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首日票房破纪录
第397章 首日票房破纪录
中午十二点,《匆匆那年》首映准时开始。
剧组没有准备那么多复杂的流程。
吴焯与导演张一白上台讲了几句,然后下台,电影直接开始放映。
电影一开始,影院的观众便时不时传来一声声尖叫。
“吴焯也太帅了吧!”
“女主角真漂亮。”
“哈哈,邓超好搞笑。”
从观众的反馈来说,电影是不错的。
不过吴焯等人都没有过于高兴。
这几年的行业商业化越来越严重。
以前首映就能看出电影口碑以及未来票房走势的情况已经不太可能出现了。
以前的电影首映礼,观众基本都是路人,他们是以纯粹的目的来看电影的。
而现在的首映礼,观众要么是影视公司请的托,要么就是艺人的死忠粉。
而这些人,不论怎么看,他们都不可能让你看出电影具体受不受欢迎。
现在的电影有没有可能票房爆棚,主要还是看其他普通电影院的上座率以及票房走势。
因此,吴焯本身对这一场首映的观众反馈其实并不是那么在意。
这一场首映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噱头。
以此来吸引其他观众走进戏院的噱头。
在一片欢呼声中,电影走向结束。
结束以后,剧组开始接受采访。
然后便是反向向现场的观众提问,询问他们对电影的看法。
后面这个程序是吴焯自己加上去的。
后世抖音时代就很流行这种,让普通观众死命的夸电影。
亦或者让同行在现场吹嘘。
后世的观众见多了这种场面,自然不会再信。
但2009年的观众,他们还没碰到过这种宣发,效果会非常好。
为了让效果达到最佳,吴焯还请周杰伦三人在现场夸了一番《匆匆那年》。
然后录成视频发到网络上。
事实上,吴焯的这种做法还真没错。
网上现在本来就对四大天王齐聚的消息非常感兴趣。
当周杰伦三人的夸赞视频发到网上以后,立刻在网上引起了热映。
周杰伦:“这部戏拍的真好,让我有种回到学生时代的感觉,特别是男女主之间的爱情,让我忍不住想起自己的初恋。”
王力宏:“我在国外长大,并不熟悉国内的学生生活,但两者其实也是相通的,吴焯这部戏好多地方都让我有些想流泪,我刚刚甚至产生了给学生时代的女朋友打电话的想法。”
林俊杰:“电影的质量真的没得说,青春、爱情,我也想到了我的初恋”
好家伙,三个家伙都默契的提到初恋,以此来让观众共鸣。
目的是达到了的,当天三人的视频上传网络以后,便立刻引起了很多网友对《匆匆那年》的兴趣。
本来就有些火热的《匆匆那年》直接在网上成为了讨论热度最高的电影。
不过,也因为三人都提了初恋,第二天,周杰伦三人直接就成为了记者争相采访的人。
记者们都非常好奇三人学生时代的爱情故事。
疯狂的追着三人询问相关的问题。
说起来,吴焯对这事的发展也感到有些好笑
他只是让三人想点词吹一下《匆匆那年》的。
没想到这三个家伙居然都会提到自己的初恋。
但总体来说,这事对他们也不是什么坏事,这毕竟不是丑闻,而是八卦新闻。
一定程度来说,还能增加他们三个的热度。
周杰伦三人的帮助对于《匆匆那年》的帮助绝对是巨大的。
因为新四大天王齐聚的噱头,以及三人的公开夸赞,直接或间接的带动了《匆匆那年》的票房走势。
原本吴焯的粉丝就已经足够多了,有很多人愿意去电影院看这部戏。
现在周杰伦等人再一推荐,这部电影的票房自然是节节攀升。
当天晚上,吴焯收到这部电影的首日票房数据时,整个人都惊呆了。
1350万人民币。
这不是首周,而是单日。
更恐怖的是,《匆匆那年》居然直接打破了了由《长江七号》保留的内地首日票房记录。
《长江七号》的首日票房数据是1200万。
《匆匆那年》直接超出了它150万。
这个恐怖的数据让《匆匆那年》剧组所有主创兴奋的同时,也让外界媒体直接疯狂了。
【《匆匆那年》首日票房1350万,打破周星驰《长江七号》1200万记录】
【新的记录诞生,流行歌手abel吴焯新电影首日票房数据炸裂】
【新的票房之王诞生,吴焯成为国内首日票房最高记录保持者】
大量的报道直接集中在了《匆匆那年》身上。
随着电影票房数据的爆炸。
吴焯等剧组主创的宣传计划也做出了改变。
原本只需要在国内几个大城市办几场宣传的剧组直接修改原定计划。
将宣传的场次增加到了十多场。
同时,剧组临时与《天天向上》等综艺节目达成一致,接下来《匆匆那年》剧组将会陆续登上四个节目。
除了剧组这边因为票房改变了计划。
院线那边也因为《匆匆那年》的首日票房爆炸,直接选择了增加排片。
原本的《匆匆那年》就拥有2700块荧幕,每天播三场。
现在,院线方面直接将荧幕增加到3500块,同时每天播出的场次也直接提升到5场。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一个碗里吃饭,你吃得太多,另外的人自然就得吃得少。
《匆匆那年》的突然爆发,自然也会影响到其他电影。
《南京南京》与《金刚狼》这两部同档期上映的强劲对手自然就是受影响最大的。
特别是《南京南京》,陆川这部戏打的口号是还原当年的真相。
但电影上映以后,很多观众都反应他美化了小日本。
网上甚至有人给他起名陆大佐。
因为争议,22号就上映的《南京南京》上映一周后,票房数据已经大幅度下滑。
而现在,《匆匆那年》突然的强势爆发,这不可避免的就影响到了《南京南京》的排片。
原本的1号当天,《南京南京》还能拿到600万票房。
结果因为排片减少,3号这天,这部戏的票房直接锐减到单日三百万。
直接是砍半。
面对这种情况,陆川坐不住了。
他直接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道:
“我不明白大家为什么会去追一部狗血的校园爱情,难道大家已经忘记历史了吗?”
(本章完)
中午十二点,《匆匆那年》首映准时开始。
剧组没有准备那么多复杂的流程。
吴焯与导演张一白上台讲了几句,然后下台,电影直接开始放映。
电影一开始,影院的观众便时不时传来一声声尖叫。
“吴焯也太帅了吧!”
“女主角真漂亮。”
“哈哈,邓超好搞笑。”
从观众的反馈来说,电影是不错的。
不过吴焯等人都没有过于高兴。
这几年的行业商业化越来越严重。
以前首映就能看出电影口碑以及未来票房走势的情况已经不太可能出现了。
以前的电影首映礼,观众基本都是路人,他们是以纯粹的目的来看电影的。
而现在的首映礼,观众要么是影视公司请的托,要么就是艺人的死忠粉。
而这些人,不论怎么看,他们都不可能让你看出电影具体受不受欢迎。
现在的电影有没有可能票房爆棚,主要还是看其他普通电影院的上座率以及票房走势。
因此,吴焯本身对这一场首映的观众反馈其实并不是那么在意。
这一场首映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噱头。
以此来吸引其他观众走进戏院的噱头。
在一片欢呼声中,电影走向结束。
结束以后,剧组开始接受采访。
然后便是反向向现场的观众提问,询问他们对电影的看法。
后面这个程序是吴焯自己加上去的。
后世抖音时代就很流行这种,让普通观众死命的夸电影。
亦或者让同行在现场吹嘘。
后世的观众见多了这种场面,自然不会再信。
但2009年的观众,他们还没碰到过这种宣发,效果会非常好。
为了让效果达到最佳,吴焯还请周杰伦三人在现场夸了一番《匆匆那年》。
然后录成视频发到网络上。
事实上,吴焯的这种做法还真没错。
网上现在本来就对四大天王齐聚的消息非常感兴趣。
当周杰伦三人的夸赞视频发到网上以后,立刻在网上引起了热映。
周杰伦:“这部戏拍的真好,让我有种回到学生时代的感觉,特别是男女主之间的爱情,让我忍不住想起自己的初恋。”
王力宏:“我在国外长大,并不熟悉国内的学生生活,但两者其实也是相通的,吴焯这部戏好多地方都让我有些想流泪,我刚刚甚至产生了给学生时代的女朋友打电话的想法。”
林俊杰:“电影的质量真的没得说,青春、爱情,我也想到了我的初恋”
好家伙,三个家伙都默契的提到初恋,以此来让观众共鸣。
目的是达到了的,当天三人的视频上传网络以后,便立刻引起了很多网友对《匆匆那年》的兴趣。
本来就有些火热的《匆匆那年》直接在网上成为了讨论热度最高的电影。
不过,也因为三人都提了初恋,第二天,周杰伦三人直接就成为了记者争相采访的人。
记者们都非常好奇三人学生时代的爱情故事。
疯狂的追着三人询问相关的问题。
说起来,吴焯对这事的发展也感到有些好笑
他只是让三人想点词吹一下《匆匆那年》的。
没想到这三个家伙居然都会提到自己的初恋。
但总体来说,这事对他们也不是什么坏事,这毕竟不是丑闻,而是八卦新闻。
一定程度来说,还能增加他们三个的热度。
周杰伦三人的帮助对于《匆匆那年》的帮助绝对是巨大的。
因为新四大天王齐聚的噱头,以及三人的公开夸赞,直接或间接的带动了《匆匆那年》的票房走势。
原本吴焯的粉丝就已经足够多了,有很多人愿意去电影院看这部戏。
现在周杰伦等人再一推荐,这部电影的票房自然是节节攀升。
当天晚上,吴焯收到这部电影的首日票房数据时,整个人都惊呆了。
1350万人民币。
这不是首周,而是单日。
更恐怖的是,《匆匆那年》居然直接打破了了由《长江七号》保留的内地首日票房记录。
《长江七号》的首日票房数据是1200万。
《匆匆那年》直接超出了它150万。
这个恐怖的数据让《匆匆那年》剧组所有主创兴奋的同时,也让外界媒体直接疯狂了。
【《匆匆那年》首日票房1350万,打破周星驰《长江七号》1200万记录】
【新的记录诞生,流行歌手abel吴焯新电影首日票房数据炸裂】
【新的票房之王诞生,吴焯成为国内首日票房最高记录保持者】
大量的报道直接集中在了《匆匆那年》身上。
随着电影票房数据的爆炸。
吴焯等剧组主创的宣传计划也做出了改变。
原本只需要在国内几个大城市办几场宣传的剧组直接修改原定计划。
将宣传的场次增加到了十多场。
同时,剧组临时与《天天向上》等综艺节目达成一致,接下来《匆匆那年》剧组将会陆续登上四个节目。
除了剧组这边因为票房改变了计划。
院线那边也因为《匆匆那年》的首日票房爆炸,直接选择了增加排片。
原本的《匆匆那年》就拥有2700块荧幕,每天播三场。
现在,院线方面直接将荧幕增加到3500块,同时每天播出的场次也直接提升到5场。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一个碗里吃饭,你吃得太多,另外的人自然就得吃得少。
《匆匆那年》的突然爆发,自然也会影响到其他电影。
《南京南京》与《金刚狼》这两部同档期上映的强劲对手自然就是受影响最大的。
特别是《南京南京》,陆川这部戏打的口号是还原当年的真相。
但电影上映以后,很多观众都反应他美化了小日本。
网上甚至有人给他起名陆大佐。
因为争议,22号就上映的《南京南京》上映一周后,票房数据已经大幅度下滑。
而现在,《匆匆那年》突然的强势爆发,这不可避免的就影响到了《南京南京》的排片。
原本的1号当天,《南京南京》还能拿到600万票房。
结果因为排片减少,3号这天,这部戏的票房直接锐减到单日三百万。
直接是砍半。
面对这种情况,陆川坐不住了。
他直接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道:
“我不明白大家为什么会去追一部狗血的校园爱情,难道大家已经忘记历史了吗?”
(本章完)