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四国对峙

    “怎么这些傢伙引发了摩洛哥危机,还都装作一副自己无辜的样子?”
    虽然欧洲局势波诡云譎,但此时出现的这种让人无语的讽刺局面,还是让汉斯忍不住笑了。
    当然,英国的这种行为並非完全无法理解。
    而且想想在原本的歷史中,威廉二世仅仅因为访问摩洛哥並支持摩洛哥的自主独立,就让法国像疯狗一样扑上来,显然这次英国的插手法国也绝对不会坐视不管。
    英国这样主动跟法国对著干,汉斯十分乐见其成。
    只是他真没想到能亲眼目睹一场瀰漫著英式红茶味道的摩洛哥危机。
    “所以说,英国海军向我们德国海军请求帮助了?”
    “虽然措辞委婉得多,但没错,陛下。”
    “呵呵,看来只要活的够久,就能有今天。”
    得知一向高傲的英国向德意志帝国低头求助,威廉二世愉快地哼起了小曲儿。
    平日里视英国海军为竞爭对手,对与英国合作一向心存芥蒂的帝国海军部部长提尔皮茨將军,这次脸上也罕见地露出满足的神色。
    “英国人自己也应该知道,我们的帝国海军比皇家海军更胜一筹!”
    “是吗?嗯,確实如此。哈哈哈!”
    “陛下如此开心,我也感到高兴。那么,对於英国政府的请求,您打算如何回应?”
    面对比洛总理的提问,凯撒將目光投向了提尔皮茨將军。
    “提尔皮茨,我们现在能派遣舰队前往摩洛哥吗?”
    “隨时可以,陛下。虽说我真想让英国人自己解决,但也不能错过打击法国佬的机会。”
    听到“法国”二字,威廉二世点头表示赞同。
    不仅是凯撒和提尔皮茨將军,几乎所有德国人都认为打击法国是头等大事。
    “那就通知英国政府,我们也会派遣舰队前往摩洛哥。”
    “就这么办。”
    凯撒愉快地回应了比洛总理的答覆。
    汉斯和比洛向威廉二世鞠了一躬后走出了办公室。
    “俄罗斯宣称要派遣舰队时,我还感到一片黑暗,没想到事情竟然会发展成这样。”
    “是啊,我原本以为只要英国海军牵制住俄罗斯海军就足够了,但看来贝尔福首相对俄罗斯相当不满。”
    “不过,这样一来,我们只能与英国绑在一起了。”
    比洛总理有些不满地嘟囔道。
    看来他对与张伯伦討论同盟时的不快仍耿耿於怀,对英国心存不满。
    “换个角度想吧。至少我们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孤立。说实话,德国能合作的对象也只有英国了。”
    法国就不用提了,而俄罗斯则是隨时可能爆发革命的定时炸弹。
    汉斯觉得仅仅应对威廉就已经够他头疼了,要是再加上尼古拉二世,他恐怕会过劳死。
    “不过,这样一来,我们、英国、俄罗斯和法国的舰队都会在摩洛哥集结吧?”
    “差不多吧?”
    “希望不要出什么大事。考虑到现在的局势,重演委內瑞拉的事情可不行。”
    “公海舰队司令克斯特將军会亲自指挥舰队。以他的老练,不会出差错的。”
    反倒是其他国家的舰队更让人担心。
    尤其是俄罗斯舰队,曾在原本歷史中因为听信日本鱼雷艇会跑到欧洲来偷袭的荒谬传闻,在多格滩海域误袭了无辜的英国渔船,酿成了重大事故,必须对其多加留意。
    几天后,汉斯·冯·克斯特(hans ludwig raimund von koester)將军指挥的德国公海舰队从基尔港启程前往摩洛哥。
    而这一举动足以进一步激怒因英国海军驻扎摩洛哥而已经乱成一团的法国人。
    ......
    “砰!”
    “继英国之后,连德国也来凑热闹?哈!舅舅和外甥联手,真是铁了心要让我们法国吃瘪啊!”
    法国总统埃米尔·卢贝听到德国公海舰队开往摩洛哥的消息后,愤怒地用拳头砸向了办公室的桌子。
    之前英国地中海舰队出现在摩洛哥丹吉尔港口並赖著不走,就已经让法国对英国怒火中烧了,而现在连德国也参与进来!
    对法国来说,摩洛哥並非普通的国家。
    摩洛哥是法国倾注心血准备纳入北非殖民地的“合法”预备殖民地。
    当然,摩洛哥人对法国公然干涉內政、企图將其殖民的行为嗤之以鼻,甚至直接竖起了中指。但伟大的法国可不在意这些只会吃沙子的“未开化沙漠游牧民”的抗议。
    事情本来进行得一帆风顺,直到英国突然搅局。
    英国以阻挡俄国黑海舰队为藉口,强行插手摩洛哥事务。
    法国立刻向英国抗议这种行为,但英国人根本置之不理。
    不仅如此,他们还“理直气壮”地邀请德国舰队前往摩洛哥。
    法国人对此的愤怒完全可以理解。英国作为法国数百年来的宿敌,国民情感尚未平復,而德意志帝国作为法国的死敌,更不用多说。
    法国的舆论迅速沸腾,媒体更是火上浇油,用惯常的夸张標题激起民眾怒火。
    【英国占领摩洛哥!是试图掠夺法国合法疆域的阴谋吗?!】
    【大英帝国与德意志帝国的邪恶勾结!盎格鲁-撒克逊人终究还是日耳曼人!”】
    【现在正是法国出手援助盟友俄国的时候!”】
    接连不断的煽动性报导让法国民眾对英德的愤怒达到了极点,纷纷要求政府对其实施惩罚。
    埃米尔·卢贝总统刚刚平息因德雷福斯事件引发的內斗,正想稍作喘息,此时却因高涨的舆论感到头痛。他按住脖颈,试图缓解上升的血压。
    “见鬼,这事不派舰队也说不过去。”
    埃米尔·卢贝也对英国拉拢德国的行为感到愤怒,但愤怒无法改变现实。
    法国海军的实力不及英国和德国。19世纪时,法国海军接受了“绿水学派”的理论,放弃了远洋海军的发展,转而发展沿海舰队。
    结果,这一选择是个大错误。
    沿海舰队的理论不適合法国。法国不是一个小国,而是继英国之后拥有最多海外殖民地的殖民帝国,仅靠鱼雷艇无法保护分布全球的海域。
    尤其是在英国为了针对法国的鱼雷艇,专门研发出猎杀鱼雷艇的驱逐舰后,法国的“绿水学派”理论瞬间瓦解。
    结果,法国海军的辉煌不再,不仅远远落后於英国,甚至被后起之秀德国海军反超。
    有人甚至评论,如果法国当初没有接受“绿水学派”,今天可能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海军。
    儘管法国最近也建造了与腓特烈级战列舰相媲美的新型战舰,初步挽回了劣势,但这些战舰尚未完全下水服役。
    因此,埃米尔·卢贝虽然对派遣舰队犹豫不决,但面对民意汹涌,无计可施。
    法国人不可能坐视自己的尊严被践踏。
    “派遣舰队,同时儘量避免与英德舰队发生衝突吧。”
    法国別无选择,只能向摩洛哥派遣舰队。
    他相信,英国未必真想从法国手中夺走摩洛哥。他们只是想阻止俄国舰队前往远东。至於德国,不过是英国拉来的“帮手”罢了。
    英国人虽然狡猾,但他们的目的通常很明显。
    “嘖,俄国为什么非要派舰队招惹麻烦,直接签个协议结束战爭不就行了吗?”
    作为俄国的盟友,法国对日俄战爭的动態非常了解。
    尤其是新兴的堑壕战,虽然不算光明正大,但对时刻担忧与德国开战的法国军方影响颇深。
    部分法国將领甚至认为,如果普法战爭时使用堑壕战术,就不会有凡尔赛的屈辱。
    儘管堑壕战在日俄战爭中也曾被日军短暂突破,但法国军方仍热衷於研究其攻防两端的潜力。
    相比之下,德国研发的衝锋鎗却未被法国军方重视。衝锋鎗射程短、耗弹多、耐用性差,大多数在战爭初期就报废了。
    法国军方认为,与其引入不成熟的衝锋鎗,不如大量製造机枪,从源头上阻止敌人接近。
    军方歷来对新型武器持保守態度,法国將领尤其不愿冒险。
    最终,衝锋鎗的研发在法国军方的爭议中销声匿跡。
    “归根结底,还是俄国惹的麻烦让我们头疼。”
    据埃米尔·卢贝了解,美国正试图在俄日之间进行斡旋,而英国希望俄国以放弃旅顺和朝鲜为代价,换取北满洲和蒙古。
    在埃米尔·卢贝看来,这已经是不错的条件,不明白为何俄国还要坚持。
    “真想知道沙皇的脑袋里装了些什么。”
    埃米尔·卢贝一边下令派遣地中海舰队出征,一边感慨道。
    对只有俄国这一个盟友的法国来说,这一切確实令人遗憾。
    ......
    “感觉像是到了什么市场一样啊。”
    率领黑海舰队抵达丹吉尔的齐诺维·罗杰特温斯基上將,看著英法舰队剑拔弩张的对峙场面,不禁嘆了口气。
    而当德国舰队姍姍来迟並加入英国舰队后,他的嘆息声更深了。
    “英国舰队的出现是预料之中,但没想到连法国和德国也掺和进来了。”
    事態的发展远超了他的想像。
    当然,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在这里爆发全面战爭。
    毕竟,如果在丹吉尔近海开战,最不利的將是俄法两国舰队。
    更何况,不提英国皇家海军的实力,作为新崛起的海洋霸主“德意志海军”还特意带来了包括三艘新造的腓特烈级战列舰在內的舰队驻扎在摩洛哥。
    齐诺维·罗杰特温斯基上將的判断比任何时候都快。
    如果继续打下去,必败无疑。
    “將军,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我们什么都做不了。舰长,去拿点伏特加来吧。”
    確实毫无办法。
    在这种局势下,他还能做些什么呢?难道要向经过的渔船开炮不成?
    最终,根据罗杰特温斯基的命令,俄国舰队停泊在丹吉尔近海,在地中海温暖的阳光下无所事事地等待著这场对峙的结束。
    或许,这也算是件好事。
    说不定沙皇会改变主意,下令撤军。
    罗杰特温斯基上將甚至希望远征能就此结束。
    和他想法类似的是那些因三国舰队的对峙而紧张不安的俄国水兵。
    “大家保持安静。我们將在此地停泊。不知道战斗什么时候会爆发,都打起精神来!”
    “唉,才刚离开塞瓦斯托波尔多久啊,我还以为要马上打仗了呢。”
    “看来他们暂时也没打算开战。希望我们就这样回家吧。”
    得知暂时不会爆发战斗,他们鬆了一口气,心里暗暗希望远征就此结束,返回塞瓦斯托波尔。
    “俄国舰队似乎没有动静。”
    “那我们也没必要採取激烈行动。先向政府匯报,等待指示吧。”
    英德联合舰队和法国舰队的行动,实际上与俄国舰队別无二致。
    他们和罗杰特温斯基上將一样,也不愿轻易开战流血。
    於是,英、德、法三国舰队也在丹吉尔附近拋锚停泊,等待各自本国的指令。
    就这样,在摩洛哥近海,形成了一场诡异的对峙。而与此同时,为了解决这场摩洛哥危机,四国亦在原本歷史中召开会议的西班牙阿尔赫西拉斯,展开了外交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