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纯洁队伍

    第200章 ,纯洁队伍
    刘永听完张献忠的讲述,双眼通红情绪激动地说道:“堂兄的一腔好意终究是错付了+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悲愤与惋惜,虽然他和刘南卿所走的道路不同,但他清楚,堂兄也是一心想要救国救民、改变天下的。只可惜,刘南卿终究还是被自己想要拯救的那个阶级给害了。
    徐晨表情严肃,眼神坚定地说道:“这就是没有分清楚朋友和敌人的下场。天下的利益核心在土地,而土地却掌握在地主手中。想要天下再次安稳,就需要把地主手中的土地重新分到农户手中。刘南卿想要做张居正,但他却不明白,大明的地主阶级已经遇到过一个张居正了。他们知道这样的人是拿他们的利益来拯救天下,有了那次的遭遇之后,他们是绝不会允许大明再出一个张居正的。”
    他顿了顿,接著说道:“这也是我们不接纳地主的原因。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从根本上就是要摧毁地主的利益,双方可谓是你死我活的关係。接纳他们不但不能增加我们的凝聚力,还会让大同社因为利益问题四分五裂。甚至在我们力量衰微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留情地反噬我们,就像现在他们对重民社做的事情一样。”
    在场的大同社高层们纷纷点头,认可徐晨的观点。自从大同社攻占榆林镇之后,军力和势力大增,陕北很多地主士绅家族认为大同社有割据西北的可能性,便开始分散投注,
    想要加入大同社。但都被徐晨拒绝了,当时徐晨也和大同社高层说过类似的话。
    不过,大部分社员虽然迫於徐晨的威望,表面上认可了这个政策,但內心却觉得徐晨有些小题大做。但今天看到重民社的惨痛教训,他们才明白,陕北的地主们现在伏低做小,只是因为他们实力衰弱。一旦他们强大起来,就会马上反噬,下手毫不留情。就像关中大族所说的“寧可错杀一千,也不可放过一个”,这意味著他们连亲人都不肯放过。想到这里,现场每个人都心有戚戚焉,现在看来还是都督更高瞻远瞩,提前看破了这些地主土绅的虚偽面目:
    徐晨继续说道:“而大明的农户和工匠就不同了。我们的均田政策就是给农户带去利益,农户有了钱就会需要各种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农户和工匠这二者的关係是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
    他们在我大同社制定的规则当中是受益者,也是最支持我们的人,是我们最坚定的盟友。所以你们在制定规则、政策、法令的时候,一定要清晰地站稳立场,问问自己,这个规则对工匠有利吗?这个政策对农户有利吗?这个法令是不是保护了农户和工匠?如果做到了,那就是在巩固我大同社的根基;如果没有做到,那就是在瓦解我大同社的根基。”
    刘永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都督说的话,让我等茅塞顿开。现在我们实行的政策对地主他们还是太过仁慈了,下次的公民议会要多增加工匠和农户的代表。”
    李文兵道:“对,早该如此,我们无需接纳地主士绅,因为我们大同社制度的法度已经不需要他们。”
    刘永想了想停顿了一下提议道:“某提议要把都督的话形成文件下发给大同社每个成员,凝聚我们內部鬆散的思想。”
    刘永出身於与地主商贾有一定关联的家庭,以往他在某些方面会偏向地主士绅。但这次重民社的事件给了他深刻的教训,让他意识到自己太过天真了。他原本以为大同社在损害地主利益后,但天下就稳定了,从长远看他们的利益还是得到了保障的。但现在看来他们就是目光短浅之辈,只顾著眼前的利益,不会想著长远的利益,他们是不会认可大同社对天下的改造。
    李文兵第一个站起来表態:“某同意。”
    而后他又说道:“我大同社员也应该经歷一番教育来统合思想了。从我们占据延安府、攻破榆林镇之后,有不少人都放鬆了思想上的警惕,娶了那所谓的官家小姐,还学著地主士绅的做派。我认为要调查这些人的家属,查到有这样的社员,在提拔他们的时候要三思而行。”
    “俺同意!”
    “俺也同意!”眾人纷纷响应,关中大族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太过分了,大同社员们感同身受,他们残暴的表现嚇住了所有大同社社员,开始本能地排斥那些成为地主士绅女婿的人。当这种情绪成为大势之后,那些原本有不同意见的社员也不敢出声了。
    徐晨思考了片刻,最终也同意了这个提议。他知道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爭,容不得丝毫软弱。只有明確敌我,整顿內部思想,大同社才能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
    屁股决定脑袋,这话虽然粗鄙,但却非常实用,都娶了官家小姐了,自然会开始维护地主的利益。现阶段徐晨是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大同社最大的敌人就是地主,大同社员不能和他们有太深的接触,更加不允许有很深的利益往来。
    刘永的提议得到了大同社高层全体通过。
    结束这个討论之后,张献忠站起身来,向眾人说道:“有不少重民社员逃到我们的地盘上来了,都督认为该如何处置他们?”
    徐晨微微皱眉陷入了沉思。片刻后说道:“重民社的人虽然和我们志不同道不合,但他们好互在为天下寻找出路,从这方面来说他们是英雄。我们对他们提供一定的保护,让他们来去自由,愿意去哪里就送他们去。”
    “遵命!”接著他又继续说道:“现在义军当中有和我们联繫的,他们愿意反正助我们攻破关中。”
    大同社的情报工作一直由张献忠负责。自从杨鹤招揽农民军之后,有不少人还是和大同社暗通款曲,主要就是张献忠在做这方面的事情。他用钱財与那些农民军首领交换有用的情报,双方合作得一直很愉快。但如今,三边將门肆无忌惮地抓捕、迫害他们,这些义军首领已经感到恐慌,所以想要大同社早点打过去。
    王二听到这个消息,激动地站起身来,大声说道:“这段时间有大量的明军土兵逃到我们这里来,他们都是甘肃镇勤王土兵,大明朝廷已经被女真人打的彻底慌乱了,居然想调集万里之外的甘肃镇土兵去救他们。但又不给他们布置合理的补给点,现在整个大明军事力量乱作一团,现在是他们最虚弱的时候。都督天授不取反受其咎,现在是攻破关中最好的时机。我等应该立刻起兵,进攻关中和寧夏镇。”
    贺六也跟著附和:“都督,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大部分將领也纷纷点头,认为现在是出兵的好时机。
    然而,刘永却迟疑了一下,说道:“现在即將春耕,如果此时起兵,只怕今年的收成很难保得住。好不容易今年到现在老天爷也没出什么么蛾子,该下雪下雪,该下雨下雨,
    要是此时出兵,今年一季的粮食就完了。”
    大同社实行的类似府兵制,这种制度有其好处,全民皆兵,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內动员出庞大的军事力量,而且军费开支也极低。但坏处就是出兵的时候要看农耕的时间,春耕的时候不能出兵,因为士兵要种地,秋收的时候也不能出兵,因为士兵要收割粮食。
    要是有一定的粮食储备,土兵还能进行常规模的战爭,但经歷了好几年灾害的大同社是没这个条件的,他们现在是一年招灾,所有人都要饿肚子,粮食储备极其危险,没有任何一点容错余额。
    李文兵也不赞同此时出兵,他严肃地说:“我们的粮食一直非常危险,关中这两年也遭灾了,只怕关中的地主士绅也没多少存粮了。要是进攻关中之战拖延下来,到时整个关中就要哀豪遍野了。”
    小五道:“虽然关中遍布我们抗旱会成员,他们能提供一定的后勤支持,但这个时间他们也要春耕,如果现在起兵的话,我们很难组织动员他们。”
    徐晨听完眾人的发言,沉稳地说道:“不用理会敌人的动作,我们按照自己的节奏做事,足够横扫关中。现在关中最迫切的问题就是粮食问题,没有粮食,即便我们占据关中,该饿死人还是会饿死人,所以我们的军事行动不能影响春耕,不管是我们这里的春耕还是关中的春耕。还是按照原计划春耕之后再出兵。”
    王二仔细想了一想徐晨他们的话,最终放弃了他们自认为的大好机会,如果攻克关中不但不能救助关中的百姓,反而会让他们的下场更加悲惨,那他们情愿不出兵。
    从徐晨建立大同军开始,这支军队就和明朝所有的军队完全不同。这支军队讲道理、
    有道德,以保护百姓为宗旨。这支军队成立5年以来,彻底改变了陕北百姓对军人的负面印象。过去“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捻钉”的习惯得到了彻底的改变。现在百姓以参军为荣,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大同军当中只会学好,不会变坏,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可喜的变化。而大同军强大的战斗力,除了武器的加成之外,良家子兵员也是重要的原因。这些士兵来自淳朴的百姓家庭,他们怀著保家卫国的信念加入军队,在训练和战斗中展现出了极高的素质和忠诚度。
    刘永他们认为这是两汉时期的良家子,唐朝的府兵,但其实徐晨给这支军队注入了后世的灵魂。
    崇禎三年(1630年)1月28日,在武家镇练兵的孙磊接到通知,都督府要他去肤施城讲习所开会。
    来到讲习所之后,孙磊就发现今天来的人特別多,在肤施城的大同社员几乎都来了。
    他当即找到自己武大定,王光恩两人道:“两位哥哥可是知道今天为什么是开会?”
    武大定小声道:“可能和关中战事有关,听说关中的大族和重民社闹翻了,双方杀的血流成河,现在是进攻关中的最好时机。”
    孙磊激动道:“那感情好,小弟练了整整半年的兵了,就等著去关中建功立业。”
    就在这时,李文兵迈著沉稳的步伐走上前来坐在首位,其他人也纷纷坐好。
    他清了清嗓子说道:“今天由我来传达都督府的文件,关於112事件有关都督的讲话。”
    他先讲一下关中发生的事情,果然和武大定说的没错,孙磊还有不少大同社员都在暗自激动。
    但接著他开始宣读文件內容:“下面是有关於都督对112事件的讲话,和都督府的决议。
    重民社有此下场,就是因为没有分清楚朋友和敌人”
    大同社社员们一开始还在为刘南卿等人的遭遇感到可怜,但听到后面,很多人的脸色大变。文件中提到和地主士绅联姻之社员要慎用、禁用,许多人后面的讲话已经听不进去了,只是茫然地跟著抄写上面的內容,手中的笔在纸上机械地滑动著,心思却早已飘到了远方。
    李文兵读完后,严肃地说道:“学习完都督的讲话之后,每个人要写一篇心得体会,
    要深刻反思自己是不是忘记了大同之志,好了,现在散会。”
    孙磊和武大定两个人茫然地走到一个角落,王光恩有点担心二人也跟过来,寒风呼啸著,他们內心也带著一丝冰凉。
    武大定苦著脸,声音带著一丝哭腔说道:“我才刚成亲,难道就要休妻?”
    孙磊整个人都快哭出来了,带看哭腔说道:“某个婆娘正怀看二娃呢。要休妻,这不成陈世美了。”
    王光恩此时却有的庆幸,自己娶的是一个小商贾之女,虽然家里有点钱,但却让他幸运的逃过一劫了,但此时他也只能无声的拍拍二人的肩膀,以此安慰两人。
    武大定听到这话,不知怎么的,忽然觉得內心好受了一些,最起码他的决断不难做,
    但想到刚娶的美娇娘,难过的心情又涌上心头。两人站在那里,几乎要抱头痛哭了,冬日的寒风吹乱了他们的头髮,也吹冷了他们的心。
    而会议之后,李自成、高杰、李过、刘宗敏四人在一个小酒馆当中相聚。酒馆里瀰漫著一股浓烈的酒香味,气氛显得格外压抑。
    高杰和刘宗敏不断地往嘴里灌著酒,一杯接著一杯,仿佛想要用酒精来麻醉自己的痛苦。李自成和李过二人坐在一旁,只能默默地看著,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劝说才好。
    李自成和李过两人都是早成亲了,这几年两人虽然发达了,但也没有拋弃家里的糟糠之妻。而高杰和刘宗敏两人不同,他们都娶的是官家的小姐,按照这次会议的决定,要做出深刻的思想总结。
    高杰喝得半醉,舌头有些打结地说道:“男子汉大丈夫当以建功立业为重。留恋温柔乡,那是懦夫的选择。”
    刘宗敏红著眼睛,大声说道:“俺婆娘对俺不错,俺不能辜负她,没前途就没前途吧,反正俺一个打铁的娃,现在都当团长了,还有什么不满?”
    李过刚想说什么,但李自成用眼神阻止了他,微微地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说话。李自成心里明白,这种选择只有当事人自己来做才行,要不然的话,亲兄弟都有可能反目成仇。
    希望小区,刘宗敏家。这是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刘宗敏的岳父姜老太公、大舅哥姜让都和他们住在一起。冬日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姜老太公正坐在沙发上,戴著老镜,仔细地翻阅著《大同报》。当他看到报纸上关於关中之事的报导时,
    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他放下手中的茶杯,从头到尾將报导看了一遍。
    他的眉头紧锁,有点慌张地说道:“美凤,去报刊把今天所有的报纸全订一份。”
    姜美凤听到父亲的话,她没有丝毫犹豫,当即穿上外套下楼去了。不一会儿,她抱著十几份不同的报纸气喘吁吁地回来了。
    姜老太公接过报纸,將每份报纸的头版头条都认真看了一遍。虽然有些报纸的报导有所夸大,说关中已经杀得血流成河,但他已经很肯定关中发生了內斗。
    “蠢材,蠢材,蠢材!”他气得一连说了三声蠢材,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无奈。他站起身来,在客厅里来回步,嘴里喃喃自语道:“大同都督府已经公告天下,春耕之后就进攻关中,这个时候他们不想办法抵抗大同军,还在这里自相残杀,说他们是蠢材都有点侮辱蠢材。”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恐惧喃喃道:“难道徐晨真就是天命所归,他要进攻关中关中就乱了,而朝廷又要忙著防备女真人,根本没有能力来对付他。”
    他已经能想像到,这次大同军进攻关中將会顺利得超乎所有人想像,一旦大同军占据了关中,他们就有了和朝廷爭霸天下的本钱。以徐晨的经营能力,只怕要不了几年大同军就能衝出关中,横扫中原。
    就在这时,姜让著急地推门而入,大声说道:“父亲大事不妙,你看看这个文件。”
    姜让手中拿的正是大同社的会议纪要,这是公开的信息,所以他也能得到。
    姜老太公接过文件,快速地瀏览了一遍,脸色大变,惊叫道:“徐晨难道就不怕大同社分裂?”
    姜让苦笑著解释道:“他就是怕大同社分裂,才会选择现在忍痛切割。而且大同社不是朝廷,朝廷需要依靠这些將门才能征战天下,所以要哄看下面的將领让他们上战场。
    而大同社的根基却是他们的军户制度。只要一个军户能获得50亩土地,那么这个军户就是大同社最勇猛的士兵。虽然大同社的將领也能起到一些作用,但却也没那么重要。
    大同军用的是纯阵,培养军官本就容易,这些人大部分在两三年之前也不过就是一群农夫而已,他们本就是徐晨培养出来的,这套体系还在徐晨手里,就可以继续培养一批將军。”
    姜美凤在一旁听得一头雾水,奇怪地问道:“大哥你和父亲到底在说什么?”
    姜让苦笑看说:“小妹,你要被人休了。”
    姜美凤疑惑地接过大哥手中的文件,看完之后整个人大惊失色,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她一句话也没说,转身躲进了房间里,房间里很快传来了她的哭泣声。
    姜老太公看著女儿的背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在这个时代,三妻四妾是常態,
    自己的前途肯定是比妻子更重要。
    到了晚上,刘宗敏微醉地回家了。他一进门,就发现自己的岳父、大舅哥和妻子全部都在大厅等著自己。
    刘宗敏看到眼红的妻子,关切地问道:“美凤你怎么哭了。”
    姜美凤却没有说话,只是低著头,泪水不停地滴落在地上。姜让则咬牙切齿地说道:“大同社如此拆散夫妻,这能算是正道。”
    刘宗敏这才看到放在案台上的文件,他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走到妻子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安慰道:“你放心,俺是不会做陈世美的,都督又不是说不用俺,只是说慎重用俺。”
    听到这话,姜老太公等人鬆了一口气,但姜老太公还是忍不住说道:“都督也太严苛了。”
    刘宗敏无奈说道:“这不是都督一个人决定的,是集体同意的。”
    徐晨家,他这次很少见地按时回家了。一进家门,他就看到可爱的女儿在客厅里玩耍,他脸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快步走过去,一把將女儿抱起来,和她开心地玩耍起来,
    一时间房间里充满了小孩的欢笑。
    去年,桑文给徐晨生了一个长女,他给这个长女取名为徐乐,希望她以后能儘量快乐。徐晨对生男生女这事看得很开,但桑文还是有些失望没有和徐晨生下一男丁。不过好在今年她又怀上了,现在已经有4个月了。
    桑文看到徐晨,有点迟疑地说道:“今日听说已经有好几对夫妻离合。社里下达的决议是不是有点太不近人情了。”
    徐晨嘆了口气,將女儿放在地上,认真地说道:“的確有点不近人情,但我们要做的是革命,需要无数英雄豪杰和卑劣者的鲜血才能浇灌出来新世界。英雄的鲜血在这个残酷的时代都不值钱,更何况一些眼泪。”
    他当然明白这个决议会让无数大同社员要在老婆和权利之间平衡,会造就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但这不过是这个时代极其微小的一粒水珠,更多的人直接变成了路边的枯骨,连流泪的机会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