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你们挖到外星科技了?(给我亖故我在
第91章 你们挖到外星科技了?(给我亖故我在加更)
当精金两个字和它后面一连串匪夷所思的数据出现在屏幕上时,会议室里刚刚因为新银而升起的喧嚣,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瞬间掐灭。
死寂。
落针可闻的死寂。
“我……我没看错吧?”
一位头发白的老教授颤颤巍巍地推了推自己的老镜,几乎把脸贴到了面前的桌子上。
“密度22.4克每立方厘米?钱锦同志,你确定这个小数点没点错位置?”
这已经不是惊人了,这是在挑战基础物理学!
要知道地球上密度最大的稳定元素是锇也才22.59克每立方厘米。
这精金几乎与它持平?
“9.6的硬度?”另一个搞金属加工的专家猛地一拍大腿,声音都变了调,“这玩意好硬!”
“熔点也好高啊,都直接可以用到发动机上了!”
如果说之前的争论是学术探讨,那现在,这群材料学的专家们简直就像是菜市场里吵价的大叔和大爷,一个个吹胡子瞪眼,谁也不服谁。
但所有争吵,都在冯志强拍手后暂时停止。
“钱锦同志,你那个原子晶格可微量定向吸收/反射特定频段电磁波等能量?这个是不是记录员写错了啊?”
几个人凑过去观看,不少人想到这玩意如果能够吸收电磁波能量后的效果,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
“可定向……可吸收……可反射……这他妈的,这已经不是一种材料了,这是一个功能性元器件!一个被动式的能量控制器啊!”一位转精电磁波吸收材料研究的中年秃顶技术员瞪大眼睛的说道。
一位年轻但发际线开始往后延伸的技术员看着数据,挠着渐渐稀少头发:“单一材料制备成的控制器吗?有意思!”
冯志强死死盯着屏幕上的精金,脑子里已经不是什么战机和雷达了。
新银是最好的盾,也是最利的矛。
那这个精金呢?
这玩意的用处更多,更大!
按照这玩意的特性,它应该可以跟大批量材料掺杂融合,如果能够让一些传统材料增强,那就是最强的辅助材料。
甚至还可以依照吸收和反射能量的特性,调节能量流动频率,让之前一些必须要安装屏蔽层的装备直接正常运转!
当然了,这需要确定精金的能量溢散特性。
王所长……
冯志强心中默念着这个称呼,一股难以言喻的敬畏与狂热涌上心头。
他这位神秘消失了半个月的老上级,到底是接了什么任务?
居然能搞出来如此神仙般的材料。
看着台下已经快要失控的专家们,钱锦清了清嗓子。
他不敢再让他们讨论下去了,这两种材料的任何一个特性,都足够这群大佬们开一个星期的研讨会。
“各位专家。”
钱锦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所有窃窃私语。
“大家不用激动,除了这个材料,还有一个新材料呢!”
随着最后一款红山铜材料的特性介绍,研究所会议室的声音明显低于刚才的两款材料。
上面的两款材料堪称逆天,红山铜这个材料虽然性能很棒,但至少没达到离谱的程度。
冯志强举起手来,等到钱锦看向自己,才问询道:“钱锦同志,你们材料所的人是摸到大奖了,还是挖到外星人科技了啊?”
钱锦耸耸肩:“材料学摸到大奖的概率更高的!大家先看看手中的资料。”
这会功夫,各类资料已经开始通过全国产打印机进行了复制。
众人好奇的观看开始打印的资料。
钱锦停顿了好一会,才说道:“诸位尊敬的专家,技术员!我知道这些数据很……颠覆认知。这些东西甚至可能需要很长时间讨论它的应用型模型,但上级的命令很明确,应用优先。”
他话锋一转,按下了遥控器的下一个按钮。
屏幕上的数据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行行用加粗黑体字标注出的任务要求。
【课题一:寻找可与新材料完美适配,并具备超强电磁干扰屏蔽能力的复合基材。】
【课题二:利用新材料特性,解决极端,甚至要保证核爆环境下电子设备使用的难题。】
【课题三:研发基于新材料的,更轻、更薄、更高防护等级的新一代复合装甲。】
……
一条条,一款款,全是他们在他们看来感觉投产价值不高,不够紧急,但上级标注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位专家举手问询:“高新材料那么多,咱们科研经费有多少啊?”
“五个亿!第一批初始研发费用!后续经费,需随成果多少而决定分批次拨付!”冯志强直接开了口。
等到众人听到副所长说研究费用将会拨款五个亿的目标,研究所的人再一次热烈讨论起来。
之前是震撼,是狂热。
而现在,是一种被压抑到极致的兴奋,一种名为使命的火焰,在每个人的眼中熊熊燃烧。
一位看上去年龄颇大,头发半秃的老年专家突然笑了起来。
笑着笑着,眼眶却红了。
“想当年,好多研究项目是没米下锅,巧妇也难为啊。”
他声音沙哑,却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畅快。
“现在……这是把龙肝凤髓都给咱们端上来了,就看我们这帮老厨子,能不能做出那道惊天动地的菜了!”
“哈哈……”几个老专家开心的笑了起来。
冯志强缓缓靠回椅背,紧攥的拳头终于松开。
他看着屏幕上的任务,眼中没有了压力,只剩下万丈豪情。
来吧。
让科研的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钱锦待在五二材料研究所的时间并不多,只有几个小时,但是他带来的东西却让整个研究所变得忙碌!
等到钱锦登上了运输直升机后,才松了一口气。
“可真是太难了!”
保密特勤人员笑着道:“钱工,这次任务结束,咱们可以休息两天了。”
“呼,那就好!”钱锦看着直升机外面快速移动的画面,“也不知道老张那边如何了。”
这一次第一批次冶炼的稀有材料并不多,第一批次的两千吨矿产核心稀土很少。
红山铜最多,足足500多公斤。
精金只有十多公斤,倒是异界银子高达三百公斤。
除了这个,超级黑曜石也有不少,但那个材料敏感又特殊,被上级要求加入最为保密的单位进行研究。
即便是五二所是国资委直属的军工科研单位,也分不到这些东西。
现在第一批次的矿产除核心材料需要研究组单独研究,其他的已经开始往几个重量级的军工科研单位分派了。
钱锦的运气好,负责的是距离最近的苞头五二所分院。
张忠孝那边则需要往蓉城跑一趟,他不仅要交给他们材料,还可能会面临部分专家的问询。
这些高价值材料,他们是第一批次接手的人,他们对这些材料的性能极为了解,专家的问询可以结合素大批量的时间。
钱锦返回了住处,好好的休息了一天。
第二天一早,他刚洗漱完,就听见临时休息处门锁转动的声音。
门一开,张忠孝跟丢了魂似的飘了进来,一屁股陷进沙发里,整个人散成了一摊。
(本章完)
当精金两个字和它后面一连串匪夷所思的数据出现在屏幕上时,会议室里刚刚因为新银而升起的喧嚣,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瞬间掐灭。
死寂。
落针可闻的死寂。
“我……我没看错吧?”
一位头发白的老教授颤颤巍巍地推了推自己的老镜,几乎把脸贴到了面前的桌子上。
“密度22.4克每立方厘米?钱锦同志,你确定这个小数点没点错位置?”
这已经不是惊人了,这是在挑战基础物理学!
要知道地球上密度最大的稳定元素是锇也才22.59克每立方厘米。
这精金几乎与它持平?
“9.6的硬度?”另一个搞金属加工的专家猛地一拍大腿,声音都变了调,“这玩意好硬!”
“熔点也好高啊,都直接可以用到发动机上了!”
如果说之前的争论是学术探讨,那现在,这群材料学的专家们简直就像是菜市场里吵价的大叔和大爷,一个个吹胡子瞪眼,谁也不服谁。
但所有争吵,都在冯志强拍手后暂时停止。
“钱锦同志,你那个原子晶格可微量定向吸收/反射特定频段电磁波等能量?这个是不是记录员写错了啊?”
几个人凑过去观看,不少人想到这玩意如果能够吸收电磁波能量后的效果,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
“可定向……可吸收……可反射……这他妈的,这已经不是一种材料了,这是一个功能性元器件!一个被动式的能量控制器啊!”一位转精电磁波吸收材料研究的中年秃顶技术员瞪大眼睛的说道。
一位年轻但发际线开始往后延伸的技术员看着数据,挠着渐渐稀少头发:“单一材料制备成的控制器吗?有意思!”
冯志强死死盯着屏幕上的精金,脑子里已经不是什么战机和雷达了。
新银是最好的盾,也是最利的矛。
那这个精金呢?
这玩意的用处更多,更大!
按照这玩意的特性,它应该可以跟大批量材料掺杂融合,如果能够让一些传统材料增强,那就是最强的辅助材料。
甚至还可以依照吸收和反射能量的特性,调节能量流动频率,让之前一些必须要安装屏蔽层的装备直接正常运转!
当然了,这需要确定精金的能量溢散特性。
王所长……
冯志强心中默念着这个称呼,一股难以言喻的敬畏与狂热涌上心头。
他这位神秘消失了半个月的老上级,到底是接了什么任务?
居然能搞出来如此神仙般的材料。
看着台下已经快要失控的专家们,钱锦清了清嗓子。
他不敢再让他们讨论下去了,这两种材料的任何一个特性,都足够这群大佬们开一个星期的研讨会。
“各位专家。”
钱锦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所有窃窃私语。
“大家不用激动,除了这个材料,还有一个新材料呢!”
随着最后一款红山铜材料的特性介绍,研究所会议室的声音明显低于刚才的两款材料。
上面的两款材料堪称逆天,红山铜这个材料虽然性能很棒,但至少没达到离谱的程度。
冯志强举起手来,等到钱锦看向自己,才问询道:“钱锦同志,你们材料所的人是摸到大奖了,还是挖到外星人科技了啊?”
钱锦耸耸肩:“材料学摸到大奖的概率更高的!大家先看看手中的资料。”
这会功夫,各类资料已经开始通过全国产打印机进行了复制。
众人好奇的观看开始打印的资料。
钱锦停顿了好一会,才说道:“诸位尊敬的专家,技术员!我知道这些数据很……颠覆认知。这些东西甚至可能需要很长时间讨论它的应用型模型,但上级的命令很明确,应用优先。”
他话锋一转,按下了遥控器的下一个按钮。
屏幕上的数据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行行用加粗黑体字标注出的任务要求。
【课题一:寻找可与新材料完美适配,并具备超强电磁干扰屏蔽能力的复合基材。】
【课题二:利用新材料特性,解决极端,甚至要保证核爆环境下电子设备使用的难题。】
【课题三:研发基于新材料的,更轻、更薄、更高防护等级的新一代复合装甲。】
……
一条条,一款款,全是他们在他们看来感觉投产价值不高,不够紧急,但上级标注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位专家举手问询:“高新材料那么多,咱们科研经费有多少啊?”
“五个亿!第一批初始研发费用!后续经费,需随成果多少而决定分批次拨付!”冯志强直接开了口。
等到众人听到副所长说研究费用将会拨款五个亿的目标,研究所的人再一次热烈讨论起来。
之前是震撼,是狂热。
而现在,是一种被压抑到极致的兴奋,一种名为使命的火焰,在每个人的眼中熊熊燃烧。
一位看上去年龄颇大,头发半秃的老年专家突然笑了起来。
笑着笑着,眼眶却红了。
“想当年,好多研究项目是没米下锅,巧妇也难为啊。”
他声音沙哑,却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畅快。
“现在……这是把龙肝凤髓都给咱们端上来了,就看我们这帮老厨子,能不能做出那道惊天动地的菜了!”
“哈哈……”几个老专家开心的笑了起来。
冯志强缓缓靠回椅背,紧攥的拳头终于松开。
他看着屏幕上的任务,眼中没有了压力,只剩下万丈豪情。
来吧。
让科研的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钱锦待在五二材料研究所的时间并不多,只有几个小时,但是他带来的东西却让整个研究所变得忙碌!
等到钱锦登上了运输直升机后,才松了一口气。
“可真是太难了!”
保密特勤人员笑着道:“钱工,这次任务结束,咱们可以休息两天了。”
“呼,那就好!”钱锦看着直升机外面快速移动的画面,“也不知道老张那边如何了。”
这一次第一批次冶炼的稀有材料并不多,第一批次的两千吨矿产核心稀土很少。
红山铜最多,足足500多公斤。
精金只有十多公斤,倒是异界银子高达三百公斤。
除了这个,超级黑曜石也有不少,但那个材料敏感又特殊,被上级要求加入最为保密的单位进行研究。
即便是五二所是国资委直属的军工科研单位,也分不到这些东西。
现在第一批次的矿产除核心材料需要研究组单独研究,其他的已经开始往几个重量级的军工科研单位分派了。
钱锦的运气好,负责的是距离最近的苞头五二所分院。
张忠孝那边则需要往蓉城跑一趟,他不仅要交给他们材料,还可能会面临部分专家的问询。
这些高价值材料,他们是第一批次接手的人,他们对这些材料的性能极为了解,专家的问询可以结合素大批量的时间。
钱锦返回了住处,好好的休息了一天。
第二天一早,他刚洗漱完,就听见临时休息处门锁转动的声音。
门一开,张忠孝跟丢了魂似的飘了进来,一屁股陷进沙发里,整个人散成了一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