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人手

    程阳闻言,颇为惊讶:
    “我们镇上的?高中生?还是大学生?”
    程秀娟摇头道:“初中,听她说毕业后就在家里帮忙。
    17岁了,但后面说一个四十几岁的老男人看上了,有八百块钱彩礼还有一辆自行车。她父母就想著让她嫁过去,她嚇得逃出来的。家都不回了。”
    听到这种事情,程建山和王秀兰也没什么好惊讶的。
    这类事情多得很。
    八百块钱加一辆自行车,確实很高了。
    但多出两个人,意味著就要多安排两个人。
    现在的门店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人。
    这点程建山和王秀兰也自是想到了,心中无奈,只能看儿子怎么决定。
    程阳却想著如何安排新的活计。
    比如门店增加肉档的售卖,从而扩大需求。但另外一个原因是门店小了点。
    这些人里都是大人,跟著他办事的也没有。
    想了想,他在程秀娟那期待的神色中说道:“可以。但我只有一个要求。好好做事。”
    “这不是问题,我去问问她们。”程秀娟立即起身离开。
    片刻后,程秀娟带著两个人来了。
    一个约莫30岁左右的女人,长得有些沧桑感。
    但能理解,丈夫死了,现在独自一人带著两个孩子,当爹当妈赚钱养家,不操劳就怪了。
    不敢回去,或许是因为丈夫死了,加上两个孩子都是女儿,怕被怨恨害死丈夫,会被欺负。
    另外一个是挺年轻的女孩,两根麻辫落在身前,但太瘦了,脸上的颧骨都有些明显了。但依旧能看出一些好看的底子。
    此外肤色也稍微黑了点,头髮有些发黄。
    明显是瘦加营养不良,个子在一米六左右。
    只是营养不良还能长这么高,只能说是基因了。
    “这就是我们村的山哥,这是阳仔。我已经跟你们说了,你们要不要跟著去?”
    程秀娟的话一说完。陈凤娣就连忙道:“我愿意去。只要有活干,能养家我去的。”
    周小妹抬头,一双丹凤眼里,乌沉沉的眼眸直盯著程阳:“我也去。我会记帐出纳,也会算数,也在学英语的。”
    程阳看著周小妹那双眼睛,似乎明白为什么老男人愿意五百彩礼了。
    只是身体太瘦了,人也有些黑。
    程阳转而说道:
    “那就准备拍照片吧。过两天我爸会来拿,之后等我消息就行。爸妈,时间不早,得回去了。”
    “对对,都快下山了,不早点回去,天黑了不安全。”王秀兰连忙道。
    “我们疏忽了,山哥,嫂子。这才四点,要不吃了饭再回去啊。”程金水连忙道。
    程建山摇头:“不用客气了。这回去还得一两个小时呢。晚了怕检查站都过不去了。好了,你们坐,我们就先走了。”
    “那我们送送你们。”林晓娟连忙拿起王秀兰带来的礼物就跟著走。
    要人帮忙,没送上礼物,自然不好意思收礼。
    但王秀兰哪管这些:“东西留下,我都懒得带回去了。不然检查站又得查半天。”
    程阳则是和阿雯挥挥手,让小女孩有些不好意思地躲进门后,隨后露出半个小脑袋看向程阳,辫梢的红头绳像簇跳动的火苗。
    程阳笑了笑,起身走了。
    林晓娟说不过老妈,只能留下,但隨后抱著孩子,关上门就立即跟上。
    到了山脚下,目送程建山一家离开后,程秀娟道:
    “没想到,这才多久没见,阳仔居然这么厉害了。也不知能不能帮得上。”
    林晓娟抱著女儿,轻声道:
    “是厉害了。秀娟,看命吧。但他既然能帮我们办好证件的话,应该是能打听到情况的。先回去等消息吧。”
    一行人转身回了山里。
    山下。
    王秀兰有些担心:“儿子,这人是不是多了点?”
    程阳笑道:“不多。人没超过八个人就不会有人查,而且都是自己人,也放心一些。
    不然我们每天二十多块钱的支出,一个月也要六百多,都一样要付工资。
    虽然多出一些人和支出的,但也可以想法办法扩大经营。
    比如增加肉档口卖猪肉。鱼就不要了,地方太小。我也不用天天跟著帮忙。
    等我跑下酒楼酒店、医院和工厂的採购,中转档口的人就可以负责送菜了。將来后面人手或许还不够呢。”
    听到这话,程建山和王秀兰也就放心了。
    回到家里时,天色也差不多暗了。
    饭后,程阳看起今天的报纸,注意著新闻。
    看著每天都有变化的新闻,也根据脑海中仅有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
    物价放开,周福能赚多少,那是周福的能量和本事。
    但如果有千斤以上的侨匯劵和外匯劵被他修復好,他的收益也不会低。
    且这修復的侨匯劵和外匯劵就是原来的模样,不是假的,也不是偽造的。完全经得起查验。
    但这六年也会是他难熬的六年。
    只有91年后,他才会顺利许多。
    因而,这六年,他要稳著来,好好发展门店和人脉即可。
    生意门路很多,他只能选择自己熟悉的。
    不是说哪种生意的钱好赚就要去插一手的。
    只有等自己的基本盘稳下来,时间环境差不多了,才有底气去插手和发展的土壤。
    时间还长,赚钱的路子多得很。没必要给自己埋下那么大的雷。
    翌日,一家三口再次忙碌了起来。
    到了蔬菜送来,也不出程阳的预料,价格確实涨了两三分钱。
    但荷兰豆没有继续涨,毕竟这价格还没真的彻底放开,是计划上下浮动的限制。
    只是昨天程阳下的单子没有继续进荷兰豆。
    一是荷兰豆的货少了,捷阳陈告诉程阳说有人收了供港创外匯去了。
    二是价格导致进的人少了。
    因而,程阳昨天预定的是其它八百斤蔬菜。
    程阳在询问著价钱和明天的,程建山则是检查蔬菜。
    “芥蓝带霜,菜心抽薹晚了三天……阳仔,这批货成色比昨天差些。”
    “程老板,所以价格是昨天的价,要不然今天就多出三分钱了。芥蓝现在可是很抢手的。”
    “我要好的!明天要是送这样的,我换一家。”程阳也不客气。
    虽说也可以卖,但他更想要口碑。
    程阳和程建山清点之后,王秀兰结帐。
    晨雾还未散尽时,八百斤蔬菜就用车拉到了店里。
    附近纺厂女工们的胶鞋声便踏碎了街面的寧静。
    这一开门,穿劳动布工装的张大姐径直走了进来,笑道:“程老板,昨儿说的番茄……”
    一些老主顾来了之后,发现一些蔬菜比昨天的价格涨了几分钱时,也確实高兴昨天多买了一些。
    而这些老主顾,部分也只是来看看价格。
    但也有早早去市场和摊贩看过价格的,也確定了程阳並没有说谎。
    因而,万家鲜更让人放心了。
    生意依旧热闹,但购买的也就一两斤。
    没有昨天的势头。
    父母完全忙得过来。
    只是八点左右,忽然来了一个戴著眼镜的中年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