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三倍射程的火焰喷射器,轻松肃清斯滕
第59章 三倍射程的火焰喷射器,轻松肃清斯滕福德城
鲁路修离开前线回后方那天,是1914年的圣诞节。等他处理完克虏伯、西门子等项目协调工作,已经是1915年的元旦了。
所以元旦那天临走时,古斯塔夫才请他去家里家宴了一场。
不知不觉间,来到这个世界已经第二年了。
虽然第一年是从10月25号开始的,满打满算才两个月零八天。
1月2日一早,鲁路修便坐火车离开了杜塞尔多夫。
他本该立刻回到前线,但实际上却不得不在途径亚琛时额外滞留三天,再去dwm公司临时接洽一些业务——因为就在他12月26日离开前线后的几天里,前线友军在进攻斯滕福德城和凯默尔山155高地时,又遭遇了一些新的困难。
而司令鲁普雷希特公爵现在已经习惯了信任鲁路修这位“奇迹男孩”,所以一遇到问题就想到请教他,这几天里不断给他打电话。
鲁路修也见缝插针地抽时间想了些物美价廉的应急招数,然后在dwm公司的亚琛工厂了三天时间,为布列颠尼亚人准备了两件小礼物。
至于具体的准备过程,就没什么好赘述的了,因为这些小礼物的技术难度都不大。
……
1月5日,伊普尔突出部前线。
鲁路修在两度耽误之后,终于回到了前线。他还提前让人送信,告诉司令自己带回了给敌人的“惊喜”。
公爵很是期待,便亲自到里尔火车站接站。
火车刚停稳,公爵的司机就打开车门,招手示意鲁路修上车。
鲁路修快步跑过去,本想拉开副驾驶的车门,但公爵却拍了拍旁边的坐垫,示意跟他一起坐后排。
鲁路修知道这是为了谈事方便,也就没再矫情,坦然坐了后排。
“你回后方这几天,对斯滕福德和凯默尔山的强攻,一直不是很顺利,双方始终在绞肉消耗。虽然我军的伤亡还行,交换比也不难看,但战略目标始终没能夺取。”
公爵完全没跟他客套,开门见山说了眼下的困境。
鲁路修:“斯滕福德的情况如何了?”
公爵:“那毕竟是一座城市,不是小镇,是铁路分叉的小枢纽,防御力量还是很强的。我军的重炮反复轰击后,已经把大部分适合藏敌人的建筑炸塌了。但黑格那家伙应该也是下了狠劲儿,不断从西边派援军进城跟我们打消耗战。
很多已经轰塌了的建筑废墟里,还藏着敌人的零散士兵。应该是黑格把布第1军的精锐都拉上来了,士气比之前遇到的坎拿大人和阿三高得多,能反复与我军拉锯。
我军前天刚把霰弹枪发下去了,跟敌人打巷战,还把一部分突击营的冲锋枪换给了攻城部队用,杀伤交换比倒是又改善了不少,但始终搜杀不尽那些老鼠。”
鲁路修点头,也没觉得太意外。
1914年底的布军老兵,战斗意志还是很可以的。当时还有很多军事贵族担任基层军官,身先士卒。要等这批追求荣誉感的贵族军官死得差不多了,后期的布国陆军才渐渐开始士气低落,容易退却。
而且这些情况,公爵之前在电话里也大致概述过了。
鲁路修理顺头绪后,继续追问:“我前天在电话里建议您上喷火兵肃清城市战废墟,效果怎么样?”
公爵也直言不讳:“稍微试了一下,喷火器最大的问题就是射程实在太近,也就跟消防水龙差不多远。
关键便携式的喷射器还提供不了消防栓那么高的水压,喷十米就落地了。想隔着街喷对面的房子都喷不到,还容易误伤喷火手本人。”
鲁路修点点头:“果然还是射程的问题,幸好我这次顺道去了dwm,弄了一批新的喷具和燃料,到时候看效果就是了。”
公爵不由愕然:“这么快?你回程的路上,不就是绕路去亚琛转悠了两天么?”
“两天已经够了。”鲁路修拍着胸脯,指了指他乘坐的那辆火车、最后面挂的几节货车车皮,示意公爵尽管放心。
公爵虽然还有些不敢相信,但也乐得拭目以待了。
……
很多人都会误以为“火焰喷射器”是一战时的产物,但事实上这玩意1901年就被德玛尼亚消防工程师斐勒德发明出来了。
1912年德军便组建了第一支喷火兵部队,从波森市消防队挑了48个健硕的水龙喷射手,从喷水改行喷油。
不过按历史原本的发展轨迹,因为大战早期的运动战都不适合喷火兵发挥,要到1915年的2月底,德军才首先在凡尔登战场上发动喷火攻势。
因为凡尔登要塞足够坚固,配得上喷火兵的首秀。
现在由于鲁路修的蝴蝶效应,喷火器的首秀也自然而然地提前了两个月。
前天上午,德军先在斯滕福德城内几处已经被分割包围的街区里,小范围试验使用喷火器实战。
倒也烧死了数百名布军士兵,肃清了两片街区,可喷火器手也折损了十几人。
被提前投入实战的喷火器,性能方面显然还有个别大短板没解决。
但没关系,鲁路修回来了,这些就不是问题了。
……
次日凌晨,斯滕福德城前线。
巴里亚第12师的两个团,再次被投入了攻城战。
德布两军在城市的废墟里,激烈地短兵相接着。
德军依然占据一定的优势,但也并非碾压。
由于德军投入了霰弹枪和冲锋枪,布军难以再守住那些相对坚固、完好的工事。只能尽量化整为零、退到一些已经轰烂的废墟里,重新构筑临时火力点。
持续数日的拉锯战,已经让进入废墟街区搜索的德军士兵生出了相当的心理恐惧,他们不知道那些已经塌了的房子里,会不会再冒出什么黑枪。
一位名叫戈德勒的上尉连长,此刻带着一个连队,沿着火车站西大街两侧的瓦砾堆,小心翼翼地散开、交替搜索前进。
每时每刻都只有十几名士兵在分散向前,而其他绝大部分士兵都寻找掩体架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饶是如此小心,在一路上逐屋搜索击毙了几撮加1师的敌兵后,连队还是遭到了突如其来的重火力阻击。
“哒哒哒”地维克斯重机枪声突然响起,压得进攻士兵们抬不起头,只能就地找一切可以找到的掩体隐蔽。
“火车站西大街北段,发现多处维克斯重机枪火力点!让特殊分队上来压制!”
戈德勒连长观察清楚敌情后,立刻让战地传令兵大吼传话。
这个时代的前线通讯基本靠吼。
两分钟后,几个扛着沉重油罐的笨拙士兵就赶了过来,他们正是德军第一支喷火部队、莱德曼分队的士兵。
他们都是原波森市消防队的队员,他们的连长贝恩哈特.莱德曼上尉,原本是波森市消防队队长。
喷火兵们抵达前沿后,渗透部队连长戈德勒上尉立刻提醒他们:“又是沿着宽阔大街一侧已经轰烂的废墟渗透部署了重机枪,街面很宽阔,两挺机枪就封锁了很大一片区域,小心呐。”
前两天的试点使用,已经让德军搜索渗透部队的军官们,对己方的喷火勇士很是担心,他们的武器射程实在太近了,背着油罐机动又不便。
而且一旦被敌人扫射命中,哪怕没被当场打死,但只要油罐被穿透,整个人当场就会爆燃成一个大火球。
不过今天新投入的这几名喷火兵似乎恢复了不少信心。他们在远远观察寻找喷射阵位时,就一边反过来安慰戈德勒上尉:
“放心,上面给我们换了新的燃料罐,这条街的宽度没什么。我们先从街东侧的建筑内部绕过去,推进到和重机枪火力点只隔一条街的位置,再突然喷火,你们记得开火压制就好。”
戈德勒上尉还有些不敢置信,但既然喷火兵战友都这么说了,他还是非常敬业地让麾下的士兵们别露头、只朝着对面有敌人埋伏的街区乱开枪吸引注意力即可。
对面的维克斯重机枪也果然被吸引,一直朝着戈德勒上尉面前的街口疯狂扫射,彻底封锁了街面。
双方就这样相互试探拉扯了两分钟,随后突然异变陡生。
与两处维克斯重机枪阵地隔了一条街的对面某半塌建筑的某两处窗口里,突然猝不及防地喷出两道火龙,直挺挺朝着内有重机枪阵地的废墟喷去。
细滑的火焰无孔不入,瞬间钻进半密闭空间的角角落落,随后就听到一大串密集爆发的惨叫,十几个烧焦的火人直接从破窗、墙洞里跳出来,坠落在大街上。
还有个别一时未死,只是惨嗥着疯狂打滚试图熄灭身上的火焰,但一切都是徒劳的,最多翻滚三五秒钟,就彻底没动静了。
戈德勒上尉和其他普通步兵见到这一幕,也是瞠目结舌。
他们前天就见过己方的喷火兵作战了,但是那种火焰最多只能喷射十几米,也就覆盖三车道的距离,如果再加上人行道,连街对面都喷不到。
而且当时的火油很稀薄,被稍微沾到一些,打几个滚还能扑灭。
但今天的情况却完全不同,他们眼睁睁看到己方喷火兵的喷射距离至少有四十米!那就是至少翻了三倍!而且至今没看到哪怕一个着火了的敌人,能靠翻滚甩掉火油扑灭火焰的,所有被烧到的全都死了。
德军士气大振,立刻在新式喷火兵的掩护下,继续前进搜索肃清。
斯滕福德城里原本犬牙交错的几个街区,里面埋伏的布军死硬精锐火力点,就这样被隔着街逐次隐秘清除掉了。
被烈焰包裹的惨嗥声,一整天都不绝于耳。管你是不是在废墟区埋伏了重机枪还是迫击炮,只要被发现、被包围,就意味着快速清除。
炮击或许都没法把废墟炸得更废墟,但喷火绝对可以把角角落落的藏人死角,乃至地窖或临时挖掘的地下室,全部烧干净。
短短一天时间,拉锯地带的布军士兵,就全部被消灭了。
消息传回后方,卡尔师长和鲁普雷希特司令也是再次震惊了。
“你到底在喷火燃料里动了什么手脚?”司令忍不住对鲁路修刨根问底。
“我只是加了点增稠剂,”鲁路修一脸人畜无害地解说,
“射出去的液体如果太稀薄,就不易受压射不远,还会快速被空气阻力分散雾化,就像顶风尿湿鞋一样。但如果增稠了,就能够拧成一股往前喷。”
这个原理其实很简单,就跟莫洛托夫鸡尾酒的增稠配方差不多,所以鲁路修很容易就能想到。
要射得远,就得浓稠。
(本章完)
鲁路修离开前线回后方那天,是1914年的圣诞节。等他处理完克虏伯、西门子等项目协调工作,已经是1915年的元旦了。
所以元旦那天临走时,古斯塔夫才请他去家里家宴了一场。
不知不觉间,来到这个世界已经第二年了。
虽然第一年是从10月25号开始的,满打满算才两个月零八天。
1月2日一早,鲁路修便坐火车离开了杜塞尔多夫。
他本该立刻回到前线,但实际上却不得不在途径亚琛时额外滞留三天,再去dwm公司临时接洽一些业务——因为就在他12月26日离开前线后的几天里,前线友军在进攻斯滕福德城和凯默尔山155高地时,又遭遇了一些新的困难。
而司令鲁普雷希特公爵现在已经习惯了信任鲁路修这位“奇迹男孩”,所以一遇到问题就想到请教他,这几天里不断给他打电话。
鲁路修也见缝插针地抽时间想了些物美价廉的应急招数,然后在dwm公司的亚琛工厂了三天时间,为布列颠尼亚人准备了两件小礼物。
至于具体的准备过程,就没什么好赘述的了,因为这些小礼物的技术难度都不大。
……
1月5日,伊普尔突出部前线。
鲁路修在两度耽误之后,终于回到了前线。他还提前让人送信,告诉司令自己带回了给敌人的“惊喜”。
公爵很是期待,便亲自到里尔火车站接站。
火车刚停稳,公爵的司机就打开车门,招手示意鲁路修上车。
鲁路修快步跑过去,本想拉开副驾驶的车门,但公爵却拍了拍旁边的坐垫,示意跟他一起坐后排。
鲁路修知道这是为了谈事方便,也就没再矫情,坦然坐了后排。
“你回后方这几天,对斯滕福德和凯默尔山的强攻,一直不是很顺利,双方始终在绞肉消耗。虽然我军的伤亡还行,交换比也不难看,但战略目标始终没能夺取。”
公爵完全没跟他客套,开门见山说了眼下的困境。
鲁路修:“斯滕福德的情况如何了?”
公爵:“那毕竟是一座城市,不是小镇,是铁路分叉的小枢纽,防御力量还是很强的。我军的重炮反复轰击后,已经把大部分适合藏敌人的建筑炸塌了。但黑格那家伙应该也是下了狠劲儿,不断从西边派援军进城跟我们打消耗战。
很多已经轰塌了的建筑废墟里,还藏着敌人的零散士兵。应该是黑格把布第1军的精锐都拉上来了,士气比之前遇到的坎拿大人和阿三高得多,能反复与我军拉锯。
我军前天刚把霰弹枪发下去了,跟敌人打巷战,还把一部分突击营的冲锋枪换给了攻城部队用,杀伤交换比倒是又改善了不少,但始终搜杀不尽那些老鼠。”
鲁路修点头,也没觉得太意外。
1914年底的布军老兵,战斗意志还是很可以的。当时还有很多军事贵族担任基层军官,身先士卒。要等这批追求荣誉感的贵族军官死得差不多了,后期的布国陆军才渐渐开始士气低落,容易退却。
而且这些情况,公爵之前在电话里也大致概述过了。
鲁路修理顺头绪后,继续追问:“我前天在电话里建议您上喷火兵肃清城市战废墟,效果怎么样?”
公爵也直言不讳:“稍微试了一下,喷火器最大的问题就是射程实在太近,也就跟消防水龙差不多远。
关键便携式的喷射器还提供不了消防栓那么高的水压,喷十米就落地了。想隔着街喷对面的房子都喷不到,还容易误伤喷火手本人。”
鲁路修点点头:“果然还是射程的问题,幸好我这次顺道去了dwm,弄了一批新的喷具和燃料,到时候看效果就是了。”
公爵不由愕然:“这么快?你回程的路上,不就是绕路去亚琛转悠了两天么?”
“两天已经够了。”鲁路修拍着胸脯,指了指他乘坐的那辆火车、最后面挂的几节货车车皮,示意公爵尽管放心。
公爵虽然还有些不敢相信,但也乐得拭目以待了。
……
很多人都会误以为“火焰喷射器”是一战时的产物,但事实上这玩意1901年就被德玛尼亚消防工程师斐勒德发明出来了。
1912年德军便组建了第一支喷火兵部队,从波森市消防队挑了48个健硕的水龙喷射手,从喷水改行喷油。
不过按历史原本的发展轨迹,因为大战早期的运动战都不适合喷火兵发挥,要到1915年的2月底,德军才首先在凡尔登战场上发动喷火攻势。
因为凡尔登要塞足够坚固,配得上喷火兵的首秀。
现在由于鲁路修的蝴蝶效应,喷火器的首秀也自然而然地提前了两个月。
前天上午,德军先在斯滕福德城内几处已经被分割包围的街区里,小范围试验使用喷火器实战。
倒也烧死了数百名布军士兵,肃清了两片街区,可喷火器手也折损了十几人。
被提前投入实战的喷火器,性能方面显然还有个别大短板没解决。
但没关系,鲁路修回来了,这些就不是问题了。
……
次日凌晨,斯滕福德城前线。
巴里亚第12师的两个团,再次被投入了攻城战。
德布两军在城市的废墟里,激烈地短兵相接着。
德军依然占据一定的优势,但也并非碾压。
由于德军投入了霰弹枪和冲锋枪,布军难以再守住那些相对坚固、完好的工事。只能尽量化整为零、退到一些已经轰烂的废墟里,重新构筑临时火力点。
持续数日的拉锯战,已经让进入废墟街区搜索的德军士兵生出了相当的心理恐惧,他们不知道那些已经塌了的房子里,会不会再冒出什么黑枪。
一位名叫戈德勒的上尉连长,此刻带着一个连队,沿着火车站西大街两侧的瓦砾堆,小心翼翼地散开、交替搜索前进。
每时每刻都只有十几名士兵在分散向前,而其他绝大部分士兵都寻找掩体架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饶是如此小心,在一路上逐屋搜索击毙了几撮加1师的敌兵后,连队还是遭到了突如其来的重火力阻击。
“哒哒哒”地维克斯重机枪声突然响起,压得进攻士兵们抬不起头,只能就地找一切可以找到的掩体隐蔽。
“火车站西大街北段,发现多处维克斯重机枪火力点!让特殊分队上来压制!”
戈德勒连长观察清楚敌情后,立刻让战地传令兵大吼传话。
这个时代的前线通讯基本靠吼。
两分钟后,几个扛着沉重油罐的笨拙士兵就赶了过来,他们正是德军第一支喷火部队、莱德曼分队的士兵。
他们都是原波森市消防队的队员,他们的连长贝恩哈特.莱德曼上尉,原本是波森市消防队队长。
喷火兵们抵达前沿后,渗透部队连长戈德勒上尉立刻提醒他们:“又是沿着宽阔大街一侧已经轰烂的废墟渗透部署了重机枪,街面很宽阔,两挺机枪就封锁了很大一片区域,小心呐。”
前两天的试点使用,已经让德军搜索渗透部队的军官们,对己方的喷火勇士很是担心,他们的武器射程实在太近了,背着油罐机动又不便。
而且一旦被敌人扫射命中,哪怕没被当场打死,但只要油罐被穿透,整个人当场就会爆燃成一个大火球。
不过今天新投入的这几名喷火兵似乎恢复了不少信心。他们在远远观察寻找喷射阵位时,就一边反过来安慰戈德勒上尉:
“放心,上面给我们换了新的燃料罐,这条街的宽度没什么。我们先从街东侧的建筑内部绕过去,推进到和重机枪火力点只隔一条街的位置,再突然喷火,你们记得开火压制就好。”
戈德勒上尉还有些不敢置信,但既然喷火兵战友都这么说了,他还是非常敬业地让麾下的士兵们别露头、只朝着对面有敌人埋伏的街区乱开枪吸引注意力即可。
对面的维克斯重机枪也果然被吸引,一直朝着戈德勒上尉面前的街口疯狂扫射,彻底封锁了街面。
双方就这样相互试探拉扯了两分钟,随后突然异变陡生。
与两处维克斯重机枪阵地隔了一条街的对面某半塌建筑的某两处窗口里,突然猝不及防地喷出两道火龙,直挺挺朝着内有重机枪阵地的废墟喷去。
细滑的火焰无孔不入,瞬间钻进半密闭空间的角角落落,随后就听到一大串密集爆发的惨叫,十几个烧焦的火人直接从破窗、墙洞里跳出来,坠落在大街上。
还有个别一时未死,只是惨嗥着疯狂打滚试图熄灭身上的火焰,但一切都是徒劳的,最多翻滚三五秒钟,就彻底没动静了。
戈德勒上尉和其他普通步兵见到这一幕,也是瞠目结舌。
他们前天就见过己方的喷火兵作战了,但是那种火焰最多只能喷射十几米,也就覆盖三车道的距离,如果再加上人行道,连街对面都喷不到。
而且当时的火油很稀薄,被稍微沾到一些,打几个滚还能扑灭。
但今天的情况却完全不同,他们眼睁睁看到己方喷火兵的喷射距离至少有四十米!那就是至少翻了三倍!而且至今没看到哪怕一个着火了的敌人,能靠翻滚甩掉火油扑灭火焰的,所有被烧到的全都死了。
德军士气大振,立刻在新式喷火兵的掩护下,继续前进搜索肃清。
斯滕福德城里原本犬牙交错的几个街区,里面埋伏的布军死硬精锐火力点,就这样被隔着街逐次隐秘清除掉了。
被烈焰包裹的惨嗥声,一整天都不绝于耳。管你是不是在废墟区埋伏了重机枪还是迫击炮,只要被发现、被包围,就意味着快速清除。
炮击或许都没法把废墟炸得更废墟,但喷火绝对可以把角角落落的藏人死角,乃至地窖或临时挖掘的地下室,全部烧干净。
短短一天时间,拉锯地带的布军士兵,就全部被消灭了。
消息传回后方,卡尔师长和鲁普雷希特司令也是再次震惊了。
“你到底在喷火燃料里动了什么手脚?”司令忍不住对鲁路修刨根问底。
“我只是加了点增稠剂,”鲁路修一脸人畜无害地解说,
“射出去的液体如果太稀薄,就不易受压射不远,还会快速被空气阻力分散雾化,就像顶风尿湿鞋一样。但如果增稠了,就能够拧成一股往前喷。”
这个原理其实很简单,就跟莫洛托夫鸡尾酒的增稠配方差不多,所以鲁路修很容易就能想到。
要射得远,就得浓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