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一触即溃

    第99章 ,一触即溃
    话说那徐晨一行人准备阻击赵宝国他们。赵宝国这边,也发觉了徐晨他们这支队伍。彼时,双方相隔不过三里之地。
    眼见此状,那赵保国当即便下令魔下土兵暂停行军,就在原地休整待命。
    早在半日之前,便不断有探马鬼鬼票票地窥探他的军队行踪。他曾命自家家丁前去捕杀这些探马,怎奈竟让他们给逃脱了。
    这一番变故,让赵保国心中警铃大作,隱隱觉著此次面对的敌人,恐非寻常乌合之眾可比。他本以为这是一桩稳赚不赔的买卖,如今看来,其中怕是暗藏玄机,这5000两银子也不是那么好赚的。
    当下,他赶忙派出军中精锐“夜不收”,前往对面一探究竟。
    不多时,那“夜不收”回报:“將军,对面山坡上约莫有千五百人。其中大部分乃是手持农具的农夫,不过,也有数百人手持火枪,似是训练有素的士兵。”
    赵保国听闻,心中不悦,当即追问道:“究竟有多少人持有火器?”
    那明军“夜不收”略作思索,语气篤定道:“回將军,约摸四五百人。”
    赵保国眉头紧皱,沉声道:“再去探!”
    说罢,他转头看向贺人俊,满脸的不满:“贺兄,你可未曾告知本將,这大同社竟有四五百手持火枪的军队!”
    贺人俊赶忙解释道:“赵守备,米脂这地界,哪来的什么四五百火枪兵。那不过是徐晨圈养的家丁罢了。且这些火枪家丁训练时日,最多不超过一年,能有多大能耐?”
    言罢,他又指著那些手持农具的村民,轻蔑道:“守备大人,难道您还会忌惮这些乌合之眾不成?”
    赵保国面色阴沉,哼道:“四五百支火枪齐发,那造成的伤亡可不容小。
    本將可捨不得让自家家丁在此折损。”
    要知道,对赵保国而言,家丁乃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哪怕损失一个,他都心疼得如同割肉一般。更何况,火枪这等利器,威力极大,管你是披甲还是无甲,在它面前,差距看实不大。
    他与贺人俊之间,不过是一桩价值5000银子的交易。买的不过是那些农奴兵去卖命罢了,可绝不是让自家家丁去白白送死。
    封建时代,歷代朝廷对军队的掌控向来极为严苛,大明朝亦是如此。然而,
    大明朝与其他王朝相比,却有著极大的不同。这大明朝啊,堪称是个穷得叮噹响的王朝。朝堂之上的阁老们,即便深知当兵的不易,可国库空虚,没钱啊,也只能眼睁睁看看土兵们忽飢挨饿。
    与此同时,大明內部腐败之风盛行,已然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就说那发粮餉一事,从户部到兵部,层层剋扣;兵部到总兵,又要雁过拔毛;总兵到参將,
    依旧不放过一丝一毫。如此下来,最后落到底层小兵手中的钱,能有个三成,那都算是祖上积德、祖坟冒青烟了。
    內部腐败不堪,可大明王朝面临的军事压力却丝毫不减。开国之时,明军四面出击,倒也威风凛凛。可自从土木堡之变后,便只能闭关自守。即便如此,大漠的蒙古人依旧屡屡犯边,甚至好几次都杀到了北京城下。
    尤其是那九边之地,军事压力异常沉重。这也逼得基层的武將们,不得不保留一定的军事力量,以应对隨时可能爆发的战事。
    上头拨下来的钱本就不够,可仗又不能不打。无奈之下,这些武將们经过一番摸索实践,最终发展出了家丁制度。反正钱不够,那就把有限的银子都集中起来,用来养家丁。
    至於其他九成的士兵,便当作农奴兵使唤。打仗之时,家丁作为主力衝锋陷阵;若有幸得胜,这些农奴兵便去打扫战场;一旦战败,那这些农奴兵便充当靶子,吸引敌人的火力,而家丁们则趁机骑马逃离战场。
    只要家丁队伍不遭受损失,自家的根基便还在。再招募一批农奴兵,稍加训练,战斗力很快便能恢復如初,而且还可以趁机向朝廷要抚恤,可谓是一举多得。
    靠著这套战术,那些装备精良的有甲家丁,对付无甲的蒙古人,倒也能打得难解难分。
    钱也赚了,九边的防线好歹也能守住。在大明官员们看来,这也算是小钱办大事了。
    可这带来的恶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九边之地全面军阀化。朝廷帐面上看似有不少军队,可实际上大多是毫无战斗力的农奴兵。而那些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的家丁,都牢牢掌握在將门世家手中。
    这其中,军阀化最为严重的当属辽镇。想那李家巔峰之时,圈养了3000家丁,这便是辽镇的主力。可当这些家丁被消灭殆尽之后,拥有十几方军队的辽镇,也不过是徒有其表,名存实亡罢了,被努尔哈赤打得丟盔弃甲,狼狐不堪。
    贺人俊想到大同社那庞大的產业咬牙道:“赵兄,你若有一个家丁折损,我给你补200两银子;若有受伤的,我给你补100两。”
    赵宝国听闻,微微一惊,道:“贺兄这本钱下得可真不小啊。看来那徐晨把贺兄得罪得不轻啊。”
    贺人俊咬牙切齿,眼中满是怨毒:“某的族弟贺彪,就死在了大同社手中。
    那徐晨还带著一帮刁民,將我贺家的脸面踩在脚下肆意践踏。若不將徐晨斩杀,
    我贺家还有何顏面在米脂立足!”
    赵宝国哈哈一笑,道:“好!就这么说定了。为兄必定竭尽全力,將徐晨的人头双手奉上。”
    且说明军军阵之中。
    张献忠手持牛皮袋,仰头喝了一口水,而后递给旁边的士兵。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小声叮嘱道:“兄弟们,等会儿可得悠著点。莫要衝得太靠前了,倘若有个风吹草动,听我號令,赶紧撤。就那一两银子的赏钱,还不知道能不能拿到手呢,犯不著把咱们兄弟的命搭进去。”
    张献忠乃是河鱼堡的小旗官,家中尚有30亩薄田,在当地也算是小有家资。
    他为人豪爽仗义,时常请同旗的兄弟们相聚吃喝,对外也总是为自家小弟出头,
    故而在当地颇具威望,周围的士兵都对他极为信服,愿意听从他的吩咐。
    这时,艾进忠不以为然道:“大哥,对面不过是一群农夫罢了,用得著这般紧张吗?”
    张献忠白了他一眼,低声道:“你懂什么!若真是一群普通农夫,怎会有探马在咱们周围窥探,就连將军的家丁都拿他们没办法。”
    顿了顿,他又小声说道:“对面可是大同社的徐晨。此人来米脂不过两年,
    便弄出了上万人的抗旱会,把米脂的那些大族整治得服服帖帖,大气都不敢出。
    去年,他一声令下,让那些大族降租,他们竟真的乖乖照做。这等手段,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简直就是戏文里说的那种乱世梟雄。这种人,岂是好对付的?咱们可別钱没赚到,反倒把自家性命给搭进去了。”
    几个小弟纷纷点头认可了张献忠的话。
    “嘟嘟嘟!”牛角號雄浑的声响划破长空,赵宝国率领上百家丁整齐出列,
    后方900多农奴兵缓慢的跟在赵宝国他们身后。
    同时大同社的军阵之中,护卫队迈著整齐划一的步伐,坚定地踏上战场。
    徐晨振臂高呼:“身后,便是我们的家园!我等当拼死保卫,歼灭眼前之敌!”
    “保卫家园,歼灭敌人!”眾人齐声吶喊,声浪滚滚,响彻天地。
    此前,徐晨等人已精心商討好战术。五百护卫队作为前锋,率先迎击敌人;
    上千农户手持农具,在后方严阵以待,隨时准备支援,眾人决心与敌人展开一场硬碰硬的较量。
    骑兵小队则看情况出动,如果他们胜利了,骑兵追击敌人,要是他们战败了,骑兵小队则负责接应护卫队的溃兵,阻击敌人。
    据贺老六提供的情报,敌方虽有千余人马,但真正具备战斗力的,不过是那百十號家丁。只要成功击溃这些家丁,后续的士兵必然不战自溃。
    起初,面对己方一千人与敌方一千五百人的兵力对比,徐晨心中难免担忧己方战斗力不足。
    然而,经贺老六详细解说,他知晓对面看似人多势眾,实则外强中乾。已方虽说是临时拼凑的队伍,但对方也並无多少过人之处。
    五百护卫队对阵敌方一百家丁,徐晨坚信,手中的隧发枪定能让敌人见识厉害。
    战场所在的米脂,地势极为特殊。这是一条狭长的谷地,无定河从中豌穿过。骑兵在此能够迁回的空间极为有限,敌方骑兵越是集中,护卫队火力强大的优势便越能充分发挥。
    护卫队所使用的燧发枪,皆依照徐晨的要求进行改良。大铁锤不惜费重金,为火枪装上了刺刀。为解决刺刀卡口的难题,徐晨投入数百两银子进行研发。最终,这小小的卡口成本便高达一两多,使得火枪成本提升了三分之一。但这笔投入极为值得,因为它成功解决了火枪兵近程进攻的棘手问题,大大增强了护卫队的战斗力。
    护卫队的举动让赵宝国心中大喜,敌人在山坡上,本会减缓骑兵的衝击力,
    却没想到这群人连一点兵法都不懂,竟主动下山,这可方便他的骑兵发挥最大的战斗力了。
    双方就这样缓缓靠近,当两支军队的前锋相距只有一里左右的时候,赵宝国高高拔出自己的战刀,指向徐晨的方向,声如洪钟般大吼道:“眾儿郎,隨我杀过去,取那贼寇性命!”
    上百骑兵开始缓缓加速,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护卫队的方向。
    徐晨神色镇定,大声喝道:“护卫队,听我令,举枪,预备迎敌!”
    500人排著三列密密麻麻的阵型,为了提升火枪的密度,土兵排列得非常紧凑,基本上是肩並肩,人挨人。如此紧密的阵型,在射击时能形成密集的火力网,最大范围地发挥战斗力。
    “轰轰轰!”赵宝国带著上百余人,百马奔腾,气势如龙,很快就靠近护卫队200步的位置。
    在这个距离,一般的乌合之眾早已开始害怕惶恐,乃至於溃散。可赵宝国却有点惊讶,对面依旧排列整齐,一桿杆火枪对著他们,刺刀凛冽的寒光让他感到巨大的危险。
    “火炮上前!”
    十门飞雷炮迅速被摆在军阵前面。
    “开炮!”
    “砰砰砰!”10个炸药包被投送到对面。
    “轰轰轰!”炸药包猛烈爆炸,赵宝国的家丁被炸得人仰马翻,惨叫连连。
    赵宝国眶耻欲裂,心中文惊又怒,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伙人竟有如此厉害的火器,
    自己精心训练的精锐家丁瞬间就折损了不少,队伍也陷入一片混乱。当即就有十几骑失去战斗力。
    射完这一轮飞雷炮之后,炮兵小队迅速扛著飞雷炮离开阵地前方。
    赵宝国看到这幕,心中虽愤怒不已,但此时他已经不能后退了,只能大喊:“都给老子加快速度,衝上去!”继续加快衝锋的速度。很快,赵宝国等人越过了100步的距离。到了这个距离,赵宝国等人全部拿出弓箭。
    “咻咻咻!”
    几十支弓箭射向护卫队,当即有5个倒霉蛋中箭倒地。
    徐晨当即命令后方的村民把这些受伤的土兵架走。后方护卫队成员补全这个空缺,继续端著枪指著明军。
    双方继续靠近,赵宝国甚至能看清楚对面土兵紧张的脸色。一般情况下,火枪手会在这个距离开火,当然命中率却非常低,10枪能中一枪都是老天保佑。但是对面的士兵像被定住了一般,居然没有一桿枪开火,这让赵宝国內心的不安感越发强烈了。
    面对敌人不到百步的距离,在射了一轮弓箭的情况下,居然还能如此镇定,
    500人居然没有一个人开枪,这哪里是乌合之眾,分明是精锐当中的精锐。
    这次自己真被贺人俊推到坑里了,难怪他会如此大方地开出了200两银子一条人命的价格。
    “加速!”但现在箭在弦上,他也只能闷著头继续往前冲。
    “轰轰轰!”战马的轰鸣声响彻天空,连地面都开始颤动了。
    徐晨也异常紧张,但此时反而进入一种奇妙的状態当中了,对面明明在加速,但他眼中敌人的骑兵却开始变得缓慢起来了,他甚至能精確地计算骑兵的距离。他不禁回想起这一年多来,为了让护卫队成员在敌人处於三十步的时候还处於镇定,骑兵小队马都跑坏了6匹,就是为了这一刻。
    五十步,四十步,三十步。
    “开火!”徐晨一声令下。
    “砰砰砰”护卫队成员经过了一年多训练,已经对命令形成条件反射了。
    他们得到徐晨的命令之后,500支火枪几乎同时开火。
    烟尘掩盖了徐晨他们的视线,但他们能听到战场上敌人土兵的哀豪,战马的嘶鸣。
    燧发枪本来精度就高,徐晨还放到30步的距离,这一轮射击让赵宝国再次损失了五十骑兵,直接打崩了他的家丁。
    赵保国非常幸运,没被火枪打中。但意识到情况不妙的他,当即拍马转身向后逃命。
    “全军追击!”胜利来得太突然了,突然到徐晨,乃至於护卫队成员都没想到,只一轮进攻他们就胜利了。徐晨稍作镇定,立刻喊道:“骑兵小队从两翼包抄,防止贼寇逃窜,护卫队和抗旱会的村民紧紧跟上,莫要让一个贼寇跑掉!”
    “杀!”护卫队、抗旱会的村民、骑兵小队纷纷加入追击的行列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