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我方特意遴选了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土特產
没有听到孙女的相关消息,黎老爷子心里空落落的,於是乎,对著收音机又是一番胡乱拨弄。
沙沙声里,突然传出一道略带兴奋的声音传出来:“……我国由衷感谢丑国此前“无偿赠与”的武装装备,这份情谊令我们铭记於心。为回馈贵国的无私付出,我方特意遴选了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土特產,皆是各地民眾精心筹备的心意之作,虽不名贵,却承载著满满的诚挚谢意,愿能略表我方对这份“无偿贡献”的感念之情。
以下是各地特意挑选的土特產明细:
滇南竹编的各色工艺品:有玲瓏的竹编小筐、鏤空的竹製灯罩、细密的竹丝扇子、攒成串的竹编鱼形掛饰、巴掌大的竹编果盘、缠样式的竹编髮簪、方方正正的竹编收纳盒、仿青铜器造型的竹编鼎炉、串著流苏的竹编香囊、刻著纹的竹编杯垫等。
西北黄泥陶土烧制的特色摆件:憨態可掬的陶土小猪、歪脖子的陶土骆驼、圆滚滚的陶土瓦罐、带耳的陶土小壶、咧嘴笑的陶土娃娃、缩著脚的陶土兔子、刻著条纹的陶土圆盘、矮墩墩的陶土粮仓、翘著尾巴的陶土小狗、敞口的陶土浅盆等。
东北藤条编织的各种各样的小家居摆件:涵盖藤编的迷你箩筐、缠藤的小掛架、圆底的藤编小簸箕、带提手的藤编小篮、拧成麻状的藤编杯托、编成长方形的藤编托盘、盘成圈的藤编杯套、缀著布条的藤编小筐、分格子的藤编收纳格、缠著麻绳的藤编小盒。
还有江南五彩丝线做的种类繁杂的结手工:有同心结、吉祥结、如意结、双钱结、万字结、盘长结、酢浆草结、蝴蝶结、团锦结、藻井结,个个配色鲜亮,繫著银线流苏,看著精巧又喜庆......
......”
黎老爷子越听眉头皱得越紧,不是很明白这个『无偿赠予』是怎么一回事儿,挥手招来暗处的莫砚详细询问。
莫砚一愣,想起最近沸沸扬扬的大新闻,自己先捂著嘴闷笑个不停,肩膀一抽一抽的。
见他没个正形,抬手就敲了个脑瓜崩,“笑什么?赶紧说!”
他才揉著额头,收了笑意,凑到老爷子耳边压低声音,吧啦吧啦將自己知道的事情一股脑儿说了。
黎老爷子:“......”
什么叫丑国无偿给咱们送装备?
一向蛮横得跟强盗似的丑国会做这种出力不討好的事情?
他们脑子瓦了?
还有,什么叫天降外星人?
什么叫外星人扔了一道巨雷劈死了乌崖山的丑军驻军?
这是夏国话吗?
他怎么一个字也没听明白?
忽然想起他家那个不省心的孙女还在猴国战场上呢,该不会......?
不不不,不是她,她哪有那么大的能耐啊?
应该是......清虚道长......!
对,就是他!
远在猴国的清虚道长猛地打个喷嚏,嘟囔一句:“哪个老东西又在念叨贫道?定是黎老头担心孙女,把什么锅算到我头上了?!”
想起刚刚收音机里念叨的那么多『土特產』,黎老爷子拍著大腿瞬间明白了过来。
“哈哈哈哈~这回礼的法子,够损。
全是些不值钱还看著哨的手工工艺品,既好看又不好用,既体面又不心疼,应该是外交部新闻司和商务部联合想出来的鬼点子吧,既能堵了国际上那些个跟著丑国瞎起鬨、说咱『占了便宜不感恩』的嘴,又能借著这波热度,说不定还能拉一波外贸订单。
毕竟那些个西洋国家就爱这些新鲜玩意儿。
嘖嘖~,还真会琢磨!损~,损得妙,损得解气!”
只是,这种带著点儿『蔫坏』的招数总有种熊孩子憋著坏拉坨大屎在人家门口的感觉,看著幼稚,却足够噁心人!
他越想越乐乎,抬脚踹了一脚莫砚问:“还有什么炸裂的消息?”
莫砚:“......”
您老乾嘛总是动手动脚的,我一小辈躲又不好意思躲,不躲又挨得实在冤。他捂著屁股往后缩了缩,委委屈屈道:“有,我们梟哥让我悄悄告诉您,赵老將军被人救回来了,也不知道是哪路大神的手笔,不过这事儿是暂且不能张扬,只是內部几个核心人物知道。”
黎老爷子眼眸一瞬间亮的惊人,他就知道,他家孙女出马一个顶一老爷们!高兴的转身直接朝著厨房的方向大喝一声:“哈哈哈~,老裴!老崔!大妹子!今晚给大伙儿加餐!每人十块红烧肉,俩鸡蛋!”
“包括,后山那群兔崽子!”
莫砚听到他们也有份,齜著大牙傻呵呵的乐个不停!朝著老爷子的方向敬礼,嗓门贼亮:“黎爷爷,还要大白馒头!”
黎老爷子被他这模样逗得笑骂:“你这小子,倒会得寸进尺!行,管够!”
她孙女走之前留下的物资够多,本就有这群兵蛋子的份,不怕他们造的!
莫砚笑得更欢了,后槽牙都露了出来,转身就往后山跑,要把加餐的好消息告诉弟兄们,最近这段时日以来,向阳大队似乎格外安逸,以往隔三差五就来晃悠的敌特刺客和探子,竟连个影子都没见著。
他们兄弟除了日常训练外,还是极限训练,似乎体格子都比以往壮实了不少,难道是这小山村的水土养人?
黎老爷子瞅了眼跑远的莫砚,眉眼间全是对后辈的讚赏,崔老听见喊声,放下手头的锄头,走到院內的石桌前倒了杯凉茶猛灌两口,问:“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还是那丫头传什么消息回来了吗?”
黎老爷子正愁没人嘮嗑呢,听见问话,笑著揽过他的肩膀,半拉著人蹲在菜园子边上。
两人对著绿油油的小白菜一阵嘀嘀咕咕,时而传出几声压低的惊嘆声,时而迸出几句爽朗的笑声,聊得好不畅快!
旁边的小虎崽和小狼崽也学著两老的模样,同样一左一右蹲在菜畦边,前爪扒著泥土,小脑袋凑在一起“呜呜咽咽”地哼唧,尾尖还时不时轻轻扫过对方的脊背,像是也在咬耳朵说著什么悄悄话。
刚下工回来的其他老人瞅见这一人一兽两对“嘮嗑搭档”,笑的合不拢嘴,“这俩『哼哈二將』,真是成精了啊!狗模狗样的~”
沙沙声里,突然传出一道略带兴奋的声音传出来:“……我国由衷感谢丑国此前“无偿赠与”的武装装备,这份情谊令我们铭记於心。为回馈贵国的无私付出,我方特意遴选了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土特產,皆是各地民眾精心筹备的心意之作,虽不名贵,却承载著满满的诚挚谢意,愿能略表我方对这份“无偿贡献”的感念之情。
以下是各地特意挑选的土特產明细:
滇南竹编的各色工艺品:有玲瓏的竹编小筐、鏤空的竹製灯罩、细密的竹丝扇子、攒成串的竹编鱼形掛饰、巴掌大的竹编果盘、缠样式的竹编髮簪、方方正正的竹编收纳盒、仿青铜器造型的竹编鼎炉、串著流苏的竹编香囊、刻著纹的竹编杯垫等。
西北黄泥陶土烧制的特色摆件:憨態可掬的陶土小猪、歪脖子的陶土骆驼、圆滚滚的陶土瓦罐、带耳的陶土小壶、咧嘴笑的陶土娃娃、缩著脚的陶土兔子、刻著条纹的陶土圆盘、矮墩墩的陶土粮仓、翘著尾巴的陶土小狗、敞口的陶土浅盆等。
东北藤条编织的各种各样的小家居摆件:涵盖藤编的迷你箩筐、缠藤的小掛架、圆底的藤编小簸箕、带提手的藤编小篮、拧成麻状的藤编杯托、编成长方形的藤编托盘、盘成圈的藤编杯套、缀著布条的藤编小筐、分格子的藤编收纳格、缠著麻绳的藤编小盒。
还有江南五彩丝线做的种类繁杂的结手工:有同心结、吉祥结、如意结、双钱结、万字结、盘长结、酢浆草结、蝴蝶结、团锦结、藻井结,个个配色鲜亮,繫著银线流苏,看著精巧又喜庆......
......”
黎老爷子越听眉头皱得越紧,不是很明白这个『无偿赠予』是怎么一回事儿,挥手招来暗处的莫砚详细询问。
莫砚一愣,想起最近沸沸扬扬的大新闻,自己先捂著嘴闷笑个不停,肩膀一抽一抽的。
见他没个正形,抬手就敲了个脑瓜崩,“笑什么?赶紧说!”
他才揉著额头,收了笑意,凑到老爷子耳边压低声音,吧啦吧啦將自己知道的事情一股脑儿说了。
黎老爷子:“......”
什么叫丑国无偿给咱们送装备?
一向蛮横得跟强盗似的丑国会做这种出力不討好的事情?
他们脑子瓦了?
还有,什么叫天降外星人?
什么叫外星人扔了一道巨雷劈死了乌崖山的丑军驻军?
这是夏国话吗?
他怎么一个字也没听明白?
忽然想起他家那个不省心的孙女还在猴国战场上呢,该不会......?
不不不,不是她,她哪有那么大的能耐啊?
应该是......清虚道长......!
对,就是他!
远在猴国的清虚道长猛地打个喷嚏,嘟囔一句:“哪个老东西又在念叨贫道?定是黎老头担心孙女,把什么锅算到我头上了?!”
想起刚刚收音机里念叨的那么多『土特產』,黎老爷子拍著大腿瞬间明白了过来。
“哈哈哈哈~这回礼的法子,够损。
全是些不值钱还看著哨的手工工艺品,既好看又不好用,既体面又不心疼,应该是外交部新闻司和商务部联合想出来的鬼点子吧,既能堵了国际上那些个跟著丑国瞎起鬨、说咱『占了便宜不感恩』的嘴,又能借著这波热度,说不定还能拉一波外贸订单。
毕竟那些个西洋国家就爱这些新鲜玩意儿。
嘖嘖~,还真会琢磨!损~,损得妙,损得解气!”
只是,这种带著点儿『蔫坏』的招数总有种熊孩子憋著坏拉坨大屎在人家门口的感觉,看著幼稚,却足够噁心人!
他越想越乐乎,抬脚踹了一脚莫砚问:“还有什么炸裂的消息?”
莫砚:“......”
您老乾嘛总是动手动脚的,我一小辈躲又不好意思躲,不躲又挨得实在冤。他捂著屁股往后缩了缩,委委屈屈道:“有,我们梟哥让我悄悄告诉您,赵老將军被人救回来了,也不知道是哪路大神的手笔,不过这事儿是暂且不能张扬,只是內部几个核心人物知道。”
黎老爷子眼眸一瞬间亮的惊人,他就知道,他家孙女出马一个顶一老爷们!高兴的转身直接朝著厨房的方向大喝一声:“哈哈哈~,老裴!老崔!大妹子!今晚给大伙儿加餐!每人十块红烧肉,俩鸡蛋!”
“包括,后山那群兔崽子!”
莫砚听到他们也有份,齜著大牙傻呵呵的乐个不停!朝著老爷子的方向敬礼,嗓门贼亮:“黎爷爷,还要大白馒头!”
黎老爷子被他这模样逗得笑骂:“你这小子,倒会得寸进尺!行,管够!”
她孙女走之前留下的物资够多,本就有这群兵蛋子的份,不怕他们造的!
莫砚笑得更欢了,后槽牙都露了出来,转身就往后山跑,要把加餐的好消息告诉弟兄们,最近这段时日以来,向阳大队似乎格外安逸,以往隔三差五就来晃悠的敌特刺客和探子,竟连个影子都没见著。
他们兄弟除了日常训练外,还是极限训练,似乎体格子都比以往壮实了不少,难道是这小山村的水土养人?
黎老爷子瞅了眼跑远的莫砚,眉眼间全是对后辈的讚赏,崔老听见喊声,放下手头的锄头,走到院內的石桌前倒了杯凉茶猛灌两口,问:“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还是那丫头传什么消息回来了吗?”
黎老爷子正愁没人嘮嗑呢,听见问话,笑著揽过他的肩膀,半拉著人蹲在菜园子边上。
两人对著绿油油的小白菜一阵嘀嘀咕咕,时而传出几声压低的惊嘆声,时而迸出几句爽朗的笑声,聊得好不畅快!
旁边的小虎崽和小狼崽也学著两老的模样,同样一左一右蹲在菜畦边,前爪扒著泥土,小脑袋凑在一起“呜呜咽咽”地哼唧,尾尖还时不时轻轻扫过对方的脊背,像是也在咬耳朵说著什么悄悄话。
刚下工回来的其他老人瞅见这一人一兽两对“嘮嗑搭档”,笑的合不拢嘴,“这俩『哼哈二將』,真是成精了啊!狗模狗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