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邱吉尔:我只需略微出手

    这场后来被称为“阿努瓦勒战役(battle of annual)”的战爭,正如“阿努瓦勒惨剧”这一绰號所言,对由西尔维斯特指挥的西班牙军来说,堪称一场彻头彻尾的噩梦。
    噠噠噠!砰!噠噠噠!
    “啊啊啊啊!”
    “救、救命啊!”
    无视阿卜杜·克里姆的警告、强行渡河的西班牙军,在阿努瓦勒东侧的阿巴兰山修建了前哨基地。然而不到几个小时,他们便遭到克里姆军猛攻而溃,250人的守军中有將近180人战死。而这,仅仅是噩梦的开始。
    西尔维斯特之前无视了贝当的忠告,但在那一刻,他似乎终於也察觉到了某种不对劲,开始向国內请求增援,而回应他的,只有冷漠的拒绝。
    毕竟在阿方索十三世与西班牙政府眼中,对抗区区三千野人都要派兵支援,这无异於在当眾承认西班牙军是扶不上墙的废物。
    从客观角度来讲,西班牙会这么想也没错。
    西尔维斯特麾下的兵力多达两万三千人,整整比克里姆的军队多出两万人之多,火力与武装也远远凌驾於对方之上。
    可西班牙人却並不知道,他们面对的不止是阿卜杜·克里姆这位连切·格瓦拉,都曾研究过的游击战天才。
    他身后,还隱藏一双真正的黑手,“威尔斯亲王”啊!
    “全军,继续推进!”
    於是,被上层嘲讽“竟然连区区三千人都怕”的西尔维斯特也起了倔劲,不顾一切地朝阿努瓦勒前进。
    行进途中,西班牙军设立的前哨基地遭遇了无数次如在阿巴兰山一样的袭击,但西尔维斯特一概无视,执意要深入里夫山脉內部。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1???.???】
    “阿努瓦勒到了!”
    “我们做到了!”
    可真到了阿努瓦勒,西班牙却出奇的顺利,他们兵不血刃就占领了这里。
    “司令官阁下,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我们已经占领了阿努瓦勒,可不论是克里姆还是那群柏柏尔人,一个影子都没看见。”
    “他们大概是兵力太少,又忙著袭击我们的前哨,所以才无暇顾及。別杞人忧天了,快去垒砖修墙。”
    正常人恐怕都会察觉这其中的异样,但在夺取阿努瓦勒之后,西尔维斯特反而放下了警惕,哪怕弗朗哥提出质疑,他也只顾著加固工事,把所有精力投入在將阿努瓦勒要塞化上。
    “西尔维斯特......果然不出我所料。”
    “我记得大战时的义大利军也没这么蠢吧。”
    “这是他们安於腐朽和平、毫无进步所付出的代价。”
    而这,正是西班牙军走向败局的转折点。
    “为了阿马齐格(amazighisme)!”
    “哇啊啊啊啊——!!”
    就在西班牙军占据阿努瓦勒,忙於修筑工事、虚度光阴时,阿卜杜·克里姆率领的里夫部族军队,已悄然包围了整个阿努瓦勒。
    接下来,已经无需赘言。
    里夫军队凭藉机动性迅捷地袭扰突击,反覆骚扰,令西班牙军疲於奔命。
    西班牙军尝试反击,但克里姆根本无意与之正面对决,令反攻收效甚微。
    “司令官阁下,弹药快要耗尽了!”
    “饮用水也同样所剩无几。”
    “可恶!克里姆,你这卑鄙的傢伙!”
    五天后。
    被孤立的西班牙军,补给终於彻底告罄。
    这也正是克里姆在西班牙军刚建完前哨时,便立刻进攻它们的原因。他是故意切断其补给线、令其孤立。
    呼呜——
    “嗯?你听到了吗,好像有什么声音?”
    “声音?什么......”
    轰隆!
    “炮、炮击!是炮击!”
    “全员臥倒!”
    就这样,阿卜杜·克里姆判断时机已到,终於发动总攻!
    这次,甚至还包括了从英国军那里援助来的迫击炮。
    “这些野人哪来的迫击炮啊?!该死!”
    “司令官阁下,我们撑不下去了,必须撤退!”
    “该死!该死!可恶!”
    西班牙军伤亡迅速扩大,局势已然无法控制,西尔维斯特最终只能决定沿原路撤退。
    但克里姆却不打算就这么放他们安然离去,再加上西班牙士兵的战斗素质,也远不足以支撑这场艰险的撤离战。
    正如之前所说,当其他欧洲列强在大战中不断进步、更新战法武器时,西班牙依旧沉溺在腐朽和平中,这正是他们为此付出的惨烈代价。
    “无需神的怜悯!不要施以宽容!一个都別放过!胆敢踏入我等领土的骯脏侵略者,杀无赦!”
    “哇啊啊啊——!!”
    “克、克里姆!克里姆来了!!”
    “快逃啊!!”
    面对仓皇撤退的两万西班牙军,三千名战士毫无畏惧地扑了上去。
    他们,是世世代代在北非横行的战斗民族,柏柏尔战士。
    咻——!
    “去死吧!”
    “呃啊啊!”
    在如沙暴般的衝锋之下,西班牙军宛如风中残叶,接连倒下。
    兵败如山倒,里夫部族军宛如恶鬼出笼,不留一个活口,疯狂屠杀西班牙军。哪怕兵力足足多出四倍,西班牙士兵仍未能发挥出任何优势,一个个倒在血泊中,死状悽惨。
    “妈的!狗屎一样的西尔维斯特!早就该听贝当先生的话!”
    “弗朗哥少校,这样下去我们全得死啊!”
    “外籍军团!我们自己突围!別管其他人了,跟我来!”
    当然,西班牙军毕竟是对方的四倍,也还是有人得以逃出生天。
    尤其是弗朗哥率领的西班牙外籍军团,作为全军最精锐部队,他们毫不犹豫地將其他无能部队当作诱饵,率先突围、逃离战场。
    “上帝啊......”
    但製造这一场“阿努瓦勒惨剧”的罪魁祸首西尔维斯特,並未选择逃走。
    他甚至没有產生过逃走的念头。
    因为此刻的他,已成为一个在柏柏尔野人手中丟尽士兵与荣耀的战败之將。
    咔噠——
    而这位败將,仅剩的选择也只有最后一个。
    “......西班牙万岁。”
    砰!
    伴隨著扳机的脆响,西尔维斯特的身体缓缓倒在尘埃之中。
    那,是一个无能將军最合適的结局。
    ......
    “恭喜你获胜,阿卜杜·克里姆。这消息一旦传到马德里,整个西班牙都会为之震动。”
    “还不值得庆祝,劳伦斯少校。今日之战,不过是序幕罢了。”
    战斗结束后,正整顿部下的阿卜杜·克里姆以冷静的语气回应了前来祝贺的劳伦斯。
    当然,即便他看上去平静如常,脸上仍掩不住胜利带来的喜悦。
    这场战斗中,他与里夫部族军所取得的胜利无疑是划时代的重大胜果。
    在阿努瓦勒之战中,里夫部族军的伤亡不到一千人,而西班牙军队则远远超出原史中一万三千人的损失——在英国的援助下,里夫军的战斗力更为强大,共击溃约一万八千名敌军,几近全灭对方二万三千的兵力。
    更糟的是,连西班牙军司令西尔维斯特都已自裁,逾万支步枪、几十挺机关枪以及上百门火炮尽数落入里夫军之手。可以说,这是整个二十世纪西班牙战史中都极其罕见的惨败。
    “这场败北会让西班牙陷入混乱。趁他们尚未回过神来之际,我们將如疾风般出击,收復整个里夫地区。”
    “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不过......你打算如何处理梅利利亚?”
    “梅利利亚吗......”
    听到劳伦斯的提问,阿卜杜·克里姆陷入了沉思。
    从军事角度看,占领梅利利亚无疑是明智之举。那里尚有一万四千名西班牙驻军,若不加处理,恐怕会留下后患。
    但问题也隨之而来。
    即使是里夫部族军,若要攻打像梅利利亚这样的大城市,也必须承受巨大的伤亡。而且梅利利亚不仅住有西班牙人,还有许多其他欧洲国家的侨民,若强攻,可能会引发欧洲其他列强的干涉。
    “是先除后患,还是优先收復里夫......真是两难的选择。”
    无论哪条路,都有利有弊。
    若直取梅利利亚,便能彻底摧毁西属摩洛哥的全部军力,打垮西班牙的战斗意志,但代价是巨大的人员伤亡和外交危机;
    反之,若暂且放过梅利利亚,集中力量恢復里夫的领土,虽可减少损耗,却可能给西班牙留下东山再起的机会。
    两条路径,无一不是可能带来不可逆后果的高风险决策。
    “梅利利亚......暂且放著吧。”
    阿卜杜·克里姆最终选择了后者。
    反正他与英国的战略目標,是通过对西班牙造成足够打击,逼其上谈判桌。
    与其冒险强攻梅利利亚,不如稳扎稳打,先將占据西属摩洛哥大部分的里夫地区彻底收復。
    况且,以他们目前三千人的兵力(其中还因战斗损失了数百人),远远不足以拿下梅利利亚这等重地。
    “明白了。我会將这个决定传回伦敦。”
    担任联络官的劳伦斯点头应道,阿卜杜·克里姆也微微頷首示意。
    但,克里姆並不知道,即便一切都照计划进行,只要那个名为“英国”的国家一旦插手,问题终究会接踵而来。
    ......
    “诸位先生,我们的朋友阿卜杜·克里姆在阿努瓦勒大获全胜。西班牙军队共有两万三千人,如今几乎全军覆没。而西班牙指挥官曼努埃尔·费尔南德斯·西尔维斯特因羞愧难当,已经自裁身亡。”
    “哦哦......!”
    阿卜杜·克里姆的胜报传到伦敦,並没有太久时间。
    这也说明,英国,尤其是劳合·乔治內阁对里夫战爭极为重视。
    “哈哈哈!终於久违地有件顺利的事了!”
    “可不是嘛。爱尔兰也好,埃及、阿富汗也罢,最近几乎哪一件是顺心的?”
    “看来西属摩洛哥当归我们大英的怀抱。已经指日可待了。辛苦你了,邱吉尔大臣。”
    “哈哈,不敢当,不敢当。”
    主导英国介入摩洛哥事务的邱吉尔久违地听到一番称讚,不禁嘴角微扬。
    “不过话说回来,阿卜杜·克里姆打算怎么处理梅利利亚?”
    “根据劳伦斯少校的报告,他暂时打算放任不管。”
    “嗯......”
    邱吉尔说完,劳合·乔治摸著下巴,陷入沉思。
    按英国的初衷,並不需要非得占领梅利利亚。
    西班牙无论国王还是政府都陷入了混乱,只要阿卜杜·克里姆能收復他想要的里夫地区,就能逼得西班牙走上谈判桌,放弃摩洛哥,这一目標便算达成。
    “但我觉得,这不是个好主意。”
    然而,看著区区三千柏柏尔人便將西班牙军打得一败涂地,劳合·乔治的心里悄然滋生出新的野心。
    东边的梅利利亚,西边的休达。
    这两座城市自西班牙还只是卡斯蒂利亚—阿拉贡联合王国时期起,就一直是其领土。
    而若是能將这两地收入囊中,不只对英国而言是一件极其值得欢喜的事情,也有助於延长现政府的寿命。
    “可是首相阁下,就算我们命令他攻打梅利利亚,阿卜杜·克里姆也不会听的。”
    “而且要是攻打梅利利亚,他们的伤亡也不会小。”
    当然,在座的英国人对里夫部族军的死伤並不关心。
    在他们眼中,柏柏尔人不过是大英帝国的工具罢了,而工具该报废就报废,没有谁会对破损的工具感到惋惜。
    但阿卜杜·克里姆是个“活的工具”,所以无法轻举妄动。
    除非英国能確保儘量减少其损失,否则他绝不会主动攻打梅利利亚。
    “再说了,要是真把梅利利亚也占了,西班牙会就这么善罢甘休吗?一不小心,事情闹大,我们想以调停者的姿態逼西班牙退出摩洛哥的计划,反倒可能功亏一簣。”
    “哼,区区西班牙,再怎么闹腾,又能成什么气候?”
    对某人的担忧,我们坚定的帝国主义分子邱吉尔面带不悦地反驳。
    “连个柏柏尔野人都搞不定的废物,还敢妄称强国?他们和那些南美留下的殖民残渣没什么两样。”
    “那么,尊敬的加里......哦不,邱吉尔阁下,您觉得该如何是好呢?”
    “......我刚刚好像听到了什么非常刺耳的声音。”
    “哦~您一定是听错了吧。”
    对方一本正经地装傻,邱吉尔的脸顿时皱了起来。
    但他很快嘖了一声,开口说道:
    “既然阿卜杜·克里姆不打算进攻梅利利亚,那就由我们来。派舰队去梅利利亚。”
    “......什么?”
    邱吉尔这番话仿佛切断了戈尔迪乌姆之结,不,甚至可以说是直接扯断了它,惊得在座的英国人全都目瞪口呆。
    “理由嘛......就说『西班牙无力应对阿卜杜·克里姆的叛乱,导致梅利利亚的英国公民处於危险之中,我们不得不出手保护』——这样就足够了。”
    接下来的,就全凭大英惯用的老招数了。
    “这倒是个不错的方法。”
    “首相,您是认真的吗?”
    “说实话,就算我们真占了梅利利亚,西班牙又能怎么样?”
    劳合·乔治这句话一出,在场的所有英国人都露出“好像真是如此”的表情。
    此时,若是那位曾因邱吉尔的提议而狠狠吃过亏的爱德华·格雷还在场,情况或许会有所不同,但可惜的是,如今的外交大臣並非格雷,而是曾经就往摩洛哥派过舰队的阿瑟·贝尔福。
    此时的爱德华·格雷因为健康恶化,眼睛已经失明,早已无法继续担任公职了。
    这也是在华盛顿海军裁军会议上由贝尔福而不是格雷出席的另一个原因。
    除了当时还要处理爱尔兰问题以外,其实那时起格雷的视力就已经每况愈下了。
    “朗大臣,你怎么看?”
    “我看没什么大碍,你们决定吧。我还要处理爱尔兰的烂摊子呢。”
    更雪上加霜的是,目前担任海军大臣的沃尔特·休姆·朗(walter hume long),在劳合·乔治內阁中一直专注於处理爱尔兰问题,根本无暇顾及摩洛哥。
    目前,北爱尔兰尚归英国统治,但ira的恐袭依旧不断;而脱离出去的爱尔兰,內战仍在继续。
    “很好。那么,立即通知我们在地中海的舰队。”
    於是,在无人能挡因总理之位岌岌可危,而变得焦躁不堪的劳合·乔治,以及终於从“加里波利败犬”变为“温斯顿·邱吉尔”的唐寧街里,响起了一片赞同的掌声。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就这样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