者互补,相得益彰。
视察完兵工厂后,接下来的几天,陈铭奔波于各部队之间,检阅部队,调整作战部署。
清晨的操场上,战士们正在进行战术演练。
陈铭站在观察台上,举着望远镜仔细观看每一个战术动作。
步兵班的配合比上月更加默契,机枪火力的转移与掩护也更为流畅。
“第一大队的推进速度还是慢了半拍。”
陈铭对身边的参谋长指出问题。
“步兵与机枪火力的协同需要再加强。
告诉何建新,一周内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是!”参谋长迅速记录。
午后,陈铭来到炮兵阵地。
反坦克炮隐蔽在精心伪装的阵地中。
“伪装做得不错,但转移阵地的速度还是不够快。”
陈铭掐着怀表计算时间。
“鬼子坦克不会给我们十分钟慢慢挪炮。
告诉反坦克营,三天内转移速度必须缩短到六分钟以内。”
“首长,这要求是不是太高了?”
反坦克营营长面露难色。
“战场上鬼子会给我们讨价还价的机会吗?”
陈铭反问,语气不容置疑。
“练!练到能达标为止。我要的是能打胜仗的兵,不是只会操演的仪仗队。”
夜幕降临,陈铭仍在指挥部研究地图。
油灯下,他的手指在归绥、集宁、包头三地间移动,不时用铅笔做着标记。
“后勤准备得如何?”
他头也不抬地问刚进来的后勤部长。
“已集中调运粮食一千五百吨到指定地点,弹药储备充足,医疗物资也已就位。”
后勤部长李柱递上一份清单。
“这是各部队补给分配方案,请首长过目。”
陈铭仔细审阅着清单,偶尔提出调整意见。
“骑兵支队的马料增加百分之十,他们需要长途奔袭;
特种支队配发双倍基数的弹药,特别是手雷和炸药,油料多配50%,还有.”
大战将至的肃杀气氛弥漫在部队中,每个战士都能感受到时间的紧迫性。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后勤部也动员了起来,集中调粮到指定地点,为大军接下来的作战准备粮草。
十月中旬,一封作战计划书被送到了总部。
总部首长们联名签署了这份《战役预备命令》,明确了独立支队的作战目标。
作战计划书同步上报后方。
两天后,陈铭的未婚妻程清容抵达了前线。
“咱们这么多人的调动,小鬼子肯定发现了异常。”
“毕竟根据地里汉奸和鬼子的情报人员肯定是少不了的,得给鬼子吃一颗定心丸。”
“把消息传播出去,就是我陈铭要结婚了,届时会有重要人物参加,这次调动兵力是为了警戒。”
陈铭下令道。
“是。”
这是早就制定好的计划。
以独立支队如今的体量,大规模调动部队根本不可能完全瞒过鬼子的眼线。
而以陈铭结婚的这个理由,倒是能缓解一下鬼子紧绷的神经。
以陈铭目前的年纪,级别来说,要结婚了肯定有重要人物来参加,警戒起来很正常。
到时候,就算不能让鬼子放松对峙地区的警惕性,也能麻痹鬼子。
毕竟独立支队最高军事主官结婚的这个时间点,独立支队总不可能全军都要打仗吧?
陈铭要结婚的消息,在陈铭的命令下被传播开了。
最先收到消息的是山城,这是陈铭亲自发报的。
大致意思是,我陈铭要结婚了,发个电报给你说一声,你看着意思一下。
反正就是一封电报的事,又不钱,要是山城给了贺礼,哪怕只是一块大洋都是赚的。
不给也不亏什么,陈铭主要的目的还是传出自己结婚的消息。
以山城那边破如筛子的情报网,电报发到山城,等于发到了全国的各方势力。
鬼子自然也能收到这个消息。
山城。
“陈铭要结婚了,还是亲自发报过来的?”
大队长收到了陈铭发的电报,心里有些疑惑。
也不怪他感觉到奇怪,我军将领结婚,从来都不会发报给山城。
陈铭特意发报给山城,算是第一例了。
这不由得让大队长心里多想了。
“这不符合他们的惯例啊.莫非是有什么特殊含义?”
他一直都想要拉拢陈铭,为此开出了常人难以拒绝的价码,无论是权势,财富,还是名声美人,陈铭都不假辞色。
结果这次却突然发来了电报,将自己结婚的消息传了过来。
“难道陈铭在那边受了委屈,有其他的想法了?”大队长疑惑的想道。
这不由怪他这么想,以他走到如今的位置,见到过太多例子了。
在他看来,陈铭现在的实力很强,却依然还是独立支队的支队长,心里应该是有想法。
这次发报给他,可能是在传递一个信号。
侍从室主任谨慎地建议:“或许只是礼节性通知?”
大队长摇头:“不,陈铭从不做无意义的事。
“立刻准备一份厚礼,派人送去。顺便.探探他的口风,看看是否有什么深意。”
第二战区司令部。
岩长官也收到了陈铭要结婚的消息,不过来源不是从独立支队这里获得的,而是山城。
甚至说,在大队长得知这个消息之前,他就已经知道了。
他很快就给出了回应,陈铭作为独立支队这支作为现在全晋省最具风头部队的指挥官,他结婚岩长官肯定不会无视。
毕竟双方还有过几次交易,也有一些交情。
当初一起去山城,一去一来坐的可是同一架飞机。
不过是一份礼物罢了,不了多少钱,对于商人本色的岩长官来说这是值得的。
“准备点礼物送过去,贵重一点的,再送个馍祝贺一下。”
其他与独立支队打过交道的部队,比如北路军等等部队也都送来了一份贺礼。
同时,各根据地,与陈铭关系好的干部,同样送来了贺礼。
人虽然来不了,但心意要送到。
后方陈铭的老师也给陈铭送来了贺礼,礼物很轻,一幅字“百年好合”的字加上一支钢笔,但礼轻情意重。
作为看着陈铭和程清容相识到结婚的人,自己的学生结婚了,自己当然要祝贺。
华北派遣军司令部,岗村同样收到了陈铭要结婚的消息。
对于这位华北派遣军的大敌,岗村对于陈铭是恨之入骨,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得知陈铭结婚,山城也要派人去祝贺后。
岗村不惜启动一个埋藏了多年的暗子,费了很大的代价混入了去独立支队根据地祝贺的队伍中。
目的只有一个,在婚礼上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刺杀掉陈铭。
这是目前他仅有的机会,独立支队被陈铭经营得像一只铁桶,平时根本没有渗透进去的机会。
这次好不容易有外部人员能混进去的机会,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一举除掉陈铭。
至于为什么不派遣部队趁着这个机会进攻独立支队?
岗村难道不想吗?实在是没力量了。
太平洋战场的持续失利,大本营下令继续抽调他华北派遣军部分精锐,预计抽调的约五万人。
这个命令岗村根本就不想执行,因为把这些兵力抽调走后,原本还能维持的局势就会逐步崩坏。
但这是大本营的命令,他不得不执行。
所以现在,岗村别说组织兵力进攻了,就算是防守现有的地盘都很勉强。
他现在只能寄希望于刺杀,而不是从军事上去的成效了。
陈铭要结婚的消息,在传到山城很,很快就传遍了各方势力。
而在这消息之下,是已经秘密调动换防的独立支队各部。
暗流涌动啊!
何建新的加强第一大队秘密调动到了凉城县。
丁伟的独立第一大队秘密调动到了和林格尔县。
孔捷的加强第二大队这次也参与到了进攻的行动,调动到了兴和县。
特种支队在与何建新的加强第一大队一起在凉城待命。
骑兵支队在归绥东北部活动。
剩余的三个大队,在集宁周边活动。
可以说,这次独立支队算是拿出了全部的力量,准备打一场突袭战,一举拿下归绥,集宁两座城市,切断包头。
包头现在驻守的是鬼子的战车第三师团,这支师团拥有一百八十多辆坦克和六十辆装甲车。
还有十二门75毫米野炮,十二门105毫米榴弹炮。
是一个非常强劲的敌人。
不过经历这几个月丁伟部和许得胜部两支部队持续的打击鬼子的运输线。
这支战车师团的油料并不充沛,不足以支撑其长期的作战。
陈铭这次的目标是,拿下归绥和集宁,彻底切断包头地区的补给。
拿下了归绥和集宁后,这支鬼子师团
利用鬼子战车师团油料不充足的弱点,将对方困在包头。
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持续的消灭鬼子支援这支师团的力量。
到时候,从包头到鬼子最近据点城市大同和武城这数百公里的距离,将是这支鬼子战车师团的坟墓。
只要拿下了这支战车师团,整个华北地区,能威胁到独立支队的鬼子部队就寥寥无几了。
为了达到战略部署,陈铭调动了手下一切可以调动的精锐。
现在独立支队根据地内的防务任务,除了关键地区如兵工厂等地。
其他地区都换成了地方武装换上军服冒充主力,加上兄弟部队共同协防。
可以说,现在独立支队的根据地,要是鬼子前来进攻的话,陈铭没有足够的力量完全防守住。
这是一场赌博,只不过陈铭是有心算无心,胜算不小。
ps:对不起,卡文了,电脑前坐了三小时硬是一个字写不出来,答应的至少八千字码不出来了。接下来要写战役了,唉,谁能救救我卡文啊!
(本章完)
除了107火箭弹的提升,柳显锋还给陈铭汇报了一个项目进度消息。
柳显锋推了推眼镜,将手中的技术图纸在陈铭面前摊开。
“首长,107火箭弹的改进已接近极限,射程、精度、威力都已达到现有技术条件下的天板。”
他手指轻轻敲击图纸上的数据:“铸铁壳体与推进剂的配比已经过十七次调整,提升空间不足百分之三。”
陈铭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密密麻麻的参数表。
“我明白了。那么你们下一步的计划是?”
“单兵火箭筒。”
柳显锋眼中闪烁着技术人特有的热忱,他从公文包中取出另一迭设计图。
“这才是未来步兵的反装甲利器,是战场上对付鬼子坦克的最好武器,但研发难度远超107火箭弹。”
他详细解释道:“107火箭弹本质是推进剂加铸铁壳体,制造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
“但单兵火箭筒是精密机械与高化学能弹药系统的结合体。”
柳显锋的指尖划过图纸上的剖面图。
“光是发射管就需要耐高压无缝钢管,虽然我们钢铁厂实验室已经试制成功,但量产还有诸多难关。”
陈铭拿起一张图纸,上面绘制着火箭筒内部结构。
“破甲弹呢?我记得上次汇报中提到需要金属射流穿甲技术。”
“正是,首长记得很清楚。”柳显锋点头。
“破甲弹需要精密药型罩和特殊装药,以形成金属射流穿透装甲。”
“我们正在试验铜制和铝制药型罩的效果,但目前爆炸成型的稳定性还不够理想。”
陈铭沉默片刻,走到窗前。
兵工厂的院子里,工人们正在装运新一批107火箭弹。
他知道这些武器已经在多次战斗中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但面对日军日益坚固的坦克装甲,部队需要更有效的单兵反装甲能力。
“搞,必须要搞。”
陈铭转身,语气斩钉截铁。
“需要什么支持直接找后勤部申请。人才、设备、经费,全部大开方便之门。”
他走到柳显锋面前,目光坚定:
“如果能搞出火箭筒,我们的战士就不必再用血肉之躯去对抗鬼子的铁甲了。”
“这不仅能减少伤亡,更能改变我们的战术打法。”
柳显锋略显激动地整理着图纸:“谢谢首长支持!我们一定尽快攻克技术难关。”
陈铭拍拍他的肩膀:“记住,实用性和可靠性同样重要。”
“战士们需要的是在战场上简单易用、结实耐打的武器,不只是实验室里的精密仪器。”
“明白!我们会兼顾性能与实战需求。”
送走柳显锋后,陈铭继续思考着火箭筒的战术价值。
独立支队虽然已经装备了一些反坦克炮和机炮,但这些武器重量大、机动性差,难以伴随步兵快速部署。
在城市巷战和复杂地形中,反坦克炮难以快速调整射角,而火箭筒可以从任意角度发起攻击,真正实现步兵反装甲能力的质的飞跃。
反坦克炮负责远距离拦截,火箭筒则解决近距离遭遇战——两者互补,相得益彰。
视察完兵工厂后,接下来的几天,陈铭奔波于各部队之间,检阅部队,调整作战部署。
清晨的操场上,战士们正在进行战术演练。
陈铭站在观察台上,举着望远镜仔细观看每一个战术动作。
步兵班的配合比上月更加默契,机枪火力的转移与掩护也更为流畅。
“第一大队的推进速度还是慢了半拍。”
陈铭对身边的参谋长指出问题。
“步兵与机枪火力的协同需要再加强。
告诉何建新,一周内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是!”参谋长迅速记录。
午后,陈铭来到炮兵阵地。
反坦克炮隐蔽在精心伪装的阵地中。
“伪装做得不错,但转移阵地的速度还是不够快。”
陈铭掐着怀表计算时间。
“鬼子坦克不会给我们十分钟慢慢挪炮。
告诉反坦克营,三天内转移速度必须缩短到六分钟以内。”
“首长,这要求是不是太高了?”
反坦克营营长面露难色。
“战场上鬼子会给我们讨价还价的机会吗?”
陈铭反问,语气不容置疑。
“练!练到能达标为止。我要的是能打胜仗的兵,不是只会操演的仪仗队。”
夜幕降临,陈铭仍在指挥部研究地图。
油灯下,他的手指在归绥、集宁、包头三地间移动,不时用铅笔做着标记。
“后勤准备得如何?”
他头也不抬地问刚进来的后勤部长。
“已集中调运粮食一千五百吨到指定地点,弹药储备充足,医疗物资也已就位。”
后勤部长李柱递上一份清单。
“这是各部队补给分配方案,请首长过目。”
陈铭仔细审阅着清单,偶尔提出调整意见。
“骑兵支队的马料增加百分之十,他们需要长途奔袭;
特种支队配发双倍基数的弹药,特别是手雷和炸药,油料多配50%,还有.”
大战将至的肃杀气氛弥漫在部队中,每个战士都能感受到时间的紧迫性。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后勤部也动员了起来,集中调粮到指定地点,为大军接下来的作战准备粮草。
十月中旬,一封作战计划书被送到了总部。
总部首长们联名签署了这份《战役预备命令》,明确了独立支队的作战目标。
作战计划书同步上报后方。
两天后,陈铭的未婚妻程清容抵达了前线。
“咱们这么多人的调动,小鬼子肯定发现了异常。”
“毕竟根据地里汉奸和鬼子的情报人员肯定是少不了的,得给鬼子吃一颗定心丸。”
“把消息传播出去,就是我陈铭要结婚了,届时会有重要人物参加,这次调动兵力是为了警戒。”
陈铭下令道。
“是。”
这是早就制定好的计划。
以独立支队如今的体量,大规模调动部队根本不可能完全瞒过鬼子的眼线。
而以陈铭结婚的这个理由,倒是能缓解一下鬼子紧绷的神经。
以陈铭目前的年纪,级别来说,要结婚了肯定有重要人物来参加,警戒起来很正常。
到时候,就算不能让鬼子放松对峙地区的警惕性,也能麻痹鬼子。
毕竟独立支队最高军事主官结婚的这个时间点,独立支队总不可能全军都要打仗吧?
陈铭要结婚的消息,在陈铭的命令下被传播开了。
最先收到消息的是山城,这是陈铭亲自发报的。
大致意思是,我陈铭要结婚了,发个电报给你说一声,你看着意思一下。
反正就是一封电报的事,又不钱,要是山城给了贺礼,哪怕只是一块大洋都是赚的。
不给也不亏什么,陈铭主要的目的还是传出自己结婚的消息。
以山城那边破如筛子的情报网,电报发到山城,等于发到了全国的各方势力。
鬼子自然也能收到这个消息。
山城。
“陈铭要结婚了,还是亲自发报过来的?”
大队长收到了陈铭发的电报,心里有些疑惑。
也不怪他感觉到奇怪,我军将领结婚,从来都不会发报给山城。
陈铭特意发报给山城,算是第一例了。
这不由得让大队长心里多想了。
“这不符合他们的惯例啊.莫非是有什么特殊含义?”
他一直都想要拉拢陈铭,为此开出了常人难以拒绝的价码,无论是权势,财富,还是名声美人,陈铭都不假辞色。
结果这次却突然发来了电报,将自己结婚的消息传了过来。
“难道陈铭在那边受了委屈,有其他的想法了?”大队长疑惑的想道。
这不由怪他这么想,以他走到如今的位置,见到过太多例子了。
在他看来,陈铭现在的实力很强,却依然还是独立支队的支队长,心里应该是有想法。
这次发报给他,可能是在传递一个信号。
侍从室主任谨慎地建议:“或许只是礼节性通知?”
大队长摇头:“不,陈铭从不做无意义的事。
“立刻准备一份厚礼,派人送去。顺便.探探他的口风,看看是否有什么深意。”
第二战区司令部。
岩长官也收到了陈铭要结婚的消息,不过来源不是从独立支队这里获得的,而是山城。
甚至说,在大队长得知这个消息之前,他就已经知道了。
他很快就给出了回应,陈铭作为独立支队这支作为现在全晋省最具风头部队的指挥官,他结婚岩长官肯定不会无视。
毕竟双方还有过几次交易,也有一些交情。
当初一起去山城,一去一来坐的可是同一架飞机。
不过是一份礼物罢了,不了多少钱,对于商人本色的岩长官来说这是值得的。
“准备点礼物送过去,贵重一点的,再送个馍祝贺一下。”
其他与独立支队打过交道的部队,比如北路军等等部队也都送来了一份贺礼。
同时,各根据地,与陈铭关系好的干部,同样送来了贺礼。
人虽然来不了,但心意要送到。
后方陈铭的老师也给陈铭送来了贺礼,礼物很轻,一幅字“百年好合”的字加上一支钢笔,但礼轻情意重。
作为看着陈铭和程清容相识到结婚的人,自己的学生结婚了,自己当然要祝贺。
华北派遣军司令部,岗村同样收到了陈铭要结婚的消息。
对于这位华北派遣军的大敌,岗村对于陈铭是恨之入骨,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得知陈铭结婚,山城也要派人去祝贺后。
岗村不惜启动一个埋藏了多年的暗子,费了很大的代价混入了去独立支队根据地祝贺的队伍中。
目的只有一个,在婚礼上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刺杀掉陈铭。
这是目前他仅有的机会,独立支队被陈铭经营得像一只铁桶,平时根本没有渗透进去的机会。
这次好不容易有外部人员能混进去的机会,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一举除掉陈铭。
至于为什么不派遣部队趁着这个机会进攻独立支队?
岗村难道不想吗?实在是没力量了。
太平洋战场的持续失利,大本营下令继续抽调他华北派遣军部分精锐,预计抽调的约五万人。
这个命令岗村根本就不想执行,因为把这些兵力抽调走后,原本还能维持的局势就会逐步崩坏。
但这是大本营的命令,他不得不执行。
所以现在,岗村别说组织兵力进攻了,就算是防守现有的地盘都很勉强。
他现在只能寄希望于刺杀,而不是从军事上去的成效了。
陈铭要结婚的消息,在传到山城很,很快就传遍了各方势力。
而在这消息之下,是已经秘密调动换防的独立支队各部。
暗流涌动啊!
何建新的加强第一大队秘密调动到了凉城县。
丁伟的独立第一大队秘密调动到了和林格尔县。
孔捷的加强第二大队这次也参与到了进攻的行动,调动到了兴和县。
特种支队在与何建新的加强第一大队一起在凉城待命。
骑兵支队在归绥东北部活动。
剩余的三个大队,在集宁周边活动。
可以说,这次独立支队算是拿出了全部的力量,准备打一场突袭战,一举拿下归绥,集宁两座城市,切断包头。
包头现在驻守的是鬼子的战车第三师团,这支师团拥有一百八十多辆坦克和六十辆装甲车。
还有十二门75毫米野炮,十二门105毫米榴弹炮。
是一个非常强劲的敌人。
不过经历这几个月丁伟部和许得胜部两支部队持续的打击鬼子的运输线。
这支战车师团的油料并不充沛,不足以支撑其长期的作战。
陈铭这次的目标是,拿下归绥和集宁,彻底切断包头地区的补给。
拿下了归绥和集宁后,这支鬼子师团
利用鬼子战车师团油料不充足的弱点,将对方困在包头。
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持续的消灭鬼子支援这支师团的力量。
到时候,从包头到鬼子最近据点城市大同和武城这数百公里的距离,将是这支鬼子战车师团的坟墓。
只要拿下了这支战车师团,整个华北地区,能威胁到独立支队的鬼子部队就寥寥无几了。
为了达到战略部署,陈铭调动了手下一切可以调动的精锐。
现在独立支队根据地内的防务任务,除了关键地区如兵工厂等地。
其他地区都换成了地方武装换上军服冒充主力,加上兄弟部队共同协防。
可以说,现在独立支队的根据地,要是鬼子前来进攻的话,陈铭没有足够的力量完全防守住。
这是一场赌博,只不过陈铭是有心算无心,胜算不小。
ps:对不起,卡文了,电脑前坐了三小时硬是一个字写不出来,答应的至少八千字码不出来了。接下来要写战役了,唉,谁能救救我卡文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